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9年,中共九大召开前夕,国内主流媒体公布了毛主席的最新指示:吐故纳新,吸收新鲜血液。阔别大众13年的新一届党代会终于重新回到了人们的视野,通过媒体报道,大家了解到了这一次参会代表和以往的重要差别。
各省代表团成员都包括了一定数量的普通群众,即工农兵代表。广西代表团的盘美英就是工农兵代表中的一员,她既是来自基层农村的代表,又是女性代表,并无深厚的从政经验,党龄也只有12年,却在九大当选为中央候补委员。
几乎是在一夜之间,盘美英的命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命运的齿轮究竟是怎样转动的呢?
能干的女书记
1930年,盘美英出生于广西贺州,她的家庭属于平地瑶族。盘美英父母以种地为生,解放前盘家的日子并不好过,经常忍饥挨饿。所谓少年不识愁滋味,盘美英的童年虽然物质条件匮乏,但是活泼好动的她经常会去附近的山林里采摘野果野菜充饥,生存倒也可以勉强维持。
生活在落后地区,家境又贫寒,盘美英几乎没有受过什么教育,直到1949年,她才有机会上学。在党开办的小学里,她接受了启蒙教育,对新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有了初步的了解。
1956年,盘美英的家乡成立了农业合作社。对于这种新的农村生产互助模式,很多乡亲们并不了解,甚至是抵制的。盘美英利用自己掌握的知识,向左邻右舍介绍宣传农业合作社的优势,鼓励大家积极参加合作社。就这样,她当上了保塘合作社的副主任。
在合作社工作期间,盘美英热情有余,能力不足,更多的时候,她只是凭借自己年轻身体好,忙碌在田间地头。上级对于盘美英的情况有所了解,认为她是值得培养的好苗子,就送她去省里的民族学院接受继续教育。
经过两年的学习,盘美英回到贺县的公社担任区妇女干事。在那个朴素的年代里,盘美英一心一意扑在工作上。为了发动群众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她把所有的时间都花在动员工作上了。
1962年,她开始担任黄石大队的党支部书记。黄石大队所在区域青壮年劳动力不多,气候恶劣,农业产量始终落后。盘美英为了改变这种面貌,组织队里的农民结成不同的帮扶小组,取长补短,互相扶持对抗自然灾害。在她的带领下,黄石大队居然摘掉了落后的帽子,粮食产量有了一定的提升。
三届中央候补委员
进入特殊历史时期之后,黄石大队也成立了革委会,盘美英除了担任书记之外,还兼任了革委会主任。进入这一时期之后,盘美英逐渐显现出来盲目崇拜的状态,她没有接受过正规的马列主义理论培训,对于实际工作的认知更多的来自于天生的阶级观念。
参加完九大之后,她的职务虽然没有得到立即提升,但是知名度却大大提高了。在贺县的十里八乡,人人都知道黄石有一个同毛主席、周总理握过手的女书记。
自此,盘美英开始忙碌起来,几乎每天都有开不完的会,学不完的新精神,她再也不能像以前一样日日穿梭在田间地头和农民唠家常了。1975年,盘美英被任命为贺县县委副书记兼革委会副主任。
盘美英依然还是那个憨厚朴实的盘美英,但是随着职务的提升,实际工作对她的要求越来越高了。没有与职务对应的觉悟和经验,盘美英注定无法在政坛上走的平稳。虽然她自己也时常有力不从心的感觉,但是九大之后的十大和十一大,盘美英依然当选为候补委员。
进入八十年代后,盘美英开始在县政协工作,不久又进入了县委。对于改革开放之后的形势,盘美英适应的很艰难。她对于经济发展中出现的新生事物难以接受,几乎无法完成组织上安排给她的工作任务。
随着年龄的增长,她又不具备继续提升自己的潜力。1984年,组织上经过研究,决定开除盘美英的党籍,她被重新安排到大平乡政府工作。
经历了人生的起起落落之后,盘美英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重新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如今,已经93岁高龄的盘美英依然生活在广西自治区的大瑶山里,她最大的乐趣就是伺候自家田里的庄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