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病例分享:胆管细胞癌

学术   健康   2025-01-02 20:10   河北  
病例简介
患者,男性,57 岁,因黄疸 1 周余入院,行腹部超声检查。

超声表现

1、肝内胆管扩张,与伴行的门静脉分支形成平行管征,其中较宽处约 9.9mm(图1-2)。

2、第一肝门部见一个大小约 41×39mm 不均质等回声,边界欠清晰,CDFI 示其内未见明显血流信号(图3-4)。

3、胆囊缩小,囊壁毛糙,囊内见弧形强回声,后伴声影。胆总管未见明显扩张(图5)。

4、胰腺大小、形态正常,主胰管未见明显扩张(图6)。

超声提示为1、肝门部胆管细胞癌;2、肝内胆管扩张;3、胆囊结石。后经随访与增强CT诊断相符。

图1 肝内胆管扩张
图2 肝内胆管扩张
图3 肿块大小
图4 肿块内未见血流信号
图5 胆囊缩小、胆总管(箭头示结石)
图6 胰腺正常
讨论

胆管细胞癌(cholangiocarcinoma,CCA)是指起源于胆管上皮的恶性肿瘤,可发生于胆管树任何位置。CCA 恶性程度高,预后差,研究认为,即使是接受手术治疗的早期患者,其 5 年生存率也只有20%~40%。虽然 CCA 发病率较低,但在过去的 40 余年间,CCA 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呈现上升趋势,上海肿瘤研究所统计的 CCA 年龄标准化发病率为 7.6/10 万。

CCA 的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目前的研究表明,CCA 的发生和发展是一个复杂的、多因素参与的过程,如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生活方式等。CCA 危险因素很多,包括年龄、感染、慢性炎症、肝胆结石、囊性和先天性发育异常性肝脏病变、慢性炎症性肠炎、酒精性肝病、糖尿病、肥胖、吸烟、酗酒等。

CCA 起病隐匿,早期无明显症状,大多数患者被诊断时已经进展为中晚期,出现腹痛、腹部肿块、乏力、胆道梗阻等症状。此外,CCA 的实验室检查指标也不具有特异性,亦无法提供重要的诊断信息。影像学检查是 CCA 临床诊断的主要手段,包括超声、CT、MRCP、ERCP、等,其中超声临床应用作为广泛,且常常是首诊的影像学方法。

按照病变部位,CCA 可分为:肝内胆管细胞癌、肝外胆管细胞癌,后者又可分为肝门部胆管细胞癌和远端胆管细胞癌,其中以肝门部胆管细胞癌最为常见,约占 60%-70%。
各型 CCA 的超声表现有所不同,主要如下:

肝内胆管细胞癌的灰阶超声表现与肝细胞癌类似,多于肝内探及肿块,多呈低回声,亦可呈高回声或等回声,边界不清,一般无声晕。不同的是肝内胆管细胞癌多伴有肝内胆管扩张。此外,需要注意部分患者肝内未探及明确肿块,而表现为肝内胆管壁增厚并扩张,扩张的胆管周围肝脏回声紊乱。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则与肝细胞癌有所不同,多表现为少量或无明显血流信号。

肝门部胆管细胞癌的灰阶超声表现为扩张的肝内胆管在肝门部被截断,肝外胆管和胆囊不扩张或萎缩。肝门部或可探及肿块,呈低回声或等回声,边界不清,与周围扩张的肝内胆管构成蝴蝶型或蜘蛛型,谓之蝴蝶征或蜘蛛征。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多为少量或无明显血流信号。

远端胆管细胞癌的超声表现可分为三种类型:乳头型、截断型、硬化型。乳头型灰阶超声表现为胆总管中下段内探及乳头状肿块,多呈等回声,边缘不光整,与胆管壁分界不清。
截断型灰阶超声表现为扩张的胆总管因肿块骤然被截断。肿块与管壁分界不清,多呈等回声。硬化型灰阶超声表现为管壁不规则增厚,管腔不均匀狭窄或逐渐狭窄、闭塞。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于肿块内或增厚的胆管壁内探及血流信号。



投稿:heer897@163.com
题图及文中图片来源:作者提供


参考文献

[1]Ruzzenente A,Conci S,Valdegamberi A,et al.Role of surgery in the treatment of in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J].Eur Rev Med Pharmacol Sci,2015,19(15):2892-2900.

[2]Banales JM,Marin JJG,Lamarca A,et al.Cholangiocarcinoma 2020:the next horizon in mechanisms and management[J].Nat Rev Gastroenterol Hepatol,2020,17(9):557-588.

[3]Zhang H,Yang T,Wu MC,et al.In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Epidemiology,risk factors,diagnosis and surgical management[J].Cancer Lett,2016,379(2):198-205.


丁香园超声时间
丁香园旗下资讯平台,告别单调文字时代,实实在在病例说事。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