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技能大赛导游词:曾侯乙编钟

文摘   2024-10-10 17:32   江苏  

曾侯乙编钟

各位中学生朋友,大家好!欢迎来到美丽的武汉东湖生态旅游风景区参观游览。下面让我们在湖北省博物馆开展研学活动。

“远古时期,我们的祖先创造了世界上最早的钟。中国古代的钟不是用来报时的,而是举行仪式的重要乐器。”诶,我注意到现场有很多同学都不约而同地跟我背诵起来了。这篇文章的题目是《编钟》,出自小学六年级下册的语文课本。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进入“曾侯乙墓”展厅,从课文描述的情境来到现场,一起去鉴赏2400年前战国时期的宫廷乐器之王——曾侯乙编钟,去揭开编钟背后的奥秘。

曾侯乙编钟1978年出土于湖北随州擂鼓墩曾侯乙墓中。各位同学请看,我们眼前的这套曾侯乙编钟数量巨大,保存完整,气势宏伟。六个青铜佩剑武士和八个圆柱承托着七根彩绘木梁,构成曲尺形钟架。钟架长7.48米,宽3.35米,高2.73米。65件青铜钟按大小和音高为序编成8组悬挂在3层钟架上。最上层3组19件为钮钟,形体较小;中下两层5组共45件为甬钟,有长柄;外加楚惠王送的一枚镈钟,共65件。这件镈钟位于下层甬钟中间,形体硕大,呈双龙蛇形。钟架、钟钩和钟体上共有铭文3755字,内容为编号、记事、标音和乐律理论。

各位同学,大家知道曾侯乙编钟最为神奇的地方是什么吗?这位同学答对了,最神奇的就是“一钟双音”。大家仔细看,按照钟体上的标音铭文所示,分别敲击编钟的正鼓部和侧鼓部,同一编钟可以发出两个不同的乐音,而且,两个乐音之间精确地相差了三度。比如,中层三组第五号钟,正鼓部标音为“羽”,侧鼓部为“宫”,分别敲击可以发出la和do的音。

“一钟双音”的奥秘在哪里呢?这要从物理和化学两个方面进行解释。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谈到“古乐钟皆为合瓦。”所谓“合瓦”是说钟的形状如两片瓦合在一起。敲击同一编钟的不同部位时,因为钟体两侧棱的阻力作用不同,其振动模式有很大变化。此外,编钟的化学成分对钟的音色也有影响。曾侯乙编钟合理的含锡量和含铅量既保持了钟声较快的衰减,又保持了音色的和谐。这样就出现了“一钟双音”。

那这么大型的一套编钟又该如何演奏呢?需要5个人拿着8件工具方能演奏:六个丁字型的小木槌,由三人各执一对,分别演奏中层的甬钟和上层的钮钟;两件彩绘大木棒由两人各执一根,分别撞击下层的大钟。整套编钟低音浑厚,中音圆润,高音清脆,跨五个半八度,可以完美演奏最具挑战性的四声部世界名曲《欢乐颂》,被音乐学家誉为“古代的钢琴”。

各位同学,曾侯乙编钟不仅让大家温习了语文课文,同时还学到了物理、化学和音乐知识。根据我们本次研学旅行的课程设计,大家需要在接下来的编钟乐团演出中完成一个作业:实地观察演奏人员如何奏响“一钟双音”并谈谈你的理解。

各位同学,“盛世出强音”,在香港回归的庆典里,在北京奥运会的颁奖曲里,在上海世博会的中国馆里,在埃及的卢克索神庙里,都曾经响起过曾侯乙编钟的声音。曾侯乙编钟以新的音响和奏鸣祈祷着和谐美满、国泰民安;以“文明古国的象征”向世人展示着中华礼乐文化的灿烂和今日中国的辉煌!

谢谢大家!


【知识链接】

湖北省博物馆筹建于1953年,是全省最重要的文物征集与收藏、陈列展览与宣传教育机构,考古勘探、发掘和文物保护研究中心,是国家一级博物馆、中央和地方共建的八家国家级重点博物馆之一,中国博物馆协会乐器专委会主任委员单位,也是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湖北省博物馆现有藏品24万余件,国家一级文物近千件。以屈家岭文化、石家河文化为代表的史前陶器,盘龙城和曾侯乙墓为代表的青铜器,春秋中期楚墓到汉墓出土的大量漆器,曾侯乙墓、郭店楚墓、望山楚墓、包山楚墓、云梦秦墓出土的大量竹简,梁庄王墓、郢靖王墓出土的藩王文物最具特色,是馆藏文物的代表。其中郧县人头骨化石、越王勾践剑、曾侯乙编钟和元代青花四爱图梅瓶被誉为湖北省博物馆的四大“镇馆之宝”。


1978年在湖北随县(今随州市)城郊擂鼓墩发掘的曾侯乙墓是一座2400年前的诸侯国君的墓葬,墓主人为战国早期曾国国君乙。此墓葬出土多种文物万余件,其数量之大、种类之多、价值之高、保存之好,轰动海内外。

曾侯乙编钟,就是曾侯乙墓出土的“镇馆之宝”之一。钟架长748厘米,高265厘米。全套编钟共六十五件,分三层八组悬挂在呈曲尺形的铜木结构钟架上,最大钟通高152.3厘米,重203.6公斤。每件钟均能奏出呈三度音阶的双音,全套钟十二个半音齐备,可以旋宫转调。音列是现今通行的C大调,能演奏五声、六声或七声音阶乐曲。曾侯乙编钟的出土改写了世界音乐史。


【点评】

本篇导游辞对象明确、互动自然。导游辞设计接待旅游团为中学生研学旅行团,全篇讲解紧紧围绕中学生研学旅行团的特点展开。首先引用小学六年级语文课本中的原文,与研学团队进行有机而合理的互动,一句“诶,我注意到现场有很多同学都不约而同地跟我背诵起来了”极强地增加了现场感,并由此非常自然地提到了《编钟》一文中重点介绍的曾侯乙编钟,也成功激发了孩子们的兴致。在概括性介绍曾侯乙编钟后,通过提问的方式与继续孩子们互动,一句“各位同学,大家知道曾侯乙编钟最为神奇的地方是什么吗?这位同学答对了,最神奇的就是一钟双音。”巧妙自然地将讲解重点引申到曾侯乙编钟最神奇的地方——一钟双音。其后一再通过提问的方式与孩子们互动,最后给孩子们布置了研学旅行课程的作业:实地观察演奏人员如何奏响“一钟双音”并谈谈你的理解。本篇导游辞与团型结合紧密、互动自然,且内容设计完全符合中学生研学旅行课程的特点。

非常难得的是,本篇导游辞在一系列的互动中表现出其另一个重要的特点,即谋篇布局脉络清晰、结构严谨。开篇点明游览地位于武汉东湖之畔的湖北省博物馆,用课本原文介绍“中国古代的钟不是用来报时的,而是举行仪式的重要乐器。”并导引出游览重点曾侯乙编钟。在用概述法简单介绍了曾侯乙编钟后通过一系列的提问:“大家知道曾侯乙编钟最为神奇的地方是什么吗?”“一钟双音的奥秘在哪里呢?”“这么大型的一套编钟又该如何演奏呢?”极好地做到了层层递进,如抽丝剥茧般逐一解释了曾侯乙编钟“一钟双音”的特点,其铸造的物理和化学原理以及其演奏的方法。合理而自然的互动推进,将讲解重点逐渐清晰地展现在大家面前,讲解线索的延续自然流畅。结束语点题:曾侯乙编钟“以‘文明古国的象征’向世人展示着中华礼乐文化的灿烂和今日中国的辉煌”,直接呼应了导游辞开篇所说中国古代的钟是举行仪式的重要乐器,并升华了曾侯乙编钟的时代价值,整体结构完整。

此外,本篇导游辞语言清新明快,语句简洁易懂,向中学生研学团清晰地解释了“一钟双音”及其原理,真正做到了化繁为简。

总体说来,本篇导游辞属上佳之作,结构完整、脉络清晰、重点突出且通俗易懂。

【点评专家介绍】

熊剑平,湖北大学中国旅游案例教学与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琴园学者,武汉骄楚规划设计院院长;全国导游大赛决赛评委组长,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导游服务赛项总裁判长,2013年被评为湖北旅游十大先进人物。


备注:教育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导游词

 

参赛选手:C08高阳(2019年一等奖,总排名:第4名)

所在学校: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

指导教师:杨栋


我们的文化旅游院
官方认证:诗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