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背景·—
明嘉靖年间(1552~1566年),一名宫廷御医因得罪奸臣严嵩,连夜出逃。后辗转来到福建漳州府,在府城东门外的璞苑山岩削发为僧,隐姓埋名,出逃之时,顺带出几个秘方,彼时,璞苑山岩就是一间小庙,所谓岩,在漳州一般就是小庙的意思,如林前岩,云洞岩,灵通岩,璞苑山是璞苑社后山,璞苑社就是如今漳州的璞山村。这御医成了和尚,成了璞山岩寺的第一个掌门人,闽南民风素以剽悍尚武著称,跌打损伤在所难免,和尚便按宫廷药方精心炮制,炼制出一种药丸。该药丸主要成分为天然牛黄、天然麝香,熊胆,蛇胆等八味名贵中药材,即称为“璞苑八宝丹”。
到了清朝,璞山岩寺也有了几个和尚,秘制出的璞苑八宝丹多数都寄售在茶叶店,比如汉苑茶庄、馨苑茶庄,但炼制秘方始终掌握在掌门人手中,璞苑八宝丹药信和药谨始终也掌握在掌门人手中。
清末民初,璞苑山岩最终因年久失修倒塌了,最后一个和尚释延侯,法名如添大师,俗名黄拢狮,不得不还俗下山在璞苑社住了下来,收了几个徒弟,并与馨苑茶庄老板李珠凑合着过日子,在释延侯过世之后,李珠注册商标馨苑药局,生产僧帽牌片仔癀八宝丹;汉苑茶庄老板高峰注册了高峰药局,生产王牌片仔癀八宝丹;首徒严全州继承释延侯衣钵却依旧在璞苑社,没有注册商标,在家里自制璞苑八宝丹。
在解放前后,漳州的各个药铺药局几乎都有出售片仔癀八宝丹。解放后,馨苑药局并入漳州制药厂;高峰药局则来到厦门展业,之后并入厦门中药厂生产鼎炉八宝丹;严全洲后人一直在璞山村延续璞苑八宝丹制作。
道光初年用朱砂书写的璞苑八宝丹信物。
璞苑八宝丹经过严全洲、严港河、严建鑫之间的家族传承,最终传给与严家多年交往的小学教师陈志杰,配方、制作手艺和三样最重要的传承信物均在陈志杰手中。
—·案件起因·—
厦门中药厂发现市面上有款民间中药璞苑八宝丹在售,安排业务员购买来璞苑八宝丹并自行检测,随即向厦门市公安局报案。一开始厦门中药厂以为无证件、无资质的民间中药肯定会被判定成假药。
一开始公检法的想法应该也是跟中药厂的想法一样,以为无证件、无资质就应当是假药。但是案件审理过程中发生不对劲了,新《药品管理法》和《刑法修正案(十一)》已经将无证件、无资质的“形式假药”剔除了,归人了新增设的“妨碍药品管理罪”,而且还设置了“足于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构成要件。如果把璞苑八宝丹转而以“妨碍药品管理罪”定罪,很难定罪成功,因为璞苑八宝丹完全不具备“足于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可能得无罪释放。
—·制造冤案·—
就在法院犯难之际,不知道中药厂给厦门总检察长使了什么迷魂记,总检察长发话了,一定要把它判定为假药。
有了最高指示,思明区检察官林翔和法官许晓琳、蔡永丽、黄茜等人指使厦门食品药品质量检验研究院伪造了璞苑八宝丹“不含任何牛黄成分”的检测报告,并以此为最关键证据来适用“药品成分与国家药品标准不符”的假药罪名成立条款。
二审法院觉得这个伪造的证据还不够保险,居然在认为一审判决无误、维持原判的基础上,又临时增加一个“非药品冒充药品”假药罪名成立条款。而此条款中的“非药品”其实仅指面粉、水、医疗器械等完全与药品不搭边的物质。
此花为:六月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