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转业战友转业时,有着多种选择,原籍、驻地、配偶户口所在地,当三者在不同的地域和城市,就要好好分析考量一番,作出最适合自己的选择。
在城市抢人大战的背景下,不少退役军人也面临何处归属的问题,东部城市与西北城市、大城和小城差别巨大,在有选择的前提下,何去何从困扰着不少转业军士。
01大城市意味着什么?
在西部服役十多年的战友老胡总算如愿转业,他去了媳妇户口所在的东部沿海发达城市,虽然前两年狠心攒钱买了套房,但回去才发现,跟当地同龄人比,差距还挺大。
从现实意义上讲,大城市层级高,单位架子大,位置多,再加上人员流动性大,处处充满机遇,由此带来更大的成长空间,给每个人以极大的希望和憧憬。当然,大城市上班带来更深层次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思维和视野上,站位更高,见识更广,从而带来更丰满人生体验。此外,大城市资源丰富,教育医疗娱乐等都是小城市无法比拟的。
不过选择了大城市,也并非万利而无一害,支撑着大城市光鲜的背后,是动辄数万每平的高昂房价,孩子巨大的教育成本,经济上让人倍感压力山大,再加上快速生活节奏,每天早晚超过一个小时的通勤,时间成本也不容忽略,如果没有过硬的经济支撑,即便在大城市也难有幸福可言。
02 去小城市又会怎样
同一个单位的战友小王则与老胡相反,他转业回了家乡,西部某县城,虽然安置到当地较好的部门,但分分钟都在后悔。当时真是脑子发抽了闹转业,当地经济发展较差,属于贫困地区,待遇实在是赶以前差远了,而且一去单位,就被安排到村里驻村扶贫,苦不堪言。
很多战友农村出身,转业回到故土,很可能就是三四线小城。这里架子小,编制少,所以进步空间极小,特别是转业的军士受身份限制,晋升太难,毕竟庙小难以容身。大部分人回来啥样,可能到退休还是啥样,一眼看到头的人生,日益局限的视野和一成不变的生活状态是回归县城人的常态。在优秀人才向大城市聚焦流动后,留守的或者资资平平或者年龄偏大,尤其是医生、教师等人才缺乏,对当地居民医疗和孩子教育是个极大考验,小地方孩子要想再走出去,必须付出更高的代价和成本。
选择了小城,就等于提前选择了养老状态,安逸的生活,工作慢节奏,有大把的业余时间让你满足自己的喜好,不大的县城20分钟就转便全城,喝酒天天能约,喝茶、麻将、钓鱼等活动随时可行,对于朝九晚五的人来说,你可以晚上随意嗨,早上懒洋洋睡到八九点,没有丝毫压力。
03如何看待?
一是看个人追求。不少战友当年怀揣着梦想到军营,因种种原因在军营碰壁,无奈转业复原,但他们对个人进步还有所期待,最好选择到大地方落户安置,不过要考虑到大城市安置人数多,竞争激烈的现状。还有一种则是长期在军队基层摸爬滚打,过腻了这种日子,对个人也没有太高追求,只想要老婆孩子热炕头的普通百姓生活,则可以选择回老家安置。
二是看能力匹配度。有的战友在军营经过数个核心岗位历练,个人能力素质突出,无论是文字功底还是协调指挥均能拿得出手,到了地方一样适应快,选择大城市准没错,有能力就需要有高起点平台去展示。而在军营时混迹自己一亩三分地,天天王者吃鸡的,能力素质一般的战友则更适合回小城,毕竟大机关都是人精,进去适应不了更难受,小地方竞争不太激烈,更适合自己。
三是看家庭婚姻因素。转业的战友大多上有老下有小,父母和妻儿在一地,那选择哪里毫无疑问。但如果在不同地域,则要好好征求家属及父母意见,最终决定去向,总不能一转业继续两地分居,然后离婚收场。在出现意见分歧时,尤其要慎重,按照重要程度列出一二三,分情况讨论研究,避免日后后悔。总体来说,如果经济支撑,能去发达地区强过贫困地区。
四是看可选城市安置情况。选择城市,并不能一味盲目选择沿海大地方,或者大城市,因为大地方竞争异常激烈,搞不好鸡飞蛋打一场空。要了解清楚往年安置大体情况,当地党委政府对待军士安置的重视程度。比如有的大城市,因为安置人数太多,而编制有限,于是把军士安排到效益较差的事业单位或企业,或者安排到事多加班又没前途的“老黄牛”岗位,最终过得比部队还辛苦。但回到小地方则认为人员少,单位岗位选择空间大,或者因为军转素质相对当地公务员较高,而把军转当成人才对待,因而回县城进可攻向上级走,退可守在当地也比较滋润。
还是那句话,看似是选择在哪安置,其实上选择的是未来一种生活!
点击↓↓下方名片关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