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2月份天津渤海农牧检测黄鸡(黄羽肉鸡、黄羽种鸡)样品中,其中呼吸道疾病IBV阳性率22.7%、H9阳性率11.4%;免疫抑制病ALV阳性率21.5%、CIAV阳性率19.9%、MDV阳性率11.8%,坦布苏病毒在黄羽种鸡也有了检出,细菌病如大肠杆菌、副鸡禽杆菌、葡萄球菌等在黄鸡上检出率较高,鼻气管鸟杆菌、MS、MPV比2023年检出有明显增加,具体如图1所示。
图1 2024年黄鸡疾病检测情况
从样品送检区域来看,华南地区(广东、广西、海南)送检样品数最多,疾病检出率为39.3%;其次为华东地区(山东、江苏、福建、安徽、江西、浙江),疾病检出率为39.8%;第三为西南地区(云南、四川、贵州、重庆),疾病检测率为46.2%;第四为华北(北京、河北),疾病检出率为50%。各区域流行情况如图2所示。
图2 2024年黄鸡疾病区域分布情况
本文主要依据天津渤海农牧研究院2024年1-12月份检测数据,对黄鸡上主要流行的呼吸道疾病及临床支堵问题、免疫抑制病以及其他重点疾病进行分析和预警,以期为广大家禽养殖同仁提供疾病防控参考。
肉鸡支堵及病毒性呼吸道
疫病流行情况分析
近期黄羽肉鸡支气管堵塞问题比较严重,尤其在气候干燥、早晚温差大的季节和区域发病比较严重,最早可在10日龄左右发病,一般在2-12周是高发日龄段,现将易发、多发病毒性疾病分析如下: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IB)
1、病原检出情况
从病原检出率看,IBV仍是影响黄羽肉鸡呼吸道健康的重要病原,2024年整体检出率高达22.7%,从检出率的高的月份看,相比2023年,更凸显在秋冬和冬春季转季节时更易发,要引起养殖端的重视。
对于感染鸡的周龄背景信息清楚的样品进行分析,黄羽鸡各周龄的鸡均有一定的检出率,但在2-12周龄检出率偏高,均在22.1%以上,其中2-3周是检出的高峰,同时种鸡在产蛋期31-45周检出率亦达18%,警示要重视育雏免疫空白期和种鸡IBV的防控,以免造成对种鸡产蛋的影响。
从IBV测序分型结果看,其中疫苗毒检出较多GI-1谱系(Mass型),肉鸡野毒检出主要为 GI-19 谱系(NR22)、GI-13谱系(491)、GVI-1(VI 型)、GI-22 谱系(LDT3型)和少量GI-7 谱系(TW型),黄羽种鸡以GI-13谱系(491)、GVI-1(VI 型)为主。
2024年黄鸡分离获得的IBV毒株主要来源于两广、新疆、云南等,其中云南阳性率最高达66%,其次是福建阳性率32%,广东、广西阳性率分别为22.3%和18.4%,新疆阳性率为28%,提示在这些区域要关注加强IBV的防控。
2、防控策略
IBV的防控要重视育雏早期的活疫苗免疫,建议以疫苗以Mass株+血清交叉谱广的温和毒株为主的免疫策略,同时管理上以减少冷应激、增免为主,针对饲养日龄长的慢速黄羽肉鸡和种鸡,或发病严重的,建议疫苗选择活苗+油苗的综合免疫方式。
H9亚型低致病性禽流感
1、病原检出情况
从临床发病的病原检出率看,H9仍是造成黄羽肉鸡支堵的重要病原,2024年整体检出率达11.4%,虽然相比2023年大部分月份检出率要稍低,但从临床发病和检出情况看,2024年四季度有持续增加趋势,需要引起重视。
对于感染鸡的周龄背景信息清楚的样品进行分析,黄羽肉鸡在青年鸡阶段2-12周龄检出率较高,均在10%以上,同时关注种鸡31-45周即产蛋下高峰阶段是高检出期,警示要重视青年鸡的疫苗免疫,及种鸡产蛋期的加强免疫。
2024年黄鸡分离获得的H9毒株主要来源于两广、新疆、四川、云南等地,其中湖南检出率高达36.4%,其次是新疆、四川、广东,检出率分别是15.5%,15.3%,15%。提示在这些区域要关注加强H9的防控。
通过对阳性样本进行测序获得68株序列,序列分析可知,H9流行仍以4.2.5c4和4.2.5c2分支为主,4.2.5b2分支仍有少量检出,4.2.5a分支已较长时间未检出。
2、防控策略
H9的防控要重视生物安全和饲养管理,辅以灭活苗的免疫及加强免疫,因H9毒株变异速率较快,需注意及时跟踪毒株变化,从序列分析分析血清交叉试验合理选择合适的灭活苗疫苗。针对发病鸡群,一般使用清热解毒中药和干扰素等,配合抗生素治疗,解决抗病毒和控制继发感染的问题。
禽偏肺病毒(aMPV)
等其他病毒感染
1、病原检出情况
24年aMPV在黄羽鸡上有一定检出,主要造成肉鸡上呼吸道感染或肿脸的问题,以及种鸡异常降蛋问题,需要引起关注。从病原检出率看,总体检出率为6.7%(11/165),检出率不高,但是结合血清学检测,很多病原阴性临床有异常鸡群,存在aMPV抗体异常,应考虑临床aMPV的感染压力的存在。
图6 2021-2024年副鸡禽杆菌分型
2、防控策略
aMPV导致的临床发病鸡群,一般均存在临床应激或混感因素,防控以重视鸡舍粉尘和通风管理,减少饲养密度,加强生物安全和消毒工作,对感染鸡群做好对症治疗和控制继发感染问题,主要以清热解毒中药和干扰素等,配合抗生素治疗。
其他呼吸道病原感染
24年黄鸡支原体检出率达11.8%,相比2023年有所增加,同时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ILTV)有少量检出,临床应注意流行区域的活疫苗免疫质量,在鸡群免疫的时候关注免疫操作,减少漏免。
黄羽肉鸡支气管堵塞综合防控建议:
1、加强育雏早期支原体感染的防控,易造成2-15日龄呼吸道或张口呼吸问题,建议采用温阳和祛寒湿的中药配合敏感药物治疗,同时控制雏鸡的冷应激和鸡舍粉尘管理。
2、肉鸡要制定合理的H9和IBV疫苗免疫方案,同时关注毒株的变化,选择合适的疫苗免疫。
3、针对已发病的肉鸡,进行支堵治疗,建议在鸡群发病早期,未影响正常采食和饮水情况下,给与饮水治疗方案,以退烧、化痰、抗病毒、康继发感染为主。对于已严重影响采食和饮水鸡群,主要以干扰素和抗体等注射治疗的方式防控。
免疫抑制疫病流行情况分析
鸡传染性贫血病(CIA)
1、病原检出情况
2024年黄鸡共接收2099份样品检测CIAV,检测到418份阳性样品,检测阳性率为19.9%。从宿主来源看,黄羽肉鸡占比相对种鸡偏多,说明肉鸡传贫感染较严重。从感染模式来看,CIAV单一感染占比最高,可达52.2%;其次是与呼吸道疾病 IBV 、MS 等的共感染;与其他免疫抑制病毒 IBDV 、MDV 、ALV 等的共感染也较为严重。
2024年在黄鸡上共测得195株CIAV VP1毒株序列,将其按照毒株来源分为Group A、Group B、Group C、Group D,其中Group A型占比94.4%,Group C占比为5.6%。所有检测到的Group A型394位毒力位点均为Q,表明所分离毒株均具有高致病性,与国内的毒株有相同的进化来源,提示CIAV流行毒株以高致病性为主。
2、防控策略
近几年来,黄羽肉鸡CIAV的检出率有所上升,对生产性能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同时在混合感染的模式下,黄鸡支堵问题解决难度也增大。CIA的防控,需要抓好种源,建议种鸡开产前免疫一次,抗体转阳率在90%以上,可提供足够的母源抗体保护子代。
商品鸡群保证良好管理前提下,可使用转移因子+干扰素进行预防控制,临床防控传贫效果显著。但是要注意评价干扰素的实际含量,这是决定其良好效果的重要指标。
马立克氏病(MD)
1、病原检出情况
2024年黄鸡共接收检测MDV样品932份,检测到110份阳性样品,检测阳性率为11.8%。对黄鸡上110份来源、品种等背景信息清楚的样品进行分析,MDV流行毒株主要来源黄羽肉鸡,占比82.5%;在黄羽种鸡占比17.5%。
从感染模式上看,MDV单一感染占比最高,可达 50.9%,其次是与传染性贫血的混合感染占比可达 11.8%,再次是与病毒性关节炎及白血病混合感染的,占比分别可达到7.3%和6.4%。
2024年黄鸡共测得40株MDV毒株序列,根据基因序列特征判断,弱毒株占2.5%,强毒株占比97.5%。
2、防控策略
近几年来强毒MDV在部分地区有流行,对生产造成巨大损失。研究表明,二价MDV疫苗(CVI988+FC126)可形成早期占位优势,阻止野毒感染和复制,有效预防强毒株的马立克。
其他重点疫病流行情况
黄鸡腿病问题
1、病原检出情况
引起黄鸡腿病病因十分复杂,有饲料营养、饲养管理、疾病等多方面因素。疾病方面引起黄鸡腿病的主要病原有支原体、ARV、葡萄球菌等。
从2024年天津渤海农牧研究院检测数据来看,MG检出率为10.2%(177/1735),MS检出率为13.1%(261/1991),整体来看支原体检出率依然高居不下。ARV检出率为11.2%,从病毒分离结果来看,基因2型、基因3、基因4型占比较高。葡萄球菌检出率为17.9%。
2、防控策略
黄鸡腿病的问题一直困扰着广大养殖企业,防控需要多措并举。一方面要做好生物安全防控,强化环境消毒;另一方面,要加强家禽饲养管理,为鸡群提供舒适的生产环境。另外,还需要做好疫苗免疫和药物预防,如对于ARV建议种鸡使用“活+死”的疫苗免疫。对于支原体的防控在做好疫苗免疫的同时,还需选用敏感药物进行防控,有条件的可做药物敏感试验,防止耐药菌的产生。
腺病毒(FAD-Ⅰ)
1、病原检出情况
近几年来随着腺病毒疫苗的规模化使用,腺病毒检出率明显下降。2024年黄鸡腺病毒检出率为6.1%,从检出区域来看,广西检出率6.3%、湖南检出率27.3%、山东检出率28.6%、江西检出率10.4%,福建检出率10.4%,这些区域检出相对较多。
从基因型占比来看,C4占比最高为39.3%,D2占比23.2%,E8b其次占比为16.1%。
2、防控策略
禽腺病毒可以水平传播也可经蛋垂直传播,对于腺病毒的防控可从生物安全和疫苗免疫两方面着手。养禽场应严格控制引种,确保鸡苗种源健康,另外,应跟进当地腺病毒流行情况,选择含有流行毒株的疫苗进行防控。
主要细菌病
1、病原检出情况
黄鸡尤其是黄羽肉鸡由于其独特的饲养模式,细菌病依然高居不下。2024年黄鸡检测样品较多的细菌病,主要是大肠杆菌、鼻气管鸟杆菌、葡萄球菌,检出率分别为22.5%、30.6%、17.9%,另外,鸭疫里默时杆菌在黄鸡上也有检出,值得养殖朋友引起关注。
2、防控策略
大肠杆菌血清型较多,鼻气管鸟杆菌耐药菌株较多,针对主要细菌病的防控,一方面要加强生物安全防控,做好带鸡消毒和环境消毒以及防鼠工作;另一方面做好生产卫生管理工作,减少环境细菌的滋生和交叉污染;第三,可以定期进行药敏试验,选用敏感抗生素进行防控,减少同居感染。
2025年黄鸡疫病预警
1、病毒性呼吸道疫病是防控重点
从近几年的疾病检出和临床情况来看,2025年黄鸡呼吸道疫病仍然是重点,同时要关注肿头综合征的防控。病原仍然要重视H9和IBV的流行,尤其是H9和IB血清型多、毒株变异快,对于H9应根据当地流行情况,选用流行毒株进行防控。IB需要做好早期活苗免疫,但需要注意疫苗疫苗毒株选择,避免因为疫苗毒力过强造成不必要的应激损失。家禽肿头综合征的病原-偏肺病毒也值得关注。
2、免疫抑制性疾病需重点关注
近几年来,免疫抑制病(CIAV、ALV、MDV)的检出率明显上升,给黄羽鸡的生产性能造成很大影响,肉鸡和种鸡的传贫问题值得关注。建议做好种鸡疫苗免疫和相关疾病净化,选用流行毒株进行防控,同时做好生物安全防控,加强饲养管理。
3、 黄鸡腿病问题依然严重
黄鸡腿病问题,从临床发病和检测情况来看依然比较突出,是困扰黄鸡养殖公司的一大难题。腿病问题病因复杂,除了提供足够饲养营养,保障钙磷平衡外,需做好主要疾病如ARV、MS、葡萄球菌等防控。针对部分黄鸡品种,腿病问题存在易感性,ARV和葡萄球菌要加强防控。建议临床上合理选用抗生素,同时可配合转移因子+干扰素进行预防。
4、 RA和DTMUV要引起关注
黄鸡养殖环境复杂,临床上疾病流行情况也愈加多样且复杂化。近期鸭疫里默时杆菌(RA)和鸡源坦布苏(DTMUV)也有检出,且有增加趋势,需要加强关注。RA主要造成鸡群的典型病变有脑炎、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等“四炎”症状,同时也可以造成腿病和输卵管栓塞的现象。鸡源坦布苏(DTMUV)可以造成种鸡异常降蛋,单一感染死淘不大。
瑞普生物解决方案部本着“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致力于为广大合作伙伴解决生产痛点和难题,以价值服务为客户降本增效,希望未来能够与更多养殖同仁携手共进,共创养殖业的美好明天。
作者 | 苏兴正 冯敬敬
技术审核 | 王友
排版 | 康榕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