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档票房冠军,我有谱了
体娱
2025-01-20 22:45
四川
放眼望去,系列前作/导演前作没在各自档期当过票房冠亚军的,都不好意思搁这个春节档上。咱们编辑部已经(在主编的强迫下纠结地)开盘下注,赌谁会笑傲这个春节档。各自得票咱就不透露了,每个影迷心里大概也都各有自己一笔账。
如果你还没想好把电影票投给谁,等阿看下面按片名首字母逐一给你们介绍看点。
然后到结尾投票吧“一定会去电影院看第二部”是不少人看完[封神1]之后的感慨,既是对影片的评价,也是对这一系列的期待。而第二部正是决定“封神”IP能否立得稳、走得远的关键一部。同样是三部曲,[封神]与[魔戒]有一定的相似之处,都是用第一部来架构世界观,铺垫前情,为后两部的大戏开场做好准备。不同的是,早已熟知“封神榜”神话的中国观众,从一开始就是冲着武王伐纣的神魔斗法、人妖混战来的。第一部的妲己现世、姜子牙下山、姬发叛逃,都是这场逐鹿之战的引子。所以打破那个家喻户晓的神话故事,以君臣父子的内核重构第一部的故事。保证叙事完整、渐入佳境的同时,也用旧瓶酿出了一些新酒的味道。有人戏言 [封神1]的精髓都在彩蛋里了,虽稍显夸张,也不无道理。[封神2:战火西岐]是“封神三部曲”的承上启下之作。就内容来说,这一部才是更多人期待看到的“正片大戏”。[封神2:战火西岐]从姬发逃回西岐,纣王殷寿被妲己复活,决意讨伐“叛臣贼子”开始。预告片承接第一部彩蛋,殷商太师闻仲,骑墨麒麟,携众悍将,远征北海十年归朝。作为封神榜资历本事都位列前茅的重量级角色,闻太师不仅是商朝三代元老,也是截教通天教主门下弟子(演义版本),与阐教元始天尊座下的姜子牙是一脉分支的师兄弟。虽从属“反派”阵营,但闻仲向来刚毅忠直,满腹韬略,他额间的第三只眼能辨正邪忠奸,即便暴虐如纣王也对他敬畏有加。[封神2]的重头戏便是他邀截教十位高人布下“十绝阵”攻打西岐的故事。作为封神宇宙角色的扩列之作,[战火西岐]除了第一部已经出现的姜子牙、杨戬、哪吒、雷震子等正义之师成员外,更多看点在新出场的人物身上。预告片戏份颇多的邓婵玉首当其冲,一改以往作配的戏份,成为第二部中堪与姬发对阵的领军人物。从第一部起,导演就有意改写女性在封神榜中的角色形象,将她们从“背锅侠”和“男性点缀”的地位中解脱出来,扩写属于她们的传奇故事。[封神2]中,邓婵玉主动请缨,高举金甲为纣王讨伐反贼,眼神冷冽坚毅,气压全场,是当之无愧的一军大将。而占据视觉C位的魔家四将无疑是该部的重要看点之一。他们所持法器“青云剑”“混元伞”“碧玉琵琶”“花狐貂”都在预告片中有所呈现,承担着此次征讨西岐的多重斗法环节,是视觉特效与动作场面的支柱型角色。上一部被斩首的商朝皇子殷郊,在预告片的结尾再次露面。虽未呈现概念设计图中的三头六臂法相,却在元始天尊的召唤下,魔力重启,成为“西岐保卫战”的一员压轴猛将。其第一部中与殷寿的父子纠葛或许会继续延伸,成为这个角色精神内核的一部分。除此之外,“西岐铁三角”杨戬、哪吒、雷震子依然承担着战斗先锋的戏份,姜子牙、申公豹、元始天尊等神仙斗法也颇为壮观。就预告片来看,延续了第一部主角团的气势,在对手愈强的情况下,打出了一场险中求胜的守城之战。至于原著中“大破十绝阵”“姬发策反邓婵玉”“绝龙岭火烧闻太师”等精彩桥段如何展现,号称2000多个特效镜头视觉奇观场面最终效果怎样,还要看影片上映后的大银幕效果。无论如何,[封神]这类奇幻神魔大片一直是国产电影中稀缺的一块。有了第一部积累的口碑,第二部只要在及格线以上,应该能在春节档斩获一波不错的票房成绩。毕竟这类家喻户晓的民间神话故事本身就有着极为广泛的受众,商周大战的故事也不需要第一部就能轻易看懂,对观众来说几乎没有门槛。加上主创在采访中提及的特效镜头全面升级,服化道等方面的精细美学,这部“真正为大银幕而生的电影”能否二战封神,静候大年初一揭晓。鱼雷潜底,惊心爆破,飞檐走壁,[蛟龙行动]的预告虽然短短四十几秒,饶是挡不住林超贤浓郁的火爆风味。作为林超贤票房口碑双收之作[红海行动]的续集,[蛟龙行动]又回到了导演手到擒来的领域:现代军事动作大片。高精尖的战术与装备、现代化军事行动的团队配合,之前就一再在林超贤的镜头下化成豪情与悲情的一幕幕。说是林超贤的舒适区,正是因为他熟稔如何把这样的题材拍得电光火石、壮志满怀。近几年又将之与军事行动的故事结合得极好,家国大义与悲悯之情升华了动作类型,使之豪情万丈,令人在不同层面上燃起心火。这,大约是林超贤的这类电影永远值得我们期待的保障。不过,“舒适区”当然只是一个形容词,没有好电影是舒舒服服拍完的。许多拍摄在极端环境下进行:水下、爆破中……不啻为具象化的“刀山火海”。有不少惊险场景,导演是请摄影指导休息,自己亲身上阵拍摄的。如果你试图在片场寻找导演本人,常常会发现,他不是在“天上飞”(在直升机里拍摄),就是在“水里游”(水下拍摄)。在电脑特效似乎能做到一切的年代里,这样艰苦的实拍绝非没苦硬吃。相反,正是这样的实拍只一眼就能让人瞬间领悟说不清道不明的来自真实的力量。主演之一于适说,在爆破场景拍摄前,曾经反复琢磨研究该怎么“演”;临阵实拍才发现,爆破的冲击力已经没给人留下多少表演的空间,瞬间的爆发让人即时产生本能的反应。那一刻的真实,是无论什么栩栩如生的特效也替代不了的。这也正是林超贤式真枪荷弹动作片可能带给人的极致体验。类型化与实拍的一以贯之,是[蛟龙行动]之所以值得期待的基础。但如果尽是重复,没有新鲜,期待值大概也要打个折扣。而[蛟龙行动]在延续的基础上也有变化。如同参演了[红海行动]和 [蛟龙行动]两部电影的蒋璐霞所戏言:由[红海行动]干旱沙漠地区陆上作战的“吃土”,转为 [蛟龙行动 ]的“灌水”。军事行动地点的转变,会带来相应的装备、战术、战略的转变。虽然从现有的少量物料中还无法确定各种装备的型号,但已经提及了敌人使用了猎杀级核潜艇。鱼雷、声呐、枪械、航母等等各方面的装备,相信都会在现有高新技术的基础上,通过想象加以提升。希望最终呈现的效果会在不脱离实际的基础上,比现实更锋利。其次,从演员阵容来看,蛟龙海军突击队的规模,也似乎比 [红海行动]的小队规模更大,那么团队作战的变化和可能性也就更大。根据作战种类的不同,海军的舰队、陆战部队、岸防部队、潜艇部队、航空兵部队会有哪些展现,都是值得期待的看点。唯一需要打一个问号有待观望的,是 [蛟龙行动]的文戏表现。[红海行动]开头的海面救援惊鸿一瞥,但同样是海面戏的[紧急救援 ]却口碑失利,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后者的大量文戏拖累。在文戏比例克制的情况下,电影最终的效果往往更为精彩,那少许文戏也成为铁汉柔情,猝不及防的真情流露;当然,如果这一部 [蛟龙行动]能在文戏上有所突破,也是一大惊喜。自从 [哪吒之魔童闹海]宣布定档大年初一,评论区的热闹就没停过,颇有种提前过年的快乐。那句“我命由我不由天”的燃劲儿,以及双男主(哪吒和敖丙)CP的热度,一度让无数影迷上头,望眼欲穿地等着第二部的上映。上一部说到哪吒与敖丙协力抵抗天雷,救钱塘镇百姓于水火,魂飞魄散之际,胖胖的太乙真人用七色宝莲保住了他俩的魂魄,为第二部留下引子。按照故事设定,接下来是太乙真人用宝莲给他俩重塑肉身。再结合第一部的龙王彩蛋以及第二部的副标题“魔童闹海”,哪吒一战成名的“抽龙筋”名场面也即将出现。民间传说里“哪吒闹海”的故事可谓家喻户晓,哪吒和敖丙这对死对头也有着板上钉钉的“善恶”之别。饺子版[哪吒]彻底重构了两人的关系,不仅正与邪的位置颠倒,哪吒所代表的“魔丸”和敖丙所代表的“灵珠”也呈现一种阴阳相协的契合。那第二部的海该怎么闹,龙筋要怎么抽,抽哪一条,则成了最大的悬念。传统讲述中,反抗父权一直是哪吒故事的核心要义,但[哪吒之魔童降世]改写了吒儿和李靖的关系,将反抗父权改成了反抗天命。而依照第一部结尾的龙族彩蛋,反倒是敖丙与老龙王之间产生了父子压制的走向。作为龙族的成员,敖丙面临着极为复杂的身份困境和戏剧性的内心冲突,既肩负父权社会的重担,又与哪吒这种“天敌”产生了深厚的友情。龙族加诸在敖丙身上的重担就像那件万龙甲,是保护也是禁锢。如果电影继续深化敖丙的角色塑造,很可能会着墨于他在父权与友情、正义之间的挣扎、抉择,既能打破宿命的桎梏,又能展现情感张力和个人选择的力量。这方面,[魔童闹海]放出的海报上透露了一些关键走向。第一张海报上,四海龙王意图逃脱炼狱,“龙族的命运如何改写?”切换大号的哪吒全副武装与四条龙对峙,战斗一触即发。第二张海报上哪吒脚踏巨龙归来,他的“怒火因谁而起,杀心因谁而生?”按照龙角上的花纹所示,他身下这条龙正是敖丙,那“哪吒踏龙归来,是与敖丙并肩作战还是意在屠龙?”哪吒、敖丙重塑肉身,四海龙王意图逃出炼狱,哪吒(魔丸)再次为守护苍生而战,与肩负龙族重担的敖丙(灵珠)产生更深的宿命纠缠。是再次并肩还是彻底决裂,就要看导演对于这一IP的整体规划。若只考虑燃点和CP呼声,那并肩作战的几率远超决裂。作为近些年国产动画电影的现象级代表,[哪吒之魔童闹海]之所以能备受期待,还是因为第一部[魔童降世]的成功。在好看的前提下,成功切中了当下观众的情绪燃点和心理需求。背负“魔丸”身份而生的哪吒,从一开始就是不被看好的,有着堪称“原罪”的身份标签。他不仅要面对外界的偏见和惧怕,还要努力寻找自身的存在价值。这种反叛传统、寻找自我认同的“不认命”情节,准确切中了当今年轻人的心理情绪。不必按照他人定义的方式活下去,自己才是命运的主宰。按照当下的比较低迷的时代氛围,第二部若持续这种“燃点”和“反抗”,观众情绪的脉络应该算是切准了。除了情绪点的抓取,饺子版[哪吒]另一个优秀点在于双男主CP的成功。一动一静、一冷一热的少年英雄组合,可谓踩中了当下的流量密码。这种互补型角色天然有着互相成就的圆满和契合,让观众在看得开心的同时,也通过一种现代化的视角重新解读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经典人物,赋予他们新的外表与生命力,着实令人期待。[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选取小说中成吉思汗南下攻宋,郭靖黄蓉夫妇联手各路武林侠客镇守襄阳的部分。而郭靖黄蓉夫妇之所以被称为侠之大者,除了江湖地位,更大一方面来自于他们守家卫国、抵御外敌的侠义之举。二人能否再现郭靖的大智若愚和黄蓉的金庸“第一女主”的风采,将是影片的期待点之一。作为金庸最有名的小说之一,《射雕英雄传》堪称他被翻拍次数最多的作品。这份经典的分量既是IP自带的光环,也是挥之不去的压力。预告片配乐采用了变奏版《铁血丹心》,武侠味传统纯正,寥寥几个画面就足以勾起人们刻在DNA里的金庸记忆。江湖之大,高手辈出,武功高强的人未必就有一颗怜悯之心,而武功低的人,未必就不能行侠仗义。高手版预告片中,“侠之大者”的侠已然打破以排行轮英雄的江湖传统,也不仅仅局限于郭靖黄蓉夫妇二人的“主角名气”,而是延伸到了一种更为广义的江湖氛围和侠义属性当中。敌军围攻襄阳,丐帮帮众闻讯前来相助,各路豪杰以江湖人的身份投入这场保家卫国的战争中。据悉,本片是徐克“射雕三部曲”的第一部(另外两部是《神雕侠侣》《倚天屠龙记》,因人物上有所衔接,得此一称)。如果最终收效不错,很大概率会有新一版“射雕宇宙”。近些年,中国武侠电影在大银幕上所占的比重逐渐走低,已经很久没有出过话题性“爆款”。此次徐克、金庸两个知名品牌联合出山,一个奇诡,一个沉稳,无疑是武侠片打破沉寂的一记大招。就预告片的画面呈现来看,金庸的大气恢弘和徐克的剑走偏锋均有所呈现。能否切中时代情绪,迎来电影行业新的发力点,赋予武侠片以新的生机,且待春节分晓。主演 王宝强/刘昊然/周润发/白客/张新成/岳云鹏/约翰·库萨克陈思诚的[唐探1900]目前定档2025年春节档,是一部属于“唐探IP”但时代背景不同于前几部的“过去时”电影。影片故事背景设定在民国时期的唐人街,加入了更多的历史和文化元素,是前几部 [唐人街探案 ]的前传。据说故事情节延续了[唐探]系列的高智商推理、动作打斗兼具幽默的风格,符合IP一贯的商业化娱乐化和类型化特点。刘昊然和王宝强这对经典组合再次担当双男主。刘昊然饰演的中医“秦福”与王宝强饰演的“阿鬼”卷入了一场白人女子谋杀案。案件的嫌疑人是一个华人,由此引发了强烈的舆论风波,民众纷纷要求取缔唐人街。为避免唐人街出现更大的危机,秦福和阿鬼与时间赛跑,在不断斗智斗勇中找到凶手。虽然并没有明确透露,但秦福的“秦”和秦风的“秦”很可能同出一脉。考虑到唐人系列一直有意保持悬疑和惊喜元素的习惯,导演可能会故意留下这类模糊的细节,等待观众在后续电影中揭晓。而秦福作为唐探系列中的新角色,也可能与后续剧情发展有密切联系,甚至可能是秦风的血亲祖辈。如果真的如此,也算是为系列电影带来了一种家族传承的感觉,进一步扩展整个故事的背景和深度。比如,秦福如果是秦风的祖辈,他可能在民国时期有着极高的侦探天赋或者传奇经历,暗示着秦风继承了他的智慧和推理能力。当然,这些都是建立在现有信息上的脑洞和猜想,也有可能“秦福”和“秦风”只是同名不同人。陈思诚可能只是借用“秦福”这个名字来打破某些套路,为系列注入新鲜感。无论如何,这样的设定都为观众留下了想象空间,也增加了对未来剧情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