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革是一个人妖颠倒的疯狂时代,在“破四旧”、砸毁一切的疯狂导向下,中国历史上的各种文物都被破坏的差不多了。中国文化圣地曲阜孔庙就在这时被捣毁,孔家坟墓也是2000多年来首次被毁,斩断了中国文脉。
在上世纪60年代的文革中,学生和工人是“造反”的主力,北京各高校的“小将”们十分活跃,在北大聂元梓的带头下,出现了所谓的学生运动“五大领袖”,即北京大学的聂元梓、北航的韩爱晶、清华大学的蒯大富、北京师范大学的谭厚兰、以及中国地质大学的王大宾。
谭厚兰1937年出生于湖南望城的一个贫农家庭,建国后,谭厚兰得到接受教育的机会,她知道想要改变命运就必须好好读书,这股劲让她在1958年以优异的成绩从湘潭一中毕业,并被校方留下来工作。过了三年,谭厚兰作为“调干生”进入北大政教系学习。1965年又被送到北京师范大学政教系。
1966年,谭厚兰最先响应毛泽东“大字报”的号召,向北师大校党委领导人“开炮”。后来北京教育系统见下面的情况全被搞乱了,就派了工作组进驻各大高校,希望局势能尽快平静下来。
而谭厚兰不认可工作组的方式,又公开跟工作组对立,使得校内出现武斗事件。最终,工作组被赶走,谭厚兰成了北师大学生们心里的“英雄”。她随即利用自己的影响力组建了一个名为“井冈山战斗团”的造反派组织,此后多次冲出校园,去多个行政机关捣乱。
北京五大“造反派”领袖在当时很有名,许多中央的干部都听说过他们,对于那些惯用政治手段的人来说,这些年轻、有干劲、容易被蛊惑的学生,是很好的利用对象。
有一天,康生就找到了谭厚兰,特意交待一项任务——砸孔庙。
康生还专门画了一张图纸,将孔庙的大致构造标出,让谭厚兰大胆地去砸,见到什么就砸什么,不用有顾忌。(也有一说谭厚兰是听从北师大旧识林杰的命令)。谭厚兰也是不考虑后果,很快就真的去做了。
谭厚兰在北京五大造反派领袖之中第一个把触角直接伸到首都之外。她经过一番计划和布置,在11月9日带领200多北师大学生组成的“井冈山战斗团”,乘火车前往山东,目标直指著名的曲阜“三孔”遗迹。当地曲阜师范学院、山东水力学校、曲阜师范学校、曲阜一中等学校的小将展开热烈欢迎,双方马上联合成立“彻底捣毁孔家店革命造反联络站”。
11月15日,谭厚兰带着小将们在孔府大门前展开了“彻底捣毁孔家店誓师大会”,一番鸡血打过后,他们分头往里面冲,工作人员怎么拦都拦不住。
一部分小将把孔子雕像放在一辆卡车上,戴上“高帽子”游街。一些山东省委及曲阜的干部,就因为最初不希望他们破坏孔庙,也被挂上了“孝子贤孙”的牌子一起游街。
做完这些后,谭厚兰又想出一个馊主意——掘墓。这在国人心里是非常忌讳的事,她做起来却毫不手软。孔庙里的墓很多,全部挖不太现实,谭厚兰就针对性地挖前三代孔子、孔鲤、孔伋和后三代孔繁灏、孔祥珂、孔令贻的墓。
前三代因年代久远,基本上没什么东西,但孔子的墓碑被谭厚兰带头砸坏了。后三代时,孔家已被封建帝王予以很高地位,所以从中挖出许多珍贵的陪葬品。结果这批陪葬品一出现,极大地刺激到了贪财的人,后来还有很多墓被破坏。
据统计,谭厚兰领头造成的这场浩劫,共破坏文物6618件、烧毁古书2700余册、各种珍贵字画900多轴、历代石碑1000余座,光是国家一级保护文物就有70余件,这个结果,实在令人痛心。
不仅仅是物质上,精神层面的伤害更加大,孔子再怎么说也是几千年来读书人向往的楷模,孔家也有极高的地位,遭如此破坏,让中国文化斯文扫地。
后来谭厚兰变本加厉,1967年怀仁堂事件后,她挑头的“井冈山兵团”组织人力煽风点火,大肆揪斗、污蔑国务院副总理谭震林等老干部后来她还插手北京多所高校,在全国主要城市都设立了联络站。
凭借着激进的风格,谭厚兰成为北京市革委会常委、北京师范大学革委会主任,在当时有很大的影响力。
1970年后,谭厚兰被调回北师大隔离审查。1975年,审查结束,谭厚兰被送到北京维尼纶厂监督劳动,但是,她的波折到这里尚未结束。
1978年,中央大规模审查旧案,谭厚兰被北京市公安局逮捕。昔日她斗起人来威风,但轮到自己时却一直痛哭流涕,她对自己曾经的作为表示深切的忏悔,并揭发出很多事情。
1982年11月,她因患宫颈癌结束了生命,只有45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