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太云2024跨年演讲:人生有大愿力,而后有大建树

文摘   2025-01-01 22:28   山西  
(一)引言
1909年春,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前三卷合编成辑出版,大家如果有读过我写的《张锡纯传》(在《李太云说中医复兴》第534-550页),就知道《医学衷中参西录》这本书有多牛,一经出版,就风靡全国,彭子益给相关部门建议应该做到人手一本。
这本书的前面,张锡纯自己写了一篇序言,序言第一句话是:

人生有大愿力,而后有大建树。

愿力是个什么东西呢?大致相当于愿望、理想、梦想、心力。张锡纯没有解释什么叫愿力,而是直接举了两个例子,说孔子的愿力是老安友信少怀,释迦牟尼的愿力是众生皆成佛。然后他说:

学医者,为身家温饱计则愿力小,为济世活人计则愿力大。

这句话,后来成为我学医的基本原则——学医,绝对不能仅仅只是为自己养家糊口,如果是为了养家糊口,完全可以去做点别的,去搬砖、打螺丝都能养活自己,对吧。

所以我学医,一定是为了天下苍生,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为了全民健康。
2020年新冠疫情发生以后,看到全社会对中医的不信任和各种争论,尤其是以某网红院士为代表的利益集团对中医的无理打压,愚弄百姓,而官方中医的忍气吞声甚至同流合污,我意识到,民间中医不能再沉默了!

于是我开始捉笔为刀,写下了两百多万关于中医复兴的文字,并且决定从自己的小医馆里走出来,扛起中医传承传播的大旗。

这几年来,我做了很多的尝试,发起了民间中医疑难病全国巡回研讨会,举办了线上家庭中医系统班,举办中医夏令营冬令营,经常去社区义诊、去小学校园讲中医公益课,等等。
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用实际行动推广中医,让更多人了解中医、学习中医、相信中医,建立起中医思维,守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二)2024年回顾

书院在古代相当于大学教育,自学或者在私塾学到了一定程度的人才能去书院读书、讨论。像岳麓书院、白鹿洞书院这种传承千年、为中华民族育才无数的书院,是我们的榜样。

御纯书院之名,取自一代医宗黄元御和中医史上最后一位大师张锡纯,是希望能传承弘扬古圣先贤们的大医精神和学术思想。

书院的愿景是传承传播民间中医文化,推动人人学用中医,促进中医家庭化、生活中医化,从而实现全民健康。

御纯书院已经举办了四期线上家庭中医系统班,三期线下中医速成班,六届民间中医疑难病研讨交流会、三届青少年中医夏令营,多次参与泉州当地的中医文化公益推广活动和义诊活动。
中约堂中医馆已经开业10余年,每天坐堂行医,以调理疑难杂病为主,包括癌症、不孕及各种奇病怪病等。
中约堂中医馆还推出了一系列中药茶饮,与浙江农林大学食品与健康学院合作,将在检测、技术、专利等各方面获得背书后,推向全国。

(三)连麦


台湾蔡医丞正骨大师、针灸高手重庆陈宴羽老师、线上中医班学员杨晴兮、癌症晚期康复患者王秀芳、中医夏令营家长陈超英,视频连麦分享了自己对中医的看法和学习中医的感悟。

(四)我的中医信仰与愿力


今年3月份的时候我直播讲过一段时间《增广贤文》,有些朋友可能还有印象。我在读小学的时候就会背《增广贤文》,《增广贤文》里面有一句话叫做:

人有善愿,天必佑之。

后来毕业的时候又看到一句话:

善良是一种力量。

我对这两句话深信不疑。我相信善良的愿力,才是最强大的力量,它是一种信仰,一种信念,是一种让我们超越小我、成就大我的精神指引和神秘力量。

所以我学习中医,从事中医,悬壶济世,后来又开始传播中医、弘扬中医。这一路起来,看似随缘,实则都是愿力指引。
我跟很多朋友一样,出身贫困农村,从小就体验过见过贫困对于我们普通老百姓的致命打击,从小就想要发财致富、翻身改命。

但是后来学了中医和中国传统文化,我慢慢的没有了这种想法,想的是希望利用所学的知识,帮助更多人解除病痛,想的是天下苍生,想的是如何利他,而不是利己。

再到后来,我开始想要利用业余时间去推广中医,我觉得凭我一个人,能帮助到的人是非常极其有限的,只有让更多人来学习使用中医,才能让中医帮助到更多人。

所以,不同时期,其实愿力也是会不断“升级”的。

愿力最大的作用是,它具有感召神力的作用。

参加过疑难病研讨会的朋友都知道,我们每次都会请至少四位老师来出席会议。

王玉生、赵光辉、蔡医丞、陈宴羽、吴文丽、王志辉、魏代金、唐堂等老师,都是我用愿力感召来帮助大家的,他们早已不再需要名或利的报酬,事实上也是公益出席会议,并且免费为参会者义诊。
像王玉生老师,已经78岁高龄,加上去年出了一次车祸,导致行动非常不便,但是老师每次都会来到现场,坚持站着讲课,免费义诊,连车费都坚持自己掏。我跟大家说的一点都不夸张,如果不是因为我有弘扬中医的大愿,就算我花几万块钱一天请他,他都不会来。
还有赵光辉老师,他除了中医之外的业务,早就让他过上了非常富足的生活,但是看到我为中医复兴呐喊和行动,赵老师不辞辛劳出席会议,掏心窝地为大家授课,免费义诊,以实际行动支持我和中医发展。
这些老师都让我非常感动,也非常惭愧,因为至今,我还没有为中医复兴做出什么可观的贡献,只能不断鞭策自己继续努力加油,才不辜负先生们的教诲和支持。

御纯书院的小伙伴们也是我用愿力感召来的,没有一个人是因为觉得跟着我可以发财,才来跟我一起推广中医。

我们四期的学员有没有发现,班长也好,学委也好,各个小组长、包括文字组所有同学,都是义务为大家服务,为什么?难道是大家闲得无聊吗?

不是,是因为我们的愿力,我们想帮助大家更好的学好中医,想为中医复兴做一点事,所以我们愿意在忙碌的工作生活之余,挤出一些时间来做这个事情。

这就是愿力的感召。

相反,如果我只是为了赚钱,只是为了想发财,你觉得他们有可能来帮我吗?绝不可能的,哪怕我每个月给他们发一两千块的工资,也不见得有人愿意来帮忙,为什么?因为大家完全可以把这个时间放到家庭或者工作上去。

大家可能会说,御纯书院推广中医也不是公益的,也是有收费啊。

是的,因为知识是有价值的,当然需要付费

收费是理所当然的,重点是我们的发心是怎样?收费价格会不会明显超出必要?

你赚到的钱,是为了自己享受更好的物质生活,还是为了做更多更有意义的事情?这个非常重要。

对我来说,如果我一年能赚一百万,我可以拿50万出来推广中医、弘扬中医;如果我一年能赚一千万,我可以拿出900万出来推广中医、帮助他人;如果我一年能赚一个亿,我可以拿出9500万出来推广中医、推进全民健康。

随便举个例子,比如创作中医歌曲,是只有投入没有收益的,但是它对推广中医一定是有帮助的。

所以大家觉得我的发心是为了自己,还是为了他人?

再说,我们的收费一直都是接近公益的,我们不去跟那些网络上的网红公司比价格,我们只是实打实的在做有益于中医发展的事情。

我们两年的线上系统中医班,每周一节课,每节课2小时,两年104节课,200多个小时,才收两千多,而且全程干货,没有套路,没有推销,每天上课都是只讲干货,这样的课程你在全网还能找到第二个吗?几乎很难。

所以,重点是看我们有怎样的初心。

我上学的时候非常喜欢看金庸古龙梁羽生,当然也看琼瑶席绢席慕容,金庸最打动我的一句话就是: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我看到今年的贺岁片就有一部徐克导演的《侠之大者》,非常期待。大家看《李太云说中医复兴》第634页最底下,有一首《侠医》的五言绝句。其实我心里一直藏着一个“侠医”梦,这可能也是湖南人特有的基因。所以从最开始默默无闻地上班,包括后来自己开医馆,都感觉离这个梦想挺遥远的。
新冠疫情是一个很大的契机,改变了我的很多想法,也改变了这个社会对中医的需求,以及中医的生存发展环境。

我就在想,我应该顺应时势做点什么,我应该担起一部分的历史使命,不能眼睁睁看着中医被压制迫害而无动于衷。

幸运的是我们刚好赶上了这个自媒体时代。2020年1月份的时候,因为医馆处于歇业状态,我的个人时间非常多,所以那时候写了不少文章,公众号突然之间增长了2万多粉丝,我在网络上认识了一大批民间中医和中医支持者。当时我们建了9个500人大群,遗憾的是当时环境实在是对我们不够友好,因为讨论疫情、疫苗、黑酸,一个一个的全都被封了。
相信我们大部分朋友都一起经历了那样一段荒唐时光。

我们联合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给国家接二连三的上书,一起帮助受到不公正待遇的民间中医,比如孙继石,我的公众号发出签名支持活动,一天时间收到1万多人签名;我个人私下至少帮助了100多位民间中医维权,还把**省卫健委给告了……有时候,我感觉自己像个战士,只是可惜的是我人微言轻,能帮的实在太少。

2021年11月,董事长特使亲自给我颁发了“民间中医抗疫英雄”奖,今年9月,全国人大代表宋兆普院长邀请我和另外十几位民间中医去河南汝州,参加讨论民间中医合法行医立法建议讨论。

侠之大无畏者,明知不可为而为之。

对民间中医来说,何尝不是如此,明知很多事是我们无力改变的,但是我也绝不坐视不管。与其说这是儒家的入世精神,不如说这是唐吉诃德的傻瓜式的执著。

(五)2025年的愿景

世间万法皆空,唯有因果不空。我对这句话深信不疑,并且经常引用。
对于我们所有人来说,人生最大的规律在于因果,而事业成功的关键在于利他精神。
但是个人是一滴水,只有汇入大海才能永不干涸。我们要投入到正确而崇高的事业洪流中去,才能让我们生命的价值得到升华。
对于喜欢中医、学习中医、认可中医的人来说,推进践行人人学用中医,守护家庭健康、推动实现中医家庭化,生活中医化,就是最大的共同愿力,就是最有意义的事情。
新的一年,以及未来的许多年,让我们以善愿为引,所求皆得,所向皆达!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感谢大家互相陪伴,告别2024,迎来2025!(民间中医李太云,2024年12月31日20:00-24:00,视频号“李太云说”全网直播实录)

很幸运,和你一起走过2024

自律互助联盟 ZY
发现名医,服务民医,推动中医药文化复兴发展。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