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19日,欧盟理事会正式批准了《欧盟市场禁止强迫劳动产品条例》,12月13日起正式实施。目的是为了维护劳动者权益,促进公平贸易,其中有条款规定,对进口产品全产业链进行严格审核,涵盖研发、生产、设计、销售、仓储、物流和广告等所有环节,所有出口欧盟的产品,若生产过程未遵守每日5小时8小时工作制,无论行业、规模或产品类型,都将被禁止进入欧盟市场。
国内许多人解读条例的内容主要是针对中国的,实际上是明令禁止在中国一些民营企业实行的996工作制,是打着维护劳动者权益的旗号,限制中国产品出口欧盟市场。因此应该加以反对。
但国内有不少网友对此表示支持,认为这是维护中国工人的的合法权益,有利于改变当前在一些企业普遍盛行的加班文化、竞争激烈、996 工作制,能让中国员工享受合法休息权益,过上更高质量的生活,这是社会发展进步的趋势。
客观来说,欧盟出台禁止强迫劳动条例的主要目的,当然不简单是为了维护人权、保护包括中国的发展中国家劳动者的权益,而是为了限制发展中国家产品的低价竞争对欧盟本地企业不利影响,以保护欧盟国家企业的利益和经济的发展。,
由于各国企业生产的产品的成本构成复杂,过去通常采取的反对低价倾销的调查比较困难,所以从强迫劳动入手来限制发展中国家的低价倾销反而更好操作,因为超出5天8小时工作时间、加班是这些国家企业员工的普遍工作状况,比如中国民营出口企业普遍实行的工作制、甚至全天候5+2、白+黑,或者叫007工作制。比如我国电动车龙头比亚迪员工的工作强度远超996,接近“007”模式;科技领头企业华为员工的加班也是众所周知的。
欧盟禁止强迫劳动的条例主观上是想限制发展中国家产品的低价竞争,但在客观上确实起到了保护发展中国家劳动者休息权的作用,所以是应该欢迎的。
在我国一些企业实行的996、007工作制,确实侵犯了劳动者休息权利,也违反我国《劳动法》,早就应该改正了。中国的老一代人习惯了加班文化,而条件更好、希望生活质量更好的年轻一代是普遍反对加班和996工作制的。因为让民众有更多的休息时间,生活更轻松舒适,是民众生活的美好愿望,也是社会发展进步的要求和趋势。
有的说工人加班是自愿的,可以选择不加班。实际上在一个盛行加班文化的企业的,你是无法选择的,只能被迫随大流和大家一起加班,否则就无法在企业干下去。
还有人担心取消了加班,员工只能拿基本工资,收入会大幅下降,对员工反而不利,所以反对取消加班。这种认识就如马云所说的“996工资制是福报”,能让员工增加收入,这是加班奴当久了已经分不清基本是非了。将员工的基本工资定的很低,通过以加班来让员工增加收入,这是一种侵犯劳动者权益的不合理的工资制度,一些企业正是靠这种侵犯劳动者休休息权的制度来压榨劳动者血汗、侵害劳动者健康。
所以,应该改革这种不合理的工资制度,提高员工基本工资水平,让劳动者能在每天合法的8小时工作时间内也能有不错的收入,才能破除996工作制和加班文化。
还有一种说法是欧盟批准《禁止强迫劳动产品条例》,直指中国996工作制,将会削弱中国企业的竞争力。如果中国的企业的竞争力主要靠工人加班,而中国产品的低价也主要靠劳动者的低工资和加班,也就是说中国企业的竞争力主要是靠压榨劳动者血汗获得的,那么这样的竞争力不可能持久,因为劳动者的时间、精力、工资的低水平都是有限的。
这样的依靠牺牲劳动者而获得的所谓“竞争力”,不要也罢,这不利于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更是对民众的一种摧残。
在2014年以前以产定销的中国制造业快速发展的黄金时代,多生产就能多创效,让工人多加班、压榨劳动者也确实是中国企业的竞争力。如今产能过剩,以销定产,许多企业产能利用率都很低,被迫裁员,员工已经没有生产任务、没有班可加了,在推行996工作制,还想靠压榨员工的劳动来发展,已经没有意义,只是做无用功。与其让工人在厂里白耗时间,还不如让他们享受合法的休息权,虽然收入不高,至少生活能更闲暇轻松。中国保护劳动者休息权,禁止996工资制,正当其时。
回顾历史就能发现,我国人权的进步,劳动者者权益的保护,实际上都是学习国外先进制度,或者被外国逼迫才实现的。如我国推行每周5天工作制,员工带薪休假制度,员工保险制度等,都是学习发达国家的经验和制度而建立的。
目前产能过剩,经济不景气,失业率上升,企业加班需求大幅下降,正是在企业推行劳动法,落实劳动者休息权的有利时机。欧盟实施《禁止强迫劳动产品条例》,正好给中国提供了落实劳动者权益良好契机,应该趁此展开劳动者权益检查,要求所有单位特别是民营企业禁止996加班制度,保障劳动者休息权。
这样,能让民众获得休息的权利,有更多的休闲时间,减轻工作压力,提高生活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