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立主义会让美欧回光返照,还是焕发新生?

文摘   2024-11-03 14:58   新加坡  

中国制造业的迅速崛起引起全球关注。自2008年以来,中国制造业在全球的占比稳居第一,到2018年,甚至超越了美日之和。这一成就的背后是中国制造业规模效应的显现,其行业发展已呈现明显的自由资本主义特有的“赢家通吃”的两极分化局面。由于中国制造业对全球供应链的依赖较低,合作程度相对有限,美日欧的制造业和建筑业公司正面临大量关闭和裁员的危机。许多人将这一现象视为“亚洲世纪”或“中国世纪”的到来。


在麦金德提出的“世界岛”理论中,欧亚大陆的控制对全球权力平衡至关重要,而非洲、美洲等地则被视为外围区域。然而,今天的全球地缘格局正在重塑,亚洲(特别是中俄)与非洲的联合形成了新的力量结构,这一结构甚至可能扩展到西亚,使这些地区相互依托,在经济、政治、和军事领域形成一种新型“世界岛”联合,而美欧的影响力逐步被边缘化。


在美欧内部,如何应对制造业在全球占比相对衰落的问题引发了激烈的政治辩论。一方面,进步主义者主张通过合作和创新寻找出路;另一方面,孤立主义者则倾向于采取保护性措施,将目光收回国内。这种分歧为应对战略增添了复杂性。然而,从历史的视角来看,或许可以获得对当前局势的启示。


历史上的四次亚洲挑战


回顾历史,欧洲在面对外部威胁时曾经采取多种策略,尤其是在面对来自亚洲的挑战时更是如此。西方历史上曾经历过四次重大的亚洲挑战形成的欧洲危机,每一次危机都展示了欧洲不同的应对方式:


1. 古典时代的希波战争

在面对古代波斯帝国的威胁时,希腊各城邦通过联合形成了强大的军事同盟,以少胜多击败波斯。这次危机展示了联合的重要性,是西方历史上应对亚洲挑战的开端,留下马拉松运动以资纪念,以及其后亚历山大大帝所创造的奇迹。


2. 7-8世纪的阿拉伯征服

在阿拉伯帝国迅速扩张并威胁到欧洲时,西方依靠宗教自律和文化认同保持了稳定,形成欧洲基督教普世主义奉献精神。同时,日耳曼人的皈依和融入也加强了欧洲社会的凝聚力。这一时期的应对策略强调内部的自律和信仰的力量。


3. 13世纪的蒙古征服

蒙古帝国横扫亚欧大陆,欧洲东部的斯拉夫地区遭受了严重破坏。在这种情况下,欧洲选择牺牲部分地区,集中力量保护核心区域。这一策略尽管痛苦,却保证了西欧相对的安全。


4. 15世纪的奥斯曼征服

奥斯曼帝国的崛起对欧洲构成了巨大的威胁,最终导致拜占庭帝国的覆灭。然而,欧洲通过大航海的勇敢探索,开辟了全新的贸易路线,减少了对东方的依赖。这一时期展示了以开拓精神化解危机的可能性,并留下克里斯托弗·哥伦布的传奇与美名。


联合、自律、牺牲、探索:应对新兴挑战的四大工具


欧洲在历史上通过联合、自律、牺牲和探索应对了多次亚洲崛起带来的挑战。如今,在中国制造业带来的强大竞争压力下,西方或许可以从这些工具中汲取启示:


1. 联合

当今的美欧应继续加强跨大西洋合作,甚至扩大到全球多边合作,以应对供应链问题、气候变化、技术标准等新型挑战。历史表明,在强大对手面前,内部团结是制胜的关键。


2. 自律

面对内外部的竞争压力,美欧需要在教育、科技创新和产业政策上加强投入。通过内部的自律和革新,确保制造业和科技的持续竞争力,以应对日益激烈的全球竞争。


3. 牺牲

在全球化和气候等议题上,美欧可能需要在短期利益上做出妥协,以换取更广泛的国际合作。必要的牺牲可以帮助美欧保持长远利益,实现更稳健的经济发展。


4. 探索

类似于当年大航海开拓新世界的举措,美欧可以将目光投向数字化、可再生能源、生物科技等新兴领域,以开辟新的经济增长点。这不仅是应对当前竞争的有效手段,更可能成为未来繁荣的基石。


避免孤立和冒进:汲取历史教训


从历史来看,孤立主义和冒进主义往往导致灾难。蒙古西征时期欧洲置斯拉夫不顾奥斯曼崛起时弃拜占庭不理十字军远征的贸然出击,均未能带来长久的和平或繁荣。因此,美欧在面对当前的全球化挑战时,需警惕过于激进的保护措施以及与世界脱节的孤立倾向


结语


当前全球经济格局的变迁使美欧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而从历史中汲取智慧,采取联合、自律、牺牲和探索的多维应对策略,或许能帮助美欧找到新的出路。面对崛起的中国以及“亚洲世纪”的挑战,美欧不仅要以坚定的步伐维护内部的团结,还需具备开放的心态迎接新时代的探索与创新。这不仅是维持全球平衡的关键,更是为未来共同繁荣奠定基础的必要选择。


数据与逻辑
关注个人学习和成长、旅行见闻;时政、经济,思想。注重数据搜集和其他资料及观点搜集,力争建立时间、空间上有较强关联性和逻辑性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