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门口有家咖啡馆,里面有十来个书架。每当我想读书又不知读些什么的时候,都会去里面转转。某次我找到了一本二十年前的辩论书《辩手风采》(2003 年出版),内容是关于第二届浙江省中学生电视辩论邀请赛的。里面有些文字我觉得并未过时,这里摘录给大家。
《为辩论赛“立法》余式厚
为制作精品节目,浙江卫视青少部约我参与《浙江省第二届中学生电视辩论邀请赛》的策划与命题,并聘我担任大赛的评委会主任。
接到任务后的第一个想法,就是建议组委会为辩论赛“立法”。在一次有各参赛学校校长参加的领队会议上,组委会宣布了本届辩论赛的五个“不要”。
第一,不要人身攻击。
用攻击、谩骂对手的方法来代替对具体论题的论证的方法,称为“人身攻击”。这种辩论手法的特点是反驳别人的观点,不是针对对方的论点、论据、论证方式,而是针对提出该观点的人的出身、职业、长相、地位、道德品质等与论题并没有直接关系的方面进行攻击。“人身攻击”在辩论赛上屡见不鲜。在赛场上,有人污辱对方智力低下,例如,骂对方是笨蛋、傻瓜、白痴、疯子等;有人污辱对方的人格低下,例如,骂对方是强盗、土匪、婊子等;甚至有人骂对方是畜牲。“人身攻击”是最不文明的辩论行为,它有悖于辩论赛宗旨,有悖于精神文明建设。
第二,不要乱用引文。
引用领袖的言论以支持本方的立场,的确有效果,确实很有说服力。但是,组委会还是规劝各参赛队尽量少用,因为在辩论场上用领袖语录很容易断章取义。回首当年文革时期,两个“造反派”之间的“语录战”,人们还记忆犹新。“语录战”不能在当今的辩论场上重演。历次辩论赛在引用领袖言论上出了不少问题。举个例子,有一场辩论赛,有个队员竟然在台上说:“马克思曾经教导我们:无风不起浪。”“无风不起浪”是中国人的俗语,怎么有可能出自马克思之口呢?这样的信口开河,实在是太不严肃了。
第三,不要胡搅蛮缠。
在辩论场上,经常会见到一些逻辑混乱的辩手。而在逻辑混乱的辩手中,再也没有比胡搅蛮缠更离谱了。他们喜欢抓住微不足道的细节纠缠不清,他们喜欢把根本没有联系的两个问题混为一谈,他们喜欢节外生枝,他们喜欢小题大做,他们最擅长的是不断地偷换论题。这种辩手,你同他说不清,道不明。这种辩手简直不可理喻。同这种辩手辦论简直是一场深重的灾难。
第四,不要回避问题。
一场辩论最精彩之处不是辩手的陈词,而是两队之间的自由辩论。双方都会准备以提问题形式攻击对方。认真准备的问题,往往很具攻击性,这些问题或许让你根本无法作答,或者会让辩手处于二难境地。上台的辩手面对任何尖锐的问题都不应回避。高明的辩手或者会正面还击,或者迂回盘旋。“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一招一架,一攻一守,辨论才会高潮迭起。
第五,不要晔众取宠。
辩论队是个整体,讲究配合,讲究默契。个人突出不可取,哗众取宠更不可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