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了解一家上市公司:上港集团
文化
2024-11-18 14:30
福建
上海国际港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上海港公共码头运营商,2006年10月26日在上交所上市,成为全国一家整体上市的港口股份制企业。上港集团主营业务分四大板块,即:集装箱码头业务、散杂货码头业务、港口物流业务和港口服务业务,目前已形成了包括码头装卸、仓储堆存、航运、陆运、代理等服务在内的港口物流产业链。经营范围:国内外货物(含集装箱)装卸(含过驳)、储存、中转和水陆运输;集装箱拆拼箱、清洗、修理、制造和租赁;国际航运、仓储、保管、加工、配送及物流信息管理;为国际旅客提供候船和上下船舶设施和服务;船舶引水、拖带,船务代理,货运代理;为船舶提供燃物料、生活品供应等船舶港口服务;港口设施租赁;港口信息、技术咨询服务;港口码头建设、管理和经营;港口起重设备、搬运机械、机电设备及配件的批发及进出口(涉及行政许可的凭许可证经营)。截至2023年末,上海市国资委不直接持有上港集团股份,上海国投公司直接持有上港集团6,590,134,081股股份(占上港集团总股本的28.30%),为上港集团第一大股东,上港集团实际控制人为上海市国资委。2023年,全球经济面临多重挑战,港口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受到复杂外部环境的显著影响。全球通胀、欧美加息、地缘政治冲突以及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导致全球贸易增速放缓,产业链和供应链面临重构压力。尽管如此,中国与“一带一路”地区的贸易表现出一定的韧性。根据交通运输部的数据,2023年全国港口货物吞吐量同比增长8.2%,达到169.7亿吨,其中沿海港口的集装箱吞吐量增长4.9%,达到3.1亿标准箱,但增速较往年有所放缓。在航运市场方面,集装箱运输市场供需矛盾加剧,运力供给增加导致运费回落至疫情前水平,船公司盈利大幅下降,市场格局面临调整。长期来看,船舶大型化、运营联盟化、数智化和低碳化趋势将持续,对港口服务能力、智慧化、绿色化转型以及物流新业态的拓展提出了更高要求。从港口行业自身发展来看,进出口增速放缓对港口吞吐量增长构成压力,尤其是外贸货物吞吐量。然而,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重塑、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以及与“一带一路”国家经贸合作的持续发展,将为港口行业带来新的机遇。船公司联盟化和船舶大型化、绿色化趋势将进一步提升枢纽港的地位,推动港际间建立稳定的竞合关系。同时,港航物流新业态的发展和新技术在港航领域的应用,如5G、人工智能、物联网等,将推动港口数字化、智慧化水平的提升,促进港航数字生态圈建设,为港口行业的高质量发展赋能。上海港位于中国海岸线与长江“黄金水道”的“T”型交汇点,毗邻全球东西向国际航道主干线,依托富饶的长江三角洲和长江流域作为主要经济腹地,形成了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四通八达的集疏运网络。这种区位优势为上海港提供了强大的物流辐射能力和广阔的经济腹地支持。上海港的核心腹地长江流域是中国经济总量最大、发展活力和潜力最强的经济带之一,在国家经济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发达的腹地经济为上海港提供了充足的货源保障和持续增长的物流需求,是其成为全球领先港口的重要基础。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正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连续四年位列全球第三,国际地位日益稳固。上海作为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在“引领区”建设和“五个中心”建设中不断提速,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国资国企改革深化,为公司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和政策支持。此外,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全国统一市场建设和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构建,也为公司拓展新区域、新业态提供了巨大发展空间。上海港在科技创新方面持续领先,洋山四期自动化码头已全面成熟运营,具备700万标准箱的年度生产能力,成为国内自动化集装箱码头的标杆。公司在无人驾驶智能重卡、传统码头自动化改造、大数据中心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数字化转型步伐坚实,智慧港口建设成效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