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年,零五零部队,由于沙子地地域较小,库房无法满足战备之需求,将驻址东迁了近三公里到黑洼门口,新建有能使解放车自由出入的多个大库房,内部设有天车,建筑施工由张家口市建承做。并将番号改为四三零。
驻军与庞家堡区、龙烟铁矿密切协作,节假日,互惠互访,军政企关系和谐。特别是与汤池口村人民亲如一家,每当节假日,驻军干战要到汤池口村走访慰问,为烈军属挑水、扫院等,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直到1985年大裁军,所属空后搬迁至山西大同,结束了红石山地区二十多年的驻军史。
庞家堡公社于1972年成立了“小林厂”,基地设在汤池口村的小洼(村西北,高泰山南崖下)职工来源于汤中毕业生,在小洼、高泰山东坡及蛤蟆口北山上种植松树,干部李森主管农林,几任书记王丙荣、贾树林等都重视绿化,他们是人民的好干部,先后多任厂长有:何尚林溉设施,直至1989年底。
1972年初,五十名区林厂职工,三十名被辞退,二十人转正,其中有原庞家堡区副书记曹万富之子一曹慧。二十人便于管理,他们于黑洼开荒,种植幼松,尺许高后,汤池口中学生,利用放暑假期,正值雨季,到黑洼的空闲地挖窝栽植,成活率百分之九十七(吕德旺讲)连续数年,黑洼的空闲草地上都植上了松树。
1973年,笔者上初二,植树休息时,同学李月明(汤池口人)到山上去摘"地豆子”(植物上结的小红果,类似枸杞,酸甜可口,属山珍)不慎被蛇咬到右手指,用鞋带扎紧手腕,多个老、李步亮、王丙成、穆玉等,公社採矿业盈利每年十万多用于绿化,山水沟修建有抽水上山的灌师背驾着他飞跑,到四三零驻地,军医牛大夫为其涂了抑制蛇毒的膏药,驱车送伤者到八区人民医院抢救,终化险为夷,住院四十天,伤指多年不能伸直,这也是红石山地区唯一的一次蛇患。
上世纪八十年代,象蛤蟆口这样的乡下人,坐过火车的人廖廖无几,而庞宣支线的火车,乘客进出基本都是我们红石山的职工及家属。九节车厢向来满客。
客车每日早六时自张家口北站出发,到达宣化站是早七点,七点十六分到达候家庙站,停车一分。候家庙、贾家营、李大人庄三站,未设站台及售票处,上车旅客凭车站管理处颁发的"补票证”上车补票,客车到达白庙站后,“倒拐”推上,到达庞家堡站是早上九点零五分,下行开车时间为十点一刻,午时十二点正达宣化站,到达宣化票价为零点捌元(候家庙是零点陆元)到张家口全程壹点陆元。欲到北京的旅客宣化换乘大同到永定门的车次,票价为叁点捌元,返程为肆点壹元。车辆一路走走停停,停停走走,慢若蚕虫,到站永定门时,已是星光璀璨、万家灯火啦,
需住店的旅客,急忙跑向旅店介绍处,一不小心把你搞到西单的皮裤胡同地下人防旅馆,当感到潮湿与郁闷时,出得门来,不远即可看到中国芭蕾舞团,倩男婧女进出大门的情景,一开眼界,也算遇祸得福吧。
红石山鼎盛时期,数万职工家属,产生的肥科足够多,每个生产队有一名大使(屎)人员,负责区域公厕卫生,暖季要将所有的粪水挑于沟下僻静处,冬季运回,冬季的冰粪更加宝贵。肥积的多,粮食产量高,品质佳。凡距矿山比较近的村庄,每生产队都有二到三人赶驴驮服务于矿山,加之採矿业,富业收入丰厚,年终收入要高于异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