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呀!我是四月南风,点击上方名片关注我,让我们一起学习,慢慢向上~~
01
2024年阳历12月21日,冬至,恰逢周六。
一大早,李阿姨就赶紧套上厚厚的羽绒服,系上厚厚的围巾,骑着那辆破旧的电动三轮车,急匆匆朝镇上驶去。
从家里到镇上,大约3公里的路程。
李阿姨先去了镇东边的联华超市买了一大堆零食,又去了镇西边菜市场买了新鲜的蔬菜,又去了南边的肉摊上割了一块上好的五花肉,最后去了北边的鱼市挑了两条活蹦乱跳的大鲤鱼。
“呵,他婶子,家里发财了吗?一下子这么多菜?”
路上遇到了几个熟人,几乎都这么问。
“嗨!哪里发财啦,是孩子们今天要回来,说是过冬至节哪!”
李阿姨一边骑车往回走,一边大声搭着话,语气里参杂着一丝炫耀的成分。
02
昨天晚上,李阿姨的大儿子打电话说:明天是冬至,又是周六,恰巧他和媳妇儿都休班,儿子也不去上课,一家三口回老家过冬至节吧。
刚放下电话几分钟,二儿子也来电话了。
二儿子说,明天是冬至,要领着媳妇儿和女儿回老家过节。
接完了两个电话,李阿姨和老伴心里都很高兴。
老伴叮嘱李阿姨说,明天家里大团圆,你早点去镇上买菜买肉吧,要多买点!
李阿姨也说,是得去一趟镇上呢!不光买菜,也得给孙子孙女买点零食哩!
孙子孙女打小就爱吃零食;大儿媳妇喜欢吃青菜,二儿媳妇喜欢吃清炖鱼,两个儿子最爱吃红烧肉……
李阿姨和老伴合计了大半个夜晚。
03
冬至,一大早,老伴就早早的起床了。
老伴儿是个勤快人,他忙着擦完桌子扫完地,就一个劲儿的催促李阿姨早点去镇上买菜,要多买点。
李阿姨从镇上买完东西回到家的时候,大儿子一家已经到了。
大儿子在县教体局上班,儿媳妇在县城一所中学当老师,小孙子正上初一。
李阿姨赶紧放下东西,高兴地给孙子拿了花花绿绿的零食,给儿媳妇拿了暖手宝,就快速进了厨房。
说话间,二儿子一家也到了。
二儿子在县政府办公室上班,媳妇儿在县农商银行工作,小孙女刚上小学。
李阿姨又忙着给小孙女拿零食,给儿媳妇倒了杯热水,就催着老伴赶紧来厨房给自己帮忙。
两个儿子儿媳都是别人口中“吃公家饭”的人,孙子孙女聪明伶俐。
就冲这些,李阿姨和老伴就是这个村庄大多数老年人羡慕的对象。
所以,平时他们老两口在街上走路都能挺起腰板来。
04.
开始做饭。
俩儿媳都说,今天冬至,数九了,家里真是太冷了。
李阿姨和老伴赶紧说,你们就围在火炉边暖和吧!两个儿媳妇儿就围着煤炉子,边择菜边聊天;
两个儿子一人抱着一个热水杯,也时不时的埋怨家里太冷了,李阿姨说你们多喝点热水就好了;
孙子孙女倒不嫌冷,一溜烟跑到邻居家找小伙伴玩去了;
厨房里就剩下老两口了。
李阿姨忙着和面,调馅儿,老伴忙着杀鱼,切肉。
叮叮当当,不亦乐乎。
李阿姨包了三大盖子水饺,清炖了两条鲜肥的鲤鱼;
老伴儿用高压锅炖了满满一锅红烧肉,做了孙子孙女最爱的油焖大虾;最后,李阿姨又忙着炒了几个新鲜的时令蔬菜。
冬至大如年,家里到处都弥漫着浓浓的肉香味儿。
孙子孙女跑回家里,说,奶奶爷爷,书上说,冬至大如年,人间小团圆,咱们今天得吃汤圆哪!
李阿姨和老伴听完,又赶紧骑车去了镇上,买回来一大袋汤圆煮上了。
05.
忙忙活活一上午,一大桌子饭菜总算齐了。
一大家人热热闹闹的围在一起,吃个得大快朵颐。
老伴高兴的拿出珍藏多年的好酒。
俩儿子同时看着各自的媳妇儿,说:爸,俺不能陪您喝了,酒驾违法呢。
老头儿就不好意思地笑笑,说,安全第一,就自斟自饮起来。
冬至是一年当中白天最短的一天。
不觉间,太阳就要偏西。
6
儿子儿媳就急着要回城里,孙子孙女也闹着说,老家里太冷了,赶紧回城里的家吧!
李阿姨和老伴就又开始张罗起来。
他们把没吃完的水饺装好了两份儿,把锅里没吃完的红烧肉也装成两份儿,把五颜六色的零食分成两份儿,又把自家种的白菜萝卜大葱等,装了两大塑料袋。
两辆轿车的后备箱,就都被塞得满满当当。
老两口一直目送着两辆黑色的轿车渐渐消失在视野中…
刚一回到家,李阿姨就用两只手使劲儿地捶捶腰说,唉,腰疼又犯了!锅碗瓢盆,明天再刷吧!
老伴也拖着疲惫的双腿说,好吧,今天咱俩是真够累的!唉,现如今是谁兴起了过冬至节的呢?下次俩个熊儿子再回家,咱不给他们做这么多饭菜了!
李阿姨撇了撇嘴说:每次他们走后你都这么说!可他们每次回来,你都催命鬼似的叮嘱我:一定要多买菜!
今天的冬至,不是你盼着他们回来过节的吗?!
老伴就揉着那条痛风的腿,嘿嘿的笑了……
END
往期推荐
作者,四月南风,一个爱生活爱阅读的70后打工人。喜欢就2击上方名片关注我吧,让我们一起学习,慢慢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