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附近新开了一个拳馆,所长就跑去练了一阵子拳击,大约练了一个月吧,教练说要检验一下所长的成果,于是找了另一个女会员同所长打实战。
平时打沙袋、打靶子、甚至跟教练对打(说是对打,其实就是教练引导着练习)还不觉得啥,一实战,所长就觉得坏了,而且后悔得要死,早知道就不干这事了……
为啥呢?
大家都只是会员,并不需要打什么比赛赢什么荣誉,也不是打坏人,因此大家默认“点到即止”,可真的打起来,有时候就收不住,收不住其实也不打紧,无非挨两拳,反正带着护具,有点痛但也不会真的受什么伤。但是这样挨拳,挨着挨着,很容易把“怒气”打出来,比如所长一开始是收着的,勾拳、摆拳、后直之类的重拳基本都是打假拳,挨了几记有点痛的重拳后,所长的脾气也起来了,就真的就很想捶死对面的人!
明明不是什么仇人,明明大家都只是会员,明明说好了“点到即止”,但打着打着就真的会把“血性”打出来!面对对方打过来的拳,你脑子里很难有什么善念,满脑子都是我怎么不挨拳又怎么还回去,怎么把对方KO。
可惜实战过程中所长看不到自己的表情,如果能看到,绝对很狰狞。两分钟打完后,看到那个对手,也会莫名其妙讨厌她,明明大家素不相识,明明都只是来练拳的女孩子……
孟子有云,“术不可不慎”,紧接着又说了一句“矢人唯恐不伤人,函人唯恐伤人”,意思就是我们做事情一定要慎重,那些做弓箭的人,满脑子想的都是怎么把弓箭做得更锋利,更能穿透那些厚厚的铠甲,整天干的都是害人的事;而那些做盾牌、做盔甲的人,满脑子想的都是怎么把盾牌/盔甲做得更厚更好,更能保护人不被刀刃所伤,整天想的都是如何保护人。
久而久之,这两者的心境、同周边人、同世界的关系必定大为不同。
随着年纪的增长,所长越发相信一句话,即相由心生,尤其是30岁以后的人,面相真的就是由自己的心境决定的,我们绝大多数人都是凡人,心境最容易受外界的影响,因此,我们平时选择的爱好、做的工作、交的朋友,都确实需要慎重选择一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