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幼科普】三伏天:阳虚体质的养生黄金期

健康   2024-08-02 14:30   上海  

三 / 伏 / 天 / 冬 / 病 / 夏 / 医



在自然界中,三伏天与三九天如同两极,分别标志着年度极热与极寒的时刻。“三伏养阳”,作为“春夏养阳”思想的延伸,为阳虚体质人群提供了顺应自然的养生保健指南。对阳虚体质者而言,三伏天正是“充电”、调养身体的绝好时机。

01

阳虚体质的主要特征


阳虚体质也称为“怕冷派”,其特点在于阳气不足,简单来说,就是身体里的“小火炉”不够旺。这类朋友平日里经常觉得怕冷、手脚冰凉、喜欢吃热的食物、一吃冰就拉肚子,精神不太好。如果去观察他们的舌头,会发现舌头颜色比较淡,舌体胖胖的,边上多数留有牙印。性格上多半比较沉静、内向,相比冬天来说,这类朋友更喜欢夏天多一点。


02

阳虚体质的养生秘籍


(一)守护阳气,避免损耗:中医讲夏季我们的身体“阳热盛于外、伏阴潜于内”。怎么理解呢?夏天天气炎热,特别是三伏天,热量更是充沛。我们人体顺应季节,阳气在体表表现得尤为明显,而阴气则被阳气打败,蛰伏在体内,同时也保护内脏器官不受外界高温的直接影响。而三伏天的“伏”字也就是这么来的。这个时候我们人体毛孔大开,因此反而比其他季节更容易损伤阳气,所以三伏天期间应该避免长时间逗留于空调环境,减少寒凉食物的摄入。


(二)养护阳气,冬病夏治:夏日三伏,阳气鼎盛,是人体借自然之势充养阳气的绝佳时机。阳虚人群更应把握良机,顺应天时调养身体,来补阳气之不足。一方面可以增强身体抵抗力,另一方面可以帮助祛除体内潜藏的阴寒病邪,进而降低冬季疾病发作或加重的风险。在养生之道中,除了备受推崇的三伏贴外,饮食温阳食物和艾灸疗法同样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饮食温阳食物


通过摄入温热性质的食物来补益阳气,如羊肉、牛肉、海虾、韭菜、生姜、肉桂、花椒等,以及性温的荔枝、龙眼等,这正应了那句“冬吃萝卜夏吃姜”的养生智慧。此外,以下几款药膳亦值得推荐:


羊肉山药汤:羊肉100克,山药100克,枸杞子9克,当归3克,肉桂1克。将上述食物、药材一起煲汤即可。一周一次。


韭菜炒虾仁:韭菜250克,鲜虾400克。韭菜洗净切段,鲜虾去壳洗净,葱切成段,姜切成末。烧热锅,入植物油,先将葱、姜下锅炒香,再放虾和韭菜,烹黄酒,连续翻炒至虾熟透,起锅装盘即可。一周一次。


龙眼肉粥:龙眼肉15克,粳米100克。粳米洗净,与龙眼肉同放锅内,先用武火煮沸,再用文火煮成粥。一周一次。

艾灸疗法


三伏时节,艾灸神阙、中脘、气海、关元、足三里等穴位尤为适宜。具体操作时,将艾条点燃,对准穴位,距离皮肤2-3厘米,使局部皮肤感到温热而不觉灼痛为宜。每个穴位10-15分钟,灸至局部皮肤红晕为度。每周1-2次。


神阙:在脐区,脐中央。


气海:在下腹部,脐中下1.5寸,前正中线上。



关元:在下腹部,脐中下3寸,前正中线上。



足三里:在小腿外侧,外膝眼下3寸,胫骨前嵴外1横指处。



我院中医妇科为院级重点学科,是临床特色鲜明、医疗服务全面的特色科室。科室成立“浦东新区女性盆腔疾病诊疗中心”,开设盆腔痛、中医产后病等专病门诊,可提供中药饮片、颗粒剂及针灸、穴位贴敷、中药外敷等多种特色中医药治疗。


门诊时间:周一至周六上午8:00-11:30  下午13:00-16:30



03

本院外聘中医专家介绍


中医认为“夏季暑湿,适宜清补”。夏天酷热高温,人们喜冷饮,喝水多,导致湿气侵入人体,而外湿入内,使水湿固脾,引起脾胃升降,令人的消化功能产生障碍,出现积水为患,引起食欲不振等。暑湿对脾非常不利,而味苦的食物具有泻燥的功能,不宜多食,因此日常饮食中应适当多食甘凉或甘寒为宜。


俞超芹,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医妇科主任,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上海市名中医。
坐诊时间:每周三上午8:00-11:30


坐诊地点:红枫院区(红枫路599号)上海市名中医俞超芹工作室传承指导门诊


专业方向:主要从事子宫内膜异位症、多囊卵巢综合征、妇科肿瘤、盆腔痛等疾病的临床和基础研究。





王凤,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临港院区)中医科,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博士后


坐诊时间:每周四下午13:00-16:00


坐诊地点:惠南院区(惠南镇人民东路3030号)1号楼3楼

专业方向:善用古方结合现代研究,在整体观念、辨证论治基础上治疗女性痛经、月经不调、更年期综合征、乳腺增生、失眠等疾病,擅长孕前、孕期、产后、亚健康状态等中医药调理。

参考文献:

[1]朱杰.阳虚体质养生方案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1.

[2]施洪飞,方泓.中医食疗学[M].中国中医药出版社有限公司,2021.

[3]罗大伦.罗大伦教您用中医方法,呵护全家的身心健康[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21.


撰稿:姬程程(中医预防保健科)

审稿:顾晶菁、许磊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