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的财务报表按照会计准则规定分为4表1注,但是企业内部会有更多的财务管理报表。每一项业务,比如收入税费、人工、固定资产、应收款、借款等等,都可以设置Excel形式的报表。
财务高手不是做账报税,一定是做财务管理,能从报表中发现问题,提出管理建议。
财务人最先需要阅读的是企业的资产负债表,查看企业资产总额的情况、资产和负债的平衡情况、净资产的情况、报表的结构情况,变动情况背后的原因,能否提出管理建议。
以固定资产报表项目原值减少为例,减少是因为毁损、盘亏、更新改造、固定资产清理了吗?固定资产清理了,那么清理的原因是什么?哪个部门处理的?有没有清理的管理规定?清理的流程是什么?清理是全部完成还是在清理过程中?了解业务过程,就可以发现是否有可以提升的管理空间。
如果是企业发生了盘点业务需要了解固定资产的类别、使用部门,并分类参与到固定资产的日常管理中。对盘点情况进行分析,确保资产的账实相符,资产可以为准确的计提折旧及减值提供计算的依据,也可以发现问题,并指导解决问题的方向。比如①能否发现闲置或者低效资产,从而提高固定资产利用效率,减少企业资金被固定资产占用而发生贬值的情况,闲置资产可以推动出租、转让或报废;②是否能健全资产管理权责利的机制,优化固定资产管理流程,提升资产管理透明度和规范性;③能否防范企业固定资产流失,防止资产流失和滥用;④用数据分析,为做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分析固定资产利用率、维修频率、周转率等数据,为企业战略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1)分析固定资产盘点表的整个证据链。分析盘点计划的执行情况、分析盘点表、账实对比表、设备增减变动表、设备调拨表、设备技改表、设备维修表、设备更新改造表、设备使用人变更表、设备清理表、设备报废表、设备闲置登记表等信息表。再查看每张表单的发起部门、审批部门、留档部门、管理部门,查看这些表格,是否会及时完整的传递到财务部门。业财信息一致及信息共享,是分析的基础。如果数据不完整不一致,业务分析的结果和财务分析的结果,就有可能不一致。
(2)分析业务中固定资产的编码、名称、型号、制造商、购入时间、入库时间、使用年限、废弃时间、使用部门、管理部门、固定保养期限、预计报废时间等。了解业务部门对固定资产的管理情况。
(3)固定资产分析时,涉及税款的分析包括国家鼓励的环保设备、研发设备等要做到专项管理,保证能够享受到税收优惠政策。
(4)分析业务部门的固定资产情况是否与财务的编码等信息一致,分析财务固定资产台账的软件项目,是否能满足对固定资产的管理的要求。比如软件中对固定资产的使用部门、管理部门、维修周期等是否有提醒的功能等。
(5)固定资产盘点分析过程中可能出现盘盈或者盘亏。盘盈的情况可能是发票没到而未做账,这时就要按照固定资产的入库时间补记固定资产并计提折旧,这时需要注意,如果一直计提折旧但是发票在所得税汇算前也没有收到,需要在汇算报表中进行纳税调增应纳税所得额,在取得发票的当年,调减应纳税所得额,每年的调整情况,都要做备查登记。盘亏的情况可能有很多种情况,需要对盘亏的固定资产停止计提折旧,并查明原因,按照不同情况进行财税处理 。
(6)分析对一次性在账务处理中折旧的固定资产,是否符合企业会计核算办法的规定。在明细账中分析增加的固定资产金额及固定资产累计折旧金额的变动,如果存在会计一次性计入成本费用的折旧金额,分析是否符合税法的规定,是否进行了正确的纳税调整。
(7)通过分析固定资产的维护成本与运营成本的关系。比如维修一次之后,生产成本进行了降低。比如维修成本100万元,运营成本的减少10万元,总成本90万元。不维修,运营成本会增加50万元,总成本50万元。要有分析结果,必须要了解生产的全过程及固定资产的使用周期等情况。
财务需要有高度,除了财务报表中的数据,还需要了解行业的背景、产品的机构及趋势、国家经济环境、技术发展趋势、供应商的发展及竞争,同行竞争者的财务数据,客户的发展趋势等等战略层面的情况,只有综合账表数据和行业趋势,才能指出企业的问题,提出解决的思路。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每一个看似简单的分析结果,必定是背后十几年,数十年的沉淀。
沉下来,不要浮,认清现实,勇敢面对!
👇公司主要业务内容👇
►咨询管理:
以线下的方式为企业提供服务
●组织架构 股权设计 企业策划
●追责设计 机构优化 制度建设
●定岗定编 薪酬体系 过程绩效
●管控流程 策划先行 监督问责
►代理服务:
针对政企争议提供的代理服务
●代理听政 代理复议 代理诉讼
👇👇多法融合管运业财税👇👇
👇公司专业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