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的大街上人来人往,尤其孩子们最多。
因为刚放寒假,平日在学校和家长双重管束下的孩子们像极了被砸破的大缸里的水,到处横流开来,挡都挡不住。
她的两个孩子是一对双胞胎,一儿一女,都上小学二年级。
她和老公一手牵着一个。孩子们蹦蹦跳跳的小身板和叽叽喳喳的说话声,无不透露着对假期的兴奋,对看电影的极度渴望。
昏暗的路灯下,他们一家四口走在大街上,甜蜜又温馨。
02.
快到影院门口的时候,突然,一个苍老的声音从地面上传来:“行行好吧,你们……你们能给我点钱吗?”
声音沙哑而无力。
她吓了一跳,低头一看,一个老太太正半趴在地上,前面放着一个搪瓷缸子,缸子里有几个钢镚,在昏暗的路灯下,那几个钢镚闪着明亮的光。
老人看起来有七八十岁的样子,衣衫褴褛,头发蓬乱。
她刚想着老人是不是像网上说的所谓的骗子,两个孩子却停下了脚步,怯生生的看着趴地上的老人。
“妈妈,这个老奶奶好可怜啊!咱们帮帮她吧!”小女儿拉了拉她的衣角,求救似的看向她。
“是呀妈妈,咱们给老奶奶点钱吧!”
小儿子也接着姐姐的话,眼巴巴的看着她和老公。
她朝着老公看了看,老公也看了看她。
夫妻俩相互点了点头。
他们想给老人留点钱,可是一家四口把口袋翻了个底朝天,也没有翻出一分钱。
在这个数字支付的时代,身上带现金的人,不多,尤其是像他们这个年龄段的年轻人。
“那怎么办呢,妈妈?要不,咱们到那边给老奶奶买点好吃的吧?”小女儿几乎带着哭腔央求着。
儿子也随着姐姐附和起来。
她和老公不约而同地朝大街前后看了看,可最近的一家餐馆,离这里也有300米远。
而此刻,离电影开播,还有10分钟。
老公说:你带着孩子先去影院吧,别耽误孩子们看电影,我去那边给老人买碗热馄饨。
她赞同地点点头。
两个孩子却有点不乐意了,他们一致坚持说要和爸爸一块进影院。
“算了,还是我们一块去那边餐馆给老人买吃的吧!看电影迟到几分钟也没关系的。”她提议。
两个孩子都高兴地说,妈妈的主意最好。
小女儿即刻蹲下身子,小心翼翼地对老人说:“老奶奶,我们去那边给您买吃的去,您就在这儿等我们啊!”
一家四口,牵着手拉着手,一块向最近的那家小餐馆走去。……
03.
他们在小餐馆买了一碗热馄饨,打包后,微信支付。
刚走出餐馆门,女儿看到餐馆旁边有一家服装店,就又怯生生地拽了拽的衣角,小声说:“妈妈,那个老奶奶的衣服都破了,咱们,咱们要不要给她买件衣服呀!”
她和老公相视苦笑了一下,就提着馄饨,拐了个弯儿,走进那家并不显眼的服装店。
几番挑选,她估摸着老人的尺寸,选中了一件厚棉衣,一双老人棉鞋。付款的时候,她又悄悄地与服装店老板商议了一下,微信支付时多付了一百元钱,老板换给了她五张面值二十元的现金。
女儿抱着棉服,儿子提着棉鞋,老公提着馄饨,她就跟在两个孩子身后。一家人急急忙忙的往回走……
老人依旧趴在原地,依旧卑微的央求着一个个过路的陌生人。
昏暗的路灯下,行人走马灯般的来来往往,偶尔有人驻足,向老人面前的搪瓷缸子里扔几个硬冰冰的钢镚儿。
几个中学生模样的孩子嬉笑打闹着,从老人身边经过,不知是故意还是无意,他们踢倒了那个破旧的搪瓷缸子,接着就泥鳅般地钻进了电影院的大门。
老人艰难地挪动着身子,把散落在地上的钢镚儿一个个捡起来,放进缸子里,又默默地把缸子放回自己的身边。
昏暗的路灯被枯树枝丫遮挡着,发出冰冷诡异的黄光。
04.
跑到老人身边的时候,两个孩子已经累的气喘吁吁了。
她先打开热乎乎的馄饨,放到老人骨瘦如柴的手里,让老人先吃点饭暖暖身子。
或许太饥饿了,老人顾不得擦一擦流到嘴边的鼻涕,就大口大口的吃起馄饨来。
看到老人吃完馄饨,她又张罗着帮老人换上新买的棉衣,棉鞋。老人艰难地跪在地上,朝着他们一家人叩拜了几下,就呜呜地痛哭起来……
从老人含糊不清的表述里,她和老公明白了:原来老人是个外地人,几天前出来寻找离家出走的唯一的儿子,却被两个年轻人骗走了身上所有的钱……
她心酸地把刚才在服装店换来的那几张面额二十元的纸币,小心地放到老人新衣服的口袋里,又叮嘱了老人一番。
老公看了一下手表,说电影已经开播一个多小时了。
而这部电影,两个孩子早已经期盼好久了。
他们急匆匆地朝电影院走去。就在刚要进影院的时候,却猛然发现:电影院里已经浓烟滚滚。
成群结队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争抢着从影院门口涌出来,哭喊声尖叫声连成一片。
两个孩子吓得扭头就往回跑,她和老公则紧紧地拽着孩子们的小手。一家四口相拥着,快速离开了电影院。
混乱中,她隐隐约约听人说:因为电路老化,电影院意外着火了……
第二天,不少人刷到了一则新闻:某电影院在放映过程中意外失火,观众伤亡严重,其中包含多名中小学生……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