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对黄灯老师的「失败」采访

文化   2024-08-16 17:36   广东  


一个好的社会调研选题应该是怎样的?

怎样在调研过程中少走弯路?

我的调研会不会只是一场“自我感动”?

......


如果你也是当下中国数千万大学生中的一个,

或许不会对这些问题太过陌生。

大学生有无数种方式与“社会调研”迎面相逢:

课程作业,社会实践项目,调研类比赛......

然而,我们关于调研的种种困惑,

却并不总是有机会得到解答。


今年夏天,

又是一年 南风窗调研er 在途之际,

我们特别采访了调研中国专项导师,

尝试用真实的对话,

解答我们共有的那些或许稚嫩但真诚的问题。



本期访谈,我们邀请到的是2024调研中国人文赛道专项导师——黄灯。



她曾创作《‌我的二本学生》,以非虚构写作记录自己十余年来对身边学生的观察,让二本学生这一数量庞大但并不常被关注的群体,走进大众的视野。


对于调研,黄灯老师有丰富的切身体验与独到见解,对于当下年轻人所面临的种种焦虑、迷茫,她也有深刻的理解与关切。


在对谈过程中,当我们提出的问题被不断反驳和解构时,我们才意识到,这些问题本身,可能就是问题所在——问题背后的思维方式和价值态度,它们是如何形成的?被什么所塑造?又可能将我们引向怎样的彼岸?


通过谈话,我们对调研、社会、自我,都有了更新的认识。




调研或许更多是一种个体经验


理论和实践的关系


您认为在思考社会调研选题时,理论和实践哪个更重要呢?

理论和实践其实都不可或缺,不过调研者的身份不同,侧重点可能也不太一样。学生相对单纯,理论的启发是很重要的,要先学一些理论知识,再去思考自己的选题,这是一种学术训练。像我已经进入社会了,我的调研就主要来自生活观察,我不会先了解理论再去做调研。


理论主要是方法论的指导,但做调研需要对社会现实的敏锐度和感知力。因为要做出真正与社会相连的选题,对现实的观察是至关重要的。中国的现实太丰富了,其中存在无穷无尽的题目,要去把握到一些值得调研、不能视而不见的问题。




那在您看来,什么样的问题是“值得调研”的呢?找到这些问题之后,又该如何把它发展成一个好的调研选题呢?

只要这个问题是来自你身边,真实地被感知到、被看到、被听到的,而不是被单纯地“想”出来的,那这就是一个值得调研的问题。


更具体一点说,选题价值的体现关键在于谈论问题的角度。比如教育问题,这是人们普遍讨论的话题,但关键在于我们应该从哪些独特的视角来探讨这个问题。在这里我特别强调个人经验,无论是做学术还是搞创作,都要尊重、激活个人的生命经验。



个体经验是否影响他人?


但我们有时候会有一种困惑——在调研时向他人讲述或代入自己的个人经验,这是否是有意义的呢?

这种思维方式是错的。很多人总认为所有事物都有规律,个体经验也要符合群体特征才有意义。很多选题或许并不涉及本质主义的洞察,只是呈现个案,但依然是有力量、有价值的。至于要如何避免个人偏见和经验局限性所带来的偏差和失误,这是需要另外去解决的问题。



近处入手还是远处入手?


那这是否意味着社会调研从“近处”入手,会比从“远处”入手更好呢?

从“近处”入手还是从“远处”入手,最终还是取决于你个人。我觉得每个人具备什么能力,就做什么事。


比如费孝通在农村调研,他并不是当地人,调研的地点跟他没有任何关系。但他从自身研究方向出发,选择相对从“远处”入手。而大多数人最初想做社会调研,或许都是因为对身边的事情感兴趣。当然调研过程中会有不确定性,从“近处”入手,更便利、更好驾驭,更容易出成果,个人感受也会更深。



写作/调研是“顺其自然”发生


那您的选题是否也是出于好奇而开始接触,慢慢才产生了创作的欲望?

我最开始写非虚构时,并没有提前准备好要创作某个选题,也不会有意识地去做调研。我写《一个农村儿媳眼中的乡村图景》,就是写自己熟悉的家庭生活。比如我和一个学生相处时,TA给我发短信、写邮件,如果是一些很有趣的内容,我就会把它存在电脑里,这只是写作者的本能。而到了一定程度,直觉会告诉你,哪些东西可以写了。


我记得我教书的第十年时,我有很多话要说,我觉得我该动笔了。自然而然地,我想起了学生们过去给我写的邮件。如今用调研方法论去复盘,我才发现,日常与学生相处、去家访、下意识留下学生的邮件等等这些行为,其实也是符合调研方法中实地观察和访谈调研的特点的。


调研或许没有答案


不完美也很可爱


我们做调研,是不是一定要把问题钻研透了才行呢?

你把调研作为一种学术训练,有意识地让自己进入深度思考,这是没问题的,但并不是非如此不可。有的事情就算你想钻研透,也不见得能做到——因为你能得到的材料只有那么多,你的理论功底也只有那么深。如果用力过猛,做出来的成果反而会很别扭,变成“四不像”。


就顺其自然吧。虽然这样的结果可能不完美,但是它很真实,很可爱,也很有意思。



我能从调研中收获什么?


「调研中国」的参赛队伍里,也有很多非人文社科专业的同学,像是理工科、医学、农学的。他们未来可能大概率也不会从事和调研有关的工作,您觉得对于这些同学,社会实践、社会调研的意义是什么呢?

不能说一个理科生以后就完全不接触人文社科了,而且社会调研的经历是一个人成长过程的一部分。一个人长成什么样子,和TA过去的种种经历都有关,这就像我们在过往的人生中吃过无数种食物,每一种都会对身体有用,你很难说清某一块肌肉到底是来自于哪一种营养。


如果一定要说调研具体能带给他们什么,你应该去问他们,而不是问我。这也是为什么我之前看到你们发过来的采访提纲,觉得很多问题都没办法回答(笑),很多答案应该是要你们自己想出来的。




 我的调研是不是“自作多情”


如何真正融入?


「调研中国」中的很多队伍关注的都是社会边缘或者弱势群体。在很难真正感同身受的情况下,我们要如何融入他们,进行自然的观察呢?

这也没有特定的方法。我觉得调研第一要注意的就是不能有“调研行为”,调研者与调研对象间应该是一种“水乳交融”的关系,而不是调研与配合调研的关系。调研对象也没有义务配合你的调研。你要进入调研对象的生活,让他们接受你、信任你。


如果你显得与他们格格不入,比如嫌弃他们的茶杯不干净而不愿意喝水,这会使他们不愿意与你亲近。为人要真诚,无论是与身边的人相处还是与陌生人相处,真诚都是能被感受到的。像《我的凉山兄弟》的作者刘绍华在四川彝族地区待了很多年,就与当地人完全打成一片了。



我会不会只是在榨取信息?


“我在调研时,会不会只是在利用调研对象获取信息,类似于‘套他们的话’,而并不是去真正了解他们、体会他们的想法。”——您会有类似这样的感受吗?

我没有,因为我写的都是自己身边的人物,比如说我写家人、学生,甚至学生家长。事实上我每次去家访时,我都不知道是否会将家访对象写进书里,如果最后写进去,也还要经过他们的同意。


我不会刻意去套别人的话,这是区别于自然观察的。我只想作为旁观者去观察,而不是将调研对象的信息都挖出来,这可能跟记者不一样,调研和采访是两回事。


调研是一种更需要融入他者、融入环境的具体行为,是聚焦于一个点上的。而采访只是某一次获取信息的行为。



调研带给调研对象什么?

——警惕泛道德主义


我们还有另一个困惑——大学生参加调研比赛能获得比如能力的提升、奖项和荣誉等等,再不济还可以用这段经历丰富简历。但是,对被调研者来说,这些调研能带给他们什么呢?如果只是单纯的“被看到”,好像并不能解决他们所面临的问题。

我理解你说的“给调研对象带来什么”,应该指给他们带来什么好处。从经济角度而言,社会调研不是一种经济行为,没有直接的经济产出,我们也不需和调研对象签订经济合同,因此,也不用从直接的利益角度,考虑调研给他们带来什么。


你只需要把自己的事做好,尊重调研对象,在调研时获得他们的同意,符合这些基本规范就可以了。如果能够通过调研,将一个问题或现象呈现出来,引起讨论和关注,哪怕就是仅仅被“看到”,也是有意义和价值的。解决他们面临的问题,要走更漫长的路。


另外,调研和帮助他人其实是两回事。你刚刚有那样的困惑,觉得自己好像从调研活动中占了便宜,其实是受了“泛道德主义”的影响,什么东西都以道德标准来衡量。这种思维是很有问题的,但很多人都会无意识地这样想。


调研实际上就是一种学术行为,应该用科学精神而非道德观念去判断它的价值。哪怕我们去调研乞丐,也不要先去同情对方,而要把TA当做平等的普通的人,去开展学术观察。至于你事后要不要救助TA,那是另外一回事了。




题外话:关于“意义的焦虑”


调研里得不到意义感,怎么办?


很多时候,我们期望通过调研给对象带来实质性帮助,这是我们对调研意义的一种寄托。我和许多同学在开始调研时,都曾期望能产生影响或实现个人成长,但当这些期望未能达成时,我们往往会陷入“意义缺失”的困境。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如何调整心态?对于您而言,调研的最大意义又是什么呢?

对我而言,调研的意义主要是让我知道更多东西。人来到世界上,就是为了体验和看到很多东西。像我对教育这么感兴趣,就特别希望能有机会到不同的大学去看一看,这次「调研中国」比赛正好给了我一个观察很多重点大学学生的机会,所以这次担任导师我还是很开心的。


你刚刚说,很多调研产出达不到你们的预期。那可能你们要降低期待,不要太功利。很多事情都是没有结果的,人生中大部分行动都不见得有立竿见影的效果。我们人类真正具有创造力的行为很少。


我们要接受这一点,而且日常经历也有它的宝贵之处,是吧?不能因为缺乏创造性就觉得它没意义。像我们天天都要吃饭,你能不吃这一顿吗?



意义来自生活还是工作?


那您觉得,“意义感”主要来自日常生活中还是工作中呢?

要从“活着”中找。工作和生活都是“活着”,这哪能分得开呢?


现在很多大学生可能觉得工作已经不能带给自己什么意义了,每份工作都差不多,都不是自己理想的工作。因为社会可能已经没法给TA提供一个理想的工作平台了。


比如很多大学生进入新闻行业,可能是因为情怀和所谓的“新闻理想”。但后来TA发现自己的工作并不那么“有意义”,大部分时候都在做没有创作性的事情,只是为了完成KPI。像很多记者采访我的时候,我能感觉到他们就只是想把这个选题做了,满足业绩考核要求。我能够感受和理解他们在具体工作环境中的处境。



理想与现实怎么兼顾?


我时常联想到您写的《我的二本学生》里一个叫“大顺”的人,他曾试图在理想和现实中“小心地寻找平衡”,但最终发现“只有干违心的事,才能获得较高的经济回报”。我们不知道自己未来是不是也会走上和他一样的道路。


您觉得,我们现在应该去追寻自己热爱的东西,还是去找更现实、更赚钱的工作呢?二者是否是对立冲突的?

我觉得你们要养活自己,同时内心也要坚守住自己真正喜欢的东西。这其实不矛盾,人的本职工作和兴趣爱好不一定是冲突的。一个农民平时要种地,通过日常的劳作来养活自己,但下雨的时候就可以在家里看书。一个理发的人可以热爱文学,一个屠夫也可以写诗。现实生活中就存在着像这样的人,人本来就是很丰富的。




我们仍会感觉身边有好多人看不上我们现在所坚守的事,他们觉得没有用、赚不到钱,这经常给我们带来很大压力。

我能理解,但他们所持的其实都是比较狭隘、功利的视角。你们怎么这么老实呀,不怼回去吗?(笑)如果人生唯一的意义就是赚钱,很大程度上就是把自己工具化了。


我觉得学文科的人,应该有情怀、有底线,对精神性的东西有感知力。不要因为别人说你做的事赚不到钱,就开始自我贬低。我自己从来没有这种观念,哪怕是最落魄的时候,别人说我,我都不会觉得怎么样。



在对谈过程中,我们的问题被不断解构,时常不经意间陷入思维怪圈,流露出许多笨拙与“学生气”。


它们或许是黄灯老师口中所谓“不完美的可爱”,是一种试探,也可能是一种捍卫。关于调研、关于社会、关于自我,我们还存在许多问题。


踏上调研中国的道路,在这个铜墙铁壁的世界里试图找寻一个软着陆点,接触社会,认识自我,“依靠自己找到答案”。

— 南风交响计划 —

采访|刘俐杉 刘舒雨

撰稿|刘俐杉 祝一丹

编辑|叶晨灏

排版|祝一丹

插画|谢   璐

统筹组|吕宜函 罗清如 罗彦清 徐溢廷 刘影

南风窗调研er
南风窗旗下「调研中国·青年领导力公益计划」资讯号,从窗口出发,于田野抵达。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