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读《瓦尔登湖》④:没有容易的世界,只有自愈的人生

文摘   2024-11-26 06:10   山东  


大家好呀!我是四月南风。今天,让我们继续翻开一卷墨香,聆听来自《瓦尔登湖》的美妙之歌……

喜欢就请点击上方名片关注我,让我们一起踏上阅读拾光之旅~~



01.
淅淅沥沥的小雨缠缠绵绵地下了一整夜。
清晨起床后,透过窗户,我看到了灰蒙蒙的天空,看到了在雨中飘零的黄叶。
这是一场冬雨。

估计这场冬雨过后,北风将呼啸而至,天气放晴,气温急剧下降,真正的寒冷就要来了。
如果再来一场不大不小的雪,我所处的北方的冬天,就有了真正意义上的冬天。

这不由让我想起瓦尔登湖的冬天。
在梭罗笔下,瓦尔登湖的冬天,是那样的美。


“一觉醒来,正是冬天的早晨。万籁无声,雪厚厚的堆着,窗槛上像是铺了温暖的棉花或羽绒;窗格子显得加宽了,玻璃上结了冰纹,光线暗淡而隐秘,更加强了屋内的舒适愉快的感觉。早晨的安静咄咄逼人…”


读着这些优美灵动的文字,我眼前浮现出180多年前,在瓦尔登湖畔那间自己搭建的小木屋里,28岁的梭罗是如何围炉取暖,如何与冰雪覆盖的瓦尔登湖相处的。


其实,梭罗在瓦尔登湖的冬天,很艰苦。虽然他笔下的冬瓦尔登湖很美。

艰苦并未击碎梭罗的初心,反而给了他更强的意念,让他全身心投入自己的生活。


一个人,一旦下决心为自己而活,为梦想而活,就能在千难万险中平静面对,保持着一份从容乐观的心态。


他们会生活在自己的节奏里,不慌不乱,不急不躁;他们既不会被外界嘈杂的声音吵乱了心智,亦不会被眼前的困境绊住脚步。


既然选择了一种的生活,就要迎接命运的挑战。


如同诗人汪国真的诗句: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


02.

昨天,我在几家媒体读到了叶嘉莹逝世的消息。

她本是一位女士,却因她的卓越成就和贡献,被世人尊称为“先生”。

她一生致力于传承中国诗词词文化,纵使岁月坎坷也仍不懈追寻,千年诗心,她被称为“诗词的女儿”

在中国诗词传承史上,叶嘉莹先生是“空谷幽兰一般的人物”。

我曾看过她的纪录片《掬水月在手》,数次感动落泪。


回顾叶先生的一生,少年丧母,中年被家暴,晚年丧女;历经战乱、政治迫害、海外飘零……

然而这一切,都没有动摇叶先生传承中国古典诗词命脉的决心。

当她功成名就、荣誉加身时,她不计名利,生活简朴到极致。

她数次捐出自己家产,抛却繁华,只听从于自己内心的声音。

她把一切磨难、困苦与坎坷,化为对中华经典诗词的传承与赓续。


时间有限,命运无常,当附着在表相的繁华落尽,生命变得简单而纯粹,内心最真淳的声音才会显现。


梭罗在《瓦尔登湖》中有这样一段话:“生活越是简单化,宇宙的法则越会删繁就简,孤独将不会再孤独,贫穷将会不再贫穷,懦弱将不会再懦弱。”


这也正是历经千帆,从容渡过百年的叶嘉莹先生的生命写照。

古今中外,真正的静水流深和大道至简,都是相通的。


03.

当下的人们,都穿梭在钢筋水泥的现实里。

面对快节奏的生活,焦虑似乎成了生活的常态。

形色匆匆的日子里,从来都没有“容易”二字。


而许多时候,我们担心未来,忧虑过去,却忘记了珍惜当下的美好。


曾读过这样一则故事。

是一位俗人与一个禅师的对话。

俗人问:“和尚修道要如何用功?”

禅师答:“饿了就吃饭,困了就睡觉。”


这个答案看似简单,却蕴含着深刻的生活哲理。

人生在世,无需过多计较和思索,只需顺应自然,简单的活在当下。


当我们学会放下焦虑,专注于眼前的生活时,我们会发现,生活其实并没有那么糟糕。

一顿美味的饭菜、一杯清香的茶、一个甜美的微笑……这些看似简单微不足道的小事,都是生活给予我们的美好馈赠。


梭罗在瓦尔登湖中有这样几句话:

“把一切不属于生活的内容剔除得干净利落,把生活逼到绝处,用最基本的形式,简单,简单,再简单”;

“放下的东西越多,内心就越自在,精神就越富有”;


“如果我们能一直生活在当下,好好把握生命中的一点一滴,正如小草对一滴水珠的充分利用,那我们就会生活得无比幸福了”……


所以,简化自己的生活,放下欲望,放下执念。

山海自有归期,风雨自有相逢,意难平终将和解,万事终将如意。



END

往期推荐:


1夜读《瓦尔登湖》③:成年人的疗愈,从看见自己开始

2夜读《瓦尔登湖》②:简约即是永恒

3夜读《瓦尔登湖》①: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

4我花了很少的钱,就买到了很富足的东西:关于快乐,关于孤独,关于幸福,关于大自然……

5果然,我们都生活在行色匆匆里


作者:四月南风,一个喜欢码字的打工人,一个在文学道路上磕跘前行的70后。

四月南风
不必行色匆匆,不必光芒四射,不必成为他人,你只需做自己。加油!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