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物简介
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Friedrich Wilhelm Nietzsche,1844年10月15日—1900年8月25日),哲学家、语言学家、文化评论家、诗人、作曲家、思想家。主要著作有《权力意志》 《悲剧的诞生》《不合时宜的考察》《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希腊悲剧时代的哲学》《论道德的谱系》等 。
尼采24岁时成为了瑞士巴塞尔大学的德语区古典语文学教授,专攻古希腊语,拉丁文文献。但在1879年由于健康问题而辞职,之后一直饱受精神疾病煎熬。1889年尼采精神崩溃,从此再也没有恢复,在母亲和妹妹的照料下一直活到1900年去世。
尼采的著作对于宗教、道德、现代文化、哲学、以及科学等领域提出了广泛的批判和讨论。他的写作风格独特,经常使用格言和悖论的技巧。尼采对于后代哲学的发展影响很大,尤其是在存在主义与后现代主义上 。
二、主要思想
强力意志
尼采要建立新的哲学,将生命意志置于理性之上的哲学,非理性的哲学。作为对理性提出了挑战,他提出了强力意志说。用强力意志取代上帝的地位,传统形而上学的地位。强力意志说的核心是肯定生命,肯定人生。强力意志不是世俗的权势,它是一种本能的,自发的,非理性的力量。它决定生命的本质,决定着人生的意义。尼采比较了强力意志和理性的不同特性,理性的特性是:冷静,精确,逻辑,生硬,节欲;强力意志的特性是:激情,欲望,狂放,活跃,争斗。强力意志源于生命,归于生命,它就是现实的人生。人生虽然短暂,只要具有强力意志,创造意志,成为精神上的强者,就能实现自己的价值。强力意志作为最高的价值尺度,一方面肯定了人生的价值,另一方面也为人世间的不平等作了辩护。在尼采看来,人类与自然的生命一样,都有强弱之分,强者总是少数,弱者是多数。历史与文化是少数强者创造的,他们理所当然的统治弱者。尼采推翻了神的等级制度,肯定了人的等级制度
超人哲学
尼采提出他的超人哲学,关于建构理想人生的哲学。超人是人生理想的象征,是尼采追求的理想目标和人生境界。尼采对现代人,现代生活感到很失望,他梦想改善人,造就新的人,即是超人。超人不是具体的人,是一个虚幻的形象。超人具有大地、海洋、闪电那样的气势和风格。超人还没有现实的存在,它是未来人的理想形象;超人给现实的人生提出了价值目标;超人是人的自我超越。
尼采的唯意志论哲学价值具有两重性,一方面,尼采继承了启蒙运动的精髓,反映了现代意识的觉醒。对人生价值的积极肯定,引发了人们对人生意义人生价值的思考,重新定位人生;对工具理性和工业文明的否定性批判,开启了现代非理性主义思潮。另一方面,对理性的批判,对传统的否定也存在着片面性,这正是后现代主义欣赏的一面。
尼采的哲学观最重要的一点是哲学的使命就是要关注人生,给生命一种解释,给生命的意义一种解释,探讨生命的意义问题。这与尼采所读叔本华的著作有一定关系。还有一点看法,尼采指出哲学是非政治的,哲学和政治是两回事。所以尼采对哲学的看法,第一是对生命,关注人生,第二非政治的,第三非学术的。哲学不是纯学术。尼采对传统哲学进行批判,关键在于没有关注人生。传统哲学造成的后果是虚无主义。现象背后是没有本质的
虚无主义
尼采自称为“欧洲最彻底的虚无主义者”,但他的学说脉络可说是沿着超脱虚无主义而来。尼采认为所谓价值、观念、真理都仅仅是人为的解释,世界本身并没有形而上的真理及终极的价值或意义。虚无主义否定了一切目的性,尼采认为柏拉图描述的理性世界(理想国家)、基督教所说的天国、世界拥有必然的道德秩序等都只是人类的产物,并无终极的客观性。
尼采以“上帝已死”作为虚无主义来临的象征,这也成为后来许多存在主义哲学家,如海德格尔、萨特、加缪等人的哲学起点。尼采认为虚无主义有两种:消极、病态的虚无主义和积极的虚无主义。消极的虚无主义有柏拉图主义、基督教、和叔本华的哲学等。积极的虚无主义则是将失去终极价值的危机视为能够创立新价值的契机。尼采相信,即使虚无主义来临,人们也能借着价值重估重建新价值,以获得生存下去的理由。尼采也强调,若人们要成为自由精神,就有必要革除对某种确定永恒价值的渴望。因为“对于某种无条件的肯定和否定的需要,乃是一种产生于脆弱的需要”
“人的精神三重境”
尼采在《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中提到,人的精神有三重境界:第一层像骆驼,隐忍,伪装,负重前行,被动的接受命运的安排;第二层像狮子,人们开始要求自由,把“你应该”变成“我要”,主动承担自己人生的责任;第三层像婴儿,这是一种 “我是”的状态,自己的精神就是意志,自由活在当下,享受现在的一切。
三、经典语录
1.凡是不能杀死你的,最终都会使你更强大。
2.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
3.我感到难过,不是因为你欺骗了我,而是因为我再也不能相信你了。
4.一个人知道自己为什么而活,就可以忍受任何一种生活。
5.人生没有目的,只有过程,所谓的终极目的是虚无的。人的情况和树相同。它愈想开向高处和明亮处,它的根愈要向下,向泥土,向黑暗处,向深处,向恶,千万不要忘记。我们飞翔得越高,我们在那些不能飞翔的人 眼中的形象越是渺小。
6.你遭受了痛苦,你也不要向人诉说,以求同情,因为一个有独特性的人,连他的痛苦都是独特的,深刻的,不易被人了解,别人的同情只会解除你的痛苦的个人性,使之降低为平庸的烦恼,同时也就使你的人格遭到贬值。
7.与怪物战斗的人,应当小心自己不要成为怪物。当你远远凝视深渊时,深渊也在凝视你。
8.你要搞清楚自己人生的剧本——不是你父母的续集,不是你子女的前传,更不是你朋友的外篇。对待生命你不妨大胆冒险一点, 因为好歹你要失去它。如果这世界上真有奇迹,那只是努力的另一个名字。生命中最难的阶段 不是没有 人懂你,而是 你不懂你自己。
9.白昼的光,如何能够了解夜晚黑暗的深度呢?
10.不能听命于自己者,就要受命于他人。
11.人的精神有三种境界:骆驼、狮子和婴儿。第一境界骆驼,忍辱负重,被动地听命于别人或命运的安排;第二境界狮子,把被动变成主动,由“你应该”到“我要”,一切由我主动争取,主动负起人生责任;第三境界婴儿 ,这是一种 “我是”的 状态,活在当下,享受现在的一切。
12.一切美好的事物都是曲折地接近自己的目标,一切笔直都是骗人的,所有真理都是弯曲的,时间本身就是一个圆圈 。
13.我走在命运为我规定的路上, 虽然我并不愿意走在这条路上, 但是我除了满腔悲愤的走在这条路上别无选择 。
14.人类的生命,不能以时间长短来衡量,心中充满爱时,刹那即为永恒!
15.完全不谈自己是一种甚为高贵的虚伪。
16.你今天是一个孤独的怪人,你离群索居,总有一天你会成为一个民族!
17.受苦的人,没有悲观的权利。一个受苦的人,如果悲观了,就没有了面对现实的勇气,也没有了与苦难抗争的力量,结果是他将受到更大的苦。
18.所谓高贵的灵魂,即对自己怀有敬畏之心。
19.假使有神,我怎能忍受我不是那神,所以没有神!
20.世界弥漫着焦躁不安的气息,因为每一个人都急于从自己的枷锁中解放出来。
21.谦逊基于力量,高傲基于无能。
22.理想主义者是不可救药的:如果他被扔出了他的天堂,他会再制造出一个理想的地狱。
23.“他沉沦,他跌倒。”你们一再嘲笑,须知,他跌倒在高于你们的上方。他乐极生悲,可他的强光紧接你们的黑暗。
24.没有可怕的深度,就没有美丽的水面。
25.你的良知在说什么?——你要成为你自己。
26.如果我们整天满耳朵都是别人对我们的议论,如果我们甚至去推测别人心里对于我们的想法,那么,即使最坚强的人也将不能幸免于难!因为其他人,只有在他们强于我们的情况下,才能容许我们在他们身边生活;如果我们超过了 他们,如果我们哪怕仅仅是想要超过他们,他们就会不能容忍我们!总之,让我们以一种难得糊涂的精神和他们相处,对于他们关于我们的所有议论,赞扬,谴责,希望和期待都充耳不闻,连想也不去想。
27.不要停在平原,不要登上高山,从半山上看,世界显得最美。
28.聪明的人只要能掌握自己,便什么也不会失去。
29.也许你感觉自己的努力总是徒劳无功,但不必怀疑,你每天都离顶点更进一步。今天的你离顶点还遥遥无期。但你通过今天的努力,积蓄了明天勇攀高峰的力量。
30.愚昧无知是一切痛苦之源。
31.没有真理,只有解释。
32.当心!他一沉思,就立即准备好了一个谎言。
33.迟到的青春是持久的青春。
34.人可以控制行为,却不能约束感情,因为感情是变化无常的。
35.无选择的求知冲动,犹如无选择的性冲动一样——都是一种下贱的本能!
36.如果你想走到高处,就要使用自己的两条腿!不要让别人把你抬到高处;不要坐在别人的背上和头上。
37.谁若孜孜于寻找,就越容易迷失自己。一切孤独皆是罪过。
38.无需时刻保持敏感,迟钝有时即为美德。尤其与人交往时,即便看透了对方的某种行为或者想法的动机,也需装出一副迟钝的样子。此乃社交之诀窍,亦是对人的怜恤。
39.最好的作者,是那羞于成为作家的人。
40.当某一动物, 某一种族或某一个体失去其他种种本能时,当它选择以及当它偏爱对它不利的东西时,便称它为堕落。
41.在需要面前,一切理想主义都是虚伪的。
42.我们走得太快,是该停下来等等自己的灵魂了。
43.同情他人是把他人当作弱者而使他人感到羞愧。对所爱的人,应锻炼他,使他提高,这才是真正的爱。
44.在极端痛苦中,一个灵魂为了承受这份痛苦,将会发出崭新的生命光辉。就是这股潜力在新生命里的发挥,使人们远离在极端痛苦时燃起的自杀念头,让他得以继续活下去。他的心境将别于健康的人,他鄙视世人所认同的价值观,从而发挥昔日所未曾有过的最高贵的爱与情操,这种心境是曾体验过地狱烈火般痛苦的人所独有的。
45.我要单独而绝对的拥有你。不光要单独的爱,而且要单独的被爱。爱真是一种伟大的自私。
46.婚姻不幸福,不是因为缺乏爱,而是因为缺乏友谊。
47.许多人浪费了整整一生去等待符合他们心愿的机会。
48.一个人需要朋友是因为他无法单独。只要一个人需要朋友,他就不太能够成为一个朋友——因为这种需求把别人贬为一种对象。只有能够单独的人才能够成为一个朋友。友谊不是他的需求,而是他的喜悦;那不是他的饥渴,而是他想要分享的丰富之爱。
49.我们杀人不用愤怒,而用笑。
50.凡具有生命者,都不断的在超越自己。而人类,你们又做了什么?
51.谁终将声震人间,必长久深自缄默;谁终将点燃闪电,必长久如云漂泊。
尼采的一生,是一部不懈追求与坚守真理的壮丽史诗。他曾是一个普通人,却在古典的殿堂中发现了真我,绽放出独特的光芒。面对学术界的非议与质疑,他并未退缩,反而以更加坚定的步伐拓宽研究领域,勇敢地挑战传统范式。正如尼采所言:“谁终将声震人间,必长久深自缄默;谁终将点燃闪电,必长久如云漂泊。”他深知真理的追求需要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于是他默默耕耘,终于在思想的田野上收获了丰硕的果实。尼采的坚守与追求,不仅彰显了个人精神的伟大,更为我们树立了追求真理的典范。让我们铭记这位伟大思想家的名言,以他为榜样,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勇往直前,永不言弃。他如同一只翱翔于天际的雄鹰,俯瞰着古典语文学的广袤大地,不畏权威的风霜雨雪,勇往直前。在普夫达学校的日子里,他勇敢地质疑传统观念,探索着古典的奥秘,如同探险家寻觅着未知的宝藏。当导师李奇尔引领他进入学术的殿堂,他并未盲目追随,而是用犀利的目光审视着每一个观点,用独立的思考铸造着自己的哲学之剑。尼采对叔本华的批判,正是他独立思考的璀璨火花。他并未被叔本华的悲观主义所束缚,而是勇敢地挑战其观点,提出了“上帝已死”的惊人论断。这一论断如同雷霆万钧,震撼了整个哲学界。尼采用他深邃的洞察力,洞穿了权威的虚伪,用他独立的思想,点燃了真理的火焰。正如尼采所言:“没有音乐,生活是一个错误。”他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奏响了挑战权威、独立思考的华美乐章。尼采的一生,是一部充满矛盾与挣扎,却又闪耀着积极生活态度的壮丽史诗。他早年对古典语文学的热爱与追求,展现了他对知识的渴望与执着。然而,命运似乎并不总是眷顾他,服勤时的意外摔伤、战争的残酷洗礼,以及后来健康的恶化,都给他的人生蒙上了一层厚重的阴影。在这些困境中,尼采曾一度陷入叔本华悲观哲学的泥沼,但他并未就此沉沦。相反,他用自己的方式,挣脱了悲观主义的束缚,发出了对生命热情的呼唤。他坚信,即使在最黑暗的时刻,也能找到内心的光明,照亮前行的道路。尼采说:“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这正是他积极生活态度的最好诠释。他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即使生活中充满了困苦与挫折,只要保持积极的心态,就能找到生命的意义与价值。从普夫达学校的古典之旅,到对哲学疆域的拓荒,尼采用热情与智慧书写着生命的不凡篇章。他高呼“上帝已死”,挑战传统,却也在探寻中叩问生命的意义。正如他所言:“没有音乐,生命是一个错误。”尼采深知,唯有通过不懈的追寻,方能在生命的轮回中找到真正的意义。他的经历告诉我们,生命的意义不在于长久,而在于我们如何赋予它价值,如何在每一个瞬间绽放光彩。在尼采的哲学世界里,我们看到了对生命意义的深度追问,也看到了对永恒轮回的勇敢直面。他的一生,是知识与信仰激烈碰撞的壮丽篇章,深刻演绎了知识与信仰之间的张力与冲突。他自幼浸淫于古典的海洋,却未曾被传统束缚,反而在知识的滋养下,不断挑战信仰的边界。他曾在普夫达学校探寻古典的奥秘,深知知识是照亮前行的明灯,却也在探寻中感受到信仰的沉重枷锁。他疾呼:“上帝已死!”这一振聋发聩的呐喊,不仅是对传统信仰的颠覆,更是对知识与信仰关系的深刻反思。尼采曾言:“没有音乐,生命是一个错误;没有信仰,真理亦成谬误。”他深知,知识使人明智,信仰则赋予生命以意义。然而,当信仰沦为盲从,知识便成为冲破黑暗的利剑。他进一步指出:“信仰就是知识,知识就是信仰。”这里,他揭示了知识与信仰的内在联系,也展现了二者之间的微妙张力。在尼采看来,真正的智者应当既拥有深厚的知识底蕴,又能保持对信仰的独立思考。他用自己的生命诠释了这一理念,成为后世追寻知识与信仰平衡的典范。正如他所说:“人最终喜爱的是自己的欲望,不是自己想要的东西!”在尼采看来,唯有通过不断地思考与探索,我们才能在知识与信仰的张力中找到生命的真谛。在普夫达学校的求学过程中,尼采深受古典语文学的熏陶,这为他日后对哲学的独特思考奠定了基石。他并不满足于科学的实证与逻辑,而是追求哲学对生命与存在的深刻洞察。以尼采对西方三大信仰体系的批判为例,他反对将上帝、理性和道德视为绝对的真理,而是主张从生命的本能和冲动出发,追求真实的自我。这种对信仰体系的反叛,正是哲学对科学固有框架的挑战。又如,在尼采的健康状况恶化后,他依然坚持哲学思考,甚至将病痛视为生命体验的一部分,这体现了哲学对生命意义的深度探索,超越了科学的范畴。尼采曾言:“没有科学,哲学便失去了双腿;没有哲学,科学便失去了双眼。”这既是对哲学与科学相互依存的肯定,也是对其关系的深刻剖析。他的经历启示我们,哲学与科学并非水火不容,而是可以相互补充、共同发展的。在探寻真理的道路上,我们应借鉴尼采的思想,以更开阔的视野审视哲学与科学的关系,寻求它们之间的和谐共生。面对身体的重重磨难,他并未沉沦,反而将病痛视作磨砺思想的砥石。在病榻之上,他笔耕不辍,以思想的火花点燃生命的激情。他曾言:“凡是不能杀死我们的,最终都会使我们更强大。”这句铿锵有力的名言,正是尼采面对病痛与困境的坚韧态度的写照。举例而言,在尼采创作《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这部哲学巨著时,他的身体已饱受病痛折磨。然而,他并未因此而放弃,反而将病痛化为创作的动力。他深入思考,探寻生命的真谛,最终完成了这部影响深远的作品。这部著作不仅是他对哲学的深刻洞察,更是他生命意志的顽强体现。病痛与创作,在尼采的生命中相互交织,共同谱写了一曲壮丽的乐章。他告诉我们,无论遭遇何种困境,都应以坚韧和智慧去面对,去追寻生命的真谛。只有如此,我们才能在逆境中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从古典语文学的探索到哲学领域的创新,他始终坚守内心的声音,追求真正的自我。他深知,“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尼采用行动诠释了自由的真谛,他挑战权威,打破束缚,以无畏的姿态追寻着自我实现。他的故事告诉我们,个体的自由并非随心所欲,而是在理性的指引下,勇敢追求内心真实的渴望。在尼采的哲学世界里,我们看到了对个体自由的执着追求,也看到了对自我实现的坚定信念。他的一生,犹如一部华美的史诗,诉说着自我认知与成长路径的辉煌篇章。他初涉人世,如同未经雕琢的璞玉,然而在普夫达学校的磨砺下,他内心的光芒逐渐显露。古典语文学的道路,于他而言,既是挑战,也是机遇,他在其中翩翩起舞,绽放出璀璨的智慧之光。然而,尼采并未满足于已有的成就,他深知真正的成长在于对自我的不断探寻与挑战。他勇敢地挑战传统,拓宽学术的疆界,即使前路荆棘密布,他也毫不退缩。他如同一只翱翔天际的雄鹰,用锐利的目光洞察世界的真相,用坚定的意志追寻生命的意义。尼采曾言:“人要么永不做梦,要么梦得有趣;人也必须学会清醒:要么永不清醒,要么清醒得有趣。”这正是他对于自我认知与成长路径的生动诠释。他通过深入探寻内心的声音,找到了生命的旋律;通过勇敢追寻生命的意义,谱写了生命的华章。他的经历告诉我们,只有敢于面对真实的自我,才能找到真正的成长之路;只有坚守内心的信仰,才能创造出辉煌的人生。尼采,这位思想界的巨擘,其深邃的哲学理念如同璀璨的星辰,穿越时空,照耀着人类前行的道路。他的思想不仅震撼了欧洲大陆,更在全球范围内引发了深远的影响。从“上帝已死”的振聋发聩,到“意志至上”的激昂呐喊,尼采的每一句话都如同惊雷,唤醒了沉睡的灵魂,引领着人们追寻自由与超越。尼采的思想具有跨越时空的普世价值。他主张超越传统束缚,追求精神独立;他强调个体意志的力量,呼唤人们勇敢追求自己的梦想。这些思想如同明灯,指引着我们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坚守信念,勇往直前。无论是对于个体还是对于社会,尼采的思想都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值得我们深入学习和传承。尼采认为人生有三重境界:骆驼、狮子和婴儿。第一重境界是骆驼,忍辱负重,被动地听命于别人或命运的安排;第二重境界是狮子,把被动变成主动,由“你应该”到“我要”,一切由我主动争取,主动负起人生的责任;第三重境界是婴儿,这是一种“我是”的状态,抛开繁杂,回归真实的本我。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尼采通过骆驼、狮子和婴儿这三个比喻,描绘了人生的三个阶段或精神境界。这些境界不仅代表了个人成长的不同阶段,也反映了人类对于生活态度和价值观的转变。骆驼阶段:这一阶段象征着被动的接受和负重前行。在这个阶段,个体遵循传统和权威,像骆驼一样背负着沉重的负担,听从他人的安排,不质疑为什么或是否可以不做。这个阶段的人可能受到父母、社会或其他外部因素的影响,缺乏自我意识和自主选择的能力。狮子阶段:进入狮子阶段,个体开始展现出主动开创和超越突破的精神。狮子代表着勇敢和凶猛,这一阶段的人勇于挑战权威,不再被动接受,而是主动出击,寻求自我实现和创造。这个阶段的个体开始有自我认知和独立思想,认识到自己的自由并试图把握自己的命运,尽管可能存在局限性和过度消耗精神的问题。婴儿阶段:最终,个体达到像婴儿一样的境界,这是精神自由的象征,返璞归真。在这个阶段,个体不再纠结于“我应该怎么做”或“我要怎么做”,而是回归到最基本、最纯粹的状态,探索“我是谁”。这个阶段的个体实现了内心的平和与满足,不再被外界因素所左右,真正实现了精神的自由和解放。尼采的这一理论为理解人生提供了独特的视角,也为我们反思如何更好地实现自我价值和精神成长提供了启示。每个人的成长路径虽然不同,但通过认识和理解这些阶段,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规划自己的人生旅程,实现从骆驼到狮子的转变,最终达到婴儿般的自由与纯粹。“三变”中,一变为骆驼,这一精神阶段的人跟骆驼一样,勤恳、隐忍、坚韧,但却是被行事,没有主动性和反抗意义。这是一种普遍的生存状态,茫然地承受,庸碌地活着。挣不脱外在的限制和牵累,一生可能就这样无所作为。二变为狮子,这一精神阶段的人身上有狮子的行动力,主动、无畏、坚定,且思想独立、目标明确、积极进取。这是一种进取意识明确的精神阶段,思想清醒,富有挑战意识,具有开创精神。三变为婴儿,精神变为孩子,这是人的精神的最高阶段。不受外在俗世的牵绊,内心澄明纯粹,简单而快乐做回自己。综上,主动抗争,打破外在的限定,骆驼可以变成狮子;经历世事,重新开始,不受牵绊,摒弃俗世纷扰,回归本心。写作时可以首先对每种境界的内涵进行解读,总结出“我愿”“我要”“我是”这三种境界的实质内涵。此后,考生可以任选一种精神境界进行立意,也可以综合三种精神境界进行立意。哲人尼采,洞察乾坤,深邃思想,谁不说泽披后世?他的三境界之说,可谓深刻:骆驼,狮子,婴儿。这三者之精神境界,我最喜欢——骆驼境界。何以喜欢骆驼境界?因为她是最基础的阶段。人生之初最需要积累与沉淀。试问:非积土何以成山?非积水何以成渊?正因为雄厚之积淀,方为“狮子”“婴儿”阶段打下坚实之根基。骆驼的境界就是吃苦耐劳,负重坚毅。何人不是从未知到已知?从少智到多智?求木之根本?一哲人曾说:“西西弗的专注,是一种新的自我价值的树立。一切意义在爬山的行动之中。”愚公精神难道不是吃苦耐劳挖山不止?夸父精神不也是天天逐日?苦难的两万五千里长征,难道不是红军胜利的积淀?作家路遥“每天工作18个小时,分不清白天和夜晚,浑身如同燃起大火,五官溃烂,大小便不畅通,深更半夜在招待所转圈圈行走。”正是因为他用21个昼夜的不休止劳作,才有小说《人生》的问世与获奖。人生要想成功,首先要有骆驼的负重精神。骆驼的境界更是锤炼意志,积累沉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锤炼方来意志,磨砺成就担当。最高领导人的知青岁月就是锤炼。开荒、种地、铡草、放羊、拉煤、打坝、挑粪……这日常劳作难道不是意志的磨练?谁的青春没有泥泞?谁的青春没有磨难?“近平从来没有放弃读书和思考”,这是梁家河的评价。“我很期盼的一件事,就是让乡亲们饱餐一顿肉,并且经常吃上肉。”最高领导人的理想与担当,不正是那段艰苦岁月锤炼的结果吗?骆驼精神就是锤炼与积淀。“骆驼阶段”就是打好基础,积淀思想,为“狮子阶段”“婴儿阶段”筑牢根基。试问:没有骆驼阶段的勤劳付出、积累沉淀,哪有“狮子阶段”的开拓创造与勇猛无惧?哪有“婴儿阶段”的自由自足与晚晴夕照?难道现实不是如此?正因为马云在创业之初有骆驼般的承受,才成就后来“狮子般”的阿里巴巴;正因为女排经历骆驼般的负重,无数次摔倒与爬起,才有“狮子般”的奥运冠军。蘑菇云的升腾,缺少过邓稼先们骆驼般的砥砺精神吗?中兴公司的芯片之痛,不也是因为缺失自我磨砺的核心技术而受制于人?我最喜欢骆驼境界,并不是说“狮子境界”“婴儿境界”不重要,而是说骆驼境界是“狮子境界”“婴儿境界”的精神基础。沙漠驼队,敢于负重,积淀前行,我最喜欢。尼采说,人的初期阶段像骆驼一样,要积淀厚实;人的辉煌时期要像狮子一样,要激情奋发,勇敢激昂;人生晚年要像婴儿一样,淡泊一些。说得非常形象,也很有道理。不过,在我看来,三个人生阶段之中,我更欣赏像狮子一样充满激情果敢的辉煌阶段,花开时刻更有味嘛。充满激情绽放盛开,像狮子一样勇猛果敢,这样的辉煌时刻才是人生自我实现的最高形式。不是吗?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比赛中,韩国队对阵欧洲劲旅德国队,韩国队员敢打敢拼,个个像狮子下山一样,激情充盈着整个球场,伤停补时阶段,韩国队连进两球,绝杀德国战车,显示了“宁可站着死,绝不跪着生”的豪情壮志,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虽然韩国队无缘进入16强争夺战,但他们依然在俄罗斯赛场上创造了一个惊人的奇迹。无问东西,无论胜败,激情迸发的时刻才是人生最美丽的时刻;花开的瞬间虽然短暂,但向世界证明了人生的最高价值!或许有人会说,没有像骆驼一样积累的初期阶段,哪来花开明艳的时刻?是的,人的初期积累厚实阶段是不可少的,否则,哪来人生的辉煌和成就?很多人为了明日的成功,勤学苦练,默默积累,忍耐坚韧,时机一旦来临,则一鸣冲天。我们为这样的人生积累阶段喝彩。但也有的人辛苦勤恳积累,但种种缘由,没能等到花开时刻便消散了。我们为这样的人生积累阶段感到惋惜。这犹如长在地下的蝉,历经多年的地下黑暗,就等着有朝一日爬上树梢,蜕变为鸣叫一个夏季的知了,方能了却一生的夙愿。若在爬出地面的时刻,被人摘走了,或被虫子吃掉了,则失去了蝉鸣叫一个夏季的辉煌时刻,岂不痛哉!可见,仅有积累厚实的人生初期阶段,而无法抵达激情四射的辉煌时刻,人生是不圆满的,也是平庸的!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我更欣赏花开的像狮子一样充满激情的时刻!当然,也有人会问,人生的晚年像婴儿一样淡泊宁静,与世无争,不是更好吗?我反对这一观点。为啥呢?生命不止,战斗不息,人就应该这样。当年,一个学生问孔夫子,生有所息?孔子断然回答,生无所息,生无所息;只有进入了坟墓,人才可调整休息。孔子不主张在人与社会、自然的斗争中,一味选择与世无争,不思进取。孔夫子周游列国回来后,直至晚年去世前,除了坚持授徒教学外,还投入到各大经典作品的整理编纂之中,才使得中华文化得到进一步张扬。试想,若晚年的孔子像婴儿那样追求宁静,不想着为“仁”做一些努力的话,会有日后博大精深的儒家文化吗?当然在人生辉煌之后,适当调整一下进取的节奏与姿态,学会“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是应该的和可以的。但我更喜欢即使到人生晚年的也像狮子一样充满激情生活和拼搏的人。如南仁东之于天眼,袁隆平之于杂交水稻,牛犇之于党性追求。是啊,像骆驼,像狮子,像婴儿,我独独更欣赏像狮子一样的辉煌时刻与阶段。花开时刻最美丽,花开时刻最有味!不是吗?骆驼坚毅负重,狮子勇猛精进,婴儿天真烂漫。相对于前二者,我更追求第三种境界。虽不能至,心向往之。骆驼的负重坚毅是基础,但光有地基也不成为建筑,有的烂尾更让人可惜。第谷是谁?那开普勒呢?作为第谷的接班人,开普勒认真研究了第谷多年对行星进行仔细观察所做的大量记录,发现了行星运动的三大定律。第谷当然伟大而必须,但也只是为他人作嫁衣裳。说起达尔文,当然是大名如雷贯耳,但他还有个竞争者,那就是华莱士,出于年轻的博物学家华莱士的竞争压力,达尔文果断提出进化论,并于次年出版《物种起源》一书,终于为他多年的考察研究取得了突破,奠定了他进化论鼻祖的地位。华莱士年轻才俊,有创造性顿悟,但也只是做了一个助推者。丁肇中1974年与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里希特几乎同时发现新的基本粒子(J粒子),因抢先发布得以命名并获当年物理诺奖。里希特只能得了个劳伦斯奖而抱憾终生。开普勒、达尔文、丁肇中三人,一个以他人为基础,一个以自己为基础,一个与他人旗鼓相当却因抢占先机而胜出,足见勇猛精进的狮子,相对于负重坚毅的骆驼,优势之所在。但狮子还不是最高境界,最高境界,我认为是天真烂漫的婴儿。拿破仑叱咤风云,横扫欧洲,加冕称帝,一时无两,终因滑铁卢一役而惨遭流放,客死荒岛。同期甚至更早的华盛顿拒绝连任,解甲归田,回到弗农山庄,还去当他的农民。当然,二人的选择出于不同的国情,但二人对权力的态度,及由此造成的人生境界的高低,也并非不分轩轾。比尔盖茨身为世界首富,生活却非常简单,并早已把自己的大部分财富捐献给社会。而国内的有些贪官狮子大开口,肆意侵吞国有资产。须知“良田千顷,不过一日三餐;广厦万间,不过一榻之眠”,不是你的你带不走,带给你的只是身败名裂,法律的严惩。居里夫人两获诺奖,却只把奖章当孩子玩具,因为他深知,金钱、名誉、地位,只是科学研究的累赘。屠呦呦连个院士都不是,只因一心扑在研究上。而有人却在争院士头衔,争资金项目,把大把的才华浪费在内耗上,如果他们有才华的话。独孤求败“大巧不工,重剑无锋”;张三丰浑圆无极,无招胜有招;扫地僧更是重度世不重杀生,以佛法化解戾气。相对于韩非,我更喜欢庄子;相对于荆公,我更喜欢东坡:知世故而不世故,永葆赤子之心。是的,婴儿天真烂漫,就因为他有颗赤子之心。由骆驼而狮子,由狮子而婴儿,是返璞归真,是凤凰涅槃,是历经沧桑回到原点,是走出半生仍是少年。(图片和文字均来源网络,仅供学习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