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在《烂尾娃现象解读:中美社会发展的隐性差异》中,老辉儿探讨了中美差异的核心在于人和知识的地位,即以发展人、探索未知知识领域为中心,还是以规范人、培训技能为中心的不同倾向。本文将进一步从经济、福利、教育、工作机会和生活方式等多个关键维度,力图较为全面解读这两个国家在社会发展中的差异。
1. 经济:超大规模与科技创新的不同赛道
中国经济的优势在于规模效应,这种“超大规模性”在基础设施建设、制造业、电子商务和餐饮服务等方面表现突出,并不断扩大领先优势。这种规模不仅让中国在这些领域“遥遥领先”,还形成了独占市场的垄断效应,使竞争者难以进入或存活。中国的市场逻辑更强调“赢家通吃”模式,这在全球供应链和产业布局中也得以体现。根据《经济学人》杂志2021年第8期《中国是前无古人的世界工厂》数据,中国制造业增加值全球份额在2009年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2018年全球占比近30%,超过美日份额之和。
然而,美国在高科技领域依然占据世界领先地位,尤其是在人工智能、半导体、生物技术和航空航天领域,短期内似乎被超越的风险不高。美国的创新体系和专利保护机制也鼓励企业长期投入研发,因此两国的经济优势表现为中国的规模驱动和美国的创新驱动,各自发挥不同的特长。
不少人认为中国面临的些许困境源自西方的“卡脖子”。然而,作为人类历史上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最高、基建能力最强的大国,中国实际上更有可能“卡别人脖子”。在这种强大的制造和基建能力面前,任何钱能解决的问题都可以解决,真正难以应对的是那些无法单靠金钱解决的问题。
2. 福利体系:不同群体的受益者
在社会福利方面,欧洲传统较为浓厚的国家,包括欧盟、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以全民高福利为特点,保障覆盖全面。然而,美国的福利体系更针对有需求的弱势群体,而非普惠性质。相比之下,中国的福利体系更倾向于上层和体制内群体,这使得公务员、国企员工及其他体制内人士享有较高的福利保障。这种体制内外的分化导致福利资源主要向体制内集中,进入体制成为获取优质福利的重要途径。
这种福利模式反映了中美两国不同的社会价值取向:美国注重为社会底层提供最低保障,注重社会公平开放前提下强调个人的自我奋斗。而中国则更注重维持社会稳定,通过保障体制内群体来维系权力结构、既得利益者和社会秩序。
3. 教育:素质教育与工具理性的对比
美国和西方国家的教育以“素质教育”或“博雅教育”(liberal arts)为中心,注重培养人的全面发展。博雅教育源自中世纪大学教育的传统,包括“三艺”(文法、逻辑、修辞)和“四术”(算术、几何、音乐、天文学),涵盖了形式科学、自然科学和人文学科。这种教育体系不仅注重知识的广泛性,还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造力,使学生能够灵活应对复杂的社会和职场环境。
相较之下,中国的教育体系更注重工具理性,即培养党、国家和社会需要的有用人才。教育的核心任务是为国家的经济和政治发展服务,避免个人的自我发展超出党和国家控制的范围。因此,中国的教育往往更加应试化和实用化,强调知识的应用性和职业技能的培养。虽然近年来素质教育在中国也有所推广,但整体教育模式仍以考试成绩和就业导向为核心。
4. 工作机会:职业资格和劳动价值的差异
中美两国都实行持证上岗制度,因此跨国职业转换需要重新获取资格证书,并适应新的法规和行业标准。然而,在劳动价值的体现上,两国存在显著差异。
美国的劳动在GDP中的占比较高,劳动者的工资水平相对较高。例如,美国的最低时薪通常在10美元以上,而在近期码头工人罢工中,他们达成了63美元的时薪协议。这意味着年收入可以达到11.3万美元,远超家庭收入的中位数,使这些工人成为类似于“工人贵族”的群体。这种现象表明某些职业在美国具备高度垄断性,高收入者的工会组织能够为成员争取更多利益。
相对而言,中国的劳动市场更加灵活,但劳动者的工资水平相对较低,且劳动者的权益保护机制较为薄弱。体制内与体制外、城市与乡村的工资水平差距显著,社会对既得利益群体维护自身利益的制约能力较弱,整体包容性较高。
在 Stewart Paterson 的文章《Why Is China in a Consumption Slump》(《为何中国消费在降级?》,发表于2023年9月)中提到,2021年中国的家庭消费支出占GDP的38%,而日本为54%(高出16个百分点),美国则为68%(高出30个百分点)。这一数据表明,中国劳动者在国民收入中的占比明显低于世界制造业第二、第三大经济体的水平,几乎只有第二名的一半。这反映出虽然劳动者在经济生产中发挥了关键作用,但在收入分配中却处于相对弱势地位。
5. 生活方式:消费主义与自然主义的碰撞
中国的生活方式深受消费主义影响,餐饮、购物和服务业发达,特别是在亚洲风格的餐饮和送货服务方面,“便利性”成为一大优势,遥遥领先。周末,人们往往选择去商场聚会、享受美食和娱乐,形成了浓厚的消费氛围。
相比之下,美国的生活方式更偏向自然主义,人们喜欢户外活动,周末会选择去公园、海滩或山间徒步旅行。美国的家庭也更倾向于亲自动手修理房屋、园艺和制作食物,强调与自然的接触和自我动手能力。
在基础设施方面,中国凭借“基建狂魔”的优势,新建的城市和交通设施无论从规模还是现代化程度上都领先美国。然而,美国的居住空间相对较大,尽管其住宅在中国的混凝土森林面前显得墙皮像纸一样薄,但普遍享有更宽敞的居住面积。两国在生活方式上的差异,反映了各自社会结构和价值观的不同取向。
总结:两种社会模式的差异与启示
总体而言,中美两国的发展路径和社会模式在多个方面展现出显著差异。美国更加以人为中心,强调个人的发展与自然的融合,崇尚自我探索和创新。而中国更以国家为中心,通过规模效应和控制机制推动发展,注重社会的稳定和集体的利益。
这种差异也意味着两国面临不同的挑战:美国需要解决内部的收入差距和社会分裂问题,而中国则需要平衡经济发展与个人自由之间的关系。这两种模式的共存,为世界提供了不同的社会发展样本,或许可以相互借鉴,以应对未来更加复杂的全球化挑战。
以上分析尝试全面地解读中美两国在经济、福利、教育、工作机会和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差异,希望为理解这两种不同的社会发展模式提供有益的思考。
https://www.hinrichfoundation.com/research/article/us-china/why-china-is-in-a-massive-consumption-slum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