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常说学生最需要的,是被听见被看见,而辅导员,何尝不是一样呢。
——方老师说
#
你的好友方老师拍了拍你
并请你文末帮点下“在看”
最近,某985高校学生拳打某985高校辅导员事件,在高校圈迅速传播开来。
有网友调侃:如果生活是XX男大,那我是XX辅导员。
一众辅导员:俺们吃的苦又何止被打,之前吃的那些、没被看见的苦算什么,算俺们能吃苦吗……
确实,高校辅导员,人称“高校保姆”,24小时待机,一直以来都处于高校老师鄙视链的底端。
有7年普通学校辅导员,就发帖告诫年轻人:
你苦读专业到硕士甚至博士,不要来做辅导员,你拿真心并换不来学生的尊重和学校的重视,更不要提社会的认同。
辅导员在“老师”这个范畴里,是最不受普遍尊敬的,是学校管理的工具,更是抗压和挨骂的角色,学生和家长并不理解管理的细节,但和他们意愿利益冲突的时候都是骂辅导员。学校里谁都可以张嘴问责“你辅导员是谁,怎么管理的”。
你比保安更需要24小时待机。各种学习,搞活动,思想引领开班会,大事小事都是要让你严格落实的事。
而与此同时,因为高校辅导员身处高校,工作看起来体面,还能解决编制,工作环境也相对稳定:
一直是家长们眼里不错的稳定“铁饭碗”。不少高校的报录比甚至超过200:1。
只是,现在面向高校辅导员的新规也不断实施和推进,部分学校也施行了类似高校教师编的“非升即走”制,即成为“合同工”。
高校辅导员:好好好,前途一片牛马,疑似生活对我火力全开。能给条活路吗?
看似端上体面铁饭碗
实则身处老师鄙视链底端?
你别说,你还真别说,别看人称“高校保姆”、身处老师鄙视链底端:
要求还挺高、竞争还挺激烈呢。
当前,多数高校都明确要求辅导员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
而且辅导员博士化,正逐渐成为高校中的一种普遍现象。
越来越多的高校在招聘辅导员时在“硕士”门槛上更进一步,开始只面向博士生招聘。这其中,不仅有:
西北工业大学、武汉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985高校,也有西安工业大学、安徽师范大学等非“双一流”高校。
像近日,某江苏211高校就发布专职辅导员(博士专项)招聘公告,公开招聘具有博士学位的研究生专职辅导员5人。
另一所西部“双一流”也在10月发布公告,拟面向社会考核招聘事业编制博士辅导员15名。
一些高校要求博士生应聘者达到一定比例,或开辟博士辅导员的专项招聘计划。
如浙江大学2024年计划招聘专职辅导员15名左右,其中博士毕业研究生比例不低于50%;
即便要求为“硕士及以上”,以北京某高校为例,该校的2024年招聘公告中也同时标注“具有博士学位者优先”。
而学历没放过,体制便宜也没占着。
好消息:多地已出台政策推动高校辅导员全员入编,比如江西省68所公办高校辅导员已经全部实现编制内配齐;
坏消息:如今的事业编制多数是“对岗不对人”的“预聘制”,辅导员也要”非升即走“,考核和要求越来越严格。
有多严呢?这么说吧,如果能做辅导员,那做什么都会成功的叭(bushi)!
因为一般情况下,高校辅导员的职称评审是有论文要求的。
有的高校要求发表2-3篇SCI、EI、SSCI等收录的本专业论文,或在国内期刊发表一定数量的学术论文,同时可能还需要公开出版本专业学术专著、译著等。
只有极少数高校有取消论文必选要求,或是存在破格规定,如山东大学、中国政法大学等。
辅导员:我的命也是命啊,能给条活路吗?
而说到活路,那么,高校辅导员的工资待遇咋样呢?
据职友集数据,2024年高校辅导员79.6%的岗位月薪在4.5-8k之间,平均工资6k/月左右,年薪5-10w(当然,辅导员岗位的具体待遇也和高校的地域、层次、职称等挂钩,差异颇多)。
网友:好好好,为一点碎银子牛牛马马的,人怎么可以惨到这种地步啊……
辅导员:那你还没看看俺平时,都过得啥日子呢。
谁说辅导员辛苦
这岗位可太棒了
每天与年轻人打交道、工作环境相对单纯、每年享受寒暑假、体面又轻松——
这是大众眼中的辅导员过的小日子。
而真正的辅导员,只会怀疑自己被加入了什么邪恶栀子花计划。
党建、团务、就业指导、心理健康教育、安全教育、奖助学金评定、暑寒假带社会实践、每月一次的大班会,大大小小的学生活动,从策划、备案、组织、宣传到经费报销,都要N手抓,还需要参加各种辅导员技能大赛,参加课题申报……
24小时待机,处理不完的各种事物,学生一句“有事找导员”,辅导员就从早上干到晚上。
有导员分享,自己的学生:
开学第一天翻墙把腿摔断的,偷偷把车开到校园里出车祸的,喝多了在宿舍楼下撒泼打滚,半夜给家长打电话问去不去医院醒酒,家长:是跟老师你一起喝的?
导员:我的清汤大老爷啊……
干得多,挨骂也多。
不给批假被骂,晚上不回微信被骂,办事走流程被骂……
两面受气,要求严了学生骂,要求松了领导骂。
导员:谁懂啊,我也是只是按学校规定办事啊。万一出了事情,还不是辅导员是第一责任人。
不过即便如此“人人都骂我”,不少导员依然在“偏偏我最好骂”、在生气和窝囊中,选择做好自己。
像今年毕业季,武汉工程大学艺术设计学院的辅导员朱华杰,成为了本科生毕业答辩现场一个特殊的存在。
因为评委老师们发现,本院389名毕业生里,有100多人在论文致谢中提到朱华杰。
作为离学生最近的人,他理解学生们的需要,自己也曾是学生,也曾有希望导员怎样:
人生是分阶段的,一个人不可能永远陪着另一个人,但在每个阶段,身边总会有一些人。如果能在一个阶段碰到某个好的老师,会觉得很好。
把自己的位置,理解成一个巨大系统中的神经末梢。负责把学生的问题,跟学校的各个职能部门串在一起。
这样高度负责的导员,当然是值得赞美。
可,我们不能高度谈理想谈奉献,不能只褒扬赞美个体;
我们需要从制度上实实在在地,给予离学生最近的导员们支持,而这,也是大学生培养中重要的一环。毕竟,日常生活和每个人息息相关。
高校辅导员:
我的日子也是要好起来了?
不过,高校近年来也在不断调整完善。
有不少学校在探索更加多元的辅导员发展路径:
像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就修订了《辅导员序列专业技术职务评聘业绩条件》,优化考核评价,强调克服唯论文、唯奖项、唯项目等倾向,设置“管理服务、理论研究、教育教学”三条赛道;
有学校开始推出涨薪、发放津贴等措施:
去年年底,教育部网站发布《山东大学以“四个坚持”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一文,其中提到山东大学将辅导员专项绩效提高至每人每年12000元,年度绩效总额增加到430万元。
有高校,辅导员有双线晋升制度:
可以从管理条线晋升,比如带出了优秀班集体、在辅导员竞赛中获奖,就可以加分;
也可以从教师条线晋升,比如带大学生职业规划课、劳动教育课等课程,做课题、发论文,能从助教、讲师,一步一步升到副教授。这无疑减轻了导员们的晋升压力。
而国外许多国家高校都有类似辅导员的岗位,一些导员制度设置,也值得我们借鉴。
NO.1
工作细分,权责分明
在美国,高校会设置专门的学生事务管理者,工作内容涵盖学业指导、职业规划、心理咨询、住宿管理等多个方面。
虽然事务不少,但管理者细分很多,比如学业顾问会负责帮助学生制定个性化学习计划、指导选课等;职业中心的工作人员则主要帮助学生明确职业目标和提供就业信息等。
NO.2
做好引导者,不做管理者
在澳大利亚,高校内也有和国内更类似的辅导员,职责包括帮助学生适应大学生活,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提供心理辅导等。
但对比而言,澳大利亚的辅导员一般只对学生提供有限服务,作为学生生涯的引导者存在,并不像国内辅导员,需要“大包大揽”。
要么是点对点全包,但负责人数少,由专业人员帮助;要么是辅助团队职责细分,工作内容更加单一深入。
这谁说导员惨,辅导员这岗可太棒了!
最后,我们常说学生最需要的:
是被听见,被看见。
而辅导员,何尝不是一样呢。
参考资料:
[1]三联生活周刊:被100多名学生写进致谢:24小时待命的“辅导员”,是什么样的?
[2]青塔:高校辅导员,全员博士化!
[3]软科:辅导员,全员入编!
安全第一哦
每日互动
你身边有干辅导员岗的朋友吗?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分享~
面对小朋友,新东方有编程、美术、机器人、科学等素质课程,也有口才、写字、脑力、故事表演等素养课程,还有游学营地喔;
面对高中生、大学生,有留学咨询、出国考试、大学四六级、考研、专升本、成人英语;
反正,我们提供全程体系化教育教学解决方案,只要是你想学的,我们都有(嘻~)
有需要欢迎点击下方小程序,将有专人和您联系解答~
//
更多好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