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细胞技术领域发展趋势的专利保护及创新转化”研讨会圆满召开

学术   2024-05-31 12:55   北京  
2024年5月27日,北京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研究院(以下简称“干细胞院”)成功举办了“适应细胞技术领域发展趋势的专利保护及创新转化”主题研讨会。此次会议汇聚了国家知识产权局、科学技术部、中国科学院、北京市知识产权局以及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多家机构的专家学者,共同探讨生命科学前沿技术的专利保护与创新转化策略。




会前,干细胞院院长助理林宇带领专家学者参观干细胞院,介绍了干细胞院自成立以来在干细胞与再生医学领域取得的重大科研成果,以及在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畅通路径将实验室成果应用于传统医疗技术手段难以解决的难治性疾病方面做出的不懈努力。


干细胞院执行院长胡宝洋

干细胞院执行院长胡宝洋在致辞中,欢迎与会领导、专家和学者,并介绍了研究院自2020年4月成立以来,围绕原始创新、科技伦理、产业行业、科技治理等多个界面展开的工作,特别强调了知识产权的重要性。胡宝洋指出,随着细胞、基因等生物技术的飞速发展,知识产权保护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他希望通过本次会议的深入交流,提出前瞻性和战略性的建议,推动生物技术和生物医药领域的长足发展。

 
干细胞院商务法务平台主任、致一研究员彭耀进

干细胞院商务法务平台主任、致一研究员彭耀进主持会议,并就“细胞技术领域高速发展带来的专利保护挑战”作专题报告。他强调,生物医药的发展事关人类未来,知识产权制度在推动可持续发展方面不可或缺。他指出,细胞技术的高速发展带来了生物标志物、细胞保藏、新型细胞技术专利性以及潜在专利丛林等多方面的重大挑战,需通过前瞻性研究和调整专利政策应对这些变革。

 


与会专家围绕细胞技术的前沿发展与专利挑战、生物技术创新与专利制度复杂关系,以及促进创新与转化的知识产权策略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


首先,与会专家围绕细胞技术与基因编辑的前沿发展展开了深入讨论,特别是其专利保护面临的挑战。他们详细分析了技术突破与法律规范的适应性问题,为未来的专利策略提供了宝贵建议。

 
干细胞院副院长李伟

干细胞院副院长李伟探讨了细胞技术的重要性及其未来发展方向,强调其在生物医学研究和应用中的关键地位。他指出,细胞作为生命的基本单元,在疾病干预和健康促进中具有重要作用。细胞技术发展面临技术和法律挑战,专利保护需结合各国特点制定合适框架和规则。李伟认为,细胞技术的发展将极大推动生命科学和人类健康进步,具备广阔研究和应用前景。

 
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医药部蛋白处处长田园

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医药部蛋白处处长田园,探讨了细胞技术在专利审查实践中的挑战。她指出,审查涉及技术和法律判断,重点在于申请文件中的实验证据及其功能证明。细胞的活性和变化性使新标志物的出现影响新颖性判断。国际交流对此问题看法不一。尽管基因改造功能评估较容易,但标志物稳定性和功能关联性仍存困扰。此外,外泌体的复杂性也带来挑战,需进一步探讨解决。

 
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发展研究中心研究一处处长邓仪友

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发展研究中心研究一处处长邓仪友,探讨了生物标志物鉴定细胞的专利问题,强调专利制度应适应技术的动态变化,平衡权利与贡献。他认为生物标志物是限定细胞的重要方法,建议可以通过标志物和功能的双重限定方式,以求更精准描述发明内容,保证权利与贡献相匹配。同时,不同技术领域需制定不同政策,专利保护应与产业政策适应,追求专利保护与产业各项管理政策协调共振。

 
干细胞院研究员王皓毅

干细胞院研究员王皓毅提出了基因编辑技术的三大挑战。首先,数据和AI驱动的新工具如何从专利角度定义和保护是难题。其次,AI设计的蛋白质和序列的专利问题复杂,开源与否影响保护策略。最后,专利法律法规需随数据驱动工具变化发展而调整。他呼吁改进科研成果评审中的专利定量指标,避免低质量专利浪费科研经费和人力。

 
干细胞院致一研究员吴骏

干细胞院致一研究员吴骏提出,申请专利时遇到标志物新颖性和创造性问题。他指出,测序数据量巨大,常发现类似描述限制新颖性。此外,标志物与功能的量化联系难以建立,影响创造性认定。吴骏强调,需要详细有效证据证明标志物的功能关联,以获得专利审查员认可,这在生物研究中具有挑战性。


此外,专家们还从宏观视角围绕生物技术创新与专利制度的复杂关系展开了激烈的探讨。他们深入分析了专利法律制度如何支持和促进生物技术的持续创新与发展。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知识产权法教研室主任万勇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知识产权法教研室主任万勇强调,知识产权与生物技术密切相关。他指出,专利法与生物技术创新需处理三大关系:发展与安全、国内与国际、法律与政策。首先,发展与安全涉及多方面问题,不同国家标准不同;其次,国内与国际关系中,中国需考虑自身产业保护水平;最后,法律与政策需平衡,法律应具一般性和抽象性,政策需反映产业需求。

 
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医药部蛋白处副处长张临政

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医药部蛋白处副处长张临政认为,可以通过优化专利政策来适应技术发展趋势。他指出,尽管法律具有稳定性,但专利审查指南作为执行层面的内部规章,其适应性修改可以更好地服务于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虽然目前对一些前沿技术的审查标准没有明确规定,但可以通过前瞻性研究特定科技领域的专利保护规则,提出建设性意见,推动专利审查政策更灵活地应对新技术的发展。

 
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研究员肖尤丹

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研究员肖尤丹提及专利制度的挑战,特别是发明与发现的关系,指出专利保护客体范围、机制和伦理基础面临挑战。首先,专利保护客体范围需适应细胞技术的发展;其次,专利保护机制应合理,避免再特权化;最后,生物技术专利的伦理基础随技术发展而变化,各国理解不同。此外,他强调专利制度需考虑国家技术发展和国际竞争,特别是在生物医药和人工智能领域。

 
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研究所教授王大洲

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研究所教授王大洲分享了知识产权保护和转化的思考。他认为生命科学领域发现和发明之间的边界更加模糊,应当依据是否有利于促进创新以及是否有利于在国际博弈环境下争夺有利地位的原则,来综合权衡专利保护的力度。相对于企业而言,学术机构保持开放是天然要求,过度寻求专利保护可能阻碍创新,需要在公共性和专利保护之间求得平衡,结合开放科学理念推动我国科技创新的发展。


最后,与会专家从理论和实践角度,深入探讨了如何推动前沿生物医药的高质量成果转化。他们结合生物医药的特殊性,分析了优化专利转化模式和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有效途径,提出诸多建设性的建议。

 
中国科学院发展规划局知识产权管理处处长潘成利

中国科学院发展规划局知识产权管理处处长潘成利指出,专利转化模式的优化和应用促进是关键。他提到,国务院去年出台了《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方案》,强调多渠道转化应用,并将专利的经济社会效益作为考核指标。生命科学领域的专利转化周期长、风险大、管理严格,目前较多科研机构采用的是技术许可转化模式。潘成利强调,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和合理约定各方权益至关重要,具体转化模式应根据技术发展路径和管理需求进行选择和调整。

 
科技部科技评估中心知识产权与法务部处长邓益志

科技部科技评估中心知识产权与法务部处长邓益志指出,生物技术特别是细胞、基因等技术的专利申请和保护面临伦理道德、可专利性、专利丛林等挑战,对技术研发、伦理审查、专利撰写和专利“三性”认定提出更高要求。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专利开放许可、财政资助科研项目专利声明、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试点等制度措施,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了更多渠道和制度保障。可结合生物技术领域特点,探索、创新适合自身需求的成果转化模式。

 
北京市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运用促进处二级调研员于飞

北京市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运用促进处二级调研员于飞指出,专利具有经济、技术和法律属性。他强调原创保护的重要性,以及专利稳定性与经济利益的关系。在当前国际竞争背景下,知识产权日益成为科技界国际交流的重要窗口,应鼓励我国专利进行海外布局,并提供政策支持。关于科研评价和成果转化,他强调新型研发机构应重视专利质量,围绕高质量专利形成政府引导、大企业参与的合力,支持发现、验证、熟化、产业化过程,让高价值专利实现高价值效益。

 
干细胞院转化孵育平台主任王柳

干细胞院转化孵育平台主任王柳建议,分析我国在细胞技术领域的国际地位,有助于制定更有利的专利政策。她还强调,知识产权保护,尤其是高价值专利,对于科技成果转化至关重要,希望能够有更多的政策推进高价值专利的产生和科技成果的高质量转化。

 
中国科学院成都文献情报中心战略情报部研究员、主任陈方

中国科学院成都文献情报中心战略情报部研究员、主任陈方,从文献情报研究的角度分享了专利保护和创新转化的思考。她认为专利是观察国际热点和竞争格局的工具,细胞技术领域的专利保护和创新转化至关重要。前沿领域的基础研究以产业转化为驱动力,需关注国际科技竞争焦点,发现潜在的风险和问题,发挥好知识产权政策工具对关键核心技术的保护作用,为相关新产业布局保驾护航。

 


在会议的最后,田园总结表示,各位专家的宝贵意见和丰富视角为我国生物技术领域的专利政策和规则制定提供了重要参考。她指出,专利作为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手段,在全球科技竞争中极为关键,各国高度重视专利保护。生物医药领域,全球专利制度中包含了许多特殊规定,如专利链接和专利期延长等,这些规定旨在推动人类健康发展,提高全球药物的可及性。她强调,应该从更多元化的视角看待专利保护和生物医药的创新转化,通过优化专利政策和促进成果转化,支撑国家经济发展,并为人类健康做出更大贡献。本次研讨会不仅为推动我国生物技术和生物医药领域的知识产权制度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学术思想,还奠定了未来实践的坚实基础。




编辑: 王遥
本文为原创,未经允许不得擅自转载、引用
注:部分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

北京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研究院
开展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研究,促进生命与健康科技发展,生命交叉前沿技术与装备研发,相关成果转化与推广。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