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定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切实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加快建设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北京市人民政府于 2024 年 11 月 19 日在北京会议中心举行“全市科技大会暨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市委副书记、市长殷勇主持会议,科技部部长阴和俊、北京市委书记尹力出席并发表讲话。
会议现场
会上,北京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夏林茂宣读《关于 2023 年度北京市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2023 年度北京市科学技术奖正式公布。经市科学技术奖励评审委员会评审、市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审定,市政府批准,授予 19 位科学家、196 项成果相应奖项。
北京市科学技术奖由突出贡献中关村奖、杰出青年中关村奖、国际合作中关村奖、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学技术进步奖 6 个奖种组成,旨在奖励做出重大科学发现、做出重大技术发明、完成和应用推广创新性科技成果,在推动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具有突出贡献的个人和组织。北京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刘光慧/曲静/胡宝洋/李伟/宋默识研究员,马帅/万海峰“致一”研究员等以“衰老的机制和干预研究”项目荣获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马帅“致一”研究员代表团队领奖
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和衰老相关疾病的高发,已成为全球共同面临的重大挑战。而我国已经迈入中度老龄化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着力推进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刘光慧/曲静/胡宝洋/李伟/宋默识研究员等多年来深耕衰老机制和干预,围绕衰老生物学和老年基础医学开展研究,为衰老的理解、评估和预警、衰老及衰老相关疾病的防治提供了重要的线索和思路。
本次获奖的主要科学发现有:
在衰老机制方面,通过创建长寿基因 SIRT6 敲除猴模型,阐明 SIRT6 具有跨物种保守的寿命调节功能,并揭示灵长类特异的衰老调控通路,相关成果发表于国际顶尖学术期刊Nature,篇名为“SIRT6 Deficiency Results in Developmental Retardation in Cynomolgus Monkeys”。
聚焦灵长类器官退变,深度解析多种器官衰退的分子基础,鉴定灵长类卵巢衰老的分子标志物和调控靶标;相关研究成果以封面文章的形式在国际顶尖期刊 Cell 杂志上发表,篇名为“Single-Cell Transcriptomic Atlas of Primate Ovarian Aging”。
利用高通量单细胞测序,系统揭示促炎细胞累积和炎症激活是多器官衰老的共性特征;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顶尖期刊 Cell 杂志,篇名为“Caloric Restriction Reprograms the Single-Cell Transcriptional Landscape of Rattus Norvegicus Aging”。
构建可抵抗衰老和恶性转化的遗传增强型人干细胞及血管细胞,为血管退行疾病的细胞治疗提供新路径。相关研究成果于以“FOXO3-Engineered Human ESC-Derived Vascular Cells Promote Vascular Protection and Regeneration”为题发表在 Cell Stem Cell 杂志。
发现重塑核纤层和异染色质结构可延缓细胞衰老,发掘 DGCR8 等多个可延缓干细胞衰老的新型核纤层/异染色质稳定蛋白,相关研究成果以“Stabilizing Heterochromatin by DGCR8 Alleviates Senescence and Osteoarthritis”为题,发表在 Nature Communications 杂志。
以上成果为发展器官衰老乃至机体衰老的精准评估及干预新策略奠定重要的理论和技术基础,同时为推动器官退行性变的基础和转化医学研究、实现衰老相关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了新思路和新路径。
2023 年 5 月,总书记在河北考察时强调:“要加快建设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高水平人才高地,着力打造我国自主创新的重要源头和原始创新的主要策源地。”沿着总书记绘制的宏伟蓝图,我院科研人员乘着新型研发机构的机制体制改革的东风,在科技创新道路上勇闯“无人区”,埋头解决干细胞与再生医学领域的重大前沿科学问题和共性关键技术需求,推动再生医学的发展和应用。
百舸争流,奋楫者先。我院科研人员将以获奖者为榜样,积极投身生命科学领域科技创新,着力加强基础科学研究,攻克关键核心技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培育新质生产力,勇立科技创新的潮头,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编辑: 刘智清
本文为原创,未经允许不得擅自转载、引用
注:部分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