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年 9 月 30 日上午,由北京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研究院(以下简称“干细胞院”)和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以下简称“动物研究所”)联合举办的“生物医学法律与伦理前沿工作坊”顺利召开。此次工作坊特邀国家知识产权局医药生物部蛋白质工程处处长、二级审查员田园博士,围绕“医药生物领域的专利申请和审查”作专题报告。工作坊由干细胞院科技伦理研究中心主任兼商务法务平台主任彭耀进主持,干细胞院副院长赵同标研究员、王金勇研究员、李磊研究员、顾奇研究员和转化孵育平台主任王柳及近百名科技工作者出席了工作坊。
田园
田园处长在报告中深刻解析了医药生物领域专利保护的关键性与复杂性,强调了专利在促进医药生物领域创新和确保长期收益方面的重要作用。她特别指出,医药生物领域研发的特殊性在于高投入、高风险与长周期,在此背景下,知识产权保护尤为关键。通过案例分析,她生动展现了全球知名药企如何通过“专利保护策略”,有效增加生物药物的知识产权长期获益。她表示,科学合理的专利布局,不仅能为创新主体赢得独占市场的时间,更能保障技术领先地位。
工作坊现场
同时,田园处长还特别提醒科研人员,专利保护并非适用于所有技术创新,尤其是一些难以通过侵权取证的技术,或因技术机密性不宜公开的领域,可能更适合通过技术秘密进行保护。她建议科研人员根据技术特点及市场需求,科学评估后决定最优的知识产权保护路径,以最大化创新成果的商业价值。
在报告的核心部分,田园处长围绕如何挖掘并培育高价值专利展开深入讨论,详细阐述了专利申请撰写中的关键要点,特别是在专利审查过程中相关法律条款的理解与实际应用。通过结合丰富的实际案例,她为科研人员提供了切实可行的策略建议,帮助科研人员在提升专利授权率的同时,也提高专利的整体质量和保护力度。
报告结束后,现场科研人员积极提问,围绕生物医药专利布局、生物材料保藏等关键问题与田园处长展开热烈讨论。田园处长结合多年从事知识产权审查的丰富经验,耐心解答了与会者的提问,并再次强调了专利申请中“公开充分”与“修改不得超范围”两大原则的重要性,建议科研人员在专利撰写时确保技术的充分披露及实验数据对权利要求的支持。
此次工作坊为干细胞与再生医学领域的科研人员提供了宝贵的知识产权保护经验,进一步加深了科研人员对专利布局与高价值专利构建的理解和重视。与会者纷纷表示,通过与田园处长的深入交流,不仅对未来科研创新成果的知识产权保护充满信心,也对如何将专利转化为实际市场价值有了更清晰的思路,期待在高价值创新和知识产权保护领域有更多施展空间,助力推动我国生物医药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编辑: 刘智清
本文为原创,未经允许不得擅自转载、引用
注:部分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