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当然要读的 关键是大学要改
情感
社会
2025-02-02 11:00
江苏
---点击下方名片关注:“鞠强”公众号
---点击下方▶按钮收看鞠强教授音频讲座:
---点击下方▶按钮收看鞠强教授视频讲座:
学生:老师您好!我有个问题想请教您。现在“读书无用论”很流行,很多人说上了大学本科也没用。那老师,您怎么看待这个问题呢?鞠教授:读书无用论目前非常流行,但我的观点是:它既对又不对。书还是要读的。为什么呢?从人类的发展史来看,前代积累的知识、经验、技术、方法,都是通过读书这种方式传承下去的。所有的技术与经验,如果靠自己在实践中摸索,成本是非常大的。在人类发展史上,还没有出现过哪个地方因为读书少了反而变得发达的。日本、英、美利坚都没有出现过这样的情况。然而,读书无用论却总是在我们这块土地上流行。我的人生已经是第三回遇到这种情况了。小时候在十年特殊时期,那时候流行读书无用论,这很不正常。后来改革开放初期,又出现了“搞导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这种说法,也很不正常。如今,读书无用论已经是第三次流行了。所以我们在反省,我们这个地方为什么老是流行读书无用论呢?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我们的读书机构太封闭了。这个机构只有一种类型,叫做公有企业。其实我们的大学主流也是公有企业,它里面存在公有企业的一切问题:不负责任、互相扯皮、产品不适销对路、效率低下、成本高企。我们可以去查查世界上好的大学,到底是公办的多还是私立的多?答案是私立的多。因为大学也是一种特殊的企业,公有企业的所有问题在公办大学里全都有。我们的高等教育体系非常富有特色,整个大学的总体主流是公办的。所以它不太在乎产品是否适销对路——教育内容根本不实用,与需求脱钩。大学学完了以后,如果你觉得自己“羽翮已就,横绝四海”,那你一定是个心理有问题的人,或者是精神分裂。如果你学了四年以后觉得没学到啥,这才是一个正常的心理状态,说明你还有理性。这说明我们的大学产品出了问题。并非不要读书,而是我们目前以公立大学为主的机制肯定是不能变的。但至少在这个基础上,要尽力引入市场竞争的成分。比如现在的拨款制度,也是大锅饭制的。现在是每招一个大学生,体制就给你拨多少万块钱,那不等于统购包销吗?产品好坏无关了吗?不能这么改。应该根据毕业学生的就业率和他第一年的薪水来拨款。有人说,就业率可以造假。那么造假呢,你不能让大学自己来统计,要第三方独立机构,而且要竞争性的,对大学的统计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如果有7家公司同时来进行统计,凡是统计的数字非常偏离平均数的,非常高或非常低的,给予的咨询费、统计费就打折。那大家都不敢瞎搞了。在建立在就业率和初薪的基础上进行拨款,就会一定程度上扭转大学不管产品质量的趋势。现在最大的问题不是说要不要读书,读书还是要的。如果搞得读书无用了,这个社会还有希望吗?关键是读什么书,要读有用的书。要通过动力机制的建设,使得大学努力去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这才是正确的方法。想要学习更多管理心理学内容,点击关注鞠强教授微信视频号“鞠强教授管理心理学”
鞠强教授,自筹巨资科研,管理心理学家、心身问题干预专家。
北理本科复旦硕士,早年武汉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上海财经大学、河北医科大学附属二医院特聘教授、兼职或客座教授,曾管理咨询扭亏54家企业,学术实战俱行,善投资和自办企业。
专著12本,十一本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一本《社会稳定-领导者管理心理学深层解读》,鞠门学术体系创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