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盘山文库收藏
一、白・黒磁三足杯
高3.9㎝ 口径10.2㎝
盛唐 8世纪前半
常盘山文库
这是中国称为 「铛」的金属器造型的陶瓷制品,日本学者称之为端反三足杯,有三足、一柄。 内壁为白釉,外壁自底至底施以棕黑色高温釉,口沿内侧有 1 公分未施釉,显示此器是以伏焼(覆烧)工艺制成。 8 世纪前半期在陕西省西安市的韦美美墓出土了一件类似的器物。
▲ 61.「陕西省西安东郊韦美美墓」,733年,61a
參考SACA學會發表專文:《初期白瓷的诞生与白瓷的五大阶段 / Early White Porcelain of the Sui & Tang》
二、白磁三足把杯
高4.5㎝ 口径9.8㎝ 底径3.8㎝
盛唐 8世纪
常盘山文库
白瓷三足把杯,环形把手、简化的兽足形三足,兽足细小而有力,制作严谨而紧凑。
在公元 8 世纪前半期736年陕西省西安南郊李倕墓的古墓中曾出土一件与此相似的作品。 这种造型并非陶器的原创。 环状的把手和兽足常见于同时期的金属器皿上,显示它造型来自金属器皿。
虽然没有发现与本件器形相同的金属器皿,但其三足及带柄的浅底与中国称为 「铛(とう)」的器皿类似,在以出土大量金属器皿而闻名的陕西省何家村的一个地窖中曾出土一件金器。 作为一种变体,此作品可能是同源。
常盘山文库的这个排列和买法,从根本上复刻了李倕墓,这种购藏方式十分有趣,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李倕墓三足白釉瓷铛,1件。M2:53,胎质同前,敞又,尖圆唇 外撇,斜弧腹较浅,圜底;又沿下一侧有环状鏊 ,下腹有三个兽蹄形足。
内外壁通体施白釉 ,釉层较前者略厚,釉色、光泽均较好。高4.2厘米,又径9.4厘米,底径3.6厘米,足高约1.1厘米。
▲ 62.「陕西省西安南郊李倕墓」,736年,62b
李倕(711 ~ 736年)是唐朝开国皇帝高祖李渊(566 ~ 635年)的第五代孙女,因病卒于唐开元二十四年(736年),当时年仅25 岁,葬于长安东南郊乐游原。1200 多年后的2001年11 月中旬至2002 年1 月,在西安理工大学曲江校区的基本建设考古中,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在这里发现了李倕墓葬,并且对其进行了发掘。
李倕墓中还发现了28件微雕,有琥珀和象牙两种,可惜暂时不知道它们原本的位置。琥珀雕件5件,有立俑1件、鸾鸟1件、鸳鸯1件、雀鸟1件。所用琥珀为紫红色,均具透光性。牙雕23件,有小人俑、瑞禽、怪兽及建筑模型等。
随葬品中的金、银、铜器也都很有时代特色。有鸟兽葡萄纹内弧八角形银背铜镜、铜提梁罐、鎏金银锁、花鸟鱼子纹三足银罐、六曲葵花形螺钿铜镜等,以及朱书墓志砖。
朱书墓志砖呈方形,正面磨光,志文朱书,共14竖行,满行19~23字,共计267字。从墓志可知,李倕字淑娴,是唐高祖李渊的第五代后人,开元二十四年(736年)因病卒于京兆胜业之里第,年仅25岁。
李倕的丈夫为宣德郎、直弘文馆学士侯莫陈氏。侯莫陈氏出自鲜卑。宣德郎为正七品下的文散官(无任所之官),相当于今天的大学教授。李倕于开元二十四年(736年)正月七日病死于长安胜业坊自己的宅邸。
胜业坊位于皇城之东,玄宗皇帝处理政务的兴庆宫之西邻,是贵族专享的宅邸。墓志中在这一段写下了深深的哀悼之语,“有子在于襁褓”说明李倕刚刚产下一个婴儿,推测李倕可能死于难产。
《大唐宣德郎前直弘文館侯莫陳故夫人李氏墓誌銘並序》
夫人諱倕,字淑嫻。五代祖聖唐神堯皇帝,豫章郡王亶之孫,嗣舒王津之第二女也。夫人德茂瓊源,□□蘭緒,生於盛邛,長自河間,柔順稟於天心,禮約非於師訓。及升弁之歲,蒼雁來賓,皮帛表儀,出配君子。承富貴之裔,逾組釧之功;處羅綺之榮,無忌澣灌之色。豈謂膏肓□□,□藥石無徵,雲雨滅於陽台,魂魄歸於泉路。粵以大唐開元廿四年正月七日,春秋廿有五,終於京兆勝業之里第。即以其年月廿二日,遷厝於龍首原,禮也。晨□警路,哀輓成吟,里絕相聲,行多慟咽。有子在於襁褓,未經吹棘之悲,親戚感而臨棺,終痛彌天之別。乃為銘曰:翠崿之北,皇城之東。傷彼白玉,沈於此中。孤□曠野兮生荒草,千秋萬歲兮多悲風。
SACA學會網站
加入讨论群,添加宝榜创始人微信:
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