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中心医院胸外科成功开展充气式纵隔镜联合腹腔镜食管癌根治术

健康   2025-01-22 20:08   北京  

近日,航天中心医院胸外科主任窦学军带领团队开展医院首例充气式纵隔镜联合腹腔镜食管癌根治术。该术式在降低患者心肺并发症概率的同时,还可以帮助加快其术后康复速度。


据了解,患者为老年男性,确诊食管中段鳞癌,胃镜检查提示距门齿约30-33cm处出现粘膜隆起改变。由于患者患有双肺多发肺气肿、肺间质性病变,肺质量欠佳,如果行常规的胸腹腔镜食管癌根治术,术后肺部并发症概率较高,风险较大。在仔细评估患者病情的基础上,窦学军团队针对手术方案的可行性进行细致讨论,最终决定行单孔充气式纵隔镜联合腹腔镜食管癌根治术。


单孔纵隔镜下食管游离


在医院麻醉科及手术室的大力配合下,窦学军经颈部行单孔纵隔镜下食管上中段游离,再经腹部行腹腔镜下胃及食管下段的游离,最终在胸部隆突下会合,完整切除食管,吻合于颈部,手术顺利完成。术中无明显出血,患者胸部无切口,颈部仅一个切口,术后仅留置一根纵隔引流管(细管)。


腹腔镜下胃及食管下段游离


由于手术完全在纵隔的路径中完成,对患者胸部的器官和血管、神经影响很小,患者术后第1天即可下床活动,恢复速度快,疼痛轻,无严重的肺部并发症。


腹部腔镜孔


患者术后下地活动


随着手术技术的进步,以胸腔镜加腹腔镜的全腔镜食管切除术为典型代表的食管癌手术进入微创时代。虽然是微创手术,但仍存在颈、胸及腹部三处切口。术中对体位的变换和经胸部进行操作会增加对患者肺部的牵拉,对其心肺功能影响较大,容易导致患者术后胸部并发症。



实施充气式纵隔镜联合腹腔镜食管癌根治术,可以实现不变换患者体位、不经患者胸腔、术后无胸腔引流管、创伤更小。患者术后卧床休息、睡眠及下地活动会更加方便舒适,有利于术后加速康复,让食管癌根治术更加微创化的同时,大大降低了心肺并发症的发生率。该术式有助于左喉返神经的暴露和保护,既为食管癌患者提供了新的手术方案选择,更为一部分肺功能较差或胸腔粘连的患者带来了手术切除的希望。由于充气式纵隔镜联合腹腔镜食管癌根治术在纵隔内操作,空间狭小,手术难度大,风险高,对于手术医生的技术要求极高,术中需要更为精细的操作。


近年来,航天中心医院胸外科在窦学军的带领下,紧跟学科发展方向,在食道癌、肺癌等胸部疾病的微创手术治疗上精益求精,不断突破。科室致力于开展前沿微创手术,促进患者术后加速康复,使患者在治疗过程更加舒适。不仅扩大了手术适应症,还打破了更多手术相对禁忌,为更多患者带去救治希望。


专家介绍


窦学军

胸外科主任 主任医师


北医副教授,擅长胸部各类疾病的微创外科治疗,常规开展单孔胸腔镜下肺叶/肺段切除术、颈胸腹三切口食管癌根治术、全腔镜下食管癌切除食管胃右胸内吻合术、充气式纵隔镜联合腹腔镜食管癌根治术、经剑突下单孔胸腔镜纵隔肿瘤切除术等高难度手术,在胸腔巨大肿瘤等复杂疑难手术方面也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撰稿:胸外科

编辑:刘祎哲
审核:杨喆 曹弘



航天中心医院订阅号
航天中心医院订阅号,发布医院最新资讯,普及健康知识,倾听您的声音。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