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hone15 被迫用 Type-C?不,它超爱:一个视频搞懂 Type-C 的传输速率。

百科   科技   2023-09-11 19:54   重庆  

*Type-C 本来应该帮我们解决所有设备的连接问题,但到处都是坑,速率、充电、显示……问题多到爆……所以我想搞清楚它。本期视频先聊聊速率,以及历史。

👇👇👇

-----------


让工具回归工具 · 让你成为你。




iPhone15 要发布了,其中一大更新就是,苹果口( Lightning )的充电线终于要换成 Type-C 了……不过有一条新闻让我觉得特别有意思,说是 iPhone 15 标准版的 Type-C 数据线将支持 USB 2.0,最高传输速率 480Mbps……

#图片来源于 Topbook 视频。


我才想到,其实我用了这么多年的苹果口数据线也都是 USB 2.0 ,这速率是二十年前的技术水平。
什么概念呢?
如果你有一个 30GB 大小的文件比如照片和视频要拷贝出来,以现在的技术水平,秒传;以十年前的水平,不到 1 分钟;而用这种二十年前的技术水平,需要大概 8 分钟。

#图片来源于 Topbook 视频。


如果这种传闻是真的,那么,哪怕是换了 Type-C 的 iPhone 15 数据线,也是二十年前的水平。这让苹果看起来非常保守。
但在 Mac 上,它可是异常激进,这款 2015 年的 MacBook 大概是市面上第三款使用 Type-C 的电子产品。而它 2016 年又给 Type-C 上了 Thunderbolt ,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雷电 3 技术,传输速率 40Gbps。

因为这样,有人说是苹果主导了 Type-C 的普及。
但其实,并没有,只能说在 Type-C 的普及路上,一直都能看到苹果的影子,它总是在适当的时候,选择对自己有利的路。
而作为普通人消费者来说,我更想知道 Type-C 当中的更多问题。

这期视频,我想搞清楚 Type-C 的传输速率。



█▌▀▄✖▇

USB概念、版本、外观。


要搞清楚不同 Type-C 的传输速率,我们需要知道两个概念——USB 和 Thunderbolt。USB ( Universal Serial Bus )指的是设备间输入输出接口的规范,由一个叫做 USB-IF 的组织负责,Thunderbolt 就是我们经常听到的雷电技术或者雷雳,由 Intel 主导研发,苹果公司也参与过。有趣的是,这两件事儿当中都有苹果和 Intel 。

#图片来源于 Topbook 视频。


在 USB 当中,我们需要注意两个东西——版本和外观。

外观上,有 Type-C ,自然就有 Type-A 和 Type-B ,而且为了满足不同的需求,A、B 两种类型的接口又衍生出了十几种类型。而这里的版本,跟我们想要讨论的传输速率,是直接挂钩的。

#图片来源于 Topbook 视频。


这是这么多年 USB 的版本,这是这些版本对应的传输速率。当然要知道,我们实际能感知的速度和这里的传输速率是两种不同的单位2000 年推出的 USB 2.0 ,以 480Mbps 的传输速率,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成为主流。

#图片来源于 Topbook 视频。


对我这种普通消费者来说,那时候最熟悉的外观,大概就两种——
USB 2.0 Type-A ,俗称 USB 口,里边儿是白色或黑色,4 个触点;

#图片来源于 Topbook 视频。


USB 2.0 Micro-B,俗称安卓口,里边儿 5 个触点;

#图片来源于 Topbook 视频。


但苹果特立独行,或者叫偏执,当时所用的接口像这样,如果不是查资料,我都不知道我这部手机和它的线,接口大概叫 「30 针 Dock」,它想通过这个接口完成充电、数据传输、音视频、回放控制等等多种功能。

#图片来源于 Topbook 视频。

2008 年,USB 3.0 把传输速率提到了 2.0 的 8 倍——5Gbps,但它需要更多的触点。所以常见的 USB 口原来 4 个触点里边再加 5 个,就变成了 3.0,并用蓝色来区分;原来的安卓口里边儿不太能加触点,就在旁边加 5 个,变成 3.0。

#图片来源于 Topbook 视频。


比如我这条机械硬盘的数据线,就是典型的例子;

#图片来源于 Topbook 视频。


直到 2013 年,被认为是救星的 Type-C 接口出现了。体积小、正反皆宜,重要的是,它的内部最多被安排 24 个触点,在数据传输方面想要满足 3.0 ,绰绰有余。而且充电、音视频传输等等,应有尽有。

#图片来源于 Topbook 视频。

坊间传闻,苹果作为 USB-IF 组织的一员,之前其实一直想要推动像 Type-C 这种小体积又包容性强、功能多样的接口出现,但好像没能引起大家的兴趣。所以它在前一年,也就是 2012 年推出了自己的 Lightning 闪电接口,用来插 iPhone、iPad、iPod、AirPods……结果没想到刚过一年,人家又推出了 Type-C。
Lightning 当然也支持充电和音视频传输。但有意思的是,这个时候 USB 3.0 已经问世三四年了,苹果在 iPhone  上却还只支持 USB 2.0。
当然这里还有一个信息,即便都换成了 Type-C 接口,市面上大部分的手机也都是 USB 2.0


后来 USB 3.1、USB 3.2 又把传输速率提到了 10Gbps、20Gbps,而这些,Type-C 都能 HOLD 住。所以这么多年以来,除了 iPhone 这个犟种,Type-C 逐渐成为各设备间数据传输的主流接口,包括从 2018 年开始的 iPad。

#图片来源于 Topbook 视频。


█▌▀▄✖▇

雷电技术的普及


苹果在 iPhone 上是个犟种,在 Mac 上却很激进。
2009 年,作为 USB-IF 成员之一的 Intel 另一边在吭哧研发一种新的数据传输技术——Thunderbolt,雷电或者叫雷雳。苹果看到之后,也参与了进去。
在这之前,苹果一直坚持推行自己的  Mini-DisplayPort 接口,试图用它来完成充电、数据以及音视频等等的传输。

#图片来源于 Topbook 视频。


2011 年, 和 Intel 研发成功后,苹果把雷电技术加入到这个接口中,推出新款 MacBook,并且独享这个技术的专利权一整年。这个接口传输速率 10Gbps,而它旁边的这两个还只是 480Mbps 的 USB2.0。

#图片来源于 Topbook 视频。


2013 年,苹果和 Intel 又把雷电技术干到了第二代,传输速率 20Gbps,用在了自己的 Mac 当中;
到了 2015 年,苹果又突然舍弃雷电技术、舍弃 Mini-Displayport ,把自己的 MacBook 接口都换成 Type-C,成为市面上第三款引入 Type-C 的主流电子产品,但传输速率只有 5Gbps,也就是 USB 3.0 的水平,远不如老款 Mac,可见苹果其实有多喜欢 Type-C;


#图片来源于 Topbook 视频。


没过几个月,Intel 把雷电技术干到第三代,传输速率直逼 40Gbps,接口改为 Type-C,还开放授权让大家都来用。苹果顺势就给自己的新 Mac 用上了。而且虽然雷电 3 费钱,苹果后续的电脑一装就是好几个。

#图片来源于 Topbook 视频。


所以说,苹果在 iPhone 上当犟种,但在 Mac 上,真的非常激进。
后来 Intel 把雷电 3 的规范捐给了 USB-IF 组织,促成了 USB4 的规范,USB4 第一个版本最高速率 40Gbps,2022 年的第二版 80Gbps。而且 USB4 规范中明确、强制必须使用 Type-C 接口。

#图片来源于 Topbook 视频。


所以慢慢的,Type-C 在越来越多的电脑、手机以及其他电子设备中成为主流。
按照这个路数,USB 版本不断升级,不同设备间的数据互传速率理应越来越快,甚至秒传,大大方便普通人的数字生活吧?
但并没有。



█▌▀▄✖▇

Type- C 的三大问题。


一条 Type-C ,看起来好像一模一样,但它有可能是 USB 2.0 到 USB 4 、雷电等等当中的任何版本。这就成为第一个问题。

它的传输速率如何,跟内部触点的多少、线缆的多少、粗细、用料还有其他复杂因素比如设备、芯片都有关系。但用这些因素去区分 Type-C ,不应该是一个普通消费者去做的事情。在这种情况下,厂商的标识和说明,特别是 USB 版本的说明,还算是值得依赖的东西。

#图片来源于 Topbook 视频。


但 USB 3.0 之后几个版本的命名和改名,又成为第二个问题。

USB 3.1 出现之后, 3.0 被更名为 USB 3.1 Gen1;
USB 3.2 出现之后,USB 3.1 Gen1 又被更名为 USB 3.2 Gen 1x1;
……
最终就变成了这样。

#图片来源于 Topbook 视频。


对我这样的普通消费者来说,只好看图表认真对比了。比如你看到一些厂商标识 USB 3.2,但可能就是个 USB 3.0。如果不知道 Gen 1x1 和 Gen 2x2 是什么意思,传输速度可能是 4 倍差距。像我这条之前买的数据线,标注 USB 3.1 Gen1 标准,对比图表,它其实就是 3.0 ,传输速率 5Gbps,实际速度 400M/s 左右。

#图片来源于 Topbook 视频。


如果传输速率对你来说很重要,特别是大文件传输、摄影视频的需要等等,最好擦亮眼睛、对比图表,USB 3.0 够用,版本越高越爽,但也越贵。
USB4 和雷电 3 的出现,又让一切稍微改观一些,当然线材也要更贵一些。但是要注意,某些标注是 USB4 或者雷电 3 接口的,你以为传输速率是 40Gbps,但实际可能只有不到 20Gbps……因为 Intel 给厂商的标准是,你达到最低要求就行。

第三个问题,我们每天都在用的很多设备,比如手机,可能也就是 USB 2.0 。不只是苹果,2023 年的今天,市面上大部分的手机,包括旗舰机,也都是 Type-C 的接口,2.0 的传输。按这个路数,哪怕 iPhone15 真的换了 Type-C,我觉得它也就是个 2.0。

#图片来源于 Topbook 视频。


2023 年的手机,二十年前的传输速率,为啥?不会只是成本这么简单。
你猜猜会是什么原因?

好消息是,一些旗舰手机开始有了至少 USB 3.0,iPhone15 Pro 以上据说会上雷电 4……

你怎么看?


Topbook
数字生活新媒体,关注数字工具和技术,以及它们如何影响生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