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迪研究 | 中国医药企业出海机遇与挑战及成功案例借鉴

职场   2024-12-17 20:03   上海  


作者 | 沈孝鸣、王英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浪潮中,中国医药企业出海渐成趋势。国际医药市场规模庞大,对创新药品、高质量仿制药需求持续攀升,为国内药企带来前所未有的拓展机遇。但海外征程绝非坦途,其间布满荆棘,潜藏诸多复杂问题亟待攻克。 




一、法规与审批壁垒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医药法规、审批流程大相径庭,这是横亘在中国药企面前的首道难关。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欧盟药品管理局(EMA)等国际权威监管机构,标准严苛、程序繁复。以 FDA 为例,新药申请需历经临床前研究、多阶段临床试验、提交海量数据资料,审核周期漫长,动辄数年。数据完整性、试验设计科学性、药品质量可控性,任何环节稍有差池,便可能招致拒绝信,前期巨额投入付诸东流。


欧盟审批虽秉持统一理念,可各成员国具体执行细则存在微妙差异,企业既要契合欧盟整体框架,又得兼顾地方特殊要求。例如,药品标签规范在不同语种国家有别,不仅涉及语言翻译精准度,还关乎剂量、适应证、禁忌等关键信息呈现方式,稍有不慎就违规。中国药企出海,务必组建深谙目标市场法规的专业团队,从研发初始便对标国际规则,提前规划申报路径,全程把控数据合规,避免因法规 “水土不服” 铩羽而归。




案例:贝海生物的BH009


贝海生物自主研发的新药BH009(商品名:Beizray®)正式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上市批准,主要用于乳腺癌、非小细胞肺癌、头颈部鳞癌、前列腺癌以及胃癌的治疗,是广东省首个直接向美国 FDA 递交新药申请(NDA)并在美国获批上市的新药,其成功在于从研发到申报的全过程严格遵循 FDA 的标准和要求,在临床试验设计、数据收集与整理等方面都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从而顺利通过审批,为企业开拓美国市场奠定了基础。




二、知识产权保护困境


知识产权堪称医药企业核心资产,海外布局时却极易陷入侵权纠纷泥潭 。国际医药巨头手握海量专利,筑起坚固技术壁垒;部分药企还玩起 “专利丛林” 策略,围绕基础专利衍生众多外围专利,限制后来者入场。中国企业稍有创新突破,便可能被无端指控侵权,高昂诉讼费、赔偿金以及漫长诉讼周期,足以拖垮企业研发节奏、资金链。


与此同时,国内药企自身知识产权意识淡薄,专利布局常滞后于研发进度,海外专利申请覆盖不足。产品出海后,易被竞争对手抢注改进专利,反制己方市场拓展。要突围,企业需强化内部知识产权管理体系,研发与专利申请同步推进,构建严密专利网络。出海前全面检索排查潜在侵权风险,必要时借助国际知识产权律所专业意见,协商交叉许可、专利收购等合作,化解纠纷隐患。




案例:亚盛医药的奥雷巴替尼


亚盛医药与武田就第三代 BCR-ABL 抑制剂奥雷巴替尼签署独家许可选择权协议,亚盛医药在协议签署后将收到 1 亿美元的选择权付款,并有资格获得最高约 12 亿美元的选择权行使费及额外的潜在里程碑付款等,亚盛医药通过及时有效的专利布局,确保了自身在该药物研发过程中的知识产权,为其与国际药企的合作提供了有力支撑,使其能够凭借知识产权优势获得丰厚的收益和市场认可。




三、文化差异与市场适应性难题


文化差异深刻影响医药产品市场接受度。东西方用药习惯、理念迥异,中医传统理论的辨证施治、复方用药,与西方追求单一活性成分精准治疗思维相悖。中成药出海,若宣传推广照搬国内话术,西方消费者一头雾水,难以认同药效。即便化学药,服药频次、剂型偏好也因地域不同。欧美青睐便捷口服制剂、长效缓释剂型,部分亚洲国家对注射剂接受度偏高。


市场调研缺位,是不少药企海外折戟根源。未精准洞悉当地疾病谱、医保政策、消费能力,产品定价失准、市场定位偏差。高价创新药在低收入国家无人问津,低价仿制药入高端市场又因 “性价比” 质疑难立足。企业需扎根目标市场,聘请本地调研团队,深挖文化风俗、医疗生态,据此改良产品包装、剂型、宣传策略,契合本土需求并灵活制定多元定价体系,携手当地经销商、药企,借渠道优势敲开市场大门。




案例:以岭药业的国际化之路


以岭药业凭借在中医药国际化进程中的卓越贡献,其案例《以岭药业 “中药现代化” 之路:讲好出海故事,国际化进程独占鳌头》成功入选第二届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案例。以岭药业通过理论 “出海” 构建核心竞争力,用研究证据讲好中医药故事,以卓越产品赢得海外认可。例如,其在向海外推广连花清瘟胶囊时,并非单纯强调中药的传统理论,而是通过现代科学研究方法,证实其在治疗感冒、流感等方面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以符合西方医学药物疗效评定标准的手段,让海外消费者更容易理解和接受中医药产品。




四、人才与研发国际化短板


国际化人才匮乏,掣肘药企海外拓展步伐。研发环节缺精通国际前沿技术、熟悉全球法规的科学家,临床试验难以高效设计、精准执行;商务谈判缺深谙跨文化沟通、国际商务规则的精英,合作协议条款易处劣势,市场准入谈判举步维艰;营销领域缺洞悉本地市场、擅长品牌塑造的人才,产品推广绵软无力。


研发投入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亦限制竞争力提升。海外药企研发支出常占营收 15%-20%,持续砸钱探索新技术、新靶点;国内多数药企研发占比不足 10%,研发模式偏仿制改良,原始创新动力不足。企业应全球揽才,设立海外研发中心,融入当地创新集群;加大研发资金倾斜,参与国际科研合作项目,吸纳前沿成果,从 “跟随式” 向 “引领式” 研发转型。




案例:恒瑞医药的研发与人才战略


恒瑞医药宣布将其自主研发的 GLP-1 类创新药 HRS-7535、HRS9531、HRS-4729 在除大中华区以外的全球范围内开发、生产和商业化的独家权利有偿许可给 Hercules 公司,展示了其在研发创新和国际化合作方面的成果。恒瑞医药长期以来重视研发投入,每年投入大量资金用于新药研发,吸引了一批国内外优秀的科研人才,建立了国际化的研发团队,在全球范围内开展科研合作与交流。其研发的创新药在质量和疗效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为出海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为国内药企培养和吸引国际化人才提供了借鉴。




五、供应链风险与成本管控压力


国际供应链局势波谲云诡,政治摩擦、贸易壁垒、公共卫生危机频现,给中国药企出海带来物料供应、物流配送难题。关键原料药出口受限,海外生产基地原材料断供;运输受阻致药品交付延迟,错过最佳上市窗口、违约赔偿接踵而至。且国际物流成本近年飙升,压缩利润空间;加之海外建厂、运营成本高昂,环保、劳工法规约束严格,成本管控难度剧增。


药企需分散供应链布局,国内、东南亚、东欧多区域设厂,降低地缘政治冲击;与优质供应商签长期合同,锁定价格、保障货源;优化物流方案,利用大数据预测需求、规划路线,降低运输成本;精益生产、智能制造降本增效,提升成本竞争力,确保海外业务稳健运营。




案例:百济神州的全球供应链布局


百济神州作为一家在全球范围内具有广泛业务的中国药企,通过在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生产基地和研发中心,有效分散了供应链风险。其在美国、中国、欧洲等地的布局,使得原材料采购、生产制造和市场销售能够更加灵活地应对各种外部因素的影响。例如,在疫情期间,尽管部分地区的供应链受到冲击,但百济神州通过其全球供应链网络的协同运作,保障了药品的稳定供应,维持了企业的正常运营,为其在全球市场的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六、应对策略


中国医药企业出海征程已启航,虽荆棘满布,但只要精准洞察上述问题,修炼 “内功”、巧用 “外力”,以法规为基、创新为翼,借人才破局、依市场塑形,定能冲破阻碍,在国际医药舞台绽放华彩,让“中国药” 惠及全球病患,铸就世界医药产业新版图。这一路,需企业、行业协会、政府协同发力。企业砥砺奋进,协会牵线搭桥,政府保驾护航,合力驶向深蓝并驶向全球医药产业潮头。




七、中国医药企业出海成功的案例对其他企业有哪些启示?


中国医药企业出海成功的案例对其他企业有哪些启示?以下是一些中国医药企业出海成功的案例对其他企业的启示。




重视研发创新


持续投入:恒瑞医药近十年来研发投入累计达 292 亿元,位居全国医药行业前列,才支撑其有 13 款自研创新药和 2 款合作引进创新药在中国获批上市,并有80 多个自主创新产品正在临床开发。这启示其他企业要想在海外市场立足,必须坚定地持续投入研发,为企业长远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源头创新:真正有创新实力且能解决临床尚未被满足需求的产品,在国内外才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如百济神州的泽布替尼,作为首个获 FDA 批准的中国创新抗肿瘤药物,是因为其在治疗套细胞淋巴瘤方面有独特优势;君实生物的特瑞普利单抗成为美国首款且唯一获批用于鼻咽癌治疗的药物,满足了特定疾病领域的治疗需求。




选择合适的出海模式


借船出海:对于大部分中国药企而言,借船出海是更稳妥、更易复制的模式。和黄医药的呋喹替尼通过与日本武田制药合作,借助其专业能力和全球商业化布局,成功实现海外拓展,企业可以通过将项目授权给有实力的海外药企,利用对方的资源和渠道,降低自身风险和成本,快速进入海外市场。


造船出海:虽然难度较大,但也有企业选择自主研发、造船出海并取得成功,如百济神州。这需要企业自身具备强大的研发实力、资金支持以及对海外市场的深入了解和运营能力,能够独自承担海外市场研发、商业化运营全流程的风险和挑战。




注重临床研究与数据质量


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和黄医药的呋喹替尼获批是基于两项大型 III 期临床试验数据,包括国际多中心研究 FRESCO-2 和中国研究 FRESCO,且在试验过程中充分考虑了不同国家患者的特点和需求。这表明企业应积极开展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确保临床数据的科学性、可靠性和代表性,以满足不同国家和地区药品监管机构的要求。


与监管机构沟通协作:在临床试验过程中,要加强与海外药品监管机构如 FDA 的沟通交流,及时了解其政策动向和审评要求,并根据反馈意见及时调整临床计划和研究方案,提高药品获批的成功率。




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意识


在出海过程中,知识产权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企业应注重知识产权的保护,提前布局专利申请,确保自身研发成果得到充分保护,防止技术泄露和侵权风险,为企业在海外市场的长期发展奠定基础。




培养和引进国际化人才


专业人才助力国际化决策:恒瑞医药引进行业领军人才江宁军博士提高了创新国际化战略决策能力。具有国际化视野和经验的专业人才,能够帮助企业更好地了解海外市场动态、法规政策和行业趋势,制定出符合国际市场需求的发展战略和营销策略。


搭建国际化团队:成功出海的企业还需搭建一支具备国际化背景和专业能力的团队,包括研发、临床、注册、商务等多方面的人才,以高效推进药品的海外研发、申报和商业化进程。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拓展合作渠道:积极与海外药企、科研机构、高校等建立广泛的合作关系,通过合作研发、技术转让、授权许可等多种方式,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加速企业的国际化进程。如百利天恒与百时美施贵宝达成许可与合作协议,推动了其双抗 ADC 药物的海外发展。


参与国际学术交流:企业应鼓励科研人员参加国际学术会议、研讨会等活动,展示自身的研发成果和技术实力,提升企业在国际医药领域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同时也有助于及时掌握国际前沿技术和研究动态,为企业的创新发展提供参考。




本期作者


沈孝鸣


兰迪律师事务所 高级合伙人


专业领域

民商事争议解决、产业园区与高新企业、互联网与信息技术


联系方式

sam.shen@landinglawyer.com

13636688966


王英


兰迪律师事务所 律师


专业领域

医疗大健康法律服务业务、新能源法律与公司治理股权纠纷、各类合同纠纷与婚姻家事业务、涉外法律服务业务


联系方式

ying.wang@landinglawyer.com

15921867121

兰迪律师
致力于打造由华人主导的国际大所、强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