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翟暾老师的两本书
文 / 宫瑞华
元旦刚过,即收到翟暾老师的两本书——《塞外的树们》《狗崽子》。
我和翟老师并不相识。之所以向我赠书,因为我们都是《红石山论坛》的编委(我是有名无实啊)。之前,在《红石山论坛》读过他的几篇回忆文章,对他有初步印象——对我们曾经的共同工作单位龙烟铁矿充满了无限的爱。
翟暾老师是文学硕士,大学客座教授,北京大学附属中小学远程教育教研院作文教学专家,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教育学会全国中、小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简快作文课堂教学研究与实践”总课题组组长,中国教育学会“钱学森大成智慧教育思想研究与实践”课题组核心成员,清华大学附属中学高级教师、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兼职教研员,简快作文创始人,简快作文著作权、商标权拥有者,《简快作文》杂志主编,五位少年作家培养者。其出版著作主要有《简快作文入门》(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学好作文的四种聪明技巧》(台湾咖啡田文化馆出版)、《北大附中附小简快作文》(共七册/北京大学附属中小学远程教育网印制)、《小酷熊简快作文》(共九册/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简快作文,超速成功》(中小学共六册/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出版),主编和参编2007《中考作文完全备考方案》(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和《2007高考作文高端预测》(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两部著作;公开发表教育教学论文50多万字。其中《简快作文,超速成功》系列教程,经全国近1000余家教学实验基地实验,广泛得到各地师生一致认可,被誉为“当代作文教育界的一面闪亮的旗帜”。
翟暾老师是红石山走出去的佼佼者。
翟老师的两部书,一本是文学作品集,一本是自传体逆袭励志小说。其中《塞外的树们》分为诗歌、散文、杂文、童话、故事五卷和矿山组诗、咏物抒怀、高山流水、寸草春晖、源远流长、朝华早拾、心之仰山、心之景山等8个小版块。翟老师的文笔简洁明快,清新隽美,正如序言中所说的,“无论是诗,是文,都写的是‘自己’是这一个”,打开书页,一股浓浓的乡土之风扑面而来。
我读翟老师的两本书是站在红石山的角度来看的。翟老师在龙烟铁矿工作多年,长期在教学一线,担任过教师、组长、班主任、团委书记、教导主任、书记、校长,后来调矿宣传科任科长,一直在宣钢工作了13年。他由一个特殊年代命运多舛受尽欺凌的“黑五类”“狗崽子”成长为一名文学殿堂的硕士,这中间龙烟铁矿无疑起到了历史驿站转折性的重要作用。如他所说,“在与那赤红色的铁矿石相处的四千七百余个日日夜夜里,笔者收获了爱情,收获了家庭,收获了孩子,收获了朋友,收获了事业,收获了如红色矿山一样的赤热情感。”龙烟铁矿成了他“思之,念之,系之,爱之的地方”。在这一点上,我们的心是相通的。只不过我与翟老师擦肩而过,比他早离开红石山几年。但这种视红石山为第二故乡的情感是一样的,思念之情从未间断。
翟老师把红石山比作情人,由衷地呐喊着:“矿山啊,我最初的情人”,仿佛在召唤他的初恋;翟老师把红石山比作“山姑”,“那红的色调哟/狂风越吹越艳/大雨越洗越红/小伙把自己深深的爱/都寄托给了这位山姑”;翟老师把红石山比作“龙宫”,他说“我骄傲,我生活在龙宫”,“巨龙变成了蜿蜒起伏的山脉”,“打开龙的胸膛尽情地挑选珠宝吧,……不绝的钢流在用色彩描绘着灿烂的未来”;翟老师更把红石山比作“战场”,他讴歌“近北庄是战场么?炮火连天/硝烟弥漫/夷平了土丘/腰斩了高山/卡车奔驰/铲车转动/恰似一辆辆装甲车开过”,英雄的矿工们“用汗水和赤红的精粉/铸造中华民族富强的脊梁/不似战场,胜似战场。”翟老师这发自肺腑倾注笔端的一腔热情让我们又回到那个“沸腾的群山”。
翟老师的两本书写的不全是红石山的事,但是字里行间又处处流露出他对红石山的眷恋。尤其是“矿山组诗”、“源远流长”和“龙烟人”“塞外的树们”更引起人们对红石山的无限怀念和感慨。读之,胸中的涟漪久久难以平静。他这样写“龙烟人”——“龙烟人喜欢红颜色”,“龙烟人把那些红土面子撒在路上,扬在房上,擦在身上,抹在脸上”,“这红土面子里有烈士的血,这红色是烈士的血染成的,是洗不掉的”,“龙烟人喜欢这红颜色象征着沸腾的热血”。只有亲身经历过的人才能迸发出这样的词句,只有真心爱着红石山的人才有这样的情感。那些“从未想到过择地而生,也从未因灾难而屈服,它们顽强的抗争着”的“塞外的树们”不正是红石山人的真实写照吗?反言之,红石山人不正像那些“每根神经末梢都向上,朝向寒彻无底的苍穹”的“塞外的树们”么?
(未完待续)
宫瑞华,男,生于1951年4月,河北省故城县人,大专,经济师,曾供职于中国人民银行故城县支行。任党组书记、行长。2011年5月退休。1971年8月去宣化钢铁公司龙烟铁矿工作,任轨道工、矿工会宣传干事。1981年11月调离龙烟回原籍工作。在多家报刊发表近百篇诗歌、散文、小说,著有长篇小说《命运烽火燃烧的运河》,诗集《未老集》。
经典又精彩|越读味越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