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胡世鑫的复盘:
去年夏天,我和我的团队小伙伴一起参加了南风窗「2023调研中国」的“十强路演大赛”。我们的项目《从“局外人”到“解困者”:解困式报道在中国的本土化实践》最终获得大赛三等奖,这已经超出我最初的预期。回头看,在组队、调研、答辩的过程中发生了许多值得记录下来的事情,于是我写了一份参赛复盘,供今年想要参加「2024调研中国」的小伙伴参考。
我将按照参加调研的时间线—— 组队、报名、选题、分工、调研、答辩 六部分进行复盘。
组队
第一点:找多人。一方面,一个完整且丰富的调研项目事情庞杂,如果成员人数少,平均到每个人身上的任务就多;反之亦然。在调研前期,人数少无伤大雅,但到后期要做的事情越来越多,每个人的压力都会很大(本人有切身体会,我们团队只有五人,后期调研中明显感觉人手不够);另一方面,团队中总有一些划水摸鱼的人,在想尽办法无法改变对方摸鱼的情况下,最直接的办法是劝退。但劝退一个人,就少一个人干活,这时候人多的重要性就体现出来了。
第二点:多找各有专长的人。调研中国最终提交材料包括1份调研报告,2个调研视频(启动视频/总结视频),其他能够展现项目影响力的材料等,如果进了三十强、十强,还需做PPT线上答辩、线下路演等,这就要求团队成员各有专长,能够在不同岗位发挥作用。如果团队成员同质性过强,就会导致有些工作没人做,有些工作抢着做。我简单总结了下「调研中国」项目组队需要具备哪些技能:
组织管理团队能力(队长必须具备)
发现真问题的能力(决定项目好坏)
调研报告撰写能力(评选中占比大)
视频拍摄剪辑能力
(调研过程需要拍摄视频素材,剪辑成片)
其他(p.s.其实能拆分出很多,重要是每个人具备的能力各不相同,才能形成强大合力)
第三点:定规矩。组队成功后,第一件事是给成员打好预防针,也就是“丑话说在前头”,避免后期出现矛盾时产生争执。譬如:如果项目一路顺利,整个过程会从6月持续到11月,在整个过程中大家都要保持高参与度,如果超过X次不能按时完成任务,直接劝退;一名成员一开始主动承担了A工作,不能以学业忙为由后续把A工作推掉,要自行合理安排好学业任务和项目任务。只有一开始把能想到的规定都定好,出现问题的时候,才能“有法可依”,而非自乱阵脚。
🌟 其他方面提醒:首先,指导老师最好和你做的调研项目匹配,这样他能够给你有更多专业性的指导;其次,可以跨学校、跨专业、跨年级组队,队长可以根据团队项目的特点选择队员,如果项目需要全国各地调研,最好选择不同地区的队员;最后,进入百强、三十强、十强之后的每一个时间节点,主办方都会让大家重新填写团队信息表,也就是说,如果有同学退出完全没有问题,不会影响最后的获奖名单。
报名
第一,报名阶段从4月24日开始(每一年的时间不一,根据官方推送为主),报名需要填写团队成员、老师的信息,调研项目主题是什么,选题意义和价值以及调研计划安排等。关于选题如何选择第三部分会详细阐述;第二,一定要关注截止时间,很多同学总因拖DDL进而导致在报名阶段错失参赛机会,至少提前2天填写报名信息;第三,报名成功后就是等待百强名单,譬如今年有600多支队伍报名,相当于6-7:1,所以大家要认真填写报名表中的选题部分,这关系到能否进入百强名单。
Q1. 报名需要提交申请表或其他材料吗?只需要填写报名问卷并提交就算报名成功!但调研课题和简述很重要,认真填写有助于入选!
Q2. 每个人最多能参与多少支队伍?报名时不做限制。但如果参与多支队伍同时晋级百强,需要做实地调研时,就需要自行合理安排时间。
Q3. 报名参赛一定需要指导老师吗?需要,邀请老师进行指导能更好地保证调研课题的科学性和实地调研的可行性。
Q4. 实地调研会有经费吗?晋级百强队伍后都需要实地调研,南风窗会为优秀者提供奖金,奖金形式丰富多样,有课题资助、调研视频奖、团队奖学金等等。如果没有评选上奖项,南风窗也会提供调研证明(如证书、实践证明等),帮助参与调研的团队在学校取得社会实践认证。
选题
去年调研中国开设了六大专题调研赛道,分别是教育、农村、人文、产业、生态、社会热点。这些赛道基本包含了大家所关注的社会话题的方方面面。
什么样的选题是好的选题?
带着这个问题,新闻类公益组织“深度训练营”和深圳大学校媒“新新报NewsTimes”在对话南风窗「调研中国」主理人黄榕珊时,她提到:
“从内容上说,调查研究要聚焦到某一个具体的问题,从小切口出发去做很扎实的调研,并且提出有创新性的观点。
“首先,问题意识是一个‘放大镜’,透过问题去研究也就意味着用好了这它。透过这个放大镜,能看到具体细节,也能够将目光和能量聚焦到一处,有的放矢地解决问题;其次,调研中国语境下的‘调研’对于学生们而言,其实形式是重于内容的——我们更看重他们在实践参与过程中的自我成长。
“主办方对大学生调研这件事的期待值不高,因为普遍来讲,几个学生,十几天的时间,只在有限的田野里进行实地调研,如果要求他们提供出非常高水平的调研报告是不现实的,也是苛求的。很多社会问题都是需要在发展中,甚至是需要一代人或几代人的努力来被逐步解决的。
“调研中国青年能用人文关怀精神和敏锐的洞察力去关注到复杂的社会问题,能付出时间和精力去定义好问题,看到一些可能被忽视的群体,就已经是对社会问题解决的有力推动了。不要低估自己看见的力量和行动的力量。”
另外,在从几百份报名表中筛选百强名单时,主办方的标准也很明确:
一是课题需要一个很细的切口。大学生出去调研7天或15天,要做全面详细的调研不大可能,所以大而宽泛的课题首先会被pass。不聚焦于某个问题,即使整个调研计划写得再好,都没有意义。
二是调研目标和计划要清晰。首先要自己定义清楚问题,明确调研目标,主办方也会抛弃那种空而泛的目标,比如说要改造什么,能给谁建言献策,主办方对大学生并没有那么高的期待。你能提出一些调查研究能够达到的目标就足够了。
三是看调研计划够不够详细。选拔难度其实比较大,因为整个报名表要求简单,但严控字数,要求有限字数内表达清楚,一方面也方便审核筛选。一方面也是为了降低了报名门槛,只要关注一个问题,对这个问题感兴趣,有明确计划就可以报名。
下面链接分别为2023年调研中国百强名单、三十强名单和十强名单(点击文字直达查看):
我认为百强名单中的选题均是调研中国主办方认可的选题,后面入围三十强、十强的标准里,选题不再是占大头的判断标准,而是团队在真正实践过程中,做了什么,做得如何。
前面已经提到了主办方认为好的选题是怎么样的,我就不再班门弄斧。在这里,我可以以我们团队的选题为例,回顾一下我们当时确定选题的过程。
我本科期间接触过像大创、挑战杯等一些实践竞赛,大概能感知到做选题需要小切口,关注真问题。但确定选题的过程还是困难重重。我们一开始就确定要做关于“解困式报道”的调研,但怎么切入?
所以,我们团队成员各自进行了选题的细化。第一次讨论,每位同学分别阐释如果自己操作这个选题会怎么做?大家各抒己见,形成两种观点,一种是针对“解困式报道中国案例库团队”进行调研,看这样一个组织是如何运行的(我们几位成员都是其中的参与者);另外一种是进入到媒体,了解解困式报道这一概念在媒体内的普及情况以及他们对于这一概念的接受程度和应用程度。在没有达成一致观点的情况下,我们带着问题去请教了我们的指导老师,结合老师的意见,才最终确定了我们的研究主题和研究问题。(第五部分会详细介绍我们的调研内容)
我个人认为:在选题确定环节需要花比较大的功夫,如果前期选题只是一拍脑袋决定,后期必然会出现发现选题不合适要大改的情况。前期把调研主题、问题想明白,后期即便有一些调整,也只是微调。
另外,一定要多多请教指导老师,我们常常以“局内人”的视角看问题,难免会不识庐山真面目,而老师们大多有多年做学术研究的经历,更有经验帮助我们把握什么是一个好的调研问题。
分工
为什么要单独把分工拿出来说呢?
因为这不仅是一个调研项目,更是一个团队合作项目。团队分工恰当,成员积极配合,这个项目会做得很顺利,如果在分工以及推进有太大的问题,那么这个项目不会做得很好,或者会做得很痛苦。
大家在大学期间或多或少都做过小组作业或者组队参加过比赛。部分同学的心态是:我不要当队长,我就安安心心当个组员完成我的任务就行,或者我当队员就可以划水摸鱼了。这两种心态默认的前提条件是,这个项目的主体责任应由队长来承担。
我是一个在项目中很愿意当队长角色的人,对我而言,能够带领团队完成一项任务或者实现一个目标,是很有成就感的事。当然,我也承认,作为队长确实应该承担更多的责任,但如果在一个团队中,所有人都这么想,往往出现的情况是,大家觉得事情应该队长来做,最后组内出现各种“甩锅”行为,甚至可能队长在群内发消息,都不会有人回应。
我想把这次参与「调研中国」基于分工产生的问题和总结的经验分享给大家:
首先,将整体任务拆分成阶段性任务,每个阶段性任务再基于特定情况分配给具体的人。譬如在第一阶段,我们需要交一个启动视频,哪些人来写脚本、文案、哪些人来拍摄、找素材、哪些人来剪辑,我会把任务和DDL列清楚,大家基于具体分工来认领或被分配即可。整个任务完成后,我们再基于下一个阶段的任务继续分工,可能会出现的情况是,有同学提到自己后期比较忙,能否前期多做一些,后面就不再承担工作。其实遇到这种情况我也不清楚该如何解决,这种情况我的处理方式是,先答应,但是承诺前期可以多做一些,后期少做一些,不能完全不参与。因为往往到了后期,大家的积极性都会减少。如果允许后期完全不参与的行为发生,那这个成员在组内后期并没有什么参与感,也不利于团队成员的和睦。
其次,责任落实到具体的人以及每一件事都必须设置截止日期。在调研过程中,任务极其复杂,队长不可能面面俱到关注每一处细节,这时候就需要责任落实到具体的人。
比如,调研进行到后期,我们需要同时推进调研报告写作、采访内容整理、调研视频拍摄与剪辑,我们只有5位同学,不可能每个任务只有一位同学来做,很多任务是交叉的。所以我会进行任务组长制,譬如调研报告撰写由A成员来做组长,最后我要调研报告只需要找A即可,至于中间过程中,A是如何给A、B、C三位同学分工和要求的,我不会具体过问,只会和A要结果。这种方式在某种程度上能够减轻队长的压力,同时赋予A同学一定的责任,在完成该任务时,A同学也会更加上心。
截止日期就更不用说了,“DDL是最大的生产力”。我本人非常有时间观念,所以我在带队完成项目的时候会对时间非常敏感。一定会有同学即便过了截止日期还是没完成任务,这个时候一方面我会主动询问原因,另一方面也会讲清楚没按时完成任务的严重性。如果这位同学确实有困难,且提前主动沟通了,也可以理解。最担心的是有困难却不说,到了截止日期问起来才解释。
但是,我自己在整个参与过程中也有两个问题没有得到真正解决:
一是成员积极性问题。项目到了后期,很多成员的积极性明显不足。一方面由于项目本身周期很长,大概持续了半年时间,另一方面是后期三十强与十强的准备时间都在开学以后,大家的重心可能放在学业上。我目前能够想到的两种解决办法分别是:1、在组队前就需要针对积极性问题和每一位同学得到确认,如果对方表示后期无法保证足够的积极性,那可以考虑退出,自行要承担前期付出的沉没成本;2、队长需要多费些时间,多私信沟通、多在群内艾特,但整个推进过程会很痛苦,因为你的“求助”很难获得对方的“回应”。
二是有效沟通问题。作为一个新传学子,我们都明白,通过网络使用文字表达和面对面进行语言沟通两者产生的效果不一样,面对面可以心领神会的意味,在网络上失去肢体等附加语言的加持后荡然无存。我一开始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后来才知道,队员会因为我直接地表达不舒服。后来我又刻意调整线上交流的语气,但还是很别扭。进而,我发现线上会议可以快速高效地解决每一次的问题。另外需要注意,在问题出现时就要主动解决,而非拖着等问题越来越大,矛盾逐渐激化。
入选百强的团队需要提交两个调研视频和一份调研报告:
团队需在Bilibili发布视频,队内应至少配备一台手机或数码设备可进行调研过程的视频录制剪辑和上传。视频必须包含两支:
一支「启动视频」鼓励以新鲜有趣,有创造力的方式来呈现:为什么要做调研,为什么对调研的议题感兴趣,以及预期目标是什么?
一支「总结视频」鼓励在调研过程中,以视频纪录的方式为调研过程留下视频沉淀;更鼓励以有深度、有创造力的方式来呈现调研结果,不限于纪录短片、动画创意、访谈对谈、创意剪辑等等形式。
虽然调研视频在最终评选中占比不是很大,但是很多调研团队做得像纪录片一样,很打动人。我们团队的调研视频最大的问题在于实地素材不够,一方面是由于我们的调研主要是深度访谈,画面比较单一;另一方面,我们在组建团队时,五位同学均不擅长拍摄、剪辑,这也是前面为什么建议大家在组队环节就要考虑到这些问题。
调研报道有如下要求:
一 、写作要求
1.调研报告由摘要和正文两部分组成:
摘要字数:150—400字;
正文字数:5000—20000字
2.正文为四号宋体,每个段落需要首行缩进两格;
3.一级标题为小二号黑体,顶格左对齐;
二级标题为三号黑体,左边缩进两格;
三级标题为四号楷体,左边缩进两格;
4.行距为固定值28磅。
5.可自行决定是否加入关键词和目录等内容。
二 、提交材料
1.调研报告,需要上传Word版和PDF版各一份。
2.其他文件包里要求上传的材料:调研过程照片;(非必要有则加分项:社交媒体平台发布宣传截图;相关媒体报道截图和网址;其他材料:除了上述材料分类外,还有其他辅助材料或情况说明需要提交的,可放到该文件夹)
我们团队当时只提交了调研报告和调研视频,其实所谓的社交平台宣传截图、相关媒体报道的截图和网址等都没有。这也提醒大家要时刻留意记录自己的调研过程和尽可能提升自己调研项目的影响力。
我可以分享一下我们的调研过程,大致就是:确定调研主题/调研问题之后,需要进行相应访谈。由于我们的访谈对象分布在北上广深,于是优先让在这些地方的同学线下访谈。
我们的问题出现在写调研报告的环节。当我们收集了大量的经验材料之后,如何去呈现我们的调研结论?只是单纯地描述分析,还是进行抽象提炼?这花费了我们很长的时间,需要对几十万字的访谈内容进行研读,再结合研究问题进行回答,最终才形成现在的调研报告。目前,这份调研报告还有居中很多不足,后期也会基于专家评委的建议进行调整。
答辩
如果大家能顺利进入十强,会经历两场答辩,分别是入围三十强角逐十强的一次线上答辩和入围十强角逐一、二、三等奖的一次线下路演。
以上呈现为团队提交各项内容在打分中的占比(百强进三十强)
我先来说一下入围三十强后当时线上答辩的情况:
首先,今年的答辩时间为10月9日-13日,大家可根据自己团队合适的时间进行答辩场次的选择(选择方式为先选先得);其次,答辩使用腾讯会议进行,每支团队展示调研成果的时间为10分钟,评委会根据答辩情况进行提问并打分,如果超时将会被打断;最后,线上答辩人数不超过 2 人,需使用PPT进行展示,除需要写明调研课题信息及团队内部分工安排外,其余的内容形式不做限制。
我们团队是如何做的:
收到通知后,我紧急和团队成员开了一个线上会议,进行任务分工。因为我们的调研报告已经完成,答辩就是把我们的调研成果向评委进行展示。我起初的想法是:2位同学来撰写汇报文字内容(类似演讲稿,不过汇报同学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2位同学基于汇报文字内容和调研报告制作PPT;1位同学进行最终汇报和答辩。
汇报比较简单,同学只需要在正式汇报前多加练习即可。在我看来,答辩更加重要,因为评委会基于你的调研报告和汇报内容进行针对性提问,如果被评委问住或者没有很好地回应,分数可想而知不会很好看。于是,我又给所有成员增加了一个任务,每人从评委的视角,至少想2个可能会被追问的问题,并给出回答思路。汇报和答辩的那位同学至少需要对我们已经能想到的可能会被追问的问题熟悉。此外,答辩同学需要在正式汇报前,至少进行三次模拟汇报,其他团队成员作为评委对汇报进行点评。这是一个熟能生巧的过程,只有这样,在正式答辩的时候才不会紧张。
另外,我再来分享一下撰写汇报文字内容和制作PPT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首先,汇报内容很容易变成对调研报告的复制粘贴,这个是不可取的。我认为汇报内容最好包括以下几点:
为什么要做这个项目?
(调研背景+选题价值)
项目是如何开展的?
(调研思路+调研过程)
项目最终结果如何?
(调研结论+调研感受)
内容最好兼具故事性和可视化地呈现。比如,在讲述调研过程的时候,如果在其中穿插一到两个调研中发生的或感人、或有趣的故事,那么可能会给评委留下深刻的印象,让评委记住你们。可视化呈现不仅仅是PPT,也需要在讲述中给评委一些“震撼”,譬如我们当时在调研成果的汇报时,便提到了我们花了多长时间,去了多少地方,做了多少个采访,最后形成了多少万字的调研报告,这一连串的叙述下来,不仅把你们的调研过程量化出来,也让评委真真切切感受到你们是前往实地、花费很多功夫做调研的,而非随随便便做的。
当时线上汇报我印象中只用了7分钟,一般情况下,如果主办方要求是10分钟,最好是将汇报时间控制在9分半左右。答辩环节,评委主要基于我们对于项目中提到的概念进行了细致追问,也对于我们项目的可持续性进行了提问,氛围还算轻松。而后便是十强角逐。
以上呈现为团队提交各项内容在打分中的占比(三十强进十强)
进入十强后,我们于11月5日来到深圳大学进行线下路演。由于答辩内容部分前面已经提及,这里主要讲一些在线下答辩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
首先,每支队伍有两个报销来回深圳交通费用的名额,用以参加十强路演赛暨颁奖典礼,团队其他成员也可自费参与,没有名额限制。这个时候就需要考虑派哪两位同学去答辩,报销的名单需要和上台答辩同学的名单保持一致;
其次,每支队伍有10分钟时间进行路演,路演结束后会由现场评审打分并进行提问(一般为一个问题),每支团队可以有两位成员上台路演。在提问环节,评委老师们没有对我们的项目进行提问,而是给出了很多具体的建议,这时最好安排一位同学在旁边记录,方便后续针对老师给出的建议对调研报告进行调整;
最后,需提前准备好路演PPT(比例16:9)及其他路演材料交给组委会,比赛的前一天晚上,主办方会安排大家去现场检查PPT是否存在错漏,大家一定要进行二次检查;另外,这次答辩的顺序是在微信群内抢红包决定的,抢到的红包越大,汇报越靠前,这个时候真的要看大家的手气了。
还有一些小插曲也可以分享给大家:答辩的前一天晚上,彩排时被组员指出汇报语速过快、没有停顿、汇报内容仍存在问题,PPT需要对应调整,我当时整个心态都炸了,根本没有什么心思去改文稿,好在队友靠谱,大家最后还是一起把内容进行调整和修改。现在回想起来,如果当时被指出问题并没有进行改正,项目结束也会后悔。另外在现场答辩时,被我联系了N多遍的汇报稿,最后一句话因为嘴瓢说漏了,好在大家都没有听出来,但仍有遗憾。
以上是我对于去年参加南风窗“调研中国”的全部复盘,洋洋洒洒写了近万字,不知道这些复盘经验是否会对一些伙伴产生具体的帮助。但落笔的这一刻我才意识到,对我而言,“调研中国”项目直到现在才算真正结束。我想用我们项目答辩汇报稿里的一句话收尾,“解困看似遥不可及,但却总能回归到最简单的一个词汇——行动。只有行动,才让我们每个人有了破局的可能”。对于“调研中国”项目复盘的行动,其实也是我对自己在整个参与过程中或成功、或失败的经验、感受的一次破局。
— 南风交响计划 —
作者|胡世鑫
排版|吕瑞凯
统筹组|吕宜函 罗清如 罗彦清 徐溢廷 刘 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