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如何联结神学与科学

文摘   2024-05-20 01:55   美国  

哲学起源于人类对生活和世界的苦恼与困惑。正如一篇文章所提出的问题:为什么你懂那么多道理,依旧过不好这一生?这个问题让人深思,许多古希腊的哲学家和艺术家们也面临同样的苦恼。在古希腊,雅典曾是一个文明、优秀、自由的城市,战胜了强大的波斯帝国。然而,在波罗奔尼撒战争中,它却输给了野蛮无知的斯巴达。这种巨大的反差让人们开始反思:为什么智慧和美德未能带来最终的胜利?进入希腊化时代,亚历山大大帝如流星般闪过,他的帝国在他死后迅速四分五裂,而罗马帝国则步步紧逼,逐渐征服和奴役了希腊。这一系列历史事件进一步加深了人们的苦恼:为什么辉煌的文明会如此短暂?

类似的苦恼与困惑,早期人们常常依靠神秘或者权威的力量解决,神秘和权威的形式是多样的,如万物有灵、多神论,往往不稳定也造成更多盲信与冲突;权威则你方唱罢我登场,皇帝轮流坐明年到我家,互相征伐、战争常常生灵涂炭、血流漂橹,一将功成万骨枯;往往问题只是被掩盖了而不是解决了,甚至于,神秘或权威本身就是问题。

 

哲学家们试图以寻找现象背后更深层、稳定、人性的规律、本质、或者存在,解决神秘、权威、强力带来的苦恼与困惑。哲学家们建立事物现象与本质之间的联系,这个过程就是哲学的认识能力,或者认知。在哲学史上,哲学理论大致分成两个流派,一是理念主义,二是经验主义;理念主义与神学或者权威走得近些,而经验主义则是科学的前奏,因此,哲学常被认为是介于神学与科学之间的学科。

 哲学术语往往晦涩难懂,比如,存在形而上学理型,事实上,他们只是为无法直接观测、验证、且可能(或推测)存在事物的统称,类似于上帝天国,和暗物质”“黑洞不同,后者通过引力间接证实。本文将通过梳理哲学的五个主要分支——自然哲学、逻辑学、认识论、伦理学、政治学的历史演进,展示哲学与神学、科学之间的关系,建立对哲学理解的简洁框架。

一、自然哲学——走向科学亦非坦途

最早的哲学家们试图研究物质世界的本质,促成了自然哲学的产生。自然哲学的一个方向是探索构成世界的基本元素,如水、火、土、气等学说。随着时间的推移,自然哲学逐渐发展出更为复杂和系统的宇宙观和天文学,最终演变为现代科学。这个过程并非坦途,而是充满了挑战和阻碍,主要问题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学说的假设和推导如何实证,二是权威和神秘主义的力量往往限制了不同声音的出现。

以原子论为例,这是纯粹的理论推导,赫拉克利特等人的推导方式认为,如果物质是一体的没有间断,那么断裂、分割、重组就变得困难,没有规律;而物质内部如果有空间并由不可分割的原子组成,原子之间可以断裂、分割、重组,这就符合现象。直到科学革命时期,随着显微镜等物理和化学手段的发展,原子论才得以验证。

古希腊的科学取得了许多了不起的成就。公元前3世纪,天文学家阿里斯塔克(Aristarchus of Samos)提出了日心说(太阳为宇宙中心),数学家埃拉托斯特尼(Eratosthenes)算出了地球的周长,误差仅为1.44%。历史上对地球周长的计算有很多并且没有共识,克里斯托弗·哥伦布依赖偏小的计算航行,误打误撞发现了美洲新大陆,麦哲伦则通过航行首次验证了地球是圆的。日心说在中世纪被视为异端,布鲁诺因此被烧死在火刑柱上,这是神秘主义对科学的反动和破坏的一个例子。

如今使用的儒略历距今已有2000多年,期间只进行过两次较小的调整;而使用月历的历法则需要多次调整以符合农时保障生产,或者像伊斯兰的纯月历那样大致与农业生产无关。

当今社会,人们的衣食住行几乎处处使用应用科学和技术生产的成果。人们认为科学技术是理所当然的,然而如果没有古希腊自然哲学家和科学家们的理论推导和实际巧妙计算,中世纪科学家的坚持观测与神学的斗争,以及近代哥伦布等伟大探索者们的勇气与行动,科学和技术的发展是不可能实现的。

二、逻辑学与数学——完美的抽象

西方哲学的第二个重要分支是数学和逻辑。古希腊自然哲学家们观察到万物皆变,试图寻找流变背后的规律。毕达哥拉斯将平面几何与音程之间的数学关系拓展到万事万物,试图用简单的来解释复杂的万物运行变化,提出了数是万物本源的观点。万物皆数,在当今世界更现实,国家发展水平有人类发展指数,学生有分数,成年人有执业资格,网红有粉丝数,老板有身价,人手一部智能手机,联结世界数据。数字是完美的抽象,不止服务于日常生活、工作,还可以运算,符合演绎逻辑,具有准确、可靠、无误的特点,不少人赞美数学之美,其实没有人就没有数学,数学之美是人之美,就是贝克莱的存在就是被感知

赫拉克利特认为世界万物生生不灭的变化之中,永恒不变的唯有变化本身,即万物皆变,无物常驻,赫拉克利特有一句名言:人不能两次走进同一条河流。然而,生灭变化都要遵守逻各斯Logos)而运行,逻各斯是维持万物皆变背后的唯一的不变。在亚里士多德的哲学体系中,完善了演绎逻辑,在数学基础上进一步扩展了形式科学的领域。从古典逻辑到弗朗西斯·培根完善了科学归纳法,推动了科学方法的进步。

当下万物皆变有两个方面,一是创新速度更快,涉及面更广,以项目管理为例,从确定性目标转为敏捷;二是人性化,例如,二战后人类的战争死亡、瘟疫死亡数量比例大幅降低。哲学现象未变,而人们掌握其本质的方法,仍然在不断改进中,止于至善也就是没有止境。

三、认知——存在与经验的角力

西方哲学的第三个重要分支是关于认知能力和认识论的发展。在这个领域中,出现了一个重大的分歧,特别是从柏拉图的理念论开始。

巴门尼德提出了存在概念,存在是一种不生不灭(时间上永恒)、独一无二、不变不动的存在(没有比存在更大的范畴)。柏拉图认为,在人类的认知世界之外,存在一个独立的、完美的理念世界。这个理念世界本身是完美无瑕的,现实世界中的一切都是从理念世界中分有出来的,知识和认知能力来源于对这个理念世界的回忆。换句话说,认知并非来自后天的经验,而是通过预装的程序从生前记忆中唤醒的,对真理和知识的认识是内在的、先天的。对于古典理性主义而言,存在论等同于形而上学,存在就是超越、决定者、第一因,感觉与经验是假象、被决定者、次生的。

理念主义的超越性存在,其不变、不动、永恒的特点与超越性宗教,一神教的崇拜高度相似,二者都追求不变,在基督教传播早期与新柏拉图主义结合,到中世纪形成经院哲学,再发展成为理性主义。这种不变、不动、永恒的理念也成为中世纪伦理、政治的最高原则,在中世纪晚期开始到现代早期,直到当代,理念主义与神秘主义、权威主义始终紧密结合,是社会进步的主要障碍。中世纪经院哲学中唯实论,认为善、恶等均为存在实体,到德国理性主义,康德提出物自体,是认识以外的存在,黑格尔提出宇宙精神决定世界发展方向。理念主义翻译为唯心主义有一定误导,以为这个心是人心或者人的精神世界,其中是不变不动的存在,或者说唯存在主义,唯心最早翻译者大概想说只有用心才能感知存在,或者根据唯物主义,起一个荒谬名字,令读者一望而感觉厌恶,就像起名狗蛋令人神勿近。

柏兰特·罗素认为,哲学家并没有改变权威主义和神秘主义,他们的学说只是被权威选中,为权威代言。我以为,不变不动是权威最容易走的路,岁月静好享受福利,然而,这与世界的流变特性相抵触,即便权威有无数神职人员、文官、理念主义哲学家们为其昼夜奔忙,不变不动的永恒被历史无数次证伪。

相对于柏拉图的理念论与神秘和权威共舞,其哲学家弟子亚里士多德是经验主义的,称一切知识始于感觉,all knowledge begins with the senses.”中世纪唯名论哲学家认为善、恶等只是名称,奥卡姆剃刀原则是如无必要,勿增实体,到英国经验主义洛克和休谟等将经验论推广为白板说、怀疑论、休谟叉子,成为启蒙运动的源泉。他们认为知识是通过感官经验获得的,并且我们的认知能力是通过后天的学习和经验不断积累的。这种观点强调了经验和感知在知识形成中的关键作用,反对了理念论中的先天知识和内在记忆的概念。经验主义为人的自由意志、独立精神、自我管理提供了理论依据,为人权、平等、社会契约等观念的建立扫清了障碍,以人为本的人文主义现代观念逐渐发展,成为从盲信到知识的现代社会的哲学基础,其分支逐步发展成为社会科学。

关于认知与认识论的讨论在西方哲学中占据了重要地位,理念论(包括理性主义)和经验论的对立成为这一领域的核心争论,并分别与神学和科学结合推动了哲学思想和社会的不断发展。

四、伦理学——从完美到公正

伦理学在哲学讨论的那部分并不在于没有科学方法检验某个伦理好于另一个伦理,而是在于伦理的来源存在不同理论。以下是对伦理学不同理论来源的解释和比较:

  • 理念论中的伦理

按照理念论,理念世界的伦理是完美的。柏拉图认为在我们的感知世界之外,存在一个完美的理念世界,其中包含了完美的伦理。然而,柏拉图如何知道这个理念世界的完美伦理呢?他提出了高贵的谎言这一概念,用以解释和传达这种完美的伦理。

  • 神学中的伦理

神学认为神的存在是不变、不动、永恒的,因此神学伦理也是必然的、命令的、绝对的。神学实体的伦理被认为是来自于神圣启示,不容质疑。然而,不同宗教接到的启示可能存在差异,例如:

  • 犹太教允许多妻。

  • 督教提倡一夫一妻。

  • 伊斯兰教允许有限的多妻。

关于哲学实体、神学与伦理学之间如何建立联系,也可参考本人《堕胎权的底层逻辑——哲学实体与实在性的对比》。

  • 现代伦理学
  • 进入现代,伦理学逐渐倾向于自律和契约:

  • 康德的道德律令:康德提出了道德律令,类似于中国传统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强调人类理性和自律的重要性。

  • 边沁的功利主义:边沁提出了最大多数人最大幸福的原则,用以计算社会福利,强调通过理性计算实现最大化的幸福和福利。

  • 进步主义和社区伦理:当代伦理学强调进步主义和社区共同体的作用,认为伦理应该通过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社区的共同努力来塑造和实现。

现代伦理学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反映了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演变。从理念论中的完美伦理,到神学中的绝对伦理,再到现代的自律和契约伦理,伦理学始终在探索和回答何为善以及如何实现善的问题。

五、政治哲学——从权威治国到人是目的

政治哲学关注的是何为善政,即什么是好的政治。柏拉图在其著作《理想国》中设计了权威治国,并以“船喻”说明专家治国的合理性,亚里士多德则以六分法按照权力和利益两个维度区别善政与恶政。

在神学统治的中世纪,政治的核心变为维护统治稳定,即神授予的权力是合法的政治权力。这种神权政治强调权力的私有制和世袭制,塑造了封建制度和贵族制社会。国家的社会等级结构也由此形成,贵族和封建领主掌握了主要权力。

随着现代哲学的发展,神学的统治地位逐渐被削弱。1648年的30年战争结束,威斯特伐利亚协定约定教从国定,意味着神权让位于主权。霍布斯、卢梭等提出自然状态引申出社会契约论,瓦解了封建国王们世袭政治和专断权力的合法性,政治学既摆脱神学的束缚,也摆脱了王权束缚,转向进步主义和自由主义,开始探讨公权共有和个体权利的重要性。公民权利被重新定义为每个人的基本权利,从而推动了现代“人是目的——共和、民主政体的发展。

总结:

人类从最初对自然界的思考,逐渐发展出自然科学。随着数学和逻辑等形式科学的出现,人们的思考又扩展到了自然科学和形式科学的部分。在对认知能力和理性能力的思考中,出现了两个主要方向:理念主义和经验主义。

理念主义逐渐进入神学领域,并在中世纪与神学结合,成为那个时期主导的哲学、伦理和政治观念。中世纪的哲学家们通过将亚里士多德的思想与基督教神学结合,发展出经院哲学。离开中世纪后,经验主义重新占据上风,尤其是在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期间,与科学结合,对伦理学和政治学产生了深刻影响,推动了现代社会的发展。

人类的认识往往被分为三类:神学、哲学和科学。哲学中的理念主义在某种程度上接近神学,而经验主义则更多地归于科学。英国物理学家和宇宙学家斯蒂芬·霍金(Stephen Hawking)曾说:哲学已经死了。哲学未能跟上现代科学的发展,尤其是物理学的进步。科学家已经成为探索知识领域的火炬手。哲学家邓晓芒认为,哲学就是哲学史。我认为,所谓哲学是哲学史,是因为在现代社会的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类似于神学,哲学能解答的问题和产生的作用非常有限。哲学史提供的是思考、写作、辩论的方法,而解决社会本质问题的工具在科学领域中是齐备的。

为理解、学习哲学提供一个简单的框架,即:哲学是哲学史,哲学史是神学和科学之间的观念斗争史。更具体地说,是持有不变、不动、永恒观念的保守主义者与持有经验主义、科学方法的进步主义者之间的观念冲突或斗争。这与当今社会的观念冲突是密切相关的,具有较为深刻的借鉴意义。

最后解答一下,为什么你懂那么多道理,依旧过不好这一生?这句话涉及两个命题,第一是何为知识的数量和质量。我在《从信念到知识:心理学中的认知模型》一文中提出了知识模型,按此模型,尽量减少那么多道理中的盲信,消除盲区;80年代麦肯锡公司提出优秀员工是“T”型人才,横向具备全面的知识,博雅教育、通识教育目的在此,纵向较为专业。二是何为良好的一生,一方面很个性化,私人化,另一方面要纵向比而非过多横向比。

朋友们和好心人们曾经多次给我忠告,不要读哲学、社会学,没有用处且浪费时间。提出忠告者往往是修习、掌握了哲学、社会学、历史学等知识的T型人才,有点像饱汉难知饿汉饥。以历史为例,那时教材都是革命史,每个历史事件均解释为阶级斗争,这样无法解释伯罗奔尼撒战争、古罗马与古希腊冲突等司空见惯的异国战争,工具箱里只一把锤子眼里都是钉子,生搬硬套得头晕目眩;再后来,畅销历史讲解智慧、自信、光荣等主题,故事会似的令人一头雾水,历史书籍汗牛充栋客观的不多,像迷宫令人无法自拔。重点读些经得起历史检验的,像李筠《西方史纲50讲》较为客观、简洁、以文明为主线的历史,符合当下世界进步、创新、变革的现实,易学易用,少走些弯路。成为T型人才所需的那一横的修炼,一方面较早接受通识教育,另一方面抓住事物本质,事半功倍,本文把哲学史简化为理念主义和经验主义,目的在既减轻读哲学可能穷经皓首地信息过载,又达到整体理解、较为适当的深度。

 


数据与逻辑
关注个人学习和成长、旅行见闻;时政、经济,思想。注重数据搜集和其他资料及观点搜集,力争建立时间、空间上有较强关联性和逻辑性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