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侧卵巢交界性粘液性肿瘤 1 例

学术   2025-01-23 20:10   河北  

病例回顾


患者女, 50 岁,体检经腹子宫附件彩超显示:

子宫切面形态大小正常,肌层回声分布均匀,宫腔内可见节育环强回声,位置正常。

于子宫前方见一范围约 11.0x10.0cm 混合回声团(图 1 ),边界清,壁厚约 0.2cm ,其内可见分隔光带回声。

CDFI:上述异常回声团内部及周边可探及血流信号,测得其中一支动脉流速约 17cm/s , RI:0.51 (图 2 )。

超声提示

盆腔混合性包块(考虑来源于附件,请结合临床及病史,建议进一步检查)。

妇科检查

外阴发育正常,已婚式,可见少量分泌物,宫颈光滑,无接触性出血,子宫前位,正常大小,盆腔内可及一 14cm 大小包块,压痛(-)。

随即收住院,既往史:1999 年剖宫产术。女性肿瘤标志物全套正常,

三维子宫附件超声显示

子宫切面内径 3.90x3.58x3.89cm ,肌层回声分布均匀,内膜居中,厚约 0.48cm ,宫腔内可见节育环强回声,位置正常。

左侧卵巢显示不清,右侧卵巢大小约 2.49x1.23cm ,盆腔内见一大小约 11.68x8.54cm 多房囊性,形态规则,分界清,内可见细密光点回声,囊壁厚约 0.25cm ,内壁光滑,有分隔,其中一个分隔厚约 0.35cm , CDFI:分隔上可见血流信号显示,囊壁后方回声增强。

右侧附件区可见一大小约 0.84x0.53cm 无回声区,边界清。右侧输卵管内径约 0.84cm 。盆腔内可见深约 3.55cm 液性暗区。

超声提示

1、 盆腔囊性包块(粘液性囊腺瘤?), 2、 右侧附件区无回声(考虑输卵管系膜囊肿), 3、 右侧输卵管增粗, 4、盆腔积液。

盆腔 CT 平扫+增强检查诊断提示

1、 盆腔囊实性占位,考虑肿瘤性病变,附件来源腺瘤可能;2、右侧附件区小囊肿;(请结合临床及相关检查)。

腹腔探查

部分肠管系膜与盆壁形成膜性粘连,左侧卵巢体积增大约 11x10cm ,表面光滑,左侧输尿管附着于包块表面,子宫常大,右侧宫角及宫底部分别可见直径约 1cm 、 2cm 肌瘤,右侧输卵管增粗,右侧卵巢外形正常,陶氏腔无明显积液。

术中见

左侧卵巢多房囊肿,内含大量胶冻样粘液,约 550ml,囊壁内面未见明显乳头样凸起。

术后病理诊断

(左侧)卵巢交界性粘液性肿瘤(图 5 );(右侧输卵管)组织呈慢性炎症伴系膜囊肿;(子宫肌瘤)平滑肌瘤;(左侧)输卵管慢性炎伴系膜囊肿。

出院诊断:左侧卵巢交界性粘液性肿瘤 IA 期。

图 1 二维超声显示盆腔混合性包块

图 2

图 2、图 3 盆腔混合回声团内部及周边可探及血流信号及频谱多普勒显示

图 4 盆腔包块 CT 平扫+增强显示

图 5 卵巢交界性黏液性肿瘤病理图( HE 染色 x200 )


讨论



卵巢交界性肿瘤是指介于卵巢良性、恶性之间潜在低度恶性的肿瘤,间有显著无损毁性间质浸润,生长速度慢,包膜完整,且预后显著优于癌的卵巢肿瘤。

卵巢交界性黏液肿瘤和卵巢交界性浆液性肿瘤是卵巢交界性肿瘤中的两种常见分型,二者约占卵巢交界性肿瘤的 90% 以上[1]

其中卵巢交界性黏液性肿瘤相对于卵巢交界性浆液性肿瘤恶性程度较低,预后效果也较其他卵巢肿瘤更好。

卵巢交界性肿瘤的发生率约占人类卵巢肿瘤总发生率的 10%~15% ,不同国家和地区会存在一定地域性差异,发病年龄在 30~50 岁,平均年龄约 40 岁,部分研究认为卵巢交界性黏液肿瘤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

卵巢交界性黏液肿瘤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多在健康体检时偶然发现。

当包块较大或伴有腹水时可出现腹部胀痛或偶尔不规则阴道流血或出现月经不调及泌尿系统、胃肠道等不适症状时才就诊。

超声是首选筛查方法,超声主要表现:

瘤体一般较大,圆形或卵圆形,囊性为主,囊内见细小光点,多房分隔密集区、房隔增厚或有乳头,肿瘤房隔、乳头状等实性区域可探及血流信号,为低阻力型血流信号,一般无腹水或腹水少量[2]

卵巢交界性黏液肿瘤组织形态学与其他卵巢肿瘤相似,需要与卵巢粘液性囊腺癌,浆液性囊腺癌等相鉴别[3]

卵巢粘液性囊腺癌占卵巢恶性肿瘤的 10% ,多为单侧,瘤体较大囊实性肿块,有囊性为主、实性为主或囊性混合性回声,囊壁较厚不均匀,囊内出血时呈不均质低回声,实质为主则实质性肿块中夹杂大小不等的囊性区。

肿块边缘、隔膜上和中央实性区可见丰富血流信号,呈高速、低阻或极低阻力动脉频谱,常伴有腹水。

浆液性囊腺癌占临床恶性肿瘤的 40%~50% ,多为双侧体积较大囊实性肿块回声,囊壁增厚,其囊壁或分隔光带上见较大且多的乳头状光点及光团,向囊壁外生长,壁上血流丰富,液性暗区清亮,并伴有腹腔积液。

卵巢交界性黏液肿瘤单纯依靠影像学检查很难与卵巢其他肿瘤鉴别,应结合临床表现及患者病史,相关实验室检查综合分析,最终诊断依靠病理学,其临床病理特征为年龄轻,临床分期早,复发率低,复发间隔时间长。

卵巢交界性黏液肿瘤治疗需要结合患者是否保留生育功能等综合考虑,但手术切除病灶或实行全面分期手术治疗是首选治疗方法,部分患者术后可辅以放化疗,定期复查随访。


参考文献:
[1] 奉泽锦,陈延安,李星兵,等.卵巢交界性粘液性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分析[J].河北医药,2020,42(21):32221-3225.
[2] 于兰娜,何光智,梁晓冰.超声诊断少女卵巢交接箱粘液性肿瘤伴上皮内癌1例[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20,4(4):116-117.
[3] 贾静,石新兰,李玉广,等.卵巢浆黏液性肿瘤临床病理学分析及文献复习[J/CD].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2019,15(5):571-578.
投稿邮箱:heer897@163.com
题图及文中图片来源:作者提供


丁香园超声时间
丁香园旗下资讯平台,告别单调文字时代,实实在在病例说事。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