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山陵:历史与意义
中山陵位于南京城东的紫金山南麓。20 世纪前期,孙中山先生在北京病逝后,国民政府决定为其在南京修筑墓地。孙中山先生选择葬于南京紫金山麓,一方面是因为南京为临时政府成立之地,不可忘辛亥革命;另一方面,紫金山南麓的明孝陵凝聚着汉民族的历史记忆,孙中山与朱元璋有一定相似之处,但又有着不同的理念和追求。中山陵的选址,表达了孙中山和国民党人继承和超越传统族裔认同、建构新式国家形态的抱负。
中山陵的建造背景,是国民党人将 “孙中山” 塑造为一个巨型的公共符号,通过与之相关的一系列纪念物,包括墓葬,来塑造主流历史记忆,营造新式象征权威,促进民族国家认同的建构。中山陵是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陵寝,具有深厚的历史意义和象征价值。它见证了孙中山先生为将中国造就为现代国家所做出的努力,是孙中山生命记忆的凝结、人生意义的象征和未竟期望的寄托。选择葬身南京,等于给后来者留下一个强烈的讯号,提醒他们谨记孙氏倡行的现代革命历史,并继续完成其改造国家的未竟之志。
中山陵按南北向中轴线对称布置在中茅山南麓的缓坡上,从空中往下看,像一座平卧的 “自由钟”,含 “唤起民众,以建民国” 之意。整个陵墓用青色的琉璃瓦、花岗石墙面,庄重肃穆,青色象征青天,符合中华民国国旗颜色,也体现了孙中山为国为民的博大胸怀。从入口处的石牌坊到最高处的祭堂,依次排列着广场、石坊、墓道、陵门、碑亭、石阶、大平台、祭堂、墓室等建筑,与四周的围墙形成了大钟的本体,最高处的祭堂是陵墓的核心建筑。中山陵不仅是一座宏伟的建筑,更是中国近现代历史的重要见证。
二、中山陵的建造过程
(一)选址之思
中山陵选址南京紫金山,原因多元。孙中山对南京有着特殊情感,南京是临时政府成立之地,他希望以此铭记辛亥革命。同时,紫金山南麓的明孝陵凝聚着汉民族历史记忆,孙中山虽与朱元璋有相似处,但理念追求不同。他的选址体现了承续和超越传统族裔认同、建构新式国家形态的抱负。
(二)设计与施工
中山陵的设计师是吕彦直。他的设计方案整体平面呈警钟形,寓意孙中山 “唤起民众” 的政治遗愿。中山陵按南北向中轴线对称布置在中茅山南麓的缓坡上,依次排列着陵门、碑亭、石阶、大平台、祭堂、墓室等建筑。陵园南面入口为一座三间四柱三楼的中式花岗岩石牌坊,上面镌刻着孙中山手书的 “博爱” 二个鎏金大字。墓道两侧种植雪松、桧柏,长 480 余米,宽 40 米。
建筑风格中西合璧,既融合了中国传统建筑元素,又吸收了西方建筑的特点。祭堂为仿木结构的石造宫殿式建筑,门楣上镌刻着 “民族”“民权”“民生” 六个篆书金字,三座拱门分别安装着紫铜门一对,上面有镂空梅花格图案。
在建造过程中,充满了故事和挑战。1926 年 1 月 15 日,中山陵工程正式动工,开始炸山填土。3 月 12 日为纪念孙中山先生逝世一周年,在南京紫金山举行陵墓奠基典礼,宋庆龄、孙科、杨杏佛等各界人士,共计数千人参加了典礼,但总设计师吕彦直缺席了。自签订工程合同之后,吕彦直就开始绘制工程详细图纸,整整两个月闭门谢客,不舍昼夜地埋头苦干,等工程详图制作出来后,吕彦直却病倒了。
中山陵建造工程浩大,受经费限制,分三部分进行。第一部分工程包括祭堂、墓室、平台、石阶、围墙、石坡等,于 1926 年 1 月 15 日破土动工,工程由上海姚新记营造厂承建。但由于时局影响,工程进展缓慢。第二期工程包括水沟、石阶、护壁、挖填土方等,于 1927 年 10 月招标建设,工程由新金记康号营造厂承建。此时南京政府已经成立,时局比较稳定,施工进展比较顺利。第三期工程包括牌坊、陵门、碑亭、围墙、卫士室等,由上海陶馥记营造厂承建,直到 1932 年 2 月底才全部完成。
陵墓开工后,遇到许多困难。首先是材料运输的困难,建造陵墓的石料来自青岛、香港等地,甚至还有海外意大利的石料。当时军阀混战,时局动荡,运输障碍重重,费用也高。其次,石料运抵南京后,怎么运到山上也很费事。陵园开工后,修建了一条长约 3 公里由墓地址向南直达钟汤路(宁杭公路)的石片路,运送材料主要靠骡车、马车,加上开工时遇到不少雨天,坡高路滑,运输十分艰难。当时没有什么机械设备,运输材料、修建主要依靠人力,陵园的工程又很大,修造起来非常不容易。
三、谭延闿抄录的背景
(一)国民党的考量
国民党将 “孙中山” 塑造为巨型公共符号,有着深刻的政治运作考量。在那个风云变幻的时代,国民党人希望通过中山陵等一系列与孙中山相关的纪念物,来塑造主流历史记忆。孙中山作为伟大的革命先行者,他的思想和事迹是激励民众、凝聚民族国家认同的强大力量。通过营造新式象征权威,国民党试图确立自己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领导地位,为实现其政治理想奠定基础。中山陵等纪念物成为了承载这些期望的重要载体,它们不仅是物质的存在,更是一种精神的象征,提醒着后人铭记孙中山的革命精神和未竟之志。
(二)谭延闿的地位与书法造诣
谭延闿在当时地位显赫。他是民国初年政治人物,曾任湖南都督,国民政府主席、第一任行政院院长,与陈三立、谭复生并称 “湖湘三公子”,还被誉为 “国民党四大书法家” 之一。谭延闿的书法成就极高,他的楷书以颜真卿楷书为宗,点画屈金断铁,蓄力极强,每一个笔画、每一根线条都凝练而沉稳,且顿挫而有力,使人感到一种磅礴的气势。他融合了苏东坡、米芾、赵子昂与刘墉的结字技巧,对于历代名家名帖几乎无所不临。在楷书方面,他更是独步书坛,被誉为 “从民国至今,无出其右者”。国民党选择谭延闿抄录《总理告诫党员演说词》,一方面是因为他在当时的政治地位举足轻重,能够代表国民党的核心力量;另一方面,他的书法造诣深厚,抄录的作品能够以艺术的形式更好地传达孙中山的思想和精神,使中山陵的纪念意义更加深远。同时,谭延闿对孙中山也怀有崇敬之情,他的抄录更能体现出对孙中山的敬重和对革命事业的坚定支持。
四、中山陵的历史变迁与价值传承
(一)历史变迁
中山陵自建成以来,历经了诸多历史变迁。在抗日战争时期,南京沦陷,中山陵在日军的铁蹄下遭受了巨大的冲击。然而,它始终屹立不倒,成为了中华民族不屈精神的象征。抗战胜利后,总理陵园管理委员会返回南京,对中山陵进行了部分恢复建设。1949 年,南京解放,中山陵实现和平交接,此后一直受到各级政府的重视和保护。
改革开放前,中山陵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周恩来总理指示要保护和管理好中山陵。1966 年,国家拨款拟对中山陵进行全面维修,但因 “文化大革命” 只更换了陵墓屋面损坏的琉璃瓦。1974 年,中山陵碑亭西北角遭雷击,及时进行了维修。
改革开放后,各级政府多次拨出专款对中山陵进行保护与维修。从维修博爱坊、墓道、排水系统等工程,到恢复 “博爱” 二字,清除政治标语,再到对祭堂、碑亭、灵堂等进行多次琉璃瓦更换和维修,中山陵在尊重历史原貌的前提下不断得到修缮和维护。
新世纪以来,中山陵园管理局对中山陵主体建筑实施全面维修保养,包括更换陵门屋面琉璃瓦、整修碑亭琉璃瓦、处理灵堂顶部渗水问题、修补孙中山坐像缺损部分等。同时,对墓室、祭堂、石阶、碑亭、陵门等进行全面维护保养,并对松动的石台阶、渗漏部位等进行维修加固,对博爱坊至陵门水泥路面进行局部整修,对碑亭进行安全检测鉴定和修缮。
(二)价值传承和历史教育意义
中山陵在当今时代承载着重要的价值传承和历史教育意义。作为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陵寝,中山陵是中国近现代历史的重要见证,它见证了孙中山先生为将中国造就为现代国家所做出的努力,是孙中山生命记忆的凝结、人生意义的象征和未竟期望的寄托。
中山陵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每年都有无数游客和敬仰者前来瞻仰和缅怀孙中山先生。在这里,人们可以感受孙中山先生的伟大精神,汲取前进的动力和勇气。通过了解孙中山先生的生平和思想,激发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促进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深入理解。
中山陵的建筑艺术价值也不可忽视。它融合了中国传统建筑与西方建筑的精华,是建筑艺术与人文精神高度结合的伟大杰作。其对称之美、庄严气势以及独特的设计寓意,都展示了中国近代建筑的卓越成就。对于学生来说,中山陵是研学的重要目的地之一,可以在这里学习历史文化、建筑艺术,提升综合素质。
总之,中山陵在历史变迁中始终保持着其重要的地位和价值,它不仅是一座宏伟的陵墓,更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激励着每一代中国人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