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大家好呀!我是四月南风。今天是我写的第167篇原创文章,喜欢就请点击上方名片关注我,让我们一起学习,慢慢向上~~
在乡镇滚爬摸打了20年后,老刘终于熬成了副科级干部;又两年后,因为妻子忽然得了一场重病,老刘废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又被组织关照,调到了县直某机关单位。
年底,县直单位有个统一调研活动,调研课题与乡镇高质量发展有关。老刘所在单位的领导对老刘说:老刘呀,你对乡镇工作比较熟悉,咱们局里这个调研活动,就由你来牵头吧!老刘拍着胸脯打了保票:放心吧领导,别的不好说,对乡镇工作我还是很了解的!我们这次,就去我之前呆了20多年的阳城镇吧!我对那里情况熟,尤其是那里的机关干部,一个个,我们都感情深着哩!领导很高兴,大手一挥:好的,就听你的,你们去阳城镇调研吧!回到办公室,老刘想着,说什么也得先给阳城镇的老伙计,不,应该是领导,打个电话,便于后续工作的开展。思虑再三后,老刘的这个电话,打给了之前在镇里跟着他当了五年副手的小王。小王是个90后,当年大学毕业后,通过公务员考试考到了阳城镇。小王在阳城镇工作第一站,就是被安排到老刘所在的招商办,暂时给老刘当副手。其时的老刘,还没有被提拔为副科级,仅仅是镇招商办主任。小A头脑灵活,勤快能干,一口一个“我随时听刘主任您安排”的话,让老刘很是喜欢。虽然老刘自己因为年龄、性格等原因迟迟没有被提拔,但他爱惜羽毛,就总是仗着自己年纪大,在乡镇一把手面前频频夸赞小王,说小王年轻能干,人品好素质高,该提拔重用。果然,三年后,“基层干部年轻化”成了主流,小王顺理成章的被提拔为副科级,并且进了班子,成为名副其实的王副镇长。这一次,年龄偏大的老刘也终于被提拔为副科级,只不过仅仅是副科级身份,职务没变,依旧是招商办主任。按照组织分工,小王,不,应该是王副镇长,恰巧分管了老刘所在的招商办。再说,小王分管招商办后,依旧不改之前的称呼,一口一个“我听刘主任您安排”,让老刘很是受用,逢人就吹一番:哈,小王呀!啥时候都是我的小兄弟哩!又两年后,老刘的老婆忽然得了中风,偏瘫在床。老刘无奈四处求人,申请调回到县城。而这一次,小王,不,应该王副镇长,也向前迈出了一大步。小王进了党委,成了阳城镇的党委副书记,名副其实的三把手。老刘这下更加高兴了,他进县城之前,邀请了阳城镇的老伙计们和王副书记一块,狠狠庆祝了一番。至今,老刘都还记得他给伙计们说的肺腑之言:小王,哦哦,不,是王书记,他年轻有为,咱们这些老同志呀,都得配合好、服从好他的工作!我可丑话说在前面了,谁有不停王书记的话,就别怪我老刘不客气!小王,哦哦不,王书记,他永远是我们的小兄弟!当时在现场的各位都热血沸腾,王副书记也对老刘感激涕零,一口一个“刘主任,您真是我的亲哥哥呀!”这样想着,老刘更高兴了,他拿手机,拨通了手机通讯录备注为“小王”的电话。“哈,是这样的王书记,明天,我们局去咱们阳城镇调研,我带队………”“哦哦,老刘你听我说,明天我有事儿,你来了,我安排小李给你对接,好就这样吧老刘,我还有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