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读《瓦尔登湖》②:简约即是永恒

文摘   2024-11-23 23:21   山东  

嗨!我是四月南风。

让我们共同翻开一卷墨香,聆听来自《瓦尔登湖》的美妙之歌……

喜欢就请点击上方名片关注我,让我们一起踏上阅读拾光之旅~~




《瓦尔登湖》是美国著名作家梭罗的经之作

全书从春天开始,历经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又以春天结束,完成一个生命的轮回。

终点又是起点,生命复苏,是新的开始和希望。

作者梭罗详实记录瓦尔登湖四季循环更替的过程,其中也展现了本人内心的渴望、冲突、失望和自我调整,以及调整过后再次渴望的复杂心路历程。



01.简约即是永恒


《瓦尔登湖》第一章《经济篇》中,作者描述了自己从初春(3月)来到瓦尔登湖畔,开启自给自足生活的详细过程,中间穿插着作者本人与农夫、邻里之间的交往。

正是这种亲身体验与交往,作者了解到农民生活的艰难,也批判了富人奢侈的生活。


这不由得让我想起了“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等中国诗句。


果然,人类的情感是相通的,不分域,不分时代。


再细细阅读和赏析,作者的表达重点并不在于此,而在于倡导一种简约的生活方式。


他认为,人们每天为了生活受苦受累,其实对于生活所需要的必需品数量很少。


有的人生下来继承了祖先的土地,可是却变成了土地的奴隶,每天辛勤的劳动,为了得到更多的财富;有的人一无所有,为了生活每天拼命的做工;富有的人每天忧虑,担心生意失败;贫穷的人整日劳作,身体早早就得了很多伤病,痛苦不堪。


可是最终,却都是一无所有、两手空空的的离开这个世界。


梭罗提到,“大多数人在安静的绝望中生活,当他们进入坟墓时,他们的歌还没有唱出来。”


这句话也深深触动着我。


在这个物欲横流、灯红酒绿的大千世界中,人们往往被各种外在的诱惑所迷惑,追求着名利和地位,却忽视了内心的声音和真正的需求;


在纷纷扰扰的现实里,人们行色匆匆,追求着快速和便捷的生活方式......

然而,这种方式却让我们失去了与自然的联系,也让我们变得越来越浮躁和焦虑。


人们忘记了生活的本质是什么,忘记了如何去欣赏生活中的美好,忘了生活的最初目的。


最终,“人类静静地过着绝望的生活,没有一点快乐。”


其实细细想来,人的忧虑和烦恼究竟是些什么,其中有多少是必须忧虑的呢?

人所需要的必需品不过是:食物、住宅、衣服和燃料。

“大多数的奢侈品,大部分的所谓生活的舒适,非但没有必要,而且对人类进步大有妨碍”。

由此,在作者眼中,“当你让自己的生活变得简单,宇宙的法则也会变得简单”。


所以,回归自然、简化生活,才是人类最合理的生存之道。


02. 生活是自己的,与他人无关


  在第一章节中,作者还探讨了人类的生活方式应该具有多样性的观点。


文中有这样一段:

“我决不愿意让任何人采用我的生活方式,这是因为,在他还没有学会我的生活方式之前,我可能已经为自己找到了另外一种生活方式,除此之外,我还愿意让这个世界有尽可能多不同的人。我又希望,每一个人都能非常小心地找到并追求他自己的方式,而不是他父亲的、母亲的或者邻居的方式。” 


 作者梭罗告诉我们:人与人之间越不相同越好,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独特的生活方式,你不必成为他人,生活是自己的,与他人无关。

所以,你只需做自己。


03. 一旦你开始走上自己的道路,全天下的人们都将给你让路。


此外,通过阅读,我也体会到梭罗在瓦尔登湖畔的生活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但他始终保持着乐观和积极的心态,勇敢地面对一切。


这种勇于探索、不断向困难挑战的生活态度也深深感染着我。


作品中有这样一句话:“一旦你开始走上自己的道路,全天下的人们都将给你让路。”


这也让我足够坚定地相信:每一次的挑战都是一次成长的机会,每一次的失败都是通往成功的垫脚石。


只要你坚持不懈,勇敢地面对困难,终将会战胜一切,迎来属于自己的胜利。


END


四月南风
不必行色匆匆,不必光芒四射,不必成为他人,你只需做自己。加油!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