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调试记事一则
刘国强
1992年前后,我所在的工厂购买了三台加工中心,有立式、卧式和龙门式三种。这三台加工中心分别由内地两个厂家和台湾地区的亨得公司生产。当时加工中心还算稀罕物,石家庄市有加工中心的工厂只有少数几家,但那几个厂都没有我们厂种类这么齐全。设备到厂后,安装调试期间我和另外几名同事配合生产厂家技术人员的工作。
设备调试时,内地两个厂家来的调试人员都是4个人,分别是负责机械安装调试1人、电气安装调试1人、机械加工工艺和数控加工程序编制1人、机床操作加工人员1人。四个人密切配合,圆满的完成了机床的安装调试任务。
亨得公司来了两名调试人员,一人是负责电气安装调试和机械加工工艺及数控加工程序编制的邰工程师,另一人是负责机床操作加工的蔡先生,两人共同负责机械部分的安装调试。两个人也是密切配合,圆满的完成了机床的安装调试任务。
看出来了吧,内地厂家四个人的安装调试工作,亨得公司两个人就完成了,按照亨得公司蔡先生的说法,公司是怕邰先生一个人出差太孤单,才安派自己陪同他来的,邰先生一个人完全可以独立完成这些工作。这话虽是开玩笑,但也说明邰先生是一个跨学科综合能力很强的多面手,典型的机电一体化人才。
从几个厂家调试人员的对比,看出我们在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不足,尤其是机电一体化人员的培养存在着很大的差距。一是专业方面,学机械的对电工电子等知识掌握的不够,会编程的对机床操作和加工经验不足;二是动手能力差。而加工中心又是典型的机电一体化设备,要想减少调试人员,必须有像邰先生那样的多面手才行。
说到机电一体化人才的培养,就要谈一谈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历史。最早的机电一体化产品是二战时期美国制造的世界上第一台数控机床,但那时还没有机电一体化这个名词。机电一体化的概念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末的日本,到上世纪80年代初,日本名古屋大学最早设置了机电一体化专业。 20世纪60年代为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初级阶段, 20世纪70年代为机电一体化技术蓬勃发展的阶段,这期间计算机技术、控制技术和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大大促进了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并逐渐在世界范围内被普遍接受。
机电一体化技术不是简单的机械技术和电子技术的相加,它是将机械、电子、计算机、光学、液压、检测技术等有机结合,实现机械设备和系统的自动化、智能化。它在现代制造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包括制造业、交通运输业、农业、医疗保健等。
我国内地在20世纪80年代初才逐步开始机电一体化方面的研究和应用,起步较晚,所以比发达国家和地区差距较大。那时国内许多产品很难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求,每年需要进口大量的先进设备。为了很好的使用、维护这些设备,就需要大量的机电一体化人才。但当时内地高校还没有设这方面的专业,所以造成机电一体化人才奇缺。而台湾地区当时是亚洲四小龙之一,其科技发展水平远高于大陆,机电一体化人才培养也比较早。所以我们看到设备调试时内地厂家参加调试的人员多于亨得公司就不奇怪了。到了20世纪90年代初期大陆才有高校陆续设置了该专业,首批学生毕业也在90年代中期了。后来这个专业改称为“机械电子工程”,在高职高专则仍延用机电一体化专业这个名称。
有鉴于此,我到高校工作后在担任机械电子工程系主任期间,特别注重机电一体化人才的培养。为了办好这个专业还和教务处的同志到河北工业大学、天津工业大学等去学习取经。每年的新生入学专业教育我都会结合前面提到的设备调试的事例,讲解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和这方面人才的重要性以及毕业后的就业前景,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多年后,几位从事技术工作并在机电一体化方面颇有建树的学生返校看望我时说,当年老师举例激励我们学好机电一体化专业,将来报效国家的情景还历历在目。看到自己的学生在工作中取得成绩,心中自然是很欣慰,不仅为学生的成长成才而高兴,也为自己从事的教师职业感到自豪和骄傲。
2023年12月21日
注射、微创,不开刀,随治随走
微信预约:132 3116 2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