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心慧育|家长如何通过“共情”构建和谐的亲子关系

文摘   2024-12-06 18:14   江苏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的成长离不开父母的陪伴与教诲。在家庭教育中,“共情”不仅仅是一种重要的沟通技巧,更是一种深刻的情感连接。“共情”,就是指站在孩子的角度,体会他的情绪和状态,并作出积极回应的过程。



家长如何通过“共情”
构建和谐的亲子关系呢?


一、耐心倾听





  倾听是“共情”的基础。倾听不仅仅是听孩子说了什么,更要理解孩子话语背后的情感和需求。比如,孩子放学回家说:“今天我不想做作业。”此时,父母不要急着去教育孩子,而是不妨先听一听孩子不想做作业的理由。

  倾听的时候,家长要注意三点:一是全神贯注。暂停手中的活儿,用全身心的关注告诉孩子:“我在听,你对我很重要。”二是耐心等待。有时候,孩子可能需要充足的时间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家长不要急于打断。三是及时回应。在倾听的过程中,家长一边要细致地观察孩子的表情、肢体动作等非语言信号,一边可以通过点头、微笑等方式适时给予反馈,让孩子知道父母正在认真倾听。


二、贴心理解





  理解是“共情”的核心。对于孩子出现的问题,家长可以用“代入法”,尝试把自己置于孩子的位置,想象他们的感受和需求。比如,孩子回来跟家长说:“课间,我和同学玩的时候,一不小心把同桌的文具盒碰到了地上,同桌感觉我好像是故意这样做的。”家长可以这样说:“被误解的感觉一定很不好受。如果是我被误会了,也会像你一样感到委屈。我们一起来想想办法如何向同桌解释清楚。”

  孩子的情绪世界是丰富多彩的,也是复杂多变的。情绪本身没有对错,它是孩子内心世界的真实反映,家长要学会接纳孩子的情绪,不要轻易批评他们的感受。相反,应该向孩子传递一种“我理解你,也会帮助你”的信号。“共情”就要更好地理解孩子的情绪和行为,而不能冷冰冰地简单评判。


三、真心表达





  在倾听、理解的基础上,家长可以通过恰当的语言和行为,将“共情”传递给孩子。交流时,家长要使用“我觉得”等第一人称的语言,让孩子感受到家长的真诚;要尽量具体地描述并分析孩子的情绪和需求,及时给予安慰和鼓励,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策略。比如,孩子告诉家长:“100米比赛我是最后一名,我好失望。”家长要用“我的感受+具体的行为+我的期待”的思路进行表达。比如,可以这样说:“我知道你输掉比赛的感觉一定很难受,但比赛总是有赢有输,重要的是你享受了比赛,我们一起寻找下原因,争取下次取得好成绩。”


“共情”是一种重要的亲子沟通技能
需要家长蹲下身来
以孩子的视角来看待问题
家长朋友们
让我们用耐心、贴心和真心
解锁“共情”之道
让亲子关系在爱的滋养中茁壮成长


无锡市心理咨询热线

无锡市未成年人成长指导中心热线:

96111、85757626

(每天: 9:00-17:00)


“小锡老师和您有约”心理援助热线: 

4001015711

(每天: 8:00-22:00)


无锡市红十字心理援助中心热线: 

12320,88000999(24小时)


无锡市青少年心理服务热线: 
12355

(周一到周五: 9:00-11:30,13:00-17:00)



素材来源:无锡教育

编辑:燕婕

审核:朱蕴芳

发布:夏茹

梁溪教育
传播教育理念、发布教育资讯、推进政务公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