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受 AI 影响,很多公司开始了裁员计划。我并不想散播焦虑,但我确实对此感到焦虑了。
👇👇👇
-----------
![]()
#图源 giphy 。
让工具回归工具 · 让你成为你。
AI 目前在我生活中出现的频率很高,睁眼就铺天盖地砸过来。一会是谁更新了 AI 系统,一会又是哪家大公司推出了新的语言模型,好不热闹。
所以为了搞清楚 AI 最近在影响哪些行业、哪些职业,我花了三天事件找到了八家算有代表性的公司,结果发现 AI 对它们的影响是:裁员。
那下面直接进行不完全列举。
█▌▀▄✖▇
裁员公司:Insider 。
Insider 裁员了,员工人数的 10% , 所以 ,有超过 100 名新闻编辑失业了。这是家全球性的新闻出版社,裁员的消息在 4 月 20 号公布。巧的是,在这一周以前,他们刚说了尝试将 AI 引入新闻编辑的工作流程。不难理解 AI 为啥会冲击新闻业,毕竟让它来编个故事,查查写的新闻内容有没有错误,或者给我找个选题,给新闻报道定个标题啥的,这对 AI 来说都是小事……这几点也是 Insider 尝试用它提高效率的初衷,然后它就宣布裁员了。是不是很像“狡兔死,良弓藏”,可惜这次的良弓是咱们打工人自己。#这是官网,它用 AI 写的那些漏洞百出的文章已经没了踪迹,像被藏起来的打工人。█▌▀▄✖▇
裁员公司:CNET 。
我没能查到 CNET 这次裁员具体牵涉到了多少人,但比例有了, 50% ,一半的新闻和视频员工要丢掉饭碗。裁员不是什么稀奇事,但它时机选的好。一月份之前,这个公司已经用 AI 偷偷发表了 73 篇文章,这就很像是一个测试 AI 写作的实验了,试试它在新闻工作中的效率,再试试它的准确率,到了今天就顺便精简掉了 50% 的员工。这么看来应该是测试 AI 的这场实验搞得不错?No,它就是因为经常出错才被别人发现写文章的是 AI 。贷款计算问题,你买车欠了 25000,利率 2.5%,所以你每年都要多还 1000 利息?![]()
#它错了,因为我每年都要还贷款,欠的本金越来越少,还让我还 1000 利息,吃亏大发了。错就错了,不耽误它现在做出裁员 50% 员工的决定。连续两家新闻公司了,我,新闻专业,现在做编辑码字, bug 叠满。█▌▀▄✖▇
裁员公司:蓝色光标。
蓝色光标,广告行业的超级大厂。「全面拥抱 AIGC ( AI 生成内容)」,这口号喊得很响,蓝色光标做得也很果断:决定无期限全面停止创意设计、方案撰写、文案撰写、短期雇员四类外包支出。具体会波及多少人不知道,但有另外一笔帐可以算算:2021 年他有 5400 名员工,现在呢?#图源官网,它的员工人数在疯狂减少,但可能不是因为效益,而是效率。只剩 3000 人了。然后它还宣布停止外包,广告业真的不需要那么多打工人了吗?而且它的停止外包实际上和裁员区别不大,本质上都是减少了人所需要的岗位。还有,“无限期全面停止”几个字也挺骇人。而在广告行业, AI 可以自动生成各种类型的广告素材,写段广告词,做张产品图啥的,且产出内容速度很快。█▌▀▄✖▇
裁员公司:IBM 公司。
![]()
#图源官网,在它举办的 2023 年度峰会中,其中一个讨论就是人工智能对商业的影响。这个比例受影响的人不少,7800 人。数字还是公司首席总裁放出来的,而且人数还不是全部。这是一家国际商业机器公司,而且它涉及到的岗位特点也很明显:都不直接面向客户,比如人力资源等岗位。不过先给个稳定剂,这个数字只是预测,它是未来五年,预计 7800 个岗位将被人工智能取代。如果按照这个预测人群,那些不直接面向客户的岗位危险度可是直接飙升。█▌▀▄✖▇
裁员公司:知荔文化。
这是个五十人左右的设计师团队。在引入 AI 绘画后,公司人数已经精简掉了 20%,随着后续对 AI 绘画软件的深入使用,恐怕在今年会继续精简员工 50% 以上,也就是 20 多个人会失业。公司不大且人不多,但受 AI 冲击的比例太大了。为啥会精简呢,还是效率嘛。比如他们要做某个 IP 的人物形象,首先需要画出来原型稿,这个东西 AI 绘画就能做了,且速度很快,还能同时做好几个让甲方来选择,“效率提高了 50%—60% ,一个人可以顶三四个人”。好的,到这里我又要搬出 AI 绘画系统 Midjourney 了,让大家近距离感受下它的人物构造能力:
█▌▀▄✖▇
裁员公司:Meta 。
![]()
先做个比较,这次它裁掉的员工 10000 人,总数相当于:整个中央电视台Meta 大家听着比较陌生,但它的旗下拥有 Facebook 、Instagram 、WhatsApp 等社交媒体平台。这么大的全球性公司,计划裁员 10000 人,怎么看都是大手笔。所以盲目怪罪于 AI 有点瞎扯。我相信他们的说辞:“总体经济形势”是大规模裁员背后的关键驱动力之一。但 AI 在其中也有作用,毕竟裁员的理由中也有“提高效率”。█▌▀▄✖▇
裁员公司:微软。
15000 人,这是 9% 对应的裁员人数。为了提高效率,微软需要更多地利用 AI 工具,比如用它分析客户需要什么,还可以提供个性化的解决方案, AI 速度够快,转化率也就会够高。而这些原本需要销售和市场岗位的员工来做,现在这些岗位不被需要了。验证一下,让 AI 帮我问问 Topbook 的受众群体是谁?#其实它在胡扯,但不耽误很多大厂引入 AI 提高效率。█▌▀▄✖▇
裁员公司:亚马逊。
#这是官网,一家大公司裁员的消息,很容易被当成潮流的号角。亚马逊,为了借助 AI 提高自动服务的水平,2023 年 1 月宣布裁员,所以大概 13000 个全球运营和客户服务岗位没了。客户服务,这个岗位的大裁员受 AI 冲击很严重,现成的例子在国内就有,比如:京东 1 月宣布裁减约 5000 个客服岗位,占比 4%。理由都相似:为了提高客服效率和质量,选择利用 AI 和机器人来处理常见的咨询和投诉。我曾经有过一天的客服岗位经历,很枯燥但要面带微笑接听电话,一天下来,嘴干脸僵,所以也说不准 AI 取代这岗位是好事还是坏事。█▌▀▄✖▇
裁员公司:不全怪 AI。
还真别说,人工智能真是老板裁员的绝佳理由啊!管它理由是真是假。但为了不故意制造焦虑,必须要说明 AI 不是上述公司裁员的唯一原因。就拿 Insider 和 CNET 来说,这两家像亲兄弟一样,管它裁员的时机有多巧,打死也只是说经济逆风的原因,和 AI 毛线关系没有。不过前脚引入 AI,后脚裁员,你说是巧合?我不信。再插一段, Insider 的老板承认 ChatGPT 的产出有很多错误和剽窃的内容,但同时宣布无论如何都会使用它。够坚挺,所以下一次裁员准备好了吗(这句话是说给我自己的)?█▌▀▄✖▇
数据表明这是个开始。
例子总归很笼统,不过 Open AI 的一篇研究报告中的内容可以将数据说得具体点:80% 的美国劳动力至少有 10% 的任务会受到 GPT-4 语言模型的影响,19% 的美国员工被 AI 取代的可能性较高,这就说明至少 50% 的日常工作任务可以被大语言模型较好地完成。一些高收入工作面临被 AI 取代的风险更大。但几乎所有行业都逃不过人工智能浪潮的席卷。被取代最高的职业包括数学家、报税员、作家、网页设计师、会计师、记者和法律秘书。不过我这样的小编辑,收入不高,受冲击也不小,找谁说理去。![]()
#论文显示,他们对相关人员的收入和就业状况进行了调查。最后是不太可能受 AI 大语言模型影响的职业,包括平面设计师、搜索营销策略师和财务经理。论文采用的研究方法,是从美国职业数据库找出 1016 个具有标准化描述的职业,然后再确定每个职业所包含的日常任务有哪些,用这些东西进行测量。而咋判断是否能被取代呢?如果 AI 完成任务的效率比人高 50% 以上,就算能取代人类.。而 NBER 前几天也出了个报告,关于客服行业的:AI 可以提高客服 14% 的生产力,培训时长缩短至原有的 1/3。世纪科技论坛也偏要凑热闹,它说因为新技术,眼睛一闭一睁,五年内全球将减少 1400 万份工作。而咱这样的打工人对此的态度呢?普华永道出具的年度全球劳动力调查显示,担心自己的角色在三年内被技术取代的受访者占总数的1/3。
█▌▀▄✖▇
总归要进步,AI 和我都要。
在技术的冲击下,不论我们是选择拥抱新技术,还是签署“停止更新研究的联名信”去阻拦,大概的趋势不可阻挡,只不过在这个过程中会有很长时间的竞争:人和 AI 的竞争。在斗争中,双方都会取得进步,这是因为为了胜利,自身必须变得更好。就像我和我弟打架,眼看着他个子越来越高,我估计很快就要打不过他了。那怎么办呢?换个路径提高我自己嘛,试试增强体质把他拿捏。目前这是一场 AI 和人类的竞争,我们觉得它很强大,威胁了职业,所以我好像需要有点改变来保住我的饭碗哎。![]()
#2023 AI 年度报告也说, AI 目前的影响是降低成本,增加收入。一个例子就是,既然还没被裁员,那么我利用 AI 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AI 也反向对我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种要求目前更多基于人的独特性质。我,新闻专业,现在做编辑码字,简直在叠 bug 。这俩月以来眼睁睁看着人工智能文生文、文生图、图生图。看了一眼它仿写的古诗后,心里面不焦虑是假的。不夸张地讲,不用等以后,就现在它写的文章在某些逻辑和内容上就可以完胜我,不信就读下 Topbook 之前发的这一篇:
这篇文章是 AI 写的,它设置了小林和 Copilot 对话的情景,然后通过这个情景来介绍 Copilot 的各种功能。多好的设定啊。这篇文章我要写一天,New Bing 只用了十几分钟,比不了。而我现在的优势是我是人,所以我要站在岸边,像大家挥手喊话:“看到了吗,我是人哎,这篇文章是我(人)写的”。插科打诨也好,故作有趣也罢,我在努力和大家做出一幅交流的姿态,这种情绪价值和陪伴感是 AI 所不具备的。所以有了 AI 之后,我发现有两条路让我选:被它干掉 OR 变得更独特。短期来看,AI 还干不过创造力这东西。这或许就是我目前在这场和 AI 的职业竞争中获得的第一个进步。看嘛,有了 AI ,多了效率,也不得不被迫多了些创造力。毕竟我本身需要“更独特”从而在这场竞争中保全。至少目前这还算有效的方法。所以这么看,很遗憾前文列举的八家裁员的公司只是来打个头阵,在 AI 冲击下这个数字会大了去了。但也有值得慰藉的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