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主导产业,青岛又一大型国企组建成立。
11月4日,经青岛市委市政府同意,由国信集团整合内部海洋板块相关企业和资产,组建青岛海洋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简称“青岛海洋集团”),打造海洋产业投资发展平台,发挥辐射带动和投资引领作用,做强做优做大海洋产业。
据了解,青岛海洋集团目前已完成工商登记注册,正式组建成立。
这意味着,在青岛加速建设现代海洋城市的行动中,青岛通过强化国企主导、国企资源整合,迈出发展海洋产业的坚实一步。
青岛海洋集团前身为成立于2018年5月的青岛海洋创新产业投资基金有限公司,注册资本40亿元,2024年11月12日正式更名为青岛海洋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公司注册地也从即墨区蓝谷国信海创基地变更为市南区海天中心。
股权信息显示,青岛海洋集团由国信集团与即墨区下属国资平台即墨区丁字湾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蓝谷下属国资平台青岛蓝谷高创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共同出资组建,其中国信集团共持有青岛海洋集团75%的股权,丁字湾投资、蓝谷高创投资分别持有12.5%的股权,公司实控人为青岛市国资委。
作为青岛唯一一家将海洋产业作为第一主业的市属企业,国信集团组建青岛海洋集团,既是为做深做精主业,又是助力青岛建设现代海洋城市的具体行动。
国信集团自2012年入局海洋产业至今,已累计投资超过百亿元,打造形成了“传统养殖和深加工产业链”“以养殖工船为主体的垂直产业链”“海洋大健康产业链”三条海洋产业发展曲线。
因此,从国信集团自身发展角度看,青岛海洋集团今后很大可能是立足这三条曲线展开布局。
据企查查信息,通过早前投资,青岛海洋集团目前已控股国信制药、国信中船、烟台国信东方等13家企业,投资了主板上市公司百洋股份、广州立景创新等26家公司,间接持有上海腾瑞制药、广西鸿生源环保等4311家公司股份。
其中,海洋集团旗下蓝谷公司养殖工船实现了由0到1的突破,开创了智慧渔业养殖新模式,引领第六次海水养殖浪潮;
药业公司作为中国首家海洋药物生产企业,BG136项目已经顺利通过临床I期试验,正在开启临床II期试验,有望成为全球第17款、中国第3款海洋药物;
百洋股份拥有全国排名第一的罗非鱼加工能力和全国头部水产饲料研发生产能力;
科技公司已经具备一定的数字化实施能力,海底隧道项目具备持续良好的现金流支撑。
在11月11日举行的青岛海洋集团组建启动会上,青岛国信集团董事长刘鲁强讲话指出:
组建海洋集团,将对国信集团未来的发展产生重要的支撑和带动作用。海洋集团从将在现有海洋优势资产的基础上,聚力发展现代海洋渔业、海洋生物医药、航运物流3个支柱产业,突破发展海洋装备、海洋新材料2个培育产业,形成“3+2”产业发展格局。
不难发现,青岛海洋集团“3+2”产业格局,涵盖了青岛传统优势的海洋渔业、海洋装备、航运物流,以及发展空间巨大的海洋生物医药、海洋新材料等未来产业。
从国家到省级、市级层层加码,当前,青岛抓海洋产业比任何时候都要迫切。
11月13日,国务院批复《青岛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突出了青岛“现代海洋城市”的新定位。
(欢迎关注青记智库视频号,关注“国务院批复中的青岛和济南地位差异”话题)
而在青岛召开的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上,青岛市委书记曾赞荣围绕加快构建“4+4+2”现代海洋产业体系,提出“三个要”:
要推动海洋传统产业提质升级、要推动海洋新兴产业培育壮大、要超前布局海洋未来产业,着力打造现代海洋经济发展高地。
在此背景下,发挥好青岛海洋集团这一新国企平台的力量,成为了青岛海洋产业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海洋经济发展高地的重要抓手。
这其中,最关键的一点是,充分发挥出国企对接青岛“国字号”海洋科研平台的优势,使青岛顶尖的海洋科研资源与海洋产业形成融合,助推青岛海洋科研成果在本地转化,做强青岛海洋产业。
比如,深化青岛海洋渔业与中国海洋大学水产养殖、食品科学等王牌专业的合作,推动海大在青岛落地更多产业化项目;
针对青岛航运物流“小而散”的现状,投资扶持一批青岛本土航运物流企业,迈向供应链巨头。
再者,需围绕青岛“4+4+2”海洋产业布局,加大对相关产业链企业的投资,引进培育一批高成长性海洋企业。
这几年,国资国企改革走向深化,各地国企掀起了整合重组潮。
同时,随着地方隐性债务压力加大,不少国企整合重组转型为产业投资公司,从旧有模式转向以盈利为导向的产投模式,主导地方新兴产业发展。
除了国信组建青岛海洋集团,济南市属国企济南能源集团、济南钢铁集团也纷纷组建成立新国企,参与到济南低空经济发展中。
其中,济南能源集团牵头组建的济南低空经济发展集团,于10月1日正式揭牌成立,统筹全市低空经济建设、运营、管理,围绕低空运营、空中管控、机场管理、航空智造四大方向,构建低空飞服、航空制造、作业飞行、低空保障、综合服务等一体化发展格局。
重庆则以重庆交运集团、重庆国际物流集团、重庆港务物流集团三家企业为基础,新组建成立了重庆物流集团,于去年6月29日揭牌,旨在打造成西部第一、全国一流的综合性头部物流集团。
再如四川,将整合组建四川科创投资集团、四川数据集团。其中,组建四川科创投资集团是四川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布局。
产业新闻
1、国务院批复《青岛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
11月13日,国务院正式批复《青岛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简称《青岛总规》)。
《青岛总规》是青岛市历史上首部“多规合一”的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是青岛市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建设的法定蓝图,是统筹各领域空间需求的政策平台,是指引城市长远可持续发展的行动纲领。
批复明确,青岛是沿海重要的中心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现代海洋城市,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青岛总规》实施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统筹发展和安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发挥北方先进制造业基地、北方对外开放门户、国际滨海旅游目的地等功能,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青岛篇章。(相关阅读:国家对青岛发展定位的重大突破)
2、“新能源、新基建、新产业”联盟2024年度大会在青召开,青岛市政府与中国能建签署合作备忘录
11月12日,由能源央企中国能建领衔的“新能源、新基建、新产业”联盟和新型储能联盟在青岛召开年度大会。
大会上,青岛市与中国能建签署《合作备忘录》,中国能建海洋能源研究院联合中国海洋大学成立了绿色智能海工技术协同创新中心,联手打造推动海洋能源领域高质量发展的协同创新研究平台。
据介绍,绿色智能海工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将围绕海洋能源前沿科学问题、工程技术难题、产业技术问题三个维度,深入挖掘蓝海潜能。围绕深远海海上风电、海上光伏,拓宽波浪能、潮流能、温差能等海洋能源前沿技术,逐步搭建以新型海洋工程装备技术体系为核心的协同创新科研体系,引领公司海洋能源业务的发展,塑造核心竞争力。
此外,本次大会还发布了科技成果,现场签约了涉及融合类、新能源类、氢能储能类、国际工程等领域的一揽子项目,签约额达978.8亿元。
在大会低空经济产业创新发展论坛上,中能建(上海)城市运营管理有限公司与李沧区商务局、亿航智能、中科星图、复商集团、立体救援应急服务公司、向东(上海)文化传播等战略合作签约,未来各方将围绕低空经济产业领域开展多领域、全方位合作。(来源:中国能建)
3、青岛召开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
11月13日,全市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召开。市委书记曾赞荣出席会议并讲话,市委副书记、市长赵豪志主持,市政协主席孟庆斌,市委副书记、统战部部长张惠出席。
曾赞荣强调,要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建设,推动海洋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做大做强海洋创新平台,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深化产学研协同创新,做好海洋人才“引育留用”工作,不断增强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内生动力。要坚持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集群化方向,加快构建“4+4+2”现代海洋产业体系。一要推动海洋传统产业提质升级,大力发展现代渔业,持续发力水产种业、深远海养殖,提升海洋牧场建设水平,建设“蓝色粮仓”;发展港口航运服务业,推动青岛港向枢纽港、贸易港、金融港、服务港转变,加快建设世界一流海洋港口;发展海洋文旅产业,做好滨海游、海上游、海岛游等文章,深度挖掘海洋文化,打造国际滨海旅游目的地;发展海洋化工产业,推动化工园区扩容升级,提升绿色化、精细化发展水平,打造世界级海洋化工产业集群。二要推动海洋新兴产业培育壮大,突破发展海洋装备制造业,提升设计研发、生产制造和自主配套水平,努力打造总部型产业基地;发展海洋药物和生物制品产业,强化海洋药物、海洋生物医疗器械和医用材料、海洋生物制品开发,打造“蓝色药库”;发展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产业,着力降低淡化成本,进一步拓展淡化水应用场景;发展海洋新能源产业,聚焦海上风电、海上光伏、海洋能等领域,推动海洋新能源多元化开发利用。三要超前布局海洋未来产业,积极发展深海开发产业,抢占深海采矿、深海基因、深海资源勘探开发装备等新赛道,努力形成先发优势;发展海洋电子信息产业,围绕感知探测、数据传输、处理应用等领域,构建从硬件到软件一体的全产业链条。
要坚持海洋开发和保护并重,加强海洋生态保护修复,提升海洋防灾减灾、海洋综合执法等能力,着力打造美丽海洋。要践行海洋命运共同体理念,建好用好海洋开放平台,积极参与全球海洋治理,提升海洋开放合作水平。要深化改革创新,健全海洋政策体系,抓好涉海项目招引和建设,强化资金、用海等要素保障,为经略海洋提供有力支撑。要加强组织领导,压实工作责任,密切协作配合,凝聚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
会上,宣读了青岛市现代海洋英才和高成长性海洋企业评选结果,市领导为受表彰代表颁奖;有关区市、部门单位、企业代表、受表彰代表等作了交流发言。(来源:青岛发布)
4、2024国际虚拟现实创新大会开幕
11月12日,2024国际虚拟现实创新大会在崂山区开幕。
会上,崂山区进行了《虚实互融立潮头智领未来谱新篇》主题推介。全国首场虚拟现实产业链供需对接活动同步进行。
举行虚拟现实国创中心检测平台&中试平台启用仪式。国家虚拟现实创新中心(青岛)以推动国家虚拟现实产业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在加快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标准体系建设、人才培养等相关工作的同时,同步建设虚拟现实全产业链综合检测平台,并积极申请虚拟现实整机、光学、核心关键器件等国家检测认证资质,建成总面积约4000平米,覆盖10个产品种类、50个指标项目的综合检测平台,涵盖声学、天线、电磁兼容、光学、硬件、热研究、人因交互、追踪定位等领域,为全行业提供专业的一站式检测服务;建设虚拟现实整机和光学中试验证平台,进一步提升虚拟现实产品设计验证及迭代优化能力,完善全品类设计咨询、工程开发、量产验证等服务体系,畅通中小企业批量试制“断点”与“堵点”。在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同时,满足全球顶尖虚拟现实整机和关键零组件企业的试制需求,成为全球最大的虚拟现实中试验证平台。
北京格如灵科技有限公司、青岛歌尔视显科技有限公司、建信天然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北京轻舟智航智能技术有限公司、知行汽车科技(苏州)股份有限公司等30余家企业与崂山区签订项目落户协议。(来源:崂山工信)
5、青岛入选2024年“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试点城市名单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2024年“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试点城市名单,青岛等10个城市入选。
“5G+工业互联网”是指利用以5G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构建与工业经济深度融合的新型基础设施、应用模式和工业生态。近年来,青岛紧抓“5G+工业互联网”发展机遇,把工业互联网作为串联产业转型升级的主脉络,通过实施“工赋青岛”专项行动,推动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培育省级以上工业互联网平台50余个,国家级工业互联网平台14家,国家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创新领航应用案例达到21个,数量居同类城市首位。(来源:青岛发布)
6、青岛发行2024年新增专项债券51.1亿元
11月12日上午,青岛市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发行2024年新增政府专项债券51.1亿元,债券发行期限为5年期、10年期、20年期,中标利率分别为1.86%、2.21%、2.39%,均低于10月份全国平均发行利率,较好地节省了融资成本。全场投标总量1247.7亿元,投标倍数24.42倍,反映出金融市场对青岛市经济社会发展充满信心。
据了解,本批债券将用于交通基础设施、民生服务、医疗等多个项目建设,不断提升青岛市公共基础设施保障水平。(来源:青岛财政)
7、青岛GMS国际道路运输直达朋友圈扩至越南
自11月8日“中国•青岛-泰国•曼谷”全国首发后,青岛在一周内开辟了第二条GMS国际道路运输新路径——大湄公河次区域(GMS)国际道路运输“中国•青岛-越南•河内”线路。
大湄公河次区域(GMS)国际道路运输“中国•青岛-越南•河内”线路的首发,实现了“青岛人、青岛车、青岛货”直达大湄公河次区域国家。青岛市交通运输局、青岛大港海关与莱西市政府携手合作,助力莱西优质农产品通过更便捷的运输方式走出国门,推动青岛在国际道路运输领域再上新台阶,有力促进了公路运输与产业经济互利共赢。(来源:青岛交通)
8、第七届进博会,青岛交易团“下单”246笔
11月10日,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收官。
本届进博会,青岛交易团广泛发动政企学研报名参加,组织规模超过历届。注册单位1291家,专业观众3415人,报名人数同比增长12.5%。其中,企业注册1132家、2038人,企业数量占比87.7%,中小微企业数量占比超七成。青岛啤酒、利群集团等17家上市公司,青岛饮料、双星轮胎等92家国有企业报名参会。展会期间,全市148家采购商与来自45个国家的193家参展企业达成合作意向,签订意向采购订单246笔,意向采购金额较上届同比增长3.3%。
按成交展区来看,食品及农产品展区采购15.61亿美元,技术装备展区采购7.47亿美元,消费品展区采购3.13亿美元,医疗器械及医药保健展区采购2.22亿美元,分别居意向成交展区前四位。
在“2024山东与跨国公司供应链合作高层对话会”上,赛朗科技与西门子医疗公司、海信家电与陶氏化学、海尼特青岛智能螺旋离心泵生产基地等正式签约,签约总金额超20亿美元。(来源:青岛日报)
9、前三季度,青岛市亿元以上工业项目完成投资875亿元
2024年,全市滚动调度的亿元以上工业项目400个,总投资5768亿元。前三季度完成投资875亿元,完成全年投资计划的87%。
高端化工产业链项目完成投资96亿元;智能家电产业链项目完成投资88亿元;轨道交通产业链项目完成投资49亿元;新能源汽车产业链项目完成投资15亿元;海洋装备产业链项目完成投资45亿元;食品饮料产业链项目完成投资44亿元;纺织服装产业链项目完成投资11亿元;集成电路产业链项目完成投资18亿元;新型显示产业链项目完成投资51亿元;虚拟现实产业链项目完成投资16亿元;生物医药产业链项目完成投资43亿元;智能制造装备产业链项目完成投资216亿元;先进高分子及金属材料产业链项目完成投资47亿元;精密仪器仪表产业链项目完成投资48亿元;通用航空产业链项目完成投资14亿元;氢能与储能产业链项目完成投资61亿元;其他类项目完成投资13亿元。(来源:青岛发改)
政策新闻
1、青岛市发布公积金新政,提取额度再提高
11月13日,青岛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发布关于进一步优化青岛住房公积金租房提取政策的通知。
据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介绍,本次政策调整从增强制度保障力和办理便捷度入手,对提取额度、提取机制等进行全面优化,具体包括四个方面。
一是提高租房提取额度。无房职工租住商品住房的,零材料每人每年提取上限由16800元,调整为单身职工18000元、已婚职工夫妻合计36000元,加大租房资金保障。
二是拓宽全额提取群体。将符合公租房申请条件的困难家庭纳入全额提取范围,支持新市民、青年人以及城镇住房收入困难家庭全额提取当年缴存的住房公积金支付房租,帮助安居稳业。
三是优化租房提取机制。按自然年度核定租房提取额度,不再对提取月份、提取次数等进行限制,职工可根据个人账户情况灵活取用,年度提取总额不超过最高限额,增强提取便利。
四是简化企业备案流程。住房租赁企业备案加入“住房公积金支付”体系的,租房职工可直接使用住房公积金支付房租。其中,企业履行全流程备案,登记企业、房源、租赁合同等租金信息的,承租职工可按实际房租支取;企业履行简易备案,仅登记企业信息的,承租职工可按政策规定限额支取,降低支付房租门槛。(来源:青岛晚报)
区市新闻
1、上合国际枢纽港将作为启运港实施启运港退税政策
近日,财政部、海关总署、税务总局联合印发《关于扩大启运港退税政策实施范围的通知》,批准上合国际枢纽港作为启运港实施启运港退税政策,标志着上合示范区再获国家级政策支持,“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建设正加速推进。本通知自2024年12月1日起执行。(来源:青岛发布)
2、青岛市集成电路产业园再获1亿元市级新兴产业专业园区建设资金支持
10月31日,青岛市集成电路产业园再获1亿元市级新兴产业专业园区建设资金支持,这也是市集成电路产业园连续第二年获得专业园区建设资金。
据悉,为保障市级新兴产业专业园区快速发展,青岛市为已挂牌的专业园区连续3年提供每年1亿元的建设资金支持。青岛自贸区片区管委及时组织相关部门和企业,设立专项工作组,与市发改委、市财政局等相关主管部门积极主动对接,对市级园区建设资金申报工作进行全方位跟踪协调。(来源:青岛自贸片区)
3、上海技术交易所(青岛)科创服务中心在西海岸新区揭牌
11月8日,上海技术交易所(青岛)科创服务中心揭牌暨青岛科技金融合作签约活动在青岛西海岸新区举办。
山东省融担上技科技服务有限公司、中国海洋大学西海岸高校科创孵化平台、上海技术交易所(青岛)科创服务中心揭牌。
上海技术交易所与青岛的深度合作,将不断汇聚创新资源、强化金融服务,推动更多科技成果从高校院所走进企业、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打通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中国海洋大学西海岸高校科创孵化平台通过平台搭建、产学研合作、项目孵化、技术转移、产业化开发等形式,将不断提升新区科技创新+金融服务+成果产业化融合发展能级,推动青岛海洋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量子科技、高端海洋装备等新质生产力高质量发展,为西海岸新区高质量发展增添新活力,为服务全省、全市高质量发展作出新贡献。
在合作签约环节,山东投融资担保集团与上海技术交易所签署科技金融创新产品合作协议,山东省融担上技科技服务有限公司分别与青岛西海岸新区管委、青岛银行、青岛农业大学签署合作协议,中国海洋大学、唐岛湾金融科创区、青岛华商汇通控股有限公司、山东产业技术研究院(青岛)四方共同签署中国海洋大学西海岸高校科创孵化平台合作协议。(来源:青岛西海岸发布)
4、青岛国际口岸操作中心正式启用
近日,一架由联邦快递执飞的FX5286航班平稳降落在青岛胶东国际机场,标志着联邦快递全面升级青岛至美国的国际货运航线,正式启用青岛国际口岸操作中心。
该航线的升级和全新国际口岸操作中心的设立,将有效提升青岛及山东地区的国际航空货运资源,强化青岛及山东地区与全球重要枢纽机场间的货运联动、中转衔接,并促进当地外贸及经济的蓬勃发展,为青岛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全国主要的国际物流中心城市,加快迈向“十四五”建立国际贸易中心城市的目标提供新的支持与动力。(来源:云上胶州)
5、前10个月,城阳城市更新实际建设项目147个,完成投资161亿元
今年以来,城阳区全力推进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1-10月,实际建设项目147个,已竣工项目48个,实际完成投资160.6亿元,完成计划投资的147.67%。
低效片区开发建设方面,白沙河北岸区域、青岛轨道交通产业示范区及周边区域和楼山区域(北片)等3个重点市级重点低效片区的城市设计,已通过市国土空间规划委员会专题会议。中电科数字电磁产业园、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青岛医院(二期)等48个项目加速推进,丹阳铁龙、动投壹里城等7个项目竣工。
计划总投资30亿元的瑞幸咖啡项目提前3个月开工,是瑞幸咖啡国内规模最大的烘焙工厂;赵村港东安置区开工建设;尔湾赋能中心、中电科机器人产业园等2个提前开工项目过半楼座主体封顶;鹏辉能源项目电芯厂房主体已建设完成;计划总投资10亿元的阜丰集团总部基地及研发中心项目签约落地。
城中村改造方面,截至目前,专项资金借款到位96亿元,先后完成纸房、西宅子头、东宅子头等9个社区回迁。(来源:城阳融媒)
6、西海岸新区获评“2024中国最佳会展名区”
近日,2024中国国际会展业创新发展大会(CCESF)高峰会在上海举办。
会上,2024年度“China Expo STAR”中国会展业“奥斯卡”大奖颁奖典礼举行,对中国会展行业先锋人物、十佳会展名城、领军企业及品牌展会等四大类杰出贡献者进行表彰。西海岸新区凭借卓越的会展业发展成就,荣获“2024中国最佳会展名区”称号,并被授予“第二十届中国会展之星”荣誉称号。(来源:青岛西海岸报)
7、平度市获评首家山东省平台经济产业集聚区
近日,山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布2024年度山东省平台经济产业集聚区名单,全省共有7家,平度市推荐的美妆产业园平台经济产业集聚区成功获评,系本次青岛市唯一获评园区。
美妆产业园平台经济产业集聚区,以美妆睫毛产业为主导,重点打造集展览展示、孵化培训、集约式厂房、众创街区于一体的智慧化园区,旨在通过“园区平台支撑、产业大脑引领、创新资源助力”推进平度睫毛产业“链式突破”,助力产业集聚化、数字化、品牌化发展。截至2024年10月,园区已入驻产业链上下游企业140余家,线上平台入驻企业563家,累计服务人数近十万。(来源:平度发改)
8、青岛高新区钢蔚轨道交通装备研发与智能制造项目正式启用
11月8日,青岛高新区钢蔚轨道交通装备研发与智能制造项目正式投入使用。该项目占地43.5亩,由青岛钢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投资建设,总投资3亿元,固定资产投资1.9亿元,主要从事轨道交通装备研发与智能制造领域专用设备生产。
钢蔚轨道交通装备研发与智能制造项目将围绕轨道交通领域智能化生产线建设,从事轨道交通钩缓技术、制动技术、减振技术、电气技术、智能装备技术等领域的研发及专用设备生产。未来,将形成年产1000列(套)轨道交通智能装备系统设备的生产能力,依托青岛高新区打造国内重要的轨道交通领域智能装备设备制造基地。(来源:青岛高新)
公司新闻
1、2024国家级“双跨”平台公布:卡奥斯连续六年位居第一、柠檬豆排名稳步提升
11月13日,在2024中国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大会暨平台赋能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活动现场,工业和信息化部“2024年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动态评价结果”正式公布,共有49家工业互联网平台入选。本次评价首次将双跨平台分为A、B、C三级,其中,卡奥斯COSMOPlat工业互联网平台获得最高的“A级”评价,连续六年位居首位;柠檬豆工业互联网平台自2023年首次入围后,排名有所提升。
会上,卡奥斯COSMOPlat工业互联网平台与江西南昌市新建区人民政府达成战略合作,共建“新建区工业互联网综合服务平台”,赋能辐射包括萍乡、永修、资溪等地的企业数字化转型,构建工业互联网产业集群,助力地方打造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的“产业云脑”,推动区域数字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来源:青岛工信、卡奥斯工业互联网平台)
2、山东港口在巴西举办供应链综合服务客户交流会,南美代表处揭牌
当地时间11月12日上午,山东省港口集团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办了山东港口供应链综合服务客户交流会暨南美代表处揭牌仪式。这是山东港口首次走进巴西,是山东港口面向广阔南美、面向金砖国家、面向南南合作,当好门户枢纽、桥梁纽带和窗口高地的重要举措。
会上,山东港口南美代表处揭牌,这是今年以来山东港口设立韩国、日本、英国、塞尔维亚、埃及5个代表处之后全球化布局的又一落子。同时,山东港口海外发展集团、贸易集团分别与当地企业客户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将致力于发挥各自资源优势,实现港口、航运、物流、贸易的高效衔接,为中巴经贸往来打造更加便捷、畅通、优质、高效的全程物流通道。
在巴西出访期间,山东港口广泛开展交流合作,先后拜访了伊藤忠南美、淡水河谷、普卢莫等企业,与威尔森、巴西石油等客户进行深入交流,重点推介山东港口一体化发展及供应链综合服务体系建设情况,研究推进大宗商品供应链建设,共同探讨在国际物流、港口运营等方面的合作契机。(来源:山东港口)
3、海尔蝉联福布斯2024年全球最佳雇主
近日,福布斯发布了2024年全球最佳雇主榜单,海尔集团旗下海尔智家连续8年上榜。
2024年全球最佳雇主榜单是福布斯与市场研究公司Statista联合发布的第八次年度排名,由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多万名员工匿名调研得出,共有来自48个国家和地区的850家公司上榜,其中有45家中国大陆企业。(来源:海尔集团)
4、青岛万丰钻石飞机签订国内首架DA50 RG飞机采购协议
日前,在第15届珠海航展开幕前夕,青岛万丰钻石飞机制造有限公司签订了国内首架DA50 RG飞机的采购协议。该协议的签订标志着DA50 RG飞机正式进入国内市场,万丰钻石具备了DA50 RG的国内生产制造和交付能力。
官方资料显示,青岛万丰钻石飞机制造有限公司系万丰集团飞机事业部旗下子公司,专注于通用飞机研发、制造、经营和服务,涉足固定翼通用飞机动力、传感、电控和新材料机身等零部件及整机制造,为满足客户提供产品成套技术方案,致力打造“公司爱买、飞行员爱飞、客户爱乘坐”的高端通航飞机产品。(来源:万丰奥特控股集团)
5、牵手宝马,特来电获5.28亿元充电站订单
11月11日,青岛特锐德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关于子公司特来电签署日常经营重大合同的公告。
公告显示,特来电与北京逸安启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简称“逸安启”)签署《充电站销售与服务合同》,合同总金额约52,787.64万元(不含税)。
据悉,逸安启是华晨宝马汽车有限公司与梅赛德斯—奔驰(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成立的合资公司。作为奔驰和宝马加速向新能源转型的战略布局,逸安启品牌10月下旬启用,旨在利用宝马和奔驰双方在全球及中国市场的充电运营经验,为奔驰和宝马客户提供无缝数字化充电体验,包括即插即充和线上预约等专属服务。
本次交易的标的系由特来电按照宝马要求建设并运营的充电站,包括但不限于充电桩、充电枪、电缆、液晶屏、充电功率柜、充电模块、光伏与锂电池储能系统、低压配电柜、高压箱式变压器、车档及地锁、防撞杆、监控、消防等各项配套设施及其对应供应商提供的配套维修、保养服务等服务权益以及充电站所在场地的承租权。(来源:青岛资本圈)
6、杭氧股份拟不超1.35亿元投建青岛物元电子大宗气项目
日前,杭氧股份发布公告,公司拟投资设立全资子公司青岛杭氧经开电子气体有限公司,以气体公司为主体负责为物元半导体技术(青岛)有限公司供应其生产所需的工业气体产品及服务。青岛物元电子大宗气项目预计总投资不超过1.35亿元,气体公司注册资本金3300万元,由公司以自有资金出资,剩余资金通过外部融资解决。(来源:证券时报网)
7、提升中国显示技术话语权,海信连任激光显示国际标准工作组召集人
11月4日至8日,国际电工委员会电子显示技术委员会(IEC TC110)工作组会议及全体会议在巴西圣保罗市召开。在本届会议上,海信新立项国际标准1项,海信旗下上市公司海信视像首席科学家刘卫东连任WG10激光显示工作组召集人。
在海信推动下,2014年IEC成立激光显示标准工作组(IEC TC110 WG10),刘卫东担任工作组召集人。十年来,激光显示技术快速发展普及,以色彩真实、健康护眼、影院级沉浸体验等差异化优势,确立了在新型显示领域的主导地位。产业化方面,海信率先推出了全球首款全色激光电视、全球首款8K激光电视、全球首款可折叠激光电视等全球首创产品,海信激光电视也以全球出货量份额超过50%的成绩,高居全球第一。(来源:海信)
8、百洋医药接连与ZAP、华昊中天签署合作协议
11月8日,百洋医药发布公告称,公司与全球领先的放射外科手术机器人企业ZAP Medical System, Ltd.签署投资协议,参与认购其发行的E系列优先股。同时,百洋医药与ZAP Surgical Systems, Inc.拟签署商业化协议,承接ZAP核心产品头颈部放疗系统ZAP-X®火星舟放射外科手术机器人及相关配件在中国内地及港澳地区的独家商业化运营权益。
ZAP是一家诞生于美国硅谷的放射外科手术机器人全球创新研发企业。公告显示,ZAP-X是一款专为颅内、颈部实体恶性肿瘤和病变研发的放射外科手术机器人,也是全球首个具有完整自屏蔽功能的放射治疗设备,已获美国、欧盟、日本、印度等全球众多国家及地区上市许可,并于2023年6月获得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的创新产品注册批准,正式进入中国。
11月14日,百洋医药发布公告称,其全资子公司北京百洋智合医学成果转化服务有限公司与北京华昊中天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签订市场推广合作协议。
根据协议,百洋医药将获得华昊中天自主研发的1类创新药优替德隆注射液(商品名:优替帝®,简称“优替德隆”)在中国大陆地区的独家市场推广权益。百洋医药将向华昊中天支付不可退还的首付款5000万元人民币;同时根据研发及销售进度,向华昊中天支付研发里程碑及销售里程碑款项。华昊中天将根据年度终端销售额按梯度向百洋医药支付推广服务费。(来源:证券时报网)