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岁琼瑶“翩然”地走了,给这代孩子们留了话

文摘   教育   2024-12-05 11:55   北京  

我们毕竟是因为死亡,才更深切地知道生,更深切地知道爱。


——方老师说



#


你的好友方老师拍了拍你

并请你文末帮点下“在看”


12月4日下午1点22分许,知名作家琼瑶在家去世,享年86岁。


去世之前,她在社交媒体更新了一则“遗书”,“我不想听天由命,不想慢慢枯萎凋零,我想为这最后的大事‘作主’。”



她的遗书写到:亲爱的读者朋友们,不要哭,不要伤心,不要为我难过,我已然“翩然”的离去了。



像她笔下的故事一样,琼瑶翩然的来到这个世上,又翩然的走了,琼瑶选择离开的方式也很琼瑶。


在漫长的人生旅程里,死亡似乎遥不可及,但当我们经历了时间的洗礼,来到了生命的尽头,我们才意识到死亡原来离我们那么近。


我们害怕死亡,因为我们明白死亡意味着美好的消逝,无论是美食、美景、亲情、爱情还是友情;我们忌讳死亡,因为死亡往往伴随着衰老与疾病;


但死亡不会因为我们的恐惧而止步,而且关于活着,死亡是最好的老师。


我们要如何面对死亡?


是痛苦的死去,还是不留遗憾,豁达的离开


这个用一生的时间来书写一个又一个浪漫故事的作家,让我们再一次重新审视死亡。


1

我们为什么要直面死亡?


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里,谈论死亡近乎于一种禁忌,所谓“未知生焉知死”,我们总是强调要先搞清楚怎么活着、好好活着。


所以我们对“死”习惯下意识回避,许多孩子甚至不知道什么是死亡,更不知道如何面对死亡。



而台湾高雄师大教授、教育学博士张淑美在《儿童生死教育之理念与实施》中指出:


儿童在4岁左右就会产生“死亡”的概念,如果无法得到父母、老师的正确引导,很容易对死亡产生错误认知。


在心理咨询师于群接触到的几千个家庭里,几乎所有孩子都提出过关于生死的问题。


一个小学三四年级的孩子,因为学习提不起兴趣,被父母送来做沙盘治疗。


十几次来访后,孩子才说,一年前爷爷的去世给他留下了难以抹去的伤痛。

其实,关于“死亡教育”,并不是只谈论“死亡”,还有爱、珍惜、成长和独立。



彭奕懿在《图画书:阅读与经典》中写道:“经典图画书以震撼心灵的方式,让孩子感知生命,解说父母无法生动言说的挫折、灾难、离别和死亡”。


不只限于儿童,对于人生的每一个阶段,死亡教育都是必不可少的,因为死亡是活着的另一面,因为死亡和生命的价值紧密相连。


北大有这么一门“死亡社会学”课程,它从社会学出发,向同学们解释何为“死”。


这门课很好的告诉了我们,我们为什么要直面死亡?


这门课的主讲老师陆杰华教授坦言:


国内还缺少这方面的教学,因为不论是国内的社会学本科也好,硕士也好,基本没有做从死亡社会学去谈、去看死亡的这样一个视角。


而在国外的社会学专业中,基本多数的学校都有这个课程。


它主要是从社会学的视角关注三个方面的议题,第一个是死亡,就是这个人的逝去,第二主要关注临终,就是在濒临死亡期间,人们社会关系的变化,第三个就是丧亲。


所以国外的死亡社会学它基本不是叫Sociology of Death,而是叫Sociology of Death,Dying and Bereavement,这三个词连在一起。



当然有人发问,给尚且年轻的大学生上这堂课是否太早了,会不会太过悲观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


对这一问题,教授在课堂上如此回答:


死亡的教育应该是贯穿全生命周期的。



而且在他看来,接受死亡教育的学生,将来可能会更从容的面对死亡,而且面对不仅是我们自己的死亡,也面对亲人、朋友的。


当然,促使他上这门课的理由,除了专业的社会学角度之外,还因为他除了教授身份之外,还有一个身份——父亲。


马尔克斯那句话大家都听过,父母是挡在我们和死亡的一层纱幔。


我们无法等着纱幔落下来的时候,才去进行死亡教育。

2


我们要如何看待死亡


在北大医学部,王一方教授的“死亡哲学课”在学生中很受欢迎。


在医学院里,学生们可能天天接触到“死亡”这个词,但课本上对死亡的阐述太过简单:心跳呼吸停止、瞳孔反射消失、心电图拉直。


这显然无法教会学生们死亡背后的复杂性。而对经常面对死亡的医学生们,死亡教育更为必要。


在普通人眼里,医生是是生和希望的代名词。但实际上,他们也会在死神的镰刀下颤栗。


有一些医生很不愿意在最后的时间陪着病人,因为在他们看来,病人的离世意味着自己的“失败”;


也有医生无法面对病人亲属的期盼和责难,因为那是常人难以担起的生命之重。


而在王一方教授的死亡哲学课上,他会教导学生们,其实在做出所有挽救生命的努力后,他们无需再感到愧疚自责,而是应该拉着病人的手,凝望那双临终的眼睛,指导亲属如何与病人做最后的交谈、告别。


因为在死亡面前,普通人比医生更加迷茫脆弱,在病人的最后时刻,医生不再仅仅是医生,还是引导普通人面对自己死亡、亲人死亡的老师。



上过这堂课后,不少同学对“死亡”这个沉重的话题有了更加深入的思考和全新的感悟。


一位预防专业的同学听完讲座后感慨:“从不同的观念去理解他者的悲与欣,幻灭感与豁达。我热爱这生命,也欲怀着一颗‘那远方的人,都与我有关’的心,去面对未来我将看到的生死之问。”


一位临床专业的同学则意识到:“医生在面对死亡时也是同样纠结而痛苦的,但他们更应该是清醒而理智的,不是因为经历的多了就看轻了死亡,而是发自内心的尊重与敬畏。”


死亡并不是恐惧,我们不必严肃地面对死亡,我们可以对死亡抱以尊重与敬畏,我们可以从容地直面死亡。

3


向死而生才是真正活着


在耶鲁大学“死亡哲学”公开课上,谢利·卡根教授坚持向我们传授一个理念:我们终将会死去。而这,也是他教授这堂课的原因。


他反复强调,死亡教育的目的不是美化死亡,而是教人珍惜生命。


确实,生与死,从来都是无法剥离开来的一对。


死亡教育的重点,不在死,在于生,向死而生,向着死亡来规划自己的生命,增加生命的宽度、温度、厚度。


诚然,死亡的底色并不是严肃或是苍白的,相反,它是温暖的。


在动画《寻梦环游记》中,小男孩米格意外进入亡灵世界,见到了死去的亲属,他们一起踏上了探寻家族不为人知往事的奇妙之旅,原来“只要不遗忘,亲人一直陪在我们身边”。



死亡不是终点,如史铁生所说:“死亡是一个必将到来的盛大节日。它终将到来,我们无从躲避。”


正是因为我们知道生命是有期限的,才更会珍惜与亲人朋友相聚的时刻,才会把死亡当做人生的一次远行,更好地在生命之旅中前行。


而正如琼瑶在她的遗书里写道的那样:


“生命的美好,就在于「能爱,能恨、能笑,能哭、能歌、能说、能跑、能动、能红尘作伴、活得潇潇洒洒,能嫉恶如仇,活得轰轰烈烈……」这些,我都在有生之年,拥有过了!我「活过」了,不曾辜负此生!”



遗书最后,琼瑶也写道:


“注意,我死亡的方式,是在我生命的终点实行的,年轻的你们,千万不要轻易放弃生命,一时的挫折打击,可能是美好生命中的磨练,希望你们经得起磨练......亲爱的你们,要勇敢、要活出强大的自我,不要辜负来世间一趟,别错过那些属于你的精彩。



直面死亡,是为了珍惜我们今天的美好时刻,是为了抓住我们人生中那些精彩的瞬间,只有直面死亡,才能在死亡真正来临的那一刻,潇洒、豁达的结束自己的一生。


最后,希望琼瑶像她视频里的雪花一样,始终潇洒、坦荡地飘扬在大地上。


参考资料:
[1]严肃的人口学八卦:专访北大陆杰华教授(上):是时候补上这堂迟到的死亡教育课了
[2]博雅小学堂:死亡教育是一颗发苦的可可豆

西北大地开出浪漫的玫瑰

来看点温暖的



每日互动

这三门课你有上过吗?

你如何看死亡和生命教育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分享~


面对小朋友,新东方有编程、美术、机器人、科学等素质课程,也有口才、写字、脑力、故事表演等素养课程,还有游学营地喔;


面对高中生、大学生,有留学咨询、出国考试、大学四六级、考研、专升本、成人英语;

反正,我们提供全程体系化教育教学解决方案,只要是你想学的,我们都有(嘻~)

有需要欢迎点击下方小程序,将有专人和您联系解答~



//

更多好看的

这群准教师爆改全开麦爱豆,夹子音下蹲转圈圈,网友:小蜜蜂漏电了?
985高校出手,毕业生:什么时候把我也禁了
川大出圈,后进生贫困生也能体面拿钱,学子:请学@校长

新东方教育
新东方成立于1993年11月16日,是一家综合性教育科技集团,2006年在美国上市。提供编程、机器人、美术、创客、研学游学等素质素养教育服务,及留学咨询、出国考试、大学考试、专升本、成人英语、家庭教育等课程与服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