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网辩辩手说几句话

文摘   2024-07-30 22:47   中国  

今天朋友圈很多朋友都发了张图。



这图意思言简意赅,讽刺很多网辩手履历过多。看我文章的朋友肯定知道我经常吐槽网辩,但我今天还真想为网辩选手说几句话。


现在参加比赛也好,评比赛也好,履历是绕不开的。像黄执中、陈铭这些明星辩手当然不需要介绍履历,他们的名字就是最大的履历。还有一些有新国辩、世界杯、世锦赛履历的辩手自然也不需要多,一条言简意赅的第几届冠军暨全程最佳辩手足以镇住场子。但是对于绝大多数辩手而言,既不出名,也没有国际赛履历,那总得需要一个证明吧。既然以质取胜做不到,那就靠数量弥补质量。有这种想法我个人觉得也蛮朴素,属于退而求其次,没办法的办法。


换句话说,网辩履历也是一条条打出来的。我觉得只要不是那种躺出来的履历,都不丢人。有些辩手嘲笑人家罗列这种看不上的履历,但据我所知,除了要靠量化履历获取参赛资格的情况,我很少见哪个网辩手在自我介绍时列个二十条网辩履历。当然了,我不排除有人会这么做,因为网辩这个圈子的确更加富有多样性。


我当然认同网辩无上限堆履历这种算积分的方式很吊诡,但我觉得强制要求上场次数和佳辩次数才算有效履历的网辩统计方式又挺有道理。这里我还有个“暴论”:哪怕是网辩,你从头打到尾,一路 C 过去,我觉得你这个履历就挺有价值。哪怕是国际赛,你一共没上过几场,局局自由辩连发言都省了,那这个履历的价值恐怕也要打很大折扣。


当然还有种质疑,网辩手为什么不能跳出网辩打些“更有价值”的比赛呢?前几天一个朋友找我吐槽,说今年某比赛又进一步增加了海外学校的名额,缩减了大陆学校的名额。他觉得像他这种草根学校,按往年这个成绩是能进入的,这么一弄反正今年是无缘了。他问我这样分配名额真的公平吗?大陆学校和海外学校的参赛机会为什么会相差这么大?我说这也要理解,毕竟这有助于体现比赛的“国际性”,有助于赛事推广。很多时候,比赛就是在“满足需求”与“创造需求”之间寻找一个微妙的平衡。


辩论进阶路
传递辩论资讯,分享辩论技巧。 执守辩论篝火,直至宇宙尽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