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分享】脊髓电刺激改善脊髓损伤患者呼吸功能1例

学术   健康   2024-10-24 16:40   上海  

颈段脊髓损伤(SCI)通常与呼吸系统并发症有关,特别是重度颈髓损伤患者需要持续人工通气,并伴有肺部感染、结构损伤等多种并发症,可用的治疗方法包括膈神经刺激、呼吸肌刺激和硬膜外电刺激。对继发于高颈段损伤或大脑损伤,但膈神经功能保留的人工通气患者,膈神经刺激展现出较好的疗效。然后高位颈髓损伤且膈神经功能受损的患者,则无法使用膈神经刺激疗法。每个半膈肌受其同侧膈神经支配,膈神经主要来自C3至C5下运动神经元,其中大部分位于C4节段。参与呼吸的副肌还包括肋间外肌(T1-T11)、胸锁乳突肌(颅神经XI)和斜角肌(C4-C6)。肋间肌有助于深度吸入,对预防或缓解肺不张至关重要。一些研究表明,肋间刺激可以帮助动物模型恢复呼吸模式。笔者将结合近期七中心神经修复创新诊疗协作组夏小雨团队处理的一例因脊髓损伤导致的呼吸困难患者,讨论学习脊髓电刺激治疗呼吸障碍的可能及潜力,如有不足敬请指正。



病例介绍

患者为58岁中年女性,主因“外伤致脊髓损伤8小时余”入院。患者于2024-06-17 10:00左右骑三轮电动车时为躲避四轮汽车时受伤,致颈部受伤,对受伤经过回忆模糊。伤后自感头痛、头晕、恶心、未吐,颈部以下感觉消失,四肢活动不能,无法联系家属,于户外暴晒,14:00左右被他人发现,以“脊髓损伤”收入院治疗。入院后给予给予药物脱水、营养神经、激素冲击等治疗。患者经治疗后感觉平面由颈部逐渐降至腹股沟区。患者晨起在家属变换体位后,突然出现呼吸无力,喘憋,给予面罩吸氧后,症状稍缀解。于2024-06-18 06:53 患者出现意识加深,双侧瞳孔直径约2.5mm,等大等圆,光反灵敏,双眼向上凝视,刺痛无反应,呈浅昏迷状,准备急诊复查CT过程中,患者血氧饱和度急剧下降至58%,无自主呼吸,立即给予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后意识逐渐好转至嗜睡状。2024-06-18 19:00入于术室在全麻下行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减压术+内固定术。术后患者意识转清,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给予气管切开,无自主呼吸功能)。术后给予改善神经损伤、脱水、抗感染、静脉营养、抑酸等药物治疗。患者神志清,气管套管,呼吸机辅助呼吸,仍无自主呼吸,感觉层面位于脐下1横指,上肢感觉层面位于肘关节处,下肢无温痛觉,刺痛下肢略屈曲(右下肢较左下肢明显),腱反射不明显,双侧巴氏征阳性。给予抗感染、营养神经、祛痰、静脉营养、补血、抗凝等药物治疗。给予针灸、肢体运动等康复治疗。

图1. 患者术前状态

治疗情况

经过精心的术前准备,七中心神外神经修复创新诊疗协作组夏小雨主任、李文德主任在导管室成功完成颈段及胸段双电极脊髓神经电刺激置入手术治疗。


图2. 术中局麻下操作


顺利开机后,经过仅仅2天的刺激,患者就有了很大改善,术后第6天,尝试给予患者脱机治疗,患者出现1-2次自主呼吸,感觉层面出现好转,双侧膝关节以下痛温感觉消失,双上肢可有温痛觉,手背侧明显。脊髓神经电刺激刺激工作时,可见上肢部分肌肉收缩动作。双侧肩部肌肉可自主活动,双侧上肢自主活动不能,双下肢刺痛肌肉收缩。术后2周时,患者脱机可达2分钟,脱机时患者呼吸浅快,呼吸次数增加至每分钟40余次,因呼吸疲惫不能持续,需脱机后继续上机治疗。


图3. 局麻下穿刺植入2根电极,延中线上行,分别覆盖C6-T1,T2-T4椎体节段。术中测试阻抗正常,侧位片确认电极位于脊髓硬膜外背侧面。

心得体会


夏小雨主任指出,脊髓电刺激应用于呼吸功能改善,辅助脱呼吸机困难患者脱机,在国外文献中曾有报道,但国内应用还不多。事实上这样的病人很多,不仅仅是脊髓损伤的,也包括很多严重脑损伤患者、心肺疾病患者,他们的治疗需求也很迫切,因为能不能脱离呼吸机,对于病人而言是一个里程碑式的跃进。前期经验提示,脊髓电刺激对于促进呼吸功能恢复效果很好,但这项技术目前还并未广泛为大众了解和接受。


在本病例的处理中,七中心神经修复创新诊疗协助组团队在国内首次尝试应用双电极植入解决脊髓损伤患者的呼吸困难问题。1根电极植入下颈段,目标节段希望以C4、C5为中心,但因前次手术瘢痕存在电极上行困难,最终植入C6-T1节段,希望能增加对膈神经和膈肌的刺激,另一根植入T2-T4节段,希望能增加对肋间肌的刺激。


从本例患者的刺激后情况来看,脊髓电刺激发挥了一定的效果,增强了该患者的呼吸功能,但尚未达到支持患者完全脱机的程度。从国外的病例报道来看,有行永久植入SCS的报告。脊髓电刺激对于怎样的呼吸困难患者改善最为有效,是否有一些客观指标来预测改善的程度,还有待更多中心参与进来,对更多的病例进行总结和进一步的研究。




患者招募信息

如果您或您的亲人正在经历因脑外伤、卒中或其他原因导致的意识障碍合并严重痉挛,影响到日常生活和康复效果,我们诚邀您加入我们的临床研究项目,尝试脊髓电刺激以及合并外科手术及康复治疗的方案。我们将根据每位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评估和治疗设计,旨在通过科学、安全、有效的方式,帮助患者缓解痉挛,改善运动功能,提升生活质量。请联系我们,获取更多有关临床治疗及招募的详细信息。


杨艺,17376027106


神经修复创新诊疗协作组简介

神经修复创新诊疗协作组是一个多学科合作平台,专注于脑部和脊髓损伤后功能障碍的诊疗与康复。协作组的研究重点在于开发创新的评估方法、个性化的治疗路径,并建立标准化的诊疗体系,旨在为患者提供更系统化和精准的康复方案。重点覆盖的适应症包括意识障碍、认知功能障碍、偏瘫、截瘫和神经性疼痛等。核心团队由神经外科、康复医学、神经科学和神经工程等领域的专家组成,注重基础研究与临床实践的结合。通过引入神经调控技术、再生医学、脑机接口等前沿技术,协作组力图探索新的治疗方法,并结合多中心临床研究和数据分析,制定科学的治疗标准,提升疗效的可操作性和持续性。神经修复创新诊疗协作组的目标是通过跨学科合作,为脑和脊髓损伤患者提供有效的康复路径,促进功能恢复,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本文作者:夏小雨 李文德 王东东 李婧莲 杨艺

协作组专家简介


夏小雨 副主任医师

  •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神经外科医学部副主任医师

  • 北京协和医学院八年制医学博士,清华大学医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系博士后,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神经再生与修复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智能康复专业委员会青年工作组委员

  • 擅长昏迷促醒全疗程的综合治疗、功能性疾病的神经调控治疗

  • 参与省部级以上科研基金项目十余项,在国内外期刊发表专业相关论文三十余篇,参编参译意识障碍、功能神外相关专著5部


识别二维码,前往夏小雨 副主任医师学术主页

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李文德 副主任医师

  • 北京大学医学部八年制医学博士

  • 从事神经外科工作10余年,临床经验丰富,技术精湛,责任心强

  • 擅长脊髓损伤、意识障碍、帕金森病、颅脑脊髓肿瘤、颅脑脊髓损伤、脑出血、脑积水、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先天性脊髓脊柱畸形等疾病的外科诊治

  • 从业至今共发表专业论文21篇(中文核心18篇,SCI3篇),参与编著及译著4部,参与国家及省部级课题5项


识别二维码,前往李文德 副主任医师学术主页

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脑医咨询、AiBrain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投稿/会议发布,请联系400-888-2526转3

脑医汇App(原神外资讯/神介资讯App)“话题圈子”重磅上线,这里有各种专业问题及权威解答,点击“阅读原文”抢先体验!

点分享

点收藏

点点赞

点在看

神外资讯
【脑医汇】品牌旗下新媒体,传播、分享神经外科领域的最新进展,为神经外科医生提供一个学术交流、业务交流的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