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要是底层运行逻辑的改变,展览平台转型服务平台。
在此基础上,打造两大创新路径:
其一跨品融合。在制造端,通过“生态”打破品类壁垒。
其二垂类做强。在销售端,深耕渠道赋能展商,同时倒逼展商变革。
从1999年至2025年,中国建博会(广州)办展的27年,经历的行业三大变化包括:
一是,从供小于求走向供大于求,上游制造端逐渐产能冗余,产品同质化。
二是,从制造为中心转向消费者为中心,消费者群体更为分化、个性化。
三是,制造端和消费端触达渠道更为多元,从获客到变现更为复杂。
显而易见,作为制造端和零售端关键枢纽的会展平台,在终端格局巨变的背景下,唯有到终端一线去,与消费端共情,与零售端同频,方能协同上游制造端构建高效供应链。如何做?中国建博会(广州)提出了“全年度、全链路、全渠道”三个关键词以实现从展览平台向赋能服务平台的转型。
——全年度,突破展会四天的时间桎梏,把工作做到日常,强化了上下游之间的敏捷反馈和持续长效。
——全链路,打破传统展览仅线下展示的单一性,开放性探寻从线上线下,从公域到私域的触达。
——全渠道,从经销商传统渠道到对设计师渠道、装企渠道的不断发掘,对出海渠道的破冰尝试,通过多元化渠道来合围加剧分散的消费链路,消化产能。
跨品融合构建消费端看得懂,销售端好执行的场景营销,一直是行业在愿景上的共识,但非单一个人或企业可以推动。纵观整个大家居建材行业各大展览平台,展览面积在2025年依然达到40万平方米的中国建博会(广州)具备全产业链资源整合的最大优势。为此,破冰也从中国建博会(广州)始。
由公开的资料来看,是由原“5+1”布局整合升级为室内空间、门窗户外、材艺智造三大生态,形成八个题材展区。
——室内空间生态以“定制+设计”为核心,聚焦室内空间装修产品,下设定制展区、智能展区和商业公装展区;其中,定制展区融合高定和轻高定两大题材,以设计赋能为抓手,创新推出“设计定制题材”,打破行业界限,以设计理念贯通高品质定制家居,促进品牌与设计师的合作共赢。
——门窗户外生态以系统门窗为核心,聚焦建筑外围与户外空间,下设系统门窗展区和入户门·庭院系统·遮阳系统展区。
——材艺智造生态以材艺为核心,聚焦供应链和智能制造设备,下设五金展区、材料展区、装备智造展区。
三大生态彼此赋能、相互支撑,积极推动跨界融合发展,为大家居建装行业注入新动能。
增量市场,供小于求,当然产能优先;市场萎靡,供大于求,则“渠道为王”。
在此背景下,中国建博会(广州)首次细分经销商、设计师、装企、外贸、商业公装、新媒体六大渠道,分别打造“三链三联”六大IP,渠道深耕,营销精准,上下游互动的加强,也更利于解决市场信息差,打造更为高效的供应链平台。
——经销商渠道:将聚焦经销商和加盟商,打造经销商 “经赢链路”IP,构建“展会平台+品牌企业+经销商/加盟商”新型供应链体系。
——设计师渠道:将系统化打造“星设联”IP,构建“展会平台+品牌企业+设计师”新型供应链体系。
——装企渠道:以“需求对接、链动装企、直播造节”为抓手,打造“家装联”IP,构建“展会平台+品牌企业+装企”新型供应链体系。
——外贸渠道:将持续打造CBD World-Connect“全球链接”计划,充分发挥“国家级”平台资源优势,推动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新格局。
——商业公装渠道:将聚焦商业公装领域,全新打造“公装联”IP,构建“展会平台+品牌企业+公装资源”的生态聚合。
——新媒体渠道:全新打造“指尖链动”IP,以“展会+流量”的创新模式抢占未来先机。
从笔者专注的整装渠道来看,26届中国建博会(广州)在下游渠道上“垂类做强”的探索已经开启:
一是通过展前6场标杆装企参访恳谈会,带领多家展商深入整装市场前线,改变认知并加速合作步伐;
二是展会现场打造“整装示范专区”举办高峰论坛系列活动,专题强化装企渠道上下游的沟通,探讨和开拓双方合作空间;
三是创新加入装企直播项目,通过装企直播带货和装企逛展等形式,探寻上下游流量的互通,逐步打造全国联动的“7月换新家装季”。
针对装企渠道,中国建博会(广州)还将通过强化宣传内容,举办高频次、多元化的展前活动,提升活动频次与覆盖面,展期邀约更多头部和中腰部装企共建“7月家装焕新季”等灵活多变的措施,贴近市场变化,贴近装企终端,通过不断收集和解决渠道上下游供销双方的痛点和需求,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并最终在展会上呈现成果,由此构建“工作在日常,决胜在展会”的“飞轮”闭环,实现装企上下游高效整装供应链的水到渠成,实现从销售端延伸至制造端的流量互联互通。
总体而言,在整个大家居建材行业具备“压舱石”地位的中国建博会(广州)此次重大调整,表现了对行业责任的担当,展示了对未来的明确研判,由此也为行业注入了新的动力和信心。期待行业同仁共同协力,实现“创新提质,穿越周期”!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