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需要大量查阅外文资料,又想要双语对照,那么这款工具会很适合你:它几乎什么都能翻,哪怕是实时的视频字幕。
👇👇👇
-----------
让工具回归工具 · 让你成为你。
鼠标放在哪里、就翻译哪里;你要是英语不太好,想注册外文网站、用一些英文工具,哪里不会点哪里……
视频字幕同步翻译;还有个学习模式,鼠标放上、拿走、放上、拿走……
输入中文,自动翻译成其他语言;翻译 PDF 和其他格式文档文件;选择不同的翻译工具……
这是一个简单的浏览器扩展,叫做沉浸式翻译。
# 一键生成对照翻译,还能个性化译文的样式和颜色。
虽然这个粉红色图标看起来不那么贴切,但它已经变成我最近最最常用的工具之一了。
在这之前,遇到长篇外文时,我基本上都用浏览器自带的翻译工具,一键搞定。
# 这样做的问题是,目前的机器翻译有很多让人费解的傻叉结果,让你很多时候不得不一边翻译,一边切回原文,却找半天都找不到原句在哪里。
而沉浸式翻译的主要方式,是对照翻译。比如连线杂志(WIRED),翻译正文时像这样:
# 这对一个外文学习者和一个经常需要查资料的人来说,简直就是直击痛点。
翻译主页时,像这样:
查看论文时像这样:
一些论坛、社交网络,像这样:
而且你不只可以用谷歌翻译,微软翻译、腾讯、有道、彩云小译,也可以选择知名的 DeepL 这些翻译工具,根据提示和教程自己设置就可以了。
# 你也可以选择最近大火的 OpenAI、或者微软基于神经网络的 Azure 翻译工具……
多语种翻译也不在话下。
你可以在「设置」-「界面设置」当中,选择译文的显示样式,比如下划线、边框、高亮、马克笔、白纸阴影等等等等……
# 你还可以自己选择颜色和字号来做一个你喜欢的样式。
界面设置当中还有两个值得说道的点。
一个是这里的「模糊效果」,又叫学习模式。当你打开一篇文章的时候,翻译出的内容是这样的。
# 你可以先自己试试翻译这一段儿、理解一下是什么意思,再把鼠标放在下方(此时会去掉模糊,显示翻译内容),这样对着查证一下,方便学习。
另一个是为特定的网站设置固定的译文样式。
比如,如果你经常通过阅读外文杂志来学习英文,始终让它呈现学习模式,或者为一些网站设置你喜欢的样式。
# 我给 TED 搞的大红配色。
当然,你也不一定要每次都全文翻译。试试点击插件图标之后,选择你习惯的鼠标悬停操作。这样你只需要在遇到不太懂的句子或段落时,把鼠标放上去,就能得到即时的对应译文。
# 比如我这里选择的是鼠标悬停直接翻译。
这功能对英语不怎么 OK 的人来说,可能更友好。就算你要注册一个全英文的网站或服务,也可以这样用。
# 比如我们之前解读过很多的工具,都是全英文的,像 Notion、Asana 这样的东西,鼠标悬停,你就能实时知道各个菜单都是什么意思了。
加上另外一个功能,就更好玩儿了。
在「设置」当中选择「输入框增强」,开启这个功能,做好基本设置,你就可以在任何输入框当中直接写中文。
# 连按三次空格键,中文秒变英文。
在相关论坛发表评论、和国际友人轻松交流;
哪怕是 AI 工具,像 ChatGPT、Claude、Pi 、Midjourney……你想通过英文获得更好的结果,但英文又很渣,直接输入中文自动变英文,遇到英文再轻松翻译……非常顺畅。
# 图为 Pi AI 的使用界面
在「输入框增强」的设置中,你也可以选择其他目标语言,以及自定义其他快捷键【快速切换日文、法文等等其他语种】。
进入「进阶设置」,可以进行更多的设置。
比如打开「字幕翻译」后,当你遇到只有英文字幕的视频时,可以帮你实时显示中文翻译。
包括在「基本设置」中,设置其他的东西,这里就不多讲了。
最后,还有两个值得注意的用法。
点击沉浸式翻译的图标,选择「更多」,你可以找到其他功能:翻译本地 PDF、HTML、txt 文件、本地字幕文件等等。
# 比如你有一篇 PDF 需要翻译,点选图中这个功能,把文档拖进来,就可以了。
这里左边是原文,右边就是翻译出来的效果。
还有一个是,快捷键。
除了输入框增强可以自定义外,一些快捷键都是可以自定义的。点击「设置」-「界面设置」,选择「修改快捷键」。比如我自己设置 option+q 和 option+w 分别是隐藏原文和对比翻译。
# 不过说实话,这里的快捷键设置描述估计会让很多人不明所以……也许是值得优化的地方。
如果你有需要的话,可以在这个网站试试:
https://immersivetranslate.com/
它还有苹果和安卓手机的客户端,时间关系,就不多介绍了。
让工具回归工具,让你成为你,这里是 Topbook ,我们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