从古至今,关于香囊的故事和历史有着漫长的“进化”,这个看似不起眼的小物件却值得我们细细品味——欢迎走进今天的《香囊说法(非官方版)》。
香囊,即囊中盛放香料,在古代又称之为香包、荷包、容臭等,古人佩戴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商周时期。《礼记·内则》注曰:“容臭,香物也,助其形容之饰,以缨系之。”这便是香囊的“1.0版本”。根据记载,未成年的男女佩戴香囊来表示对于尊者的敬意,出门佩戴香囊也是一件重要的仪容礼仪。
《甄嬛传》剧照
历史中的香囊是如何一步步“进化”的,从他们的「一句话点评」中,能够找寻到一些线索:
春秋战国时期,佩戴香囊的风俗开始逐渐流行起来。据说屈原也是香囊的“忠实用户”,他诗句中的江离、辟芷、秋兰都是香草的名字,将这些佩戴在身上,是不是和香囊起到差不多的作用?
彩绣云纹香囊
现藏中国国家博物馆
汉魏时期,香囊的名称开始“正儿八经”地出现在文献中。根据这段诗句也可以看到,当时香囊是系在肘臂之后随身佩戴的,并且当时已经开始用香囊来传递感情,已经有点“定情之物”的意思了。
《柳舟记》剧照
唐代,香囊更加精致并且便于携带,上流社会的男女或将它佩戴在身上,或是悬挂在车辇之上,一些重要场合中更是必须佩戴的物件。随着熏香习俗在此时流行,有了可以焚香的金银香囊,从白居易这段诗句中能够得知,香囊还有“小小暖手宝”的另一重功效。
《庆余年》剧照
到了宋代,香料成为了十分受欢迎的货物,海内外的香药贸易形成了重要的经济,也是域外香料传入我国的高峰期。一些上等香药除了满足宫廷需求,还会流入民间。香囊不仅可以随身携带,还会悬挂在床榻帷帐的四角,用来放松安神,此时,传统的丝质香囊和可以焚香的金银香囊都是“流行好物”。
白玉镂雕双鱼式香囊
清,故宫博物院藏
明清时期的香囊发展到了兴盛时期,日常生活中,无论男女都非常喜欢佩戴和赏玩。香囊也是当时达官显贵们的“必备单品”,据说清代各地督抚每年都要进贡到宫里许多香囊,逢年过节皇上也要赏赐大臣香囊,可见它的重要地位。
我们在影视剧中看到的香囊大多以丝质为主,其实古代还有金银香囊、玉香囊等,现存最早的佩囊实物甚至是用羊皮做的,早在春秋战国时就已出现,上面还有皮带的设计,方便系挂佩戴。
绮地“信期绣”香囊,马王堆一号墓出土
现藏于湖南省博物馆
让人印象最为深刻的丝质香囊,大多是以绢、绫、绮、罗、织锦等材料制成。汉代就遗留了不少丝质香囊,古楚地有着“昼配香囊,夜用香枕”的习俗,在马王堆汉墓的考古发掘中出土了四件丝织香囊,囊中均装有不同种类的植物香料,香囊上还绣有精美的纹饰,精致程度200%。
鎏金银香囊
现藏中国国家博物馆
唐代则出现了金属香囊,主要以金、银两种贵金属为主,是一种空心金属球,通体透雕着精美花纹,可以让香气从中散发出来。在记载金银宝器、衣物等详细清单的《物帐碑》中,就提到了作为供奉祭祀用品的“香囊”:“香囊两枚,重十五两三分。”陕西曾出土的鎏金双蛾团花纹镂空银香囊和鎏金瑞鸟纹银香囊,就如同艺术品一般的精巧动人,把它戴在身上,是不是远远超越现在的“时尚博主”了?
《唐朝诡事录之西行》剧照
此时金属香囊也作为熏香器,制作工艺很是“巧”,它由两个半球组成,中间有子母口可以扣合。元稹诗句曰:“顺俗唯团转,居中莫动摇。”就形容了这类香囊的形态,无论金属香囊如何滚动,中间的香盂都可以保持水平状态,香灰也不会倾撒。
宋代的香囊就更加多样化起来。在“经典款”香囊的基础上,纹饰、样式都更加考究。
白玉镂雕荷包式香囊
清,故宫博物院藏
到了明清时期,基础款已经满足不了大家了,此时香囊的图案纹饰出现了书画形式的风格,比如山水、人物,都可以成为香囊上的图案元素。
除了丝质和金银之外,还流行一种用香木雕成的,比如沉香木、黄桃木等珍贵材质,一般达官贵人们才能用上。
行,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奢侈品”。
《延禧攻略》剧照
当然,香囊能够流行到现在,只做“随身扩香器”可不够!它还承载着丰富的功效、寓意和习俗,比如有着“避瘟驱邪”之说,在孙思邈的《千金要方》中就记载了中药香囊的妙用:“避疫气,令人不染。”古人会根据不同的症状,在香囊中放入不同的药物。再比如“七彩丝线缠香囊,祝福裹满暖心房”,也是一直流传至今的端午民间习俗。
近两年包挂再次流行起来,香囊包挂也是不少时髦内行的选择。
但是皇上,你也挂了太多香囊了吧!(对不起
在不少古装影视剧或是名著小说中,我们还能看到香囊的另一重身份:作为“定情之物”所出现。《甄嬛传》中,甄嬛绣香囊赠送给皇上,《延禧攻略》中魏璎珞也为傅恒精心准备了香囊,可见小小物件上承载了多少情深意重。
雍正十二月行乐图轴·七月乞巧
清,故宫博物院藏
早在春秋时期,香囊便已经是传情达意的“爱情使者”了。它和传统情人节七夕也有着“命中注定”的关系——在故宫藏品《雍正十二月行乐图轴》的七月乞巧这幅图中,就能够看到佩有香囊的乞巧少女们。
《红楼梦》里香囊在宝玉和黛玉之间,也是推动情感的一个重要线索:
《红楼梦》剧照
不爱做女红刺绣的林黛玉,亲自为贾宝玉缝制了一枚香囊,不过却误以为宝玉将它随意打赏给了小厮,一气之下就将屋里没做完的香囊通通给剪碎了。事实上宝玉对于这枚香囊无比珍视,也从未送与他人。两人虽然因此小小争吵了一番,彼此的心意却是更加明朗了一些。
镂空缠枝纹银香囊
现藏陕西历史博物馆
此外还有“贵妃香囊”的故事,说杨贵妃去世后“肌肤已坏,而香囊仍在”。唐代诗人张祜还为此事写下了《太真香囊子》:“蹙金妃子小花囊,销耗胸前结旧香。谁为君王重解得,一生遗恨系心肠。”在纪录片《惟有香如故》中也提到,杨贵妃生前最喜爱的"瑞龙脑香”放在唐代常见的银制香囊里,跟她一起留在了马嵬坡。
所以,下次送crush礼物,是不是又有了新灵感呢?
从古至今,香囊不仅是件盛放香料的容器,更像是一位忠实的陪伴者,点缀在这漫长的岁月中。它是极具东方韵味的“时髦单品”,记载着古人对于自然的探索发现;是传递彼此心意的含蓄情怀,也是对于健康和美好的一份祝愿。
最后,来一个《甄嬛传》十级学者考题:
皇后手上的香囊纹样是什么?
答案
点击下方空白处获得答案
参考资料:
邢翠娟《中国古代香囊的历史、纹样与制作工艺》
部分资料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