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高中语文必修上册、必修下册教材素材

文摘   2024-12-22 20:30   江苏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沧海语文”诚挚征稿,如有优质原创课件,请微信联系晓文语文小助手:18082166770。一经采用,将付与微末润笔。

感谢大家对“沧海语文”的支持!如需获得可编辑付费课件,请扫码添加晓文语文小助手或管理员春风十里老师。

沧海语文课件合集【2024.12.4更新】

统编高中语文教材课件合集

(沧海语文)2024年12月第三周作文素材

(沧海语文推荐)议论要有针对性(文末附下载方式)

【语用】如何增强标点的表现力

现代文阅读之小说、散文常考题型及答题指导汇编


篇目划分】

必修上册

《沁园春·长沙》作文角度

1.责任与胸怀

在那个旧时代,当时革命运动正蓬勃发展。时代推移,但难能可贵的是,追求自由和进步的青年对国家命运的感慨和以天下为己任、胸怀崇高理想、肩负主宰天地重任的豪情壮志是一成不变的。是什么让无数仁人志士明知前路渺茫坎坷,却依然义无反顾,一往无前?回答掷地有声:责任。因为责任,我们的脚步更加坚定从容;因为责任,我们握紧命运的手臂更加有力;因为责任,我们的胸怀才无限崇高和宽广!

2.榜样的力量

在中国革命蓬勃发展的时代,年轻人是涌入革命洪流还是躲进书斋,是向黑暗妥协还是争取光明,是奋力呐喊还是缄默不语,毛泽东为救民于水火,做出了无愧于时代的选择,参加革命,争取光明,奋力呐喊,鼓舞战友,激励少年,成为时代的光辉榜样!

3.青春与立志

无论哪个年代,年轻人应有责任,应有担当。在中国革命蓬勃发展的时代,年轻人是涌入革命洪流还是躲进书斋?是向黑暗妥协还是争取光明?是奋力呐喊还是缄默不语?毛泽东为救民于水火,做出了无愧于时代的选择,那就是矢志不渝投身革命。他才华横溢,在橘子洲头写下不朽佳作《沁园春·长沙》;他满腔热血,要在中流击水浪遏飞舟,要击碎旧社会的黑暗,给中国人民带来光与希望。他妙手能著文章,他铁肩敢担道义,是我们永远的领袖和榜样!

《喜看稻菽千重浪》(袁隆平)作文角度

1.使命感和责任心:

拼尽毕生精力用农业科技战胜饥饿。

2.敏于发现、勇于探索

发现“天然杂交稻”的杂种第一代,研究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研究成功两系杂交稻,寻找与发现水稻天然雄性不孕株,研究证明培育杂交水稻切实可行,培育超级水稻成果世界领先,引导新一场的“绿色革命”。

3.勇于挑战权威、坚持真理

挑战美国著名遗传学专家的“杂交无优势”。

4.科学家的实证精神

挽起裤腿走下稻田的标准形象。中国稻田里走出世界级的农业科学家。用事实驳斥贬杂交水稻为“三不稻”,捍卫事实,捍卫真理。反例:“玉米地里铺红毯,专家谈笑田地间。”如今又现“麦田地里铺红毯,成熟的麦子被压弯”,观摩会铺红地毯,脚都不沾土还说是为农。

5.专一的精神

一辈子研究水稻,培育超级水稻成果世界领先,引导新一场的“绿色革命”。

6.淡泊名利

领取国家最高科技奖前几天依然在田里翻看这土壤。

7.梦想与现实

梦见水稻长得像高粱那么高,稻穗像扫帚那么大。这极具夸张的梦想,正在走向现实。

8.敬业爱岗

为天下人皆饱热爱研究杂交水稻。同质事例:张秉贵,把平凡的工作做到极致,把一般人想不到的事也做到极致。

9.爱国主义

对中国文化的自信:中国有中国的有利条件。

10.科学态度面对失败

发现天然杂交稻杂种第一代却试种失败但不放弃。

《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作文角度

1.“追求创新”“精益求精”“不断实践”

“工匠精神”使用范围扩展,任何行业或人“精益求精,力求完美”的精神,都可以称为“工匠精神”。“大国工匠”韩利萍潜心钻研高精尖技术,用“台下苦练”的坚守换来航天利器声振寰宇。“木雕大师”高应美殚精竭虑,匠人心魂在一刀一琢的静寂之中喷薄。铆工刘师傅所说:“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时代发展瞬息万变,创新永铸工匠精神。

《短歌行》《归园田居》作文角度

1.胸怀大志,只争朝夕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当曹操举起酒杯时,首先感叹的便是人生如朝露般短暂,已驰骋大半人生的一代枭雄,面对茫茫江水,仍旧吟诵着“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之意愿,仍旧坚定着自己统一天下之志。吾无才,天下之才皆我才,曹操如是说。“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礼贤下士,渴望吸纳人才,胸怀大志,慷慨深沉。“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就算人生苦短,也要只争朝夕。

2.坚守本心,遗世独立

若说故乡才是最好的慰藉与归途,那陶渊明应该感悟深刻,躬耕田园,不问世事,他质性自然,找到了自己应有的位置,获得了人生的升华,这是心灵深处的选择。不再去做笼子里的鸟、池水中的鱼,持守自己愚拙的本心,这是经历了众多繁杂后难能可贵的精神独立。回到故乡的同时,陶渊明也找到了自己,纵浪大化中,不喜也不惧。

3.乱世中的抉择

曹操和陶渊明同处乱世,却有着截然不同的人生选择,这并不意味着曹操是积极进取,陶渊明便是消极避世,他们只是在人生道路上各自找到了自己合适的位置,从而实现了人生价值,他们都是在积极地追求自己的人生。一个进,一个退,一个宏观大气,一个微观纯真,但进退之间,都是他们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悟,曹操与陶渊明的人生态度都值得我们去学习,这是两种不一样的生命状态,入世,有肩负天下之责任,出世,有悠然淡泊之闲适。

《“探界者”钟扬》作文角度

1.奉献精神、科学探索

带领学生攀登至海拔6000多米的珠峰北坡,涉足探索植物的禁区,十六年扎根西藏,在藏区跋山涉水50余万公里,收集了上千种植物的4000万颗种子,填补了世界种子资源库中青藏高原的空白,这一个个数字铭刻在钟扬的大半人生历程中,最终他把生命献给了“种子事业”,亦献给了祖国,“一粒种子可以造福万千苍生”,钟扬一直把他的人生要义挂在嘴边。最终,他也变成了一颗种子,带着自己对科学的一腔热忱,飘散四方。

2.不求回报,向下扎根

在15岁就考入中科大少年班,33岁已是副局级干部,学术成果300余项,本可以享受优沃生活的钟扬,却毅然放弃所有的职级待遇,选择了做一名普通的大学老师,投身教育事业,影响了众多的学生。培养学生就如同采集种子,在钟扬眼里,每一颗种子都很宝贵,每一颗种子都是希望。在“种子事业”上他是伟大的攀登者,在教育事业上他是伟大的开拓者,他始终如同一棵逆势生长的杨树,“不通世故”、不求回报,向下扎根,向上飞扬。

《劝学》作文角度

1.学无止境

《劝学》开篇提出:“学不可以已。”指出君子应该不间断地接受教育,并通过教育获得自身发展的条件。

荀子之后,颜之推在其《颜氏家训·勉学篇》中说:“幼而学者,如日出之光;老而学者,如秉烛夜行,犹贤乎瞑目而无见者也。”亦勉励人们“终身学习”。

宋代的欧阳修亦曰:“学之终身,有不能达者矣。”即便终身学习,也不能穷尽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故人们要终生不懈地学习和实践。

2.持久专注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充分显示出学习要注意积累,要有持久力,除了时间上的持久,深度上的专注力也同样重要。

晚清学者王国维曾总结学习的三个境界:其一为志存高远,“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其二为持之以恒,“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其三为成功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古代思想家荀况也说过:“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这些都说明了目标专一和持之以恒是成功的必由之路。

我国数学家陈景润在少年时就立志摘下数学王冠上的宝石——哥德巴赫猜想。他勤奋钻研,算纸用了几麻袋,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终于获得了重大成果。

3.借助外力

善于借物是一种智慧,恰当地借助外力可以更快达到预期的目标。“物”的含义颇为广泛,可以指必要的器具、先进的技术、优秀的文化,也可以指人。善于借助外物者能够开辟捷径,借助精神力量、文化精髓而有所成就。

《劝学》一文告诫我们: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快不过马,飞不过鸟,眼锐不及鹰,嗅觉不如犬。但是聪明的人善于利用外物,从而使自己的能力百倍、千倍地延伸。

汉高祖刘邦平定天下后,总结出了一条经验,他之所以能够战胜项羽,主要是因为“善假于物”,他善用各种各样的人才。他说:“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

《师说》作文角度

1.尊师重道

古人有言:“克己复礼,是为君子也。”文明礼仪曾是古代中国每个君子的人生信念,它包含了尊老爱幼、舍生取义、尊师重道等多个行为要求,内涵丰富。孔融稚子让梨奏鸣了尊老爱幼的悠悠琴音;孟子“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与我何加焉”震响了舍生取义的黄钟大吕;韩昌黎一篇《师说》唤醒了尊师重道的悠久传统……我们的先人以文明礼仪为尺度,丈量出苍竹般的有节品格。

2.广泛学习

圣人无常师,孔子并没有固定的老师。他所向往的文化是周礼,但他处的时代礼崩乐坏,周王室衰微,许多原来为周王室服务的文化官员流散至民间,孔子的学问便是向他们学习得来的。孔子曾经问礼于老子,也曾向师襄学过音乐,向郯子学过官制,还在具体的祭祀活动中向主持者学习祭礼,这便是“入太庙,每事问”。所以子贡说孔子并无固定的老师,而是无处不学。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学识渊博的孔子尚且能够虚心请教,我们更应如此。韩愈有言:“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术业有专攻”。一专多能的人才毕竟是少数,每个人都可能是某一方面的专家。正如音乐家善于演奏乐曲,建筑师精于设计高楼大厦,文学家长于描述人生百态……因此,我们应该把自己某一方面的潜能发挥到最大值。同时,还要认识到“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要虚心地向拥有其他专长的人求教。如果我们抱着“人皆我师”的态度,就一定会在虚心求教中获得真知,不断完善自我。

3.教学相长

互帮互学,方能共同进步。孔子认为“三人行,必有我师焉”;韩愈当年也批评了“ 耻学于师” 的风气。在竞争激烈的今天,封闭自己,只会让自己变成井底之蛙。虚心求教,必有进步;帮助别人,也能促进自己。从师学习当然重要,但学习的过程其实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学生也能促进、启发或者教会老师领悟更多的道理。

《赤壁赋》作文角度

1.变与不变

水、月、人都有变与不变的一面:“逝者如斯”是水之变,“未尝往也”是水之不变;“盈虚者如彼”是月之变,“卒莫消长也”是月之不变。人也总是处在变化之中,境遇变化,财富变化,地位变化,声誉变化……但是,人生中有些东西却是不能变化、不会变化或无法变化的。变与不变的哲理引人深思。

古语有云:用行舍藏。人应在受众垂青之时,当仁不让,以一己之力造福天下;在疾痛惨怛之时,韬光养晦,悠然寄情于天地之间。“乌台”的旋风卷走了他的光明前程,黄州的暗流褪尽了他的光风霁月,苏子的人生充满了太多的变数,然而唯有“用行舍藏”的信念没变。用时则行,舍时则藏,无愧于人,无愧于心。苏轼因此镌下“一生曲折,旷达传千秋;亘古辉耀,文章成四家”的文坛丰碑。

2.乐观旷达,境由心生

现代人非常在意得失、荣辱、成败,而苏轼却道“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别人得了,我不羡慕,我没得到,也不遗憾。这并不是不在乎得失、荣辱、成败,而是在暗示人们,“失、辱、败”是人生不可或缺的痛苦的历练。面对这些,我们要做的不是将它们放大来羁绊前行的脚步,而是用乐观豁达的心情迎接它们的挑战。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在白露横江、清风徐来之际,他要以自己更为旷达、疏狂的性情和俯仰万世的思考,来压制内心深处对人生变迁、世事无常的感伤。他猛然间豁然开朗,终于悟出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的哲理。于是,所有的不幸与困苦,都在这旷达的胸中渺小得如同一缕游丝,一点轻尘。

频频遭贬的苏轼仍能从人生的低谷中绽放出别样的美丽,那本该被生活打磨、被命运压抑的灵魂仍然坚持发掘生活的可爱之处:“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境由心生,即便是正处于苦难岁月,仍可以在心中打造属于自己的世外桃源。

3.困惑与迷茫

元丰五年七月既望与十月之望,苏轼与友人两次游赤壁,并创作出千古名篇——前后《赤壁赋》。同一处长江,山月同天,然而苏轼笔下的景物和心境却截然不同。前者是“白露横江,水光接天”“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后者则是“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悄然而悲,肃然而恐”。从中我们能清晰地看到苏轼的困惑与迷茫:生命短暂,个人渺小,功业终化尘土,人生到底是梦幻还是永恒?不过苏轼不知道的是,他已在中华文明中永恒。

《登泰山记》作文角度

1.自然之美

大自然处处皆有诗意,它给予人们丰富而又生动的感知。自然对人类总是那么慷慨,只要人们细心地去探寻、发现,它便会将丰富的宝藏无私地奉献出来。巍峨的泰山,是大自然的杰作,在登临泰山时,姚鼐写下《登泰山记》,充分表现出泰山之美。

清代桐城派代表作家姚鼐便是一个攀登者,他的《登泰山记》记录下了他的整个登山经历。看,在他笔下,日观峰那雄浑的气势,泰山日出时那壮美而又柔和的色彩,那顶风登山的动人经历,以形象而准确的描摹展示出来,美不胜收。这种美,只有亲身体验过,才能真正体会到。

2.快乐人生

每个人,每时每刻都应该快乐。快乐,能够让人的精神得到充分舒展,能够让人的气质得到全面流露。姚鼐是快乐的,带着这份快乐的心情,他登上了泰山,在那负雪的山峰上,他放松了心情,写下《登泰山记》这篇优美的散文,表现了当时的心境。

有一种快乐,叫豁达。它是体会“大风扬积雪击面”时的无畏;它是观赏朝阳“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时的壮丽。我敢说,当时负雪登山的姚鼐是快乐的,一篇《登泰山记》,见证了他对生活的乐观态度。

3.直面磨难

乐观之人,即使面对风雪,也会昂首前行。他们不逃避困难,不畏惧挫折,带着热情,带着希望,正如昆德拉所说,“我们的脚正走向我们选定的终点”。那一年,姚鼐选定了前行的方向,便向泰山进发。苍山负雪,但没有挡住他前行的步伐,一路攀登,一路欣赏,泰山美景尽在眼中,一篇《登泰山记》将眼中景凝结成心中景,表现出他在风雪之中的乐观。

生命虽轻,但也要在世间留下自己的痕迹。这样,才能展示生命的意义。人生就是不断地行走、攀登,累了,便提醒自己,不遗失心中的美好。心中有趣,这一路便不会孤独;心中有爱,这旅程便不会迷路;心中有希望,这一去便终有归宿。坚强乐观,砥砺前行,生活不会亏待你。

《拿来主义》作文角度

1.文化自信、借鉴与创新

古有“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敕勒川各民族复合型文化,今有“放出眼光,自己来拿”的对待各国文化融合的态度,文化的交融有着日益扩大的主体。还有观念从冲破封建主义束缚到追求种族平等的转变,科研从“单打独斗”到“团队作战”的变化,时代一直在发展,但它从不言说。

2.兼容并包

“使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是鲁迅先生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作出的号召。时隔几十年的现在,他的观点依旧有着超越时代的意义,与现代社会的诸多现象产生共鸣。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勇于拥抱与国际交流的机会,外来文化的流入在年轻一代的生活里扮演了愈加重要的角色。在我国一二线城市里,西方国家的传统节日甚至获得了比中国传统节日更多的关注。我认为中国青少年们应永不忘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思想,并在全球化热门的当下怀揣一颗自信且兼容的心。

《荷塘月色》作文角度

1.苦闷与追求

在那个铁屋子一样的时代,像朱自清一样的知识分子的苦闷无处不在。人们感到苦闷,是由于自我被压抑。因为尝试使生活有新的目的和意义,所以,充满追求的生活富有了崭新的意义。苦闷的人总是在行走,在行走中思考,在行走中寻找,在寻找中追求。四处行走,四处寻找,毕生追求:或许,这就是生命的一种表现形式!

2.心灵的升华

两个“忽然想起”,两次心灵放飞。忽然想起清华荷塘,在自然审美中完成了对世俗琐事的超越;忽然想起采莲旧事,在诗文回味中完成了哲学精神的升华。一颗颇不宁静的心,终于找到了宁静的栖息。

《我与地坛》作文角度

1.精神的丰盈

也许每个人的心中都该有一个“地坛”,如同陶潜的桃花源、梭罗的瓦尔登湖,若心烦、痛苦、遭遇不幸,但仍要走下去的时候,就去“地坛”转转,听听冗长的蝉歌和古殿檐头的风铃声,看看浑身挂满绿锈的铜钟和将熄灭的太阳。

史铁生在遭遇瘫痪的厄运时,从无法面对到不再逃避,直至坦然,地坛彼时成了他灵魂的休憩地,接受苦难,独自去感受生命的悠远浑厚,自此,他心中便有了安生之处,不再去关注身体上的残缺,而转向精神上的丰盈,“我不在地坛,地坛在我”,只要心安处,哪里都可有地坛,人生并非轨道,人生是旷野,是太阳的另一面,是燃烧着爬上山巅,布散热烈。

2.母爱与亲情

也许在每一段家庭关系里,在每一对母亲和孩子之间,我们都能找到史铁生母亲的影子。她加倍地体验了儿子的不幸,为他的一举一动担心受怕,满腹愁绪却又默默忍受,反而安慰史铁生:“咱们娘俩好好活”。

她的爱无言而尊贵,平凡却伟大。这样的爱,史铁生经年难忘,他将深沉隽永的母爱铭刻在记忆、笔端,贡献自己的追思与迷途,令书外的你我深有感触,心怀感恩,毋使自己陷入懊悔、痛楚的囹圄。

主题划分】

青春的价值

1.毛泽东早在青少年时期就“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确立为祖国、为革命奉献一切的理想,并为之不懈奋斗。敬爱的周恩来总理从小就“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2.闻一多在《红烛》中曾说过“莫问收获,但问耕耘”。冰心说过:“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3.当下例子:王泽山院士献身科研六十载,风雪荒野里开阔,大漠戈壁中拼搏,矢志奋斗为华夏。犹记得两弹元勋“铿锵一生苦干惊天动地事,淡泊一世甘作隐姓埋名人”。

4.《百合花》爱国,舍己为人,舍小我成大我:通讯员为保护同志们而用自己身体扑向手榴弹;“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戍边英雄;当陈祥榕的姐姐为弟弟献上的百合花的时候,我们不会忘记清澈的爱只为了中国,因为英雄不曾远去,因为百合花似的他们是这个时代最可爱的人!

5.《哦,香雪》适用话题:“梦想”“追求”“大胆走出去”“选择”

火车鸣叫着开进了大山深处的台儿沟,给沉睡千年的山村带来巨大的冲击。清纯如玉的山里姑娘,接触到山外的世界,封闭的心开始喧哗、骚动,虽然略带羞涩,却开始了迈向现代文明的脚步。面对外面精彩的世界,她们感到紧张、兴奋、向往,同样感到无奈、彷徨、恐慌。但不论如何,台儿沟只有勇敢面对,大胆追求,才能更加文明,更加进步。


劳动的美(改变世界,崇尚、尊重)

1.袁隆平:是真理的侍者,是事实的追随者,是创新的引领者。他挑战权威,捍卫真理,用艰苦卓绝的劳动,让饥饿退却。

2.张秉贵:秉持工匠精神,在平凡的岗位上练就了“一抓准”“一口清”的本领,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

3.钟杨:一生勤苦,找种子,讲科普,育后人,援边疆,在生命的高度和广度上,探索着自己的边界。

4.古老的诗经,用整齐的节奏,赞美采摘芣苢的女子劳动之美。

5.杨万里:一首《插秧歌》,有冒雨插秧的紧张,有分工合作的和谐,有热火朝天的繁忙和辛苦,也有催饭问答的乐趣和简约,一个冒雨劳动的农夫,更像战场厮杀的将军。劳动之美,最美在田间。

6.工匠精神:一盏孤灯一刻刀,一柄标尺一把锉。培养一流的心性,打磨一流的技术。一片冰心,物我两忘,这是对社会浮躁风气,短时心态的治疗,也是对美好事物,超凡品质的不断追求。

我们不必人人成为工匠,却可以人人成为工匠精神的践行者。

多姿多彩的诗词审美追求

1.曹操:悲叹时光短暂,感慨人才难得,在明月和杜康的交替中,展现着海纳百川的大胸怀,追求着“天下归心”的大梦想。

2.陶渊明:开荒南野,守拙归田。桃李和榆柳荫蔽着心田半亩,犬吠和鸡鸣呼唤着淡泊的灵魂。

3.李白:一个迷离惝恍的梦,催醒了傲岸不羁的灵魂,无需折腰事权贵,只需骑鹿访青崖,从此山路不尽,山雨不歇,快乐不了。

4.杜甫:细听落木萧萧,望穿长江滚滚,苦恨催生白发,浊酒难释心愁,一声凄厉的猿啸,传出的不仅是身世之悲,更是家国之愁。

5.白居易:一场江月下的送别,一曲拨动心弦的音乐,一段天涯沦落的际遇,一声同命相逢的叹息,青春易散,欢乐难留,珍惜的种子开始萌芽。

6.苏轼:江水易逝,江月永恒,在变与不变的思考中,故国的英雄解不了诗人的愁绪,自然的启迪才还他洒脱和风流。

7.辛弃疾:金戈铿锵,铁马奔流,扬州路的连天烽火,唤不醒佛狸祠的社鼓神鸦。仰天的长问,是老骥伏枥的热情?还是英雄迟暮的悲凉?

8.李清照:黄花落,晚风急,伤心雁过,雨落梧桐。寻觅无果,愁字难消。与其黯然伤神,何如把黄昏当作黎明,走好余生?

学习之道

1.荀子告诫我们:刻苦超越,每日反思;善借外物,积累不辍;只有终身学习,才能成为知明行端的君子。

2.韩愈:才学可济天下之溺,勇气可犯人主之怒,匹夫而为百代师,一言而为天下法。好为人师也是一种珍贵的美德。

3.毛泽东《反对党八股》:主张实事求是,倡导理论联系实际,这是对形式主义宣战,对假大空的摒弃和反拨。

4.鲁迅《拿来主义》:不继承无进步,不引进无发展,可懂得拿来(选择),才能成为新人。

5.黑塞:读书学习,收获爱的阅读、敬重的知识、心的教养,从而得到真正的满足和幸福。

自然景物和人生思考

1.郁达夫:清、静、悲凉的秋味;闲、慢、落寞的心情。自然融合人文,季节牵引心情,只有真正走进故都的秋,才能体味民族审美心理。

2.朱自清:一夜的荷塘寂静,抚平内心的不宁静;一场月色荷塘的盛宴,托出一个忧国忧民的灵魂,彰显一份知识分子的责任和担当。

3.史铁生:地坛是颓废的,却又清明如静水,热闹如赛场。它见证一场生存状态的辩论,见证一场生与死的角逐,见证一份平凡却感动天地的母爱。

4.姚鼐:迎着自然的风雪,历练生活的风雪,跨越精神的风雪。跋涉一路的泥泞,终将迎来五彩的朝阳。


必修下

第一单元:中华文明之光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和蔼可亲的老师,各言其志的弟子,和谐民主的课堂,心怀天下的思想。五位先贤,年龄有别,身份有差,但都是儒家思想的忠诚践行者;四重梯度,保民富民,化民安民,展示了儒家治国安邦的温暖情怀。

2.齐桓晋文之事:齐宣王与孟子,一个善辩,一个善听,一个智行天下,一个乐在其中。孟子周游列国四十年,最懂得语意翻转和引人入彀,所以能让热衷于霸道的齐宣王服膺于儒家王道;齐宣王也是有胸怀的君主,他在位期间,不仅能容忍滥竽充数的南郭先生,也让稷下学宫达的学术交流到了巅峰,百家争鸣盛况空前。

3.庖丁解牛:庄子,寄身天地间的尘外智者,汪洋恣肆的散文大家。血腥的宰牛场面,在你的笔下,成了美妙的音乐和舞蹈;依乎天理、因其固然的养生之道,在你的口中,一切游刃有余。更启我们智慧的,道家思想的无为,并不是无所作为,而是顺势而为。

4.烛之武退秦师:一次兵临城下的包围,一场生死存亡的博弈。在国家需要忠臣的时候,佚之狐蹒跚而至,完成了一生最重要的举荐;在国家需要勇士的时候,烛之武挺身而出,保全了危在旦夕的郑国。面对气势汹汹的秦伯,你以弱示之,以理晓之,以利诱之,以史间之。正是:一言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

5.刘邦:曾经的贪于财货美姬的泗水亭长,当时的约法三章的义军领袖,后来的文韬武略的开国皇帝。识时务的真俊杰,能屈伸的大丈夫,善用人的战略家。平定秦末连年战乱,开启历史全新篇章。

6.项羽:有情有义的真男儿,有勇有谋的大将军。可惜,鸿门宴上错失杀敌良机,遗患无穷;可叹,戏下分封得罪各路诸侯,终至灭亡。乌骓脊背几多壮士血,乌江边上多少英雄泪。楚汉争霸过眼云烟去,壮士悲歌浩气永长存。

第二单元:良知与悲悯

7.窦娥:为救婆婆屈打成招,你的冤源于你的善;面对不公敢于指天骂地,你的怨源于你的叛;诀别婆婆连续四声念,你的依恋源于对生的留恋;三桩誓愿明题遍,感天动地窦娥冤。

8.周朴园:曾经在清朝末年向封建婚俗秩序发起冲击的青年,而今用尽各种手段维护体面家庭的鹰犬。死去的梅侍萍的照片面前,一个保留着旧习惯的老者;活着的鲁侍萍真人面前,终显露出冷酷绝情的嘴脸。

9.鲁侍萍:三十年的苦和恨,没有改变一个人的本性。偶遇周朴园,你的思绪又回三十年前;看着周萍,你把所有痛苦和矛盾藏在心间。善良也温柔,勇敢又倔强,无论生活多么苦,心中多少恨,你都在有尊严的活着。

10.哈姆莱特:曾经的快乐的一朵娇花,发出了“人类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的呼喊;而今犹豫不决的延宕王子,群臣和恋人眼中的疯子。生存还是毁灭?重重的顾虑,深深的思考过后,你毅然选择伟大的事业,哪怕要继续忍受命运暴虐的毒箭。

第三单元:探索与发现

11.屠呦呦:呦呦鹿鸣,食野之蒿。我有嘉宾,德音孔昭。你是一位卓越的科学家,拥有一丝不苟的严谨、百折不挠的毅力、永不止步的探究精神;你更是一位大爱无疆的医者,勇为天下先的献身精神、精诚合作的团队精神、虚怀若谷的君子品格、造福人类的国际视野。我最喜欢的,是教材的照片:不像科学家们那样,带着护目镜、穿着隔离衣、拿着试剂管、坐在实验室,聚精会神地做实验;而是身穿朴素的紫色毛衣,安闲地坐在一架木质钢琴前,淡然地看着这个世界。再艰难的科学探索也是轻描淡写,你如花一般淡雅;再崇高的荣誉也是云淡风轻,你如琴一般优雅。

12.加来道雄:畅游鲤鱼世界,惊叹于你的想象力;追寻爱因斯坦,佩服于你的求知欲;投身于科学实验,羡慕于你的行动力。理论物理学家,科普畅销书作者,无论什么身份,你都在告诉我们,无论投身什么领域,从事什么事业,若想成功,都离不开两样东西:强烈的好奇心和强大的内驱力。

13.梁思成:七十年过去了,你为保护北京古建筑奔走呼号的呐喊仍然在耳边回荡;几千年过去了,中国古建筑的魅力依旧、风韵犹存。一部《中国建筑史》,凝聚了你的心血,更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智慧结晶;一篇《中国建筑的特征》,暗含着你的不舍,更有对中国古代建筑没有毁于战火却可能毁于建设的深深隐忧。

14.林庚:朱自清的助教,袁行霈的老师。理转文的清华高材生,写新诗的古代文学史家。因为您的力荐,“二月春风似剪刀”成了每位中国小学生共同的语文记忆;因为您的创造,“盛唐气象”“少年精神”成了唐朝的专有名词。树叶,木叶,落木,原本是秋毫之末,在您的敏锐的审美直觉下,扬起了浩然秋波。

第四单元:媒介素养

15.媒介素养:在人人都有麦克风、人人都是传声筒的自媒体时代,我们需要擦亮双眼,运用脑髓、放出眼光,对泥沙俱下繁芜丛杂的网络信息做好识别和筛选;我们更需规范自己的网络言行、传递正面的理性声音,对网络秩序和社会公德保持敬畏。这才是新时代新青年所应具备的媒介素养。

16.书简阅中国:一部《书简阅中国》,让我们穿越时空隧道,嗅到了古人的竹简和书信中的笔墨幽香。无论是情真意切的家人书信,还是感人至深的金兰故事,无不是用在竹简或宣纸上写下了真实的想法和真挚的情感,至今散发着持久的醇香。但这些颇受欢迎的文字内容,恰恰是通过当下流行的电子媒介广为传播,创下了收视神话。可见,传统纸质媒体与现代电子媒介,完全可以各取其长,完美融合。

第五单元:抱负与使命

17.马克思:虽流亡伦敦,仍心系革命;纵革命低潮,却不失信心。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你坚定站立,即席演说,用生动的语言感染了现场听众,用坚定的信心鼓舞了革命友人,用鲜明的立场指出了工人的光荣使命,更用严密的逻辑推理擘画了无产阶级革命的光明未来。

18.恩格斯:一位站在马克思背后一直默默奉献的巨人,一座耸立在全世界无产者面前的巍巍高山。你是马克思的最亲密的战友,整理了他几乎所有的书稿,成就了人类思想史的宝库;你更是马克思最忠诚的朋友,虽然自己收入并不多,但几乎都毫无保留的倾囊相授,给一生窘迫的伟大导师稳定的生活。正是作为“第二提琴手”的你坚持不懈的付出,才写出了人类历史上有关友谊的最伟大的传说。

19.李斯:一次刀刃上的行走,一封精彩绝伦的奏疏。客卿,无论是在秦国历史,还是在当时,都发挥了难以估量、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可以想见的将来,亦会如此,历史也证明了这一点。以学习的姿态接受新事物,以开放的胸襟包容人才,才是秦国一统天下的根本原因。《谏逐客书》的成功足以证明,文章真乃“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成功的文章,会拯救自己的命运,甚至会改变历史的进程。

20.林觉民:革命斗士,民主先驱。科举考场里,拂袖而去,留下“少年不望万户侯”的时代强音;面貌如玉、坚强似铁、心地光明如雪的“奇男子”,就义前夕,朝堂之上侃侃而谈、谈笑自若。一封《与妻书》,20世纪最美情书,里面写出了夫妻之间的伉俪情深,二人感情的缠绵悱恻;更写出了革命志士的心路历程,充满了“为天下谋永福”的浩然正气。

第六单元:观察与批判

21.《祝福》:在鲁镇这个乡土的社会,一切都那么封闭和落后:辛亥革命过去12年了,旧历的年底依然最像年底;新文化运动过去6年了,鲁四老爷还在骂戊戌变法的康有为。在鲁镇这个礼治社会,一切又都那么残忍和冷漠:四叔四婶留下祥林嫂,不是因为善良和怜悯,而是因为雇来的女工非懒即馋,祥林嫂变得愚钝之后,他们毫不留情的把他赶了出去;婆婆自己表面遵从礼制守寡,却从事着人口买卖,强迫祥林嫂改嫁,让祥林嫂背上一女侍二夫的骂名;卫老婆子看似热情,却也是拐卖人口的帮凶;柳妈是个吃素的善女人,从来不杀生,却想着祥林嫂一头撞死在桌角,还把她的痛苦当成笑料四处传播;那些大老远跑来听故事的,咀嚼赏鉴的够了,也就像渣滓一样把她抛弃、鄙弃、厌弃。祥林嫂的悲剧,不仅仅体现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更揭露了礼教的虚伪自私和冷酷残忍。作为新知识分子的“我”,无法融入更无力改变鲁镇旧俗,而是“决计要走”;面对祥林嫂的灵魂三问,更是吞吞吐吐,用一句自我解脱的“说不清”搪塞。在新文化运动初期,鲁迅向战士一样不停地“呐喊”;新文化在旧习俗面前总是溃败,鲁迅陷入了“彷徨”。

22.施耐庵:因参加过农民起义,所以同情农民起义、心系农民起义。一部《水浒传》,丰厚了中国英雄榜,丰富了中国人的茶余饭后。及时雨、玉麒麟、豹子头、花和尚……他们已经不单是一个代称,还成为了中华词语宝库里的明珠;忠义堂、草料场、野猪林、祝家庄……它们已经不单是一个地名,每一处都有了特别的象征意义。历史小说的经典,通俗小说的典范。

23.林冲:能忍则忍,一忍再忍;忍无可忍,终不再忍。高衙内仗势欺人,你选择隐忍;高太尉设计陷害,你继续隐忍;刺配沧州,你仍安于现状,甚至抱有幻想。亏得一场大雪,救得你一命,也让你认清了敌人的丑恶。山神庙的三颗人头,让你找回了男儿气魄;草料场的一场大火,点燃了你的英雄灵魂。

24.契诃夫:弃医从文,幽默犀利,用漫画的笔法勾画国民的灵魂,就是你,短篇小说巨匠——契诃夫。你的笔下,有见风使舵、媚上欺下的变色龙——奥楚蔑洛夫,也有胆小如鼠、自卑怯懦的小公务员——切尔维亚科夫,更有因循守旧、令人生厌的沙皇鹰犬——别里科夫。在新旧之交的时代,你用一个个活灵活现的人物、扭曲变态的灵魂,写出了保守落后必将导致灭亡的结局,发出了对新生活新制度的呼喊。

25.蒲松龄: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木三分。在你的笔下,鬼狐有性格,笑骂成文章。一只小小的蛐蛐,得而复失,失而复得,一波三折,扣人心弦;天子偶然兴起的一时喜好,变成了贪官虐吏科敛丁口的常态手段,不知带来了多少妻离子散和家破人亡。成名终于成名,却以儿子化身为虫为代价,多么残忍和无情;成名、县令、抚军因蟋蟀一路飞升,多么荒诞却真实。

26.卡夫卡:一个背负着家庭和事业重担的推销员,即使变成了甲虫,仍不失人的心。与成名的孩子一样,他们都由人变虫;可惜的是,成名的孩子给家人带来了荣华富贵,格里高尔却在家人的背弃中凄然死去。异化的时代,处处是异化的人心。

第七单元:不朽的红楼

27.曹雪芹:毫不夸张地说,只要有华人的地方,就一定有红迷;只要有书的地方,就一定有《红楼梦》。《红楼梦》最伟大的地方,就是自从问世的那一刻起,就成为了与人类同在的永恒经典。打开她,就是打开了中国的百科全书。不朽的《红楼梦》,永远的曹雪芹。

第八单元:责任与担当

28.魏征:太平盛世需要治世能臣,君臣相得的美谈也离不开忠心耿耿的社稷之臣。作为一代名臣,无人不知你是敢于犯颜直谏的耿介之士;读完《谏太宗十思疏》,才明白你同样是出色的文学家,懂得说理之要、为文之妙。在文章里,我们读出了一个不一样的魏征:委婉的语气,渐进的语势,对方的立场,小心的言辞。

29.王安石:一意孤行的拗相公,褒贬不一的改革家。古人云“盖棺定论”,可一千多年过去了,至今对你仍无定论。对皇帝,忠心耿耿尽志无悔;对改革,痴心不改矢志不渝;对政敌,针锋相对坚决不从;于是,写出的文章也是“文如其人”,通篇充满了倔强和不屈、坚定和执拗。

30.杜牧:世人眼中的名门之后、风流才子,大唐晚期的行吟诗人、文章大家。篇幅不长的文章,写满了对秦、对六国、对当代的统治者的不满;二十三岁的年纪,心中满盛着尽是爱民安民的民本思想。一座并未建成的阿房宫,支撑起了你的思想大厦。

31.苏洵:善于教子的好父亲,大器晚成的苏老泉。有感于六国破灭的往事,用严密的论证逻辑总结历史规律;不甘于当世软弱的外交策略,用虚化的历史逻辑映射现实。对割地苟安者,极力渲染、极尽讽刺;对武力抗秦者,不惜笔墨、大肆表扬。爱憎分明的情感,尽是对强硬外交策略的呼唤。

古诗词诵读

32.岳阳楼:一座岳阳楼,几多诗人愁。在孟浩然的诗里,看不到为官的希望;在老杜的笔下,写尽了孤舟老病的身世、国家安危的忧思;在范文正公的千古名文中,喊出了文人士大夫的终极心愿: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33.金陵:六朝古都,钟灵毓秀;金陵美景,画图难足。六朝故事,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让人费解的是,为何“千古凭高对此”,总是“谩嗟荣辱”?就像那商女的歌吟,至今仍在耳边不时响起。

34.张孝祥:豪放词的历史上,一定有你的位置;洞庭青草照见的,是你冰雪澄澈的内心。虽遭贬谪,但你的行为,与月光一样洁白;你的内心,与银河一样澄澈;你的宾客,是宇宙万象;你的胸怀,盛满了超越世俗的豪迈。

35.汤显祖:1616年,一个特别的年份。莎士比亚在故乡溘然长逝,汤显祖在临川与世长辞,东西方的两颗戏剧巨星虽不是同年同月出生,却在同年相继离去。莎士比亚在《哈姆莱特》中复盘了文艺复兴的兴衰起落,中国戏圣在《牡丹亭》里写尽了东方少女的自我觉醒。


主题划分】


诸子学说的文化价值

1.《子路冉有公西华侍坐》:一场千年前的对话,一段礼与术的相峙相融。为国以礼,人民才能知方;和谐富足,天下才能小康。时光跨越千年,我们一直走在践行的路上。

2.子路:他自信,国家危如累卵,可使富且知方;他坦率,对老师提问,率尔先答;他是行动的巨人,无论是问路还是治国,总是当仁不让;他是礼和义的践行者,邦国有难,正冠赴死。贤哉,子路!

3.曾皙:瑟声铿尔,诉说异乎寻常的理想;充满劳绩,却又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

4.孟子:你心有猛虎,却反对霸道,提倡王道;你细嗅蔷薇,惦记着百姓的五亩之宅。你是王者师,更是大丈夫;心有家国百姓,才能养浩然之气,乘快哉之风。

5.齐宣王:勇于学习,敢于拜师,知错能改。一方诸侯,又是从师之道的践行者。

6.庄子:依乎天理,因其固然,游刃有余才是人生存于世的姿态。庄子说,我永远是大自然的搬运工。

7.烛之武:是担当的楷模,国家有难,挺身而出;是勇士的榜样,面对强敌,谈笑自若;是智者的化身,善于抓住矛盾,解除危机。白衣文士,胜过百战之将;一张利口,胜过百万雄兵。

8.项羽:范增说你“为人不忍”,后人说你“妇人之仁”,其实谁知道你心地坦荡,不屑于暗下毒手;大丈夫当疆场决战,又岂能背后用刀?你是喑呜叱咤的英雄,也是光明磊落的丈夫。

9.刘邦:几句“如之奈何”,善听谋臣意见;一声“吾得兄事之”,找到同盟相助。审时度势,能伸能屈,天下可运于掌。

戏曲戏剧中的悲剧命运

1.窦娥:一声冤,感动天地;三桩誓,反抗到底。坚守善良,指斥天地,这正是中国女性的伟大。

2周朴园:假装的善良多情,掩不住骨子里的自私贪利。当苍天轮转时,最后只能得一场空虚。

3.繁漪:一场雷雨,是你反抗命运的悲歌。你是伦理里的叛逆,也是女性反抗精神压制的战士。

4.哈姆莱特:怀揣着高贵的理想,却面对人性堕落的现实。忧郁的王子,常常感到内心的无力。用尽一生回答,“生存还是毁灭”的悲剧。

发展科学思维,培养科学精神

1.屠呦呦:是中国大陆科学家的诺奖“破冰”女神,一株救世草,一颗报国心;成名前,潜心钻研,甘坐板凳;成名后,大济苍生,甘受淡泊。

2.加来道雄:他的兴趣,来自畅游在睡莲下面的鲤鱼。他的兴趣,来自爱因斯坦未竟的工作。让兴趣做主,是所有的激情才会全力以赴

3.梁思成:他的足迹,踏遍祖国山水;他的眼神,看过廊檩屋檐。当历史的风烟静尽,我们看到的是真正的建筑大师、文化大师以及人间的四月天。

4.林庚《说木叶》:一字之差,境界大异;一字之究,精神凸显。这就是科学家精神,这就是钻研者的细心和风骨。木叶萧萧,树叶摇摇,先生精神,根深叶茂。

抱负与使命

1.马克思:学术无数,难掩革命家本色;敌人遍地,竟无一个私敌。解释一个世纪的革命秘密,宣告无产阶级使命,伟大的人物最终担当伟大的任务。

2.李斯《谏逐客书》:一心为国,不顾个人处境;巧妙劝说,尽显旷世才华。不让土壤,不择细流,不拒民庶,大胸襟成就大视野,大视野造就大格局,大格局引领大担当。

3.林觉民《与妻书》:一纸诀别,满是儿女情长;心有信仰,全是国家大义。深情和勇决,缠绵和大义,奏出最雄壮的旋律。

知人论世,体味人物和环境

1.祥林嫂:用一生的艰难,苦痛和毁灭,来验证旧社会吃人的面目。最看重贞洁,却难保贞洁;最看重祝福,却无福可享。她用一生活成了别人眼中的笑话。

2.林教头:苟安难避灾祸,战斗才能长活。丢弃了被子喝酒葫芦的诱惑,一杆长枪,终会把社会的黑暗刺破。

3.别里科夫:谨小慎微的出洞鼠,套住手脚的可怜虫,保守僵化、奴性十足,在你我身边,在你我身上,别里科夫真的消失了吗?

4.成名:一只小虫,定人生死;几经变换,终成幸福。那所有抢呼叫绝的忧闷欲死,那所有死去活来的恍惚淋漓,都是上有所好的游戏之举。一行定成败,一言决生死,为官者当深戒。

5.格里高尔:每个人都生活在自己背负的铁栅栏后面,就像被遗弃的孩子,迷失在森林。明明已经把根拔了出去,去还在到处寻找故乡。这就是变异甲虫的境遇和警告。

倾听理性的声音

1.魏征:敢于进谏,直言不讳。在兴盛时不忘居安思危,在成功是不忘守成之难。这是臣子的担当,更是一位读书人的济世良心。

2.王安石:一封回信,言简而理足;几句辩驳,义正而气盛。墨守成规还是因时而变,同俗媚众还是坚持自我,倾听改革家的理性回答,感受兴国除弊的决心。

3.杜牧《阿房宫赋》:骄淫奢侈,残暴虐民,最终被人民抛弃。武力可能得天下,宽仁才能得人心。

4.苏洵《六国论》:探究六国灭亡原因,提出当世应惊醒之处。这是一颗知识分子胸怀天下,勇于担当的拳拳之心。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振聋发聩的呐喊,一直回响在历史的回音壁。




往期回顾




高考小说中的物象

统编版选修上《复活》

2024年9月第三周作文素材

诗化小说联读:《百合花》与《哦,春雪》

南京2025届高三期初调研考试语文讲评



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

沧海语文
一群热爱语文人的精神家园,专注高中语文教学,为您提供精品课件、热点素材,教育路上,我们同行。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